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基础知识_第1页
经络穴位基础知识_第2页
经络穴位基础知识_第3页
经络穴位基础知识_第4页
经络穴位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经络穴位基础知识第1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经络的概念1.经络的定义: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气血通过和联络的通路。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第2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2.经络系统的组成:由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难以数计的孙络等构成。第3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图第4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经络的命名1.三阴三阳:太阳------阳明阴---少阳------太阳---阳厥阴------少阳

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来分: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第5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2.与四肢的关系:上肢:内侧—手三阴(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阴)外侧—手三阳(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下肢:外侧—足三阳(足阳明、足少阳、足太阳)内侧—足三阴(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第6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3.与脏腑的关系:人体内脏以脏(实心)为阴,腑(空心)为阳。

五脏:心、肝、脾、肺、肾、心包相表里↑↑↑↑↑↑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脏之在胸者(肺、心、心包)联系手阴经,在腹者(脾、肝、肾)联系足阴经。第7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4.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六条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六条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

口诀: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头。第8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经络的作用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关节、皮肉筋骨等器官和组织,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互相联系,使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来实现。第9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经脉运行气血,“内联脏腑,外通体表”,不仅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息息相通,而且,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由于经脉的联系得以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一致。第10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3.抗御病邪,反应症候

当病邪侵犯人体时,正邪交争,在体表部位可出现异常现象。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缩及功能减退等。第11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经络调整虚实的功能是以它正常情况下协调阴阳的功能为基础,针灸、按摩、气功等疗法就是通过体表的腧穴接受刺激,传导感应,激发经络运行气血、调整阴阳虚实的功能。使之能“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第12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腧穴的分类十四经穴—是指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循行路线上的穴位,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体部分。到现代经穴已发展为361个穴名,共670个穴位。经外奇穴—是指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奇穴。阿是穴—是指无具体名称、无固定位置、无固定主治病症,而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敏感点作为腧穴。第13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腧穴的作用1.输注气血: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渗灌、转输、出入的特殊部位。因此腧穴就具备了抵御疾病(出)、反应病痛(出)、传入疾病(入)、肝受刺激、传入信息(入)等功能。第14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2.反应病症:当病邪侵袭人体时,人体的正气可以通过经脉、腧穴向外奋起以护卫体表;当人体内部发生病变时,内在的病理状态又可通过经脉腧穴反映于体表。第15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3.防治疾病:腧穴输注气血、向内传入的特性,是腧穴能够治疗疾病的基础。刺激腧穴部位(如针刺、温灸、按摩等)时,各种刺激通过腧穴、经脉传入体内,从而激发人体的正气,协调平衡阴阳,达到预防和抗御疾病的目的。第16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腧穴主治基本规律腧穴所在,主治所能;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特定腧穴,特定主治;同一腧穴,双向主治;主治相同,疗效有别。第17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腧穴的定位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1.中指同身寸2.拇中指同身寸3.横中指同身寸第18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面部指压点1.印堂:额部,两眉之间,位于督脉上。2.神庭: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3.攒竹:面部,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4.鱼腰:额部,眉毛中央,与目中相直。5.瞳子髎:面部,目外此旁,眼眶外侧缘处。6.丝竹空:面部,眉梢凹陷处。7.睛明:面部,目内此角稍上方凹陷处。8.承泣: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第19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9点32分,星期五9.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10.巨髎: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鼻唇沟外侧。11.人中: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12.地仓: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13.承浆:面部,颏唇沟正中凹陷处。14.大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