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09月桂林市县级政府统计机构公开招考45名统计协管员(协统员)5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科学家发现,儿童时期不接触细菌和病菌,是5岁以下人群糖尿病病例近年来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更早接触到带菌的物质,有更多机会与宠物相处,患过敏症、哮喘和湿疹等疾病的概率反而很低。所以,将细菌消灭得过于彻底的环境可能反而会给儿童的健康带来危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有力地支持上述结论?
A.刚出生的婴儿,其体表和体内是无菌的,但开始吃奶、喝水后,细菌便乘机进入体内
B.人体皮肤上的细菌大多起保护作用,并为每个人制造出独特的体味
C.大部分细菌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正常的菌群
D.很多有害细菌平时与人体相安无事,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便开始侵害人体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观点的选项,即需补充论据削弱题干论点。题干中的论点和论据较为明显,抓住关键信息“无菌环境”和“儿童健康”之间的联系即可解题。题干论点:将细菌消灭得过于彻底的环境可能反而会给儿童的健康带来危害。论据:儿童时期不接触细菌和病菌,是5岁以下人群糖尿病病例近年来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更早接触到带菌的物质,有更多机会与宠物相处,患过敏症、哮喘和湿疹等疾病的概率反而很低。
A项,讲述了婴儿开始接触细菌的事实,但是并没有阐述细菌对儿童的影响,属于无关项。
B项,皮肤上的细菌大多起保护作用,但没有这些细菌也不一定就会有危害,且细菌制造的独特气味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C项,正常的菌群是人的健康长寿所必须要有的,所以细菌消灭得过于彻底的环境就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具有加强作用,可以支持。
D项,题干讨论的是无菌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而该项说的是有菌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将细菌消灭得过于彻底的环境可能反而会给儿童的健康带来危害。
论据:儿童时期不接触细菌和病菌,是5岁以下人群糖尿病病例近年来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早接触到带菌的物质的儿童,患过敏症、哮喘和湿疹等疾病的几率反而很低。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讲述了婴儿开始接触细菌的事实,但是并没有阐述细菌对于儿童有何影响,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不明确项。选项仅仅提到了皮肤上的细菌,而其他细菌对健康的影响却并不清楚,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论据。正常的菌群是人的健康长寿所必须要有的,所以细菌消灭得过于彻底的环境就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具有加强作用。
D项:无关选项。“细菌与人体相安无事”,甚至“免疫力低时会细菌会侵害人体”,都在说明“有细菌环境”下对人的影响,而论点讨论的是“无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为加强题型。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将细菌消灭得过于彻底的环境可能反而会给儿童的健康带来危害。
论据:儿童时期不接触细菌和病菌,是5岁以下人群糖尿病病例近年来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更早接触到带菌的物质,有更多机会与宠物相处,患过敏症、哮喘和湿疹等疾病的几率反而很低。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说明婴儿会接触到细菌,但没有提到不接触细菌是否对儿童健康有害,无关排除;
B项只谈到皮肤上的细菌能够提供保护作用,属于举例加强,但后半句“独特的体味”与论点无关,保留;
C项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正常的菌群,说明彻底消灭细菌不利于身体健康,属于解释原因加强,比B项力度更大,当选;
D项说明细菌的害处,削弱了论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2.在国家财政报表上,为取得预算的平衡出现的“赤字”是指:
A.国家财政实际支出超过实际收入的部分
B.国家财政预算中收入超过支出的部分
C.国家财政实际收入超过实际支出的部分
D.国家财政预算中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
第二步,赤字是经济活动中支出多于收入的数字,因簿记上用红笔书写,故称赤字。财政赤字即预算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所以在国家财政报表上,为取得预算的平衡出现的“赤字”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指出超过收入的部分。
因此,选择D选项。
3.《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19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指出“减税降费2.36万亿元超过原定的近2万亿元规模,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受益最多”,这反映出哪方面的成果?(
)
A.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
B.民生进一步改善
C.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
D.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减税降费2.36万亿元,超过原定的近2万亿元规模,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受益最多。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完成。‘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设立科创板。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成效。出台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外贸外资保持稳定。”
故正确答案为C。4.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被告人提供辩护的情形,不包括:
A.被告人是盲人的
B.被告人经济困难的
C.被告人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
D.被告人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所以在被告人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是本人及其近亲属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不包括人民法院。B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5.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垄断行为的存在严重干扰了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根据我国《反垄断法》,以下情形不属于垄断的是:
A.某酒类厂家与某娱乐场所达成协议,此娱乐场所只能销售这个品牌的酒
B.某高档豪华汽车的生产厂商只对指定的4S店单一配送零部件
C.某市十多家火锅店贴出告示,统一收取10元锅底费
D.家具行业两大厂商合作,共同推出新款产品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反垄断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反垄断法》第三条,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B项正确,但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AC项正确,但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D项属于正常的商业合作行为,不属于垄断行为,但此题为选非题,因此D项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B项:此情形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又被称为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是企业获得一定的市场优势地位后滥用这种地位,对市场中的其他主体进行不公平的交易或排斥竞争对手的行为。某高档豪华汽车的生产厂商在市场中属于优势地位,其配送的零件应当针对所有的4S店,而不是指定一家,这样对其他4S店不公平,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情形。B项正确,但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A、C项:根据《反垄断法》第十三条,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AC两项均属于此情形,属于垄断协议。AC项正确,但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6.上级按照隶属关系自上而下进行的沟通称为纵向沟通。(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知识。
第二步,纵向沟通是管理者对员工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或者是员工自下而上向领导汇报信息的沟通。前者如将组织目标、计划方案、政策措施传达给基层群众,发布组织新闻消息,对组织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处理意见等。
因此,本题正确。
纵向沟通的类型和形式有:下行沟通、上行沟通。从上至下进行的下行沟通是纵向沟通的主体,而自下而上的上行沟通是纵向沟通的关键。
下行沟通及其表现形式:下行沟通就是指上级作为信息发布者对下属进行的一种沟通形式。其中秘书常常扮演两者沟通的枢纽与中介。因此,引导员工理解公司的政策、战略发展、经营变化是每位秘书的责任。
上行沟通及其表现形式:目的就是要有一条让管理者听取员工意见、想法和建议的通路。同时,上行沟通又可以达到管理控制的目的。
7.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这一概念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史知识。
第二步,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随后由德国政府列入《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德国所谓的工业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因此,选择B选项。
8.甲乙两家是邻居,甲家在距乙家地基2米处种有一棵大树。每逢刮大风,风便会将这棵树的一些大树枝刮落到乙家房屋上。乙担心会损坏房屋。多次找甲协商,要求甲将树枝砍去一些,被甲拒绝。某日,暴风雨即将来临,乙再次找甲协商却没找到,情急之下自己砍去了一些伸到自家房屋上的树枝。甲回家后要求乙赔偿500元,乙不同意。甲将乙起诉至法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狂风暴雨即将来临,乙砍掉一些树枝来避免自己房屋的损害属于紧急避险,因而乙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B.乙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甲财产权利的侵害,因为乙为自己的利益未经甲同意就砍掉了一些树枝,因此,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C.虽然这棵树属于甲,但因伸到了乙的房顶,这棵树在乙房屋界内的部分应当属于乙。因此,乙砍掉那些树枝是合法的,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D.乙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甲财产权利的侵害,因为乙为自己的利益未经甲同意就砍掉了一些树枝。但是乙在砍之前有意愿但无法告知甲,因此可豁免其部分责任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相邻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沟、水池、地窖等或者种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应当分别情况,责令其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题干中,乙的房屋安全面临来自甲家大树带来的威胁,乙有权要求甲消除危险。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本题中,乙实施紧急避险措施是因为暴风雨来临时甲家大树枝可能会损害乙的房屋给乙带来紧迫危险,而甲确一直拒绝砍掉这些大树枝,因此乙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砍伐甲家的树木保护较大的自己房屋的合法权益,属于紧急避险,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A。9.2,3,7,16,65,321,(
)
A.4542
B.4544
C.4546
D.4548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剧烈,且倍数递推无规律,考虑平方递推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7=2²+3,16=3²+7,65=7²+16,321=16²+65,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²+第二项,则所求项为65²+321=4546(也可用尾数法,尾数为6)。
因此,选择C选项。10.窃取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警惕
A.馈赠;警告
B.坐牢;放松
C.情报;提高
D.泄露;警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窃取”与“馈赠”无明显逻辑关系,“警告”人们提高“警惕”,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窃取”可能会“坐牢”,二者属于或然因果对应关系,“放松”与“警惕”属于动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窃取”与“情报”属于动宾关系,“提高”与“警惕”属于动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窃取”成功会导致对方信息“泄露”,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警察”与“警惕”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1.观察下列四个选项,哪个不是左侧立体图形的视图?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选择不是左侧立体图形的视图选项。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是立体图的俯视图,即从上往下看可得;
B项:是立体图的正视图,即从前往后看可得;
C项:不是左侧立体图形的视图;
D项:是立体图的左视图,即从左往右看可得。
因此,选择C选项。
12.自1900年以来,海平面平均上升了大约18厘米。冰川融化带来的威胁不仅仅使某些知名城市面临被淹没的风险,而且随着北极冰川加速融化,地球重力分布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另外,北极的消退冰川和融化永冻土正在大规模泄漏甲烷,这将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近百年来北极的气候变化明显加剧
B.冰川融化将会给地球带来许多潜在危害
C.治理北极地区的甲烷泄漏将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
D.冰川融化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生存威胁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描述现象—强调危害的结构,危害是文段论述的重点。由“不仅仅……而且……另外……”这一系列关联词可知,文段主要论述的是冰川融化给地球带来的诸多潜在危害。B项正确,当选。
文段论述的是冰川融化带来的危害,而非A项“气候变化”。C项无法从文段推出。D项是文段部分内容。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介绍了“自1990年以来海平面上升”的背景,接着通过递进关联词“不仅仅……而且……”强调冰川融化对城市以及地球重力分布的影响,最后通过并列标识词“另外”引出消退冰川和融化水将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对文段全面概括,主旨为冰川融化将给地球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步,对应选项。B项“潜在危险”体现了“不利影响”。A项和C项均缺少主体“冰川融化”。D项对应“不仅仅”部分的内容,非重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中“另外”一词体现出该文段为并列结构,注意概括要全面。“另外”之前以“不仅······而且······”强调冰川融化带来的威胁,“另外”之后从“泄漏甲烷”的角度论证冰川融化的危险。B项中以“许多”为标志,将冰川融化带来的各种威胁进行概括,符合题意,当选。
A、C两项:未体现“冰川融化”这一主题词,排除。
D项:只说到冰川融化对城市的威胁,不够全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3.鹦鹉∶信天翁
A.桑葚∶鲜花
B.海棠∶海参
C.蝴蝶∶蟋蟀
D.恒星∶太阳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鹦鹉”与“信天翁”都属于鸟类,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桑葚”是桑树的果实,与“鲜花”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海棠”属于植物,“海参”属于海洋动物,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蝴蝶”与“蟋蟀”都属于昆虫,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太阳”属于“恒星”,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4.甲为了早日得到张老太的遗产,遂在其水杯中投放了老鼠药,致张老太死亡。那么张老太的财产由(
)继承。
A.乙
B.甲
C.甲和乙一人一半
D.乙继承多数,甲继承少数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根据法条可知甲因故意杀害被继承人张老太而丧失对张老太遗产的继承权。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张老太的遗产只有乙作为法定继承第一顺位继承人来继承。
因此,选择A选项。
15.某人拟在1—5号5个地块上种植玉米、高粱、红薯、大豆和花生5种作物,每个地块仅种植一种作物,每种作物仅种植在一个地块。已知:
(1)如果3号地块种植大豆、高粱或花生,则1号地块种植玉米。
(2)如果4号地块种植高粱或花生,则2号或5号地块种植红薯。
(3)1号地块种植红薯。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2号地块种植高粱
B.3号地块种植花生
C.4号地块种植大豆
D.5号地块种植玉米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3个条件,包括5块地和5种作物,要据此条件推出正确选项,可以把已知确定的条件作为突破口进行解题。根据(3)可知,1号地块种植红薯;再结合(1),否定后件得到否定的前件,即3号不种植大豆、高粱、花生,只能种植玉米;根据(2)可知,2号和5号均不种植红薯,所以4号不种植高粱、花生,则只能种植大豆;2号和5号种植情况不确定。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则……”,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3号大豆或高粱或花生→1号玉米
②4号高粱或花生→2号或者5号红薯
③1号红薯。
第三步,进行推理。
根据③的事实,1号红薯,是对①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3号不是大豆、不是高粱、不是花生,结合1号红薯,所以3号只能为玉米,排除B、D项;根据③的事实,1号红薯,可知2号和5号不种红薯,是对②的否后,可得4号不是高粱、不是花生,结合1号红薯、3号玉米,所以4号只能为大豆。由题干只能推出2号不种红薯、玉米和大豆,是否种植高粱无法确定,排除A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可翻译为:
①3号种植大豆或3号种植高粱或3号种植花生→1号种植玉米;
②4号种植高粱或4号种植花生→2号种植红薯或5号种植红薯;
③1号种植红薯。
由③知:1号种植红薯,则1号不能种植玉米。根据①的逆否命题可知:-1号种植玉米→-3号种植大豆且-3号种植高粱且-3号种植花生,则3号只能种植玉米。同时由1号种植红薯知:2号和5号不能种植红薯,根据②的逆否命题可知:-2号种植红薯且-5号种植红薯→-4号种植高粱且-4号种植花生,以及1号种植红薯和3号种植玉米可以得出4号只能种植大豆,即C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C。16.“朱自清”
对于
“《荷塘月色》”
相当于
“李白”
对于
“《静夜思》”,这种类比是成立的。(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荷塘月色》的作者为“朱自清”,二者属于作者与作品的对应关系;《静夜思》的作者为“李白”,二者属于作者与作品的对应关系,两组词逻辑关系一致,正确。
17.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其中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知觉的选择性的是:
A.人们经常把画得不完整的三角形看成是完整的三角形
B.在山下看,觉得城市很大;爬上山顶之后再看,觉得城市很小
C.外国留学生经常把“拆除”写成“折陈”,把“银行”看成“很行”
D.樵夫和猎人看同一张森林照片,樵夫看到很多树木,猎人则看到林间的猎物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在知觉过程中”、
“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地反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把画得不完整的三角形看成完整的三角形,未体现“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地反映”,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在山下看时城市很大,在山顶看时城市很小是由于观察距离的影响,而不是“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地反映”,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把拆除写成折陈,把银行看成很行是由于看错了字,而不是“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地反映”,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樵夫看的是很多树木,猎人看的是林间猎物是由于两个人的关注点不同,所以将自己优先关注到的事物提取出来,符合“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地反映”,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关键信息如下:
(1)知觉选择性: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反应;
(2)对象: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
(3)背景:未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把不完整的三角形看成是完整的三角形,未涉及“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和“未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不符合定义;
B项:在山下看,觉得城市很大,在山顶看,觉得城市很小,体现的是近大远小,未涉及“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和“未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不符合定义;
C项:留学生写错、看错,是因为他们对汉字不熟悉,未涉及“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和“未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不符合定义;
D项:樵夫和猎人看同一张森林照片,樵夫看到很多树木,说明对樵夫来说,树木是“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猎人看到林间的猎物,说明对猎人来说,猎物是“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体现了“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反应”,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被清晰知觉到的叫对象,未被清晰知觉到的叫背景”,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知觉选择性定义的关键信息: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A项,人们把画得不完整的三角形看成是完整的,并未涉及将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不符合定义。
B项,在山下看城市觉得很大,在山顶看城市觉得很小,“近大远小”是受到了距离的影响,并未涉及将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不符合定义。
C项,外国留学生写错、看错汉字,是对汉字的掌握不熟练,属于知识性差错,并未涉及将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不符合定义。
D项,樵夫和猎人看同一张照片,受到职业的影响,樵夫优先关注了照片中的树木,对于樵夫来说,照片中的树木是对象,其他内容是背景;猎人优先关注了照片中的猎物,对于猎人来说,照片中的猎物是对象,其他内容是背景,其体现了将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18.某高校的职工情况是:并非所有的教授都不是研究生,所有的教授都是男性。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有的男性不是教授
B.有的男研究生不是教授
C.有的研究生是男性
D.有的研究生是女性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及选项,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并非所有的教授都不是研究生”即“①有的教授是研究生”
②教授→男性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对②进行换位可得“有的男性是教授”与“有的男性不是教授”为反对关系,根据反对关系特性“两个有的,至少一个为真”,无法由前者为真,确定“有的男性不是教授”真假如何,排除;
B项:“男研究生”概念在题干中未出现,排除;
C项:对①进行换位可得:有的研究生是教授,与②建立递推关系,可得“有的研究生是男性”,可以推出;
D项:“女性”这一信息在题干中未出现,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9.叶龄指数指的是禾谷类作物主茎已出叶数与最终总叶数的比值,是衡量作物生长进程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关于叶龄指数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稻谷的叶龄指数与其生长进程成正比
B.荞麦的叶龄指数越大则其产量也越高
C.玉米的平均叶龄指数大于高粱
D.小麦的叶龄指数最大值为100%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禾谷类作物主茎已出叶数与最终总叶数的比值。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已出叶数”和“最终叶数”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与生长进程不一定是正比关系,不一定正确;
B项:“已出叶数”和“最终叶数”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与产量不一定是正比关系,不一定正确;
C项:玉米和高粱本身属于两种不同的作物,而且两者的平均叶龄指数受各自所处环境的影响,无法比较,不一定正确;
D项:当小麦长出所有的叶子,“已出叶数”和“最终叶数”相等,其叶龄指数为100%,达到最大,一定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20.对后现代文化有一种概括就是:中心变成了边缘,系统变成了断裂,整体变成了碎片,深度变成了平面,价值变成了虚无。在后现代艺术中,复制取代了原创,操作取代了想象,破碎取代了整体,过程取代了作品。艺术形象完全变成了模型的模型、模仿的模仿。
这段文字反映出作者对后现代文化的态度是(
)。
A.欣然认同
B.不能接受
C.勉强接受
D.不置可否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由文段中“边缘”、“断裂”、“碎片”、“虚无”、“复制”、“破碎”、“模型的模型”、“模仿的模仿”等词可知,作者对后现代文化的态度是消极、否定的。结合选项,只有B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后现代文化”的关键信息。文段首先对后现代文化进行概括,接着对后现代艺术进行描述,根据“边缘”“断裂”“模仿”等词可知作者对后现代文化持消极态度。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不能接受”可以体现作者态度。
因此,选择B选项。21.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范畴的是:
A.学生考试不及格时就说教师评分不公或试题太偏
B.运动员在遇到自己力所不及的困难训练时,产生头痛、手足麻木等症状
C.某职工产生对上级的不满情绪,在家中对亲人发泄出来
D.某人因身体发育有缺陷而努力学习,以卓越成绩赢得别人的尊重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面临挫折或冲突”、“内部心理活动”、“恢复心理平衡”。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考试不及格说明面临挫折,教师评分不公或试题太偏等理由是为了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属于“内部心理活动”,符合定义;
B选项“遇到自己力所不及的困难训练时产生头痛、手足麻木等症状”是身体不适的表现,并不能够体现出“内部心理活动”,不符合定义;
C选项“对上级不满”符合面临冲突,“在家中对亲人发泄”是想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符合定义;
D选项“身体发育有缺陷”符合“面临挫折或冲突”,“努力学习,以卓越成绩赢得别人尊重”是为了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符合定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面临挫折或冲突;
②内部心理活动;
③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学生考试不及格,体现了“面临挫折”,以教师评分不公为借口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符合定义;
B项:运动员遇到困难时产生头痛、手足麻木等症状是身体外在不适的表现,并非“内部心理活动”,不符合定义;
C项:职工对上级不满,体现了“面临冲突”,将这种情绪在家中对亲人发泄的方式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符合定义;
D项:身体发育有缺陷,体现了“面临挫折”,通过努力学习赢得别人尊重的方式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心理防御机制的定义,分析定义的要点分别是“面临挫折或冲突时”“内部心理活动”“恢复心理平衡”等,结合定义要点选择不符合定义的一项。心理防御机制的定义要点:①面临挫折或冲突;②内部心理活动;③恢复心理平衡。
A项,通过寻找合理的解释来掩饰自己的过失,恢复心理平衡。
B项,训练过程中产生的头痛、手足麻木等症状属于生理现象,不符合定义。
C项,通过对亲人发泄转移不满情绪,符合心理防御机制的要点。
D项,通过在学习方面取得成绩来弥补身体缺陷带来的自卑感,恢复心理平衡。
故本题选B。22.大脑由数十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些
的细胞需要在一个受保护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工作,这个
的环境被400英里长的特殊血管系统保护着,这些血管能
与大脑接触的物质,这就是血脑屏障,它对于保护脑组织免受毒素和病原体的侵害至关重要。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脆弱微妙限制
B.高效复杂阻挡
C.散乱神奇过滤
D.微小灵敏抑制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后文“需要在一个受保护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工作”可知,横线处表明神经细胞具有弱小、需要保护的特点,A项“脆弱”指东西易碎易折,D项“微小”指极小,均可体现弱小之意,保留。B项“高效”指效率高的,C项“散乱”指凌乱不整齐,均无法与后文形成对应,排除。
第二空,搭配“环境”,A项“微妙”指复杂深奥,难以捉摸,与“环境”搭配恰当,保留。D项“灵敏”形容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能迅速地作出反应来,常与“仪器”“反应”等搭配,与“环境”搭配不当,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A项“限制”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置于此处表示血管可以控制大脑接触的物质,使这些物质都在安全的范围内,体现出“血脑屏障”的作用,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科学报《科学家可能打开了血脑屏障》23.法人的财产不足以承担民事责任的,其法定代表人承担补充责任。(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五十七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根据《民法典》第六十条,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由法条可知,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投资人或者其他主体并不承担责任。
因此,本题错误。
根据《民法典》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补充责任是指在责任人的财产不足以承担其应负的责任时,由有关的人对不足部分予以补充的责任。如一般保证,即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主合同纠纷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时,一般保证的保证人才补充承担主债务人不能承担的责任。
24.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者实际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和一定新见解的原始文献。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即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或文摘,并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A.小刘摘抄优美词句的“好词好句”手册
B.小李整理实验记录、处理数据后写出的文章
C.小郭从出版社拿到的经济类新书目录和简介
D.小赵购买的急救手册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定义,要求选择属于二次文献的一项。需要比较两个定义的异同,从而确定正确答案。二次文献的定义要点:①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②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或文摘。
A项,不是对优美词句的外部特征进行著录,也不是对词句提炼压缩,不符合要点②。
B项,小李根据实验记录和数据写出的文章属于一次文献。
C项,是对一次文献(经济类新书)的外部特征进行著录(目录)和将其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简介),符合定义。
D项,急救手册并不符合二次文献的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二次文献”,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
②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
③将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或文摘,并加以有序化。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摘抄好词好句,并非是对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不符合定义;
B项:整理实验记录、处理数据后写出的文章,是根据研究成果进行的创作,属于一次文献,并非是对“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著录”,不符合定义;
C项:经济类新书是原始文献,目录和简介符合“对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属于“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符合定义;
D项:急救手册,未明确体现是否为“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一次文献:“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者实际研究成果为依据”、“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和一定新见解的原始文献”;
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将其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或文摘”、“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文献形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小刘自己摘抄“好词好句”手册,既不符合“进行著录”,也不符合“将其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或文摘”,不符合二次文献的定义,排除;
B项:整理实验记录、处理数据后写出的文章是小李根据实际研究成果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属于一次文献,而不属于二次文献,不符合二次文献的定义,排除;
C项:经济类新书是一次文献,经济类新书目录和简介符合“将其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或文摘”,也符合“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的“文献形式”,符合二次文献的定义,当选;
D项:小赵购买的急救手册不明确符不符合“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不符合二次文献的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25.潮州木雕最大的特色,就在于
后由匠人贴上金箔或涂抹金粉,使成品展现出
的效果,尽显潮汕人功利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思维模式。
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挑细选活灵活现
B.精心琢磨匠心独具
C.精雕细凿不同凡响
D.精雕细刻金碧辉煌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从第二空入手,所填词语表示“贴上金箔或涂抹金粉”后展现出来的效果,D项“金碧辉煌”的“金”恰与“金箔”“金粉”呼应,填入最恰当。A、B、C三项和文段均没有对应,排除。
验证第一空,所填词语表示潮州木雕的制作过程。D项“精雕细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修饰的是“效果”,根据“匠人贴上金箔或涂抹金粉”可知,潮州木雕展现出的效果是光彩夺目的。D项“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符合文意,且照应“金箔”“金粉”。A项“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传神,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B项“匠心独具”形容艺术构思运用的很独特;C项“不同凡响”形容艺术作品或言谈议论不同一般,十分出色。A项、B项和C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精雕细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体现潮州木雕的制作过程,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26.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面对高居不下的CPI,除了要勤俭节约、合理消费外,还要形成投资理财习惯。下列投资理财方式中,属于投资者暂时让渡资金获得收益的有(
)。
①购买房产
②购买商业保险
③存款储蓄
④购买政府债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①错误,购买房产属于商品交换,购买者获得房产而付出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不属于暂时让渡资金获得收益。
②错误,购买商业保险,购买者付出保险费,即使没有风险发生,保险费也不能退回,不属于暂时让渡资金获得收益。
③正确,储蓄存款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为凭证,个人凭借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储蓄存款属于投资者暂时让渡资金获得收益。
④正确,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主要方式。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购买债券属于投资者暂时让渡资金获得收益。
综上所述,③④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27.网上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不管你是博士还是专科生,不管你是全日制本科还是专升本,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在就业竞争面前,谁都没有丹书铁券。
下列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用人单位选人唯血统论英雄
B.在现实就业生态里,非全日制学历者被歧视
C.在就业竞争面前,人人平等
D.高学历意味着高能力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通过一则网络段子提出老板不关心文凭,只关心你会干什么,进而提出观点,在就业竞争面前,人人不可能享受优待,对应C项。
A项,根据文段“英雄不问出处”可知,用人单位选用人才并不太关心出身,更注重能力,与文段表述不一致,排除;B项,“非全日制学历者被歧视”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高学历意味着高能力”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学历血统论折射畸形人才观》28.17,29,43,61,87,(
)
A.167
B.115
C.259
D.129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二次差数列是2,4,8,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8×2=16,一次差数列下一项为26+16=42,所求项为87+42=129。
因此,选择D选项。
29.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因此,本题正确。
30.决定商品价值的是:
A.生产商品的时间
B.生产商品的复杂程度
C.生产商品的劳动力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
第二步,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大小用价值量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生产商品的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是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这种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家盈利的大小。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生产商品的复杂程度影响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呈反比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叫必要劳动,是社会为生产某一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必要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呈反比。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1.在城市不应该所有产业“通吃”,而应该尽快促进城市资源与产业形态合理________,使大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形成产业________,依次形成知识密集、机器密集、劳动密集产业,引导人口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布。
填入划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A.配置
链条
B.布置
链条
C.布置
连锁
D.配置
连锁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前文“不应该所有产业‘通吃’,而应该尽快促进城市资源与产业形态合理________”这个对照并列可知,第一空需要填入一个含有对城市资源和产业形态“有所取舍”的词,而且要与“城市资源与产业形态”搭配。A项和D项“配置”指把缺少的补足并且设置好,且常搭配“资源”,如“资源配置”,符合文意。B项和C项“布置”指对场所作整理、安排,不符合文意中该不该所有产业“通吃”的话题,且与“城市资源与产业形态”搭配不当,排除B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文中“依次形成……,引导……的合理分布”可推出,文中的大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形成的产业联系应该是有机的,相互影响的,有一定规律的。A项“链条”指金属的链环或环形物,多用作机械传动、牵引,正好能照应下文的“依次形成和引导”,符合文意,而且“产业链”是习惯搭配。D项“连锁”指一环扣一环,形容连续不断,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32.今年入夏以来,全球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对于高温天气产生的原因,一种观点认为,入夏以来,高温天气的出现是由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高温这样的灾害性天气会有增多的趋势。反对者则认为高温天气的出现并不一定是由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而是与大气环流特征的变化相关。大气环流特征的变化会导致多种极端天气频繁的发生,包括高温天气。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第一种观点?
A.全球气候变暖是由大气环流特征变化导致的
B.高温天气是暖气团控制下的温度较高的炎热天气
C.全球气候变暖通过改变大气环流特征来改变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和发生频率
D.气象学家们认为,造成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很复杂,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本题要求支持第一种观点,先找到第一种观点,即入夏以来,高温天气的出现是由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
论据: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高温这样的灾害性天气会有增多的趋势。
本题论点和论据都在强调高温天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话题一致,因此优先考虑补充论据的方式进行加强。且本题中“第一种观点”和“第二种观点”在“打架”,因此如果能反驳第二种观点,即说明大气环流特征的变化不会导致高温天气的出现,也可以起到支持第一种观点的效果。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说的是大气环流特征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说明大气环流特征变化确实会导致高温天气的出现,而论点说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温天气的出现,削弱论点,无法加强,排除;
B项:该项解释了高温天气的具体内容,与论点讨论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温天气的出现无关,无法加强,排除;
C项:该项说的是全球气候变暖通过改变大气环流特征来影响高温天气,解释了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高温天气的内在机理,说明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高温天气出现的根本原因,可以加强,当选;
D项:该项说的是造成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但不明确全球气候变暖是否为高温天气出现的原因,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第一种观点的一项。解题需首先明确题干的第一种观点,即“入夏以来高温天气的出现是由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高温这样的灾害性天气会有增多的趋势”,反对者的观点为“高温天气的出现并不是由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而是与大气环流特征的变化相关,大气环流特征的变化会导致多种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包括高温天气”。若要支持第一种观点,可以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确实是造成入夏以来高温这样的灾害性天气增多的原因。题干第一种观点:入夏以来高温天气的出现是由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高温这样的灾害性天气会有增多的趋势。反对者的观点:高温天气的出现并不是由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而是与大气环流特征的变化相关,大气环流特征的变化会导致多种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包括高温天气。
A项,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是由大气环流特征的变化导致的,直接支持了反对者的观点,不能支持第一种观点。
B项,指出高温天气是暖气团控制下的温度较高的炎热天气,只是说明了高温天气的本质,并未涉及高温天气出现的原因,不能支持第一种观点。
C项,指出全球气候变暖通过改变大气环流特征来改变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和发生频率,说明全球气候变暖是入夏以来高温天气出现的根本原因,可以支持第一种观点。
D项,指出造成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很复杂,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没有具体说明造成高温天气的原因,不能支持第一种观点。
故本题选C。33.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空间站的建设与大质量卫星的发射需求开始出现,而老一代运载火箭已无法满足需求。为了运载这些大质量的舱段以及卫星,研制新型的大运力火箭是十分必要的。况且,老一代长征系列火箭大量使用剧毒的肼一四氧化二氮燃料,从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工作环境的角度来看,研制新型的环保运载火箭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段话主要说明的是:
A.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
B.老一代运载火箭无法承担新的任务
C.研制新型大运力火箭和环保运载火箭的必要性
D.新型大运力火箭的特点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讲述“老一代运载火箭”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然后指出“研制新型的大运力火箭”十分必要与“研制新型的环保运载火箭”十分必要。可见,文段需要全面概括。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研制新型大运力火箭和环保运载火箭的必要性”是对文段主旨的归纳概括。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与B项:背景铺垫内容。D项:“新型大运力火箭的特点”,无中生有。
34.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与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地表的风化作用和其他外生作用(沉积作用等)引起岩石的物理变化,不属于变质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反映了变质作用的是:
A.沙漠昼夜温差大,岩石在日间受热膨胀,晚间冷却收缩,逐渐形成砂砾
B.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850℃,保持7分钟,其成分会分解成气体和液体
C.含有盐分的溶液渗入火成岩的裂缝中,当溶液蒸发留下盐晶体,盐晶受热后膨胀令岩石瓦解
D.宇宙中的巨大陨石高速降至地球表面,冲击岩石发生爆炸形成陨石坑,坑内岩石变化形成各种冲击岩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条件、结果、本质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变质作用的定义要点:①岩石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②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与构造变化;③地质作用;④岩石的物理变化不属于变质作用。
A项,岩石热胀冷缩,逐渐形成砂砾,是岩石的物理变化,不符合定义。
B项,煤隔绝空气加热,其成分会分解成气体和液体,不确定是否为地质作用,不符合要点③。
C项,盐晶受热后膨胀令岩石瓦解,是岩石的物理变化,不符合定义。
D项,陨石冲击岩石发生爆炸,说明岩石受到温度、压力等作用,符合要点①;陨石坑内岩石变化形成各种冲击岩,说明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与构造变化,符合要点②③。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
②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与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③地表的风化作用和其他外生作用(沉积作用等)引起岩石的物理变化,不属于变质作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沙漠昼夜温差大,岩石在日间受热膨胀,晚间冷却收缩,逐渐形成砂砾,是引起岩石的物理变化,不属于变质作用,不符合定义;
B项: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850℃,保持7分钟,其成分会分解成气体和液体,不能确定是否是地质作用,不符合定义;
C项:含有盐分的溶液渗入火成岩的裂缝中,当溶液蒸发留下盐晶体,盐晶受热后膨胀令岩石瓦解,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变质作用,不符合定义;
D项:冲击岩石发生爆炸形成陨石坑,符合“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坑内岩石变化形成各种冲击岩,符合“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与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岩石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与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物理变化不属于变质作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沙漠的岩石热胀冷缩变成砂砾,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属于变质作用,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把煤隔绝空气,持续加热一定温度,是人为的过程,不属于地质作用,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火山岩被含盐溶液瓦解,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属于变质作用,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宇宙中的巨大陨石高速降至地球表面冲击岩石发生爆炸形成陨石坑,符合“岩石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坑内岩石变化形成各种冲击岩,符合“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与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35.现在,创新的重要性已无须________。这些年,无论是国家宏观层面,还是企业等微观层面,我国创新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不用________,创新孤岛化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少数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企业,依然固守旧的观念。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调遮掩
B.苛求藏匿
C.赘述讳言
D.点明噤声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判断第一空填入词语的含义,由此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辨析词语的侧重点,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一项。第一空,句意为创新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再去说明。“强调”“赘述”“点明”均有说之意,备选。“苛求”不符合文意,首先排除B。
第二空,句意为虽然我国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要说出来,不能不说。“遮掩”指遮蔽、掩盖、掩饰,“噤声”指闭口不作声,“讳言”指因有所顾忌而隐讳不说。“不用讳言”符合文段强调的应无所顾忌说出问题的语境。
故本题选C。36.民众是否爱好学术,直接影响到学术本身的升沉;而学人不唤起国人对学术的自觉,“文德”不能与民分享,则“民德”就会堕落,“文德”本身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也就没了提升的基础。为了使“文德”更好地转化为“民德”,蔡元培提出了以大学为社会文化中心的主张。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学是“文德”的中心
B.“民德”是“文德”的本源
C.“文德”与“民德”的双向关联
D.“文德”对“民德”有提升作用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民众是否爱好学术,直接影响到学术本身的升沉”,即是强调“民德”对“文德”的作用,接下来指出“‘文德’不能与民分享,则‘民德’就会堕落”,即是强调“文德”对“民德”的作用,尾句通过蔡元培的主张指出“以大学为社会文化中心”可以使“文德”更好地转化为“民德”,进一步阐述两者的关系,故文段重点论述“文德”与“民德”的双向关联,对应C项。
A项只提到“文德”,而文段重在阐述“文德”与“民德”二者的联系,故表述片面,排除;
B、D两项分别对应前文“相互关联”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均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大学与地方发展》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民众是否爱好学术,直接影响到学术本身的升沉”,强调“民德”会影响到“文德”;接下来指出“文德”也会反过来影响“民德”;而后又通过“‘文德’本身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强调“‘民德’堕落”会对“文德”产生影响。尾句通过蔡元培的主张,论述了“文德”与“民德”的转化关系。文段为“分—分”结构,一方面论述“民德”与“文德”的相互影响,另一方面论述“文德可以转化为民德”,对其进行全面概括,可知主要论述的是“文德”与“民德”的相互关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应明确文段是围绕“文德”“民德”二者关系展开论述的,正确答案应包含这两个主体,且对二者关系概括最准确、全面。文段围绕“文德”与“民德”的关系展开。由“‘文德’不能与民分享,则‘民德’就会堕落,‘文德’本身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也就没了提升的基础”“使‘文德’更好地转化为‘民德’”可知,“文德”会影响“民德”,“民德”也会影响“文德”,C项的“双向关联”概括恰当。
文段论述的是“文德”与“民德”之间的关系,A项只提到“文德”,未涉及“民德”,表述片面,排除。B、D两项均只涉及二者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排除。
故本题选C。37.下列选项中,属于镇远时代精神的有:
A.敢闯新路
B.勇于超越
C.不怕难关
D.永不满足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
第二步,镇远按照“提速发展、提质增效”总要求,紧紧围绕“加速发展”主基调,突出实施“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兴县、城镇带县”三大战略,大力弘扬“敢闯新路、勇于超越、永不满足”的镇远时代精神,在加速发展中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推动跨越,努力“建成全省经济强县、早日撤县建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奋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全县经济发展呈现出“高位运行、正常趋好、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因此,选择ABD选项。38.孤本∶书籍
A.正方形∶长方形
B.蔬菜∶土地
C.显微镜∶实验室
D.礼物∶商品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孤本”是指某书刊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版本,亦指仅存的一份未刊手稿或原物已亡佚,仅存的一份拓本。“孤本”属于“书籍”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蔬菜”可以在“土地”上种植,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C项:“显微镜”一般在“实验室”较为常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D项:有的“礼物”是“商品”,有的“商品”可以作为“礼物”,二者属于交叉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39.因循守旧对于(
)相当于(
)对于胆量
A.创新
畏缩不前
B.古板
闻风丧胆
C.保守
胆大妄为
D.落后
一往无前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前后关系一致的即正确答案。
代入A项,因循守旧指不求变革,沿袭老的一套,因循守旧是缺乏创新的表现;畏缩不前指畏惧退缩,不敢前进,畏缩不前是缺乏胆量的表现。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因循守旧与古板是近义关系;闻风丧胆指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极端恐惧,闻风丧胆是缺乏胆量的表现。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因循守旧与保守是近义关系;胆大妄为指毫无顾忌地干坏事或大胆地乱做事,胆大妄为是胆量大的表现。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因循守旧可能会导致落后;一往无前指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其与胆量没有明显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40.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40天完工,乙队单独做需60天完工。现甲乙两队合作,从开始到完工共用了32天,期间甲队休息若干天,乙队工作21天后被调走。则甲队休息时间为:
A.3天
B.4.5天
C.5天
D.6天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
第二步,赋工作总量为120(40、60的最小公倍数),则甲的效率为3,乙的效率为2。设甲休息了x天,可以列式为:2×21+3(32-x)=120,解得x=6(天)。
因此,选择D选项。
41.秦某看见两个流氓在勒索自己的儿子,前去制止,却反遭流氓殴打,秦某立即进行反击。此时,路人尤某上去劝架,试图制止双方殴斗。因为尤某衣服颜色与流氓相仿,秦某将尤某视为流氓同伙,将尤某打成重伤。秦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伤害
B.过失伤害
C.正当防卫
D.假想防卫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知识。
第二步,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误认为第三人是不法侵害人而进行所谓防卫,则以假想防卫来处理,即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且刑法规定为过失犯罪,就按过失犯罪来处理;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就按意外事件来处理。题干中秦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过失伤害又称过失致人重伤罪,它是指过失致人重伤的行为。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根据《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2.外源性动机,是指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完成该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外源性动机的一项是:
A.社会地位
B.实现个人潜能
C.领导表扬
D.奖金报酬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为了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的社会地位的获取过程是为了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且获得社会地位也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属于外源性动机;
B项实现个人潜能是指行为本身,且不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故不属于外源性动机;
C项中获得领导表扬的过程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属于外源性动机;
D项奖金报酬的获得是为了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属于外源性动机。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
②为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追求社会地位,是“为了行为的结果”,且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符合定义;
B项:实现个人潜能,是“为了行为本身”,且并非“为了获得报酬或避免惩罚”,不符合定义;
C项:获取领导表扬,是“为了行为的结果”,且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符合定义;
D项:获取奖金报酬,是“为了行为的结果”,且是
“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43.磁共振成像系统(MRI)不可能对人体造成下列哪一种伤害:
A.强静磁场
B.随时间变化的梯度场
C.射频场导致热效应
D.对人体的高能辐射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了解磁共振成像知识。磁共振成像(MRI)是根据有磁距的原子核在磁场作用下,能产生能级间的跃迁的原理而采用的一项新检查技术,MRI有助于检查癫痫患者脑的能量状态和脑血流情况,对变性病诊断价值很大。MRI是通过体外高频磁场作用,由体内物质向周围环境辐射能量产生信号实现的,成像过程与图像重建和CT相近,只是MRI既不靠外界的辐射、吸收与反射,也不靠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的γ辐射,而是利用外磁场和物体的相互作用来成像,高能磁场对人体无害。而高能辐射是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又称为“电离辐射”。
故本题选D。44.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7条规定,应当依法对当事人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有:
A.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B.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处罚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因此,选择ABCD选项。
45.关于四大文明古国及其数学成就,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古埃及:“0”的发现
B.古印度:阿拉伯数字
C.古巴比伦:六十进位制
D.古中国:勾股定理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了解文明古国的成就。世界文明古国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除了要了解我们的璀璨文化外,对其他国家的成就也要有所涉猎。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罗马、古希腊等国的文明成果。A项对应错误。关于数字“0”的发明者,有一定争议,但一般认为由印度人发明的。
B项对应正确。阿拉伯数字,是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
C项对应正确。六十进制是以60为基数的进位制。一般认为和古巴比伦有关。
D项对应正确。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国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勾三、股四、弦五”。即勾股定理。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数学成就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0”的发明是古印度的数学成就而非古埃及。古埃及人自己发明了一种数字,分别对应1、10、100、1000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A项错误,“0”的发现是古印度的成就。B项正确,阿拉伯数字,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C项正确,六十进制是以60为基数的进位制,源于巴比伦,流传至今仍用作记录时间、角度和地理坐标。D项正确,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一个特例。这个定理在中国又称为“商高定理”,在外国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或者“百牛定理”。但他们发现勾股定理的时间都比中国晚,中国是最早发现这一几何宝藏的国家。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6.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若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浅钻工程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森林资源培育封山育林合作协议6篇
- 安全生产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培训手册
- 2025年度锌钢栏杆安装项目合同范本(含验收标准)3篇
- 尊师重教的演讲稿
- 小学语文教育与跨学科融合的探索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门锁安装与维护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LED显示屏智慧园区照明解决方案合同范本3篇
- 公司续期至长期章程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艺术品购销合同担保人真伪鉴定范本3篇
- 数据采集服务委托合同
- DB11T 1833-202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 信息检索课件 第2章 文献检索方法(1)-2
- 河长制工作总结报告5篇河长制年度工作总结
- 第二期专题04-短文填空(6选5)-冲刺中考英语必考题型终极预测(深圳专用)
-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表
- 酒店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白描花卉妙笔生》 课件 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4年秋季新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200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