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生态学B卷答案2010汇总_第1页
北师大生态学B卷答案2010汇总_第2页
北师大生态学B卷答案2010汇总_第3页
北师大生态学B卷答案2010汇总_第4页
北师大生态学B卷答案2010汇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学》期末考试试卷 B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20分)1、生活型2、边缘效应3、碎屑食物链4、演替顶级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 ( )。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2.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 ,原因是( )。植物向光性B.叶片失水C.减少光的吸收D.植物是阴性植物。)3.生态系统把植物、动物、微生物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 (功能上的统一性 A.生物学上的一致性 B.都是生物 C.都生活在一起 D.)4.逻辑斯蒂方程式中K是(种群数量B.环境容纳量C.内禀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5.种群的年龄结构含有大量的幼年个体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则该种群属于 增长型种群 A.稳定型种群C.衰退型种群D.混合型种群。)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6.(直接作用A.B.间接作用C.替代作用D.补偿作用7.顶级群落的特征是( )。A.净生产量低B.生物与环境物质交换快C.熵高D.总生产量/生物量高8.生物群落演替的效应是( )。A.物种多样性越来越高B.每个阶段形成的内环境都不利于自己,而有利于下一个群落C.每个阶段的群落都形成一个有利于本身生存的内环境D.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9.下列不属于K-对策的生物是( )。A.大熊猫B.金丝猴C.白暨豚D.细菌10.使多样性维持高水平的措施是 ( )。A.保持平静B.低度干扰C.中度干扰D.强度干扰11.营养级之内同化量与摄食量之比是 ( )。A.组织生长效率B.生态生长效率C.同化效率D.维持价12.短波光随着纬度的降低和海拔高度的升高而 (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不确定13.下列关于我国春季物候期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山上比山下晚高纬度比低纬度晚 B.C.沿海比内陆晚D.平原比高原晚)(由沿海向内陆延伸,生态系统生物量逐渐降低的原因是14.A.光照逐渐减弱B.温度逐渐降低降水逐渐减少C.土壤逐渐贫瘠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通常,小型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大型动物 A.通常,幼年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老年动物 B.C.通常,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低于植食动物D.从利用效率大小可以看出一个营养级对下一个营养级的相对压力)起着主导作用。16.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 (A.光照长度光照强度 B.光波长短 C. D.光照速度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

17.( )。 A.能量越来越少B.能量越来越多C.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能量基本没有变化D.)18.群落的发生过程依次是(。A.迁移竞争—定居—竞争—迁移—定居B.竞争—C.迁移定居—迁移—竞争—定居 D.。) (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19.A.人与饲养的家畜B.蜜蜂与其采访的植物 C. 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 D. 豆科植物与固氮菌 。) (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20. 原生演替A.次生演替B.C.水生演替D.早生演替三、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1、竞争排斥原理2、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3、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四、分析论述题 (每小题15分,共30分)1、反馈调节对促进生态系统发育、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意义。2、论述人类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导致的后果。《生态学》期末考试 B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20分)1、生活型:不同物种对于相同生境进行趋同适应而形成的外貌上相同或相似的类型。2、边缘效应:在两个或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亦称周边效应。3、碎屑食物链:以死的动植物残体为基础,从真菌、细菌和某些土壤动物开始的食物链。4、演替顶级:演替顶级就是这样的一个群落,它们的种类在综合彼此之间发展起来的环境中很好地互相适合;它们能够在群落内繁殖而且能排除新的种类,特别是可能成为优势种的种类在群落内的定居。也就是说,演替顶级是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D2、C3、A4、B5、A6、B7、A8、B9、D10、C11、C12、B13、D14、C15、D16、B17、A18、C19、C20、B三、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1、竞争排斥原理种间竞争的结构出现不等性或不对称性(2分),即一个种被另一个种完全排挤掉(2分),或是一个种被迫使另一个种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和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等,即发生生态分离,这在生态学上称作高斯的竞争排斥原理( 2分),即生态学(或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2分)。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要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特性上的分化(2分)。2、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捕食对形成群落结构的影响,视捕食者是泛化种还是特化种而不同(2分)。对泛化种来说,捕食使种间竞争缓和,并促进多样性提高。但当取食强度过高时,物种数亦随之降低(3分)。对特化种来说,随被选食的物种是优势种还是劣势种而异(3分)。如果被选择的是优势种,则捕食能提高多样性,如果捕食者喜食的食竞争力弱的劣势种,多样性就会随着呈现型下降趋势( 2分)。3、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地球表面的热量是随着所在纬度的位置而变化的,水分则随着距离海洋的远近,以及大气环流和洋流等的变化而变化(1分)。水热结合导致植被呈地带性分布,一方面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如北半球自北到南依次出现:寒带苔原→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3分);另一方面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如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依次出现了三大植被区域,即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3分)。此外,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和动植物群落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从属于水平地带性的特征(3分)。四、分析论述题 (每小题15分,共30分)1、反馈调节对促进生态系统发育、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意义。自然生态系统几乎都属于开放系统,只有人工建立的、完全封闭的宇宙舱生态系统才可归属于封闭系统。开放系统必须依赖于由外界环境的输入,如果输入一旦停止,系统也就失去了功能。开放系统如果具有调节其功能的反馈机制,该系统就成为控制系统。所谓反馈,就是系统的输出变成了决定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一个系统,如果其状态能够决定输入,就说明它有反馈机制的存在(3分)。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控制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使偏离加剧。例如,在生物生长过程中个体越来越大,在种群持续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不断上升,这都属于正反馈。正反馈也是有机体生长和存活所必需的。但是,正反馈不能维持稳态,要使系统维持稳态,只有通过负反馈控制。因为地球和生物圈是一个有限的系统,其空间、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应该考虑用负反馈来管理生物圈及其资源,使其成为能持久地为人类谋福利的系统( 4分)。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负反馈的自我调节机制,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会保持自身的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因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在不间断地进行,生物个体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使生态系统达到成熟的最稳定状态为止(4分)。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 它能够自我调节和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有人把生态系统比喻为弹簧,它能忍受一定的外来压力,压力一旦解除就又恢复原初的稳定状态,这实质上就是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4分)。2、论述人类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导致的后果。在光合作用时从大气中取得碳,合成糖类, )生产者(碳循环是指,绿色植物.然后经过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和残体腐烂分解,碳又返回大气的过程。在广阔的自然界,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如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2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以及导致的后果有:①大量砍伐森林,从而使其光合作用减弱,不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更不能增加大气中的氧气,不仅破坏了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而且阻碍了碳的正常循环途径,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4分);②人类燃烧矿物燃料以获得能量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化石燃料如:煤、石油、泥碳等是地层中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是一笔宝贵而丰富的能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