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与中学历史教学从读外国教育经典《给教师的建议》说起_第1页
苏霍姆林斯基与中学历史教学从读外国教育经典《给教师的建议》说起_第2页
苏霍姆林斯基与中学历史教学从读外国教育经典《给教师的建议》说起_第3页
苏霍姆林斯基与中学历史教学从读外国教育经典《给教师的建议》说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与中学历史教学——从读外国教育经典《给教师的建议》说起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卓越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作家。他长期担任著名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几乎教过中学的所有学科。苏霍姆林斯基当过历史教师,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教学思想。笔者认为,探讨苏霍姆林斯基的历史教学思想,对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有一定借鉴。一、历史教学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强调,历史教学中有决定意义的是,要让学生理解与许多历史现象相联系、而又似乎是从这一具体事件中抽象出来的一系列规律性。[1]p.142他举例说,在《荷兰的资产阶级革命》一章教学时,需要学生了解的规律性知识有:在封建主义的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手工工场的劳动生产率有了提高并加强了剥削,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为了自己的利益于是向封建制度进行斗争等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丰富的荷兰资产阶级革命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归纳,深刻揭示史实中固已存在的规律性,发展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直接的效果是学生去记忆全部史实、细节、详情的必要性就变得越少,而且,在理解基础上记住基本史实也是很自然的事。[2]p.142他还进一步指出,在学过荷兰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学生还要学习许多次资产阶级革命,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仅把记住每一次具体革命的史实作为目的,而且把理解上述规律性也作为目的的话,那就会产生更大、更深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学生掌握规律性的知识越丰富,对具体事实的分辨就越清楚。学生知道得越多、越宏观,学习起来就越轻松。[3]p143针对一些教师(迄今还存在)一讲到底,不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的做法,苏霍姆林斯基曾批评说:为了满足青年学生对于抽象活动的精神需要,教师在提供事实上经常是慷慨的,而在进行概括上是吝啬的。[4]p237并且指出,对青年学生来说,最有趣的讲述是那种不要把一切都说到底的讲述。在给学生叙述历史事件的时候,在一些场合干脆把一切都讲得详尽无遗,而在另外场合则把某些东西有所保留,不把话说完,让学生调动与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所谓的悬而未决的问题。[5]pp237_238他举例说,历史课上,在讲述各个具体国家时,先逐渐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一般概念,当学生依靠教学与自身的努力弄懂了这个概念以后,他们会产生了一种似乎要从具体的事件中抽象出来而进行推论的愿望,学习的动机得以激发起来。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关于国家产生和发展的相当多的知识储备,所以就让他们带着巨大的兴趣去研究一些相似问题。如对存在着奴役性劳动的国家衰落和迅速瓦解的原因做探讨。[6]p238当学生在具体事实与概括之间建立起思想上的联系时,他们才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所以他告诫教师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能真正对知识感兴趣。[7]p238实践证明,当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中既包含一定“分额”的已知的东西又包含一定“分额”的新东西时,才能唤起学生建立在思维本质上面的稳定的兴趣;才能增强学生历史意识,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历史洞察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就用批评的口吻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割裂历史联系,不注重历史思维培养的弊端。他说:现在采用的教学法常常包藏着一种很大危险性。这种危险性就在于,用形象的话说,学生只看见每一棵单独的树,而看不见整个树林。例如,在学到第一次俄国革命的时候,学生不分巨细,把每个细节和日期都记住,而不是从整体上考察全部历史事件,不是在对史实细节进行抽象、分析、联系和概括的基础上去把握整个事件的总的轮廓,思考它的意义、实质及其对人民命运的作用。[8]p156总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历史教学中开展概括、联系、分析、综合和比较等认知活动十分重要,因为,恰切的认知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使学生更轻松地掌握历史知识和规律,而且能进一步增进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综合和创新等思维能力,促进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二、历史教学重在方法的调动和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增进学生的学习效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又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9]p223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爱好历史的兴趣,增加学生研究学问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在历史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主动的学习,注重“情景——探究”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研究性学习以及历史复习方法等的指导和教学。在指导学生掌握“情景——探究”学习法时,他用事例予以说明:这种方法好比教师把一些新知识的“砖瓦”递给学生,让他去掂量,怎样把这些砖用到正在建筑的完整知识体系的“楼房”上去。[10]p303无疑,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十分有利。合作探究法是一种在小组合作、明确任务的基础上,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展示成果的学习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初高中历史教学,并且指出,教师可以就某些问题进行理论“竞赛”,让好几个学生就同一问题准备报告。通过交流,这些报告又会引起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11]p242他又举例说,在研究某一历史事件时,教师要求一些学生首先作出结论,如该事件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革命作用、反革命作用或其他作用;各对抗阶级的代表人物的进步作用或反动作用表现在哪里?等等,并进行展示。[12]p242他认为这种做法能够看见学生思维活动的目的,促使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更浓厚。苏霍姆林斯基是现代教育史上比较早提倡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家之一,在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他就提出此学习方法,并且进行实践。他认为,研究性的学习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中都可以运用。儿童在分析某种现象时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了追求智慧的努力,不仅决定着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而且决定着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他认为教师不要先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应让学生提出好几种有可能的解释,然后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或否定。通过师生的实践去证明一个解释推翻另一个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而是去获取,即是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的。他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记住各种历史细节,而是要找出历史事件、现象中的一般规律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13]p554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十分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有效阅读作过研究,并且认为,让学生独立阅读教科书或原著(历史学习中阅读文选或历史文献)只是脑力活动的一种形式和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真正的目的则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去研究和分析那些没有明确阐述的,似乎是隐藏着的因果联系和规律性。[14]p259为了清楚与借鉴,他举例说,在学过古代史的一系列章节后,教师可布置下列问题: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一系列奴隶反对奴隶主的起义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没有一次起义达到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的目的?总的来说,在奴隶制的条件下能不能建立起没有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对于生产方式和物质分配制度的依存性怎样?进步的、先进的思想形成的根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如何?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者以保卫祖国的运动中有什么作用,等等。[15]p259学生在书籍里是找不到这些问题的现成答案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们必须仔细地分析各种事实,比较和对比许多事件,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历史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苏霍姆林斯基从爱护和帮助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复习方法。他认为,有经验的教师已经不要求学生背诵教科书的课文,因为他知道,这种背诵式的“学习”有造成学生智力局限性的危险,为了防止死记硬背,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识记方法。[16]p35实践中,他要求学生先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思考和比较,作出独立的结论,然后进行掌握与运用。他举例说,在结束《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有效复习,我会提出下列问题:假如沙皇不解放农民,俄国的农业发展会走什么道路?在1861年前,俄国的农业和工业中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相互联系如何?农民解放后这种相互关系的表现如何?1861年后,是什么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俄国农业中封建主义残余(甚至在1861年后)依然存在的原因是什么?[17]p35_36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这种带着问题进行历史复习是最有效的。因为就实质言,这种复习就是思考、分析。他认为,思考知识时的脑力劳动越有效,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就越少。如果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把所有的东西从头至尾反复地读,那就不仅会出现负担过重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材料的中心思想会被学生忽略过去,从而削弱了它们的教育作用。因此,应当教给学生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即放过细节,抓住要点的方法。你要教给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从次要的东西中抽象出来,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东西上。[18]p36综上所述,苏霍姆林斯基也是一个历史教育专家,他的历史教学思想丰富而深刻,方法简明而务实,毋庸置疑,这种源于实践的历史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