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的教案模板_第1页
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的教案模板_第2页
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的教案模板_第3页
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的教案模板_第4页
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的教案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23-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的教案模板优秀的教案的设计要能够使同学初步学会多角度解决学习问题,使同学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七班级第一学期生物教案模板(7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七班级第一学期生物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诞生物圈为生物生存供应的基本条件。

3.认同生物圈是全部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惜这个家。

教学重点: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供应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

生物圈是全部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惜这个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对比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调查了校内里面的生物,知道了生物无所不在,那你们知道,这么多的生物都共同生活在哪个共同的家园中呢?(地球)很好(打开课件,展现地球图片)这就是我们的地球,那我们是生活在地球的内部还是生活在表面这一层呢?(表面)很好,外面这一圈就是我们生物共同生活的地方,科学家们把它叫做生物圈,许多同学对生物圈不熟识,我们今日这节课就是学习关于生物圈的学问。

(课件中打诞生物圈的定义)我们科学家们早就对生物圈下了定义,哪位同学帮老师读一下生物圈毕竟是什么?包括哪两个方面?(定义: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和进展的环境)。那我来问一下你们生物圈除了包括生物之外,还包括什么?(生物生活的环境)很好,那我们的生物圈毕竟有多大,能包含这么多东西呢?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地球的厚度是多少?(12750千米)那生物圈呢?(20千米)看来我们生物圈只占了地球的一小部分,却有那么多生物生存着。

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不是都生活在同一上层面中的,而是我们的生物圈分为三大部分,就是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水圈的大部。那三大圈中各生活着什么生物?这三大圈是否肯定分开?(小组争论两分钟)有的生物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例如人,还有没有别的例子?我们世界的人口将近60亿,而我们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科学家们设想能否把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移居到其他星球上?比如月球,火星?(不行能,由于那里没有水,氧气,温度太低或太高…)那为什么我们的地球又能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呢?(由于生物圈有满意生物生存的各种条件)争论书本P5~6六幅图片,看各幅图片中生物圈满意了它们的哪些条件。完成书本练习:

1、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

2、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干旱使粮食严峻减产?分析图片:熊猫频临灭亡的缘由?蕉树枯萎缘由?得出结论:动物、植物等全部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养分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相宜的温度和肯定的生存空间。

做练习:

1、生物圈为其中的生物供应的生存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

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即地球内部也有生物

C.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

3、有人说:“只要有充分的牧草和水,牛羊就能正常生活”,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假如不对,说说你的理由。

布置下节课预备的内容:假如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经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动,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下节课每小组至少要抓到五只回来做试验,抓好时要把它们放在湿的土中养着,而且避开光照,不然很简单死。

教学后记:

同学们对于一些熊猫,蕉树等接近生活的图片比较感爱好,以后可以多举这方面的例子。

教学反思:

由于这节课的理论学问比较多,而且学问点相对简洁,只是介绍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同学很简单精神不集中,应当考虑多用一些好玩的事例或者图片供同学思索,像讲到为什么其他星球没有生物,应当多找一些其他星球的资料告知同学,让同学更深刻地理解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要爱护地球的意识。同学对于做练习比较感爱好,假如时间允许,也可以考虑每讲完一个学问点支配一至两题练习,加强同学学问点的同时也能活跃同学的思维,调动他们的乐观性。

七班级第一学期生物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说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

力量目标

通过演示试验等观看,培育同学观看、综合分析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节省用水、爱护森林、爱惜植物的意识,从而培育一种“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校内风气。

[教学重难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节省用水、爱护森林、爱惜植物的意识,从而培育一种“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校内风气。

[教学方法]

以同学生活中熟识的各种图例现象,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分析、争论,从现象归纳出本质结论,并表达沟通。

[课前预备]

1、多媒体课件;2、演示蒸腾作用的盆栽植物;3、染红的瓶装水;4、6号针筒和滴液管;5、接水盘。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利用“雨林谷”等图片引入植物体内的水分来源于土壤中。进而导出植物对水分的汲取和运输。

二、植物对水分的汲取和运输

观看:多媒体展现水分运输演示试验。

思索:1.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结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方向是怎样的?

三、植物的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的概念

观看植物蒸腾作用的演示试验,概述出蒸腾作用的概念。

思索问题:植物汲取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大量地散失掉了,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铺张吗?

2.看图说话,归纳蒸腾作用的自身意义。

图1为何刚游完泳上岸的人会觉得冷?

图2为何大树底下好乘凉?

图3为何植物内的水是往高处流的?

四、绿色植物参加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1.观看思索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设问:

①不同环境(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中水之间是如何转换运动的?

②假如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还能进行吗?

③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有什么作用?

④为什么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2.(依据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想一想我们应当怎么做?

引导谈谈自己的感受,懂得爱惜植物,爱护森林,也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

家园。所以我们应当多植树造林,还应当多节省用水等。

五、课堂小结:说说你的收获!

六、课外作业

1.学习指导2.课外实践调查:当地水资源状况、农田浇灌方式及建议。

[板书设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汲取和运输

运输结构导管(无机盐)

运输方向由下往上↑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

2.意义

降温

拉力

三、绿色植物参加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七班级第一学期生物教案模板篇3

课题

生物的特征课型新授共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

1.通过观看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分。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力量目标:培育观看力量、分析问题的力量和表达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加喜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喜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加喜爱生命、爱护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培育观看力量和分析问题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现实物】石头、菊花(带有枯枝)、树叶、蝗虫、蚯蚓、杯子、水等。

【提出问题】观看并区分以上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区分的理由是什么?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2-5并思索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物?

(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

(3)怎样推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4)教材中的10幅图片各说明生物的哪项特征?

(5)观看一下教室,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

(人是生物吗?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菊花的枯枝是生物吗?)

(6)说一说科学观看的方法和留意事项。

三、展现沟通,释疑解惑

独自展现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争论共同总结。

【总结要点】:

(1)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依据某一物体是否需要养分、呼吸、排解体内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来推断其是否是生物。

(2)观看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3)植物和动物对养分物质的获得方式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有机物。

(4)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出汗、呼气、排尿。

【你说我辨】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1、蟑螂捕蝉,黄雀在后。

2、葵花朵朵向太阳。

3、蜻蜓点水、金蝉脱壳。

4、望梅止渴

5、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四、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课本学问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对于生物的特征,你还想知道哪些学问?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现象你有怀疑,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

1、阅读以下短文,说出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毫米,却能够汲取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养分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

2、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粒小麦种子、一棵小树苗,它们都是生物吗?你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3.p6练习2

五、巩固训练,检测反馈

(一)、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渐渐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早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需要养分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能运动b.都能呼吸c.都有细胞结构d.都生活在水中

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花开花落b.北雁南飞c.孔雀“开屏”d.潮涨潮落

(二)、拓展题

请说出散曲名家马致远的《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判断依据是;___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鼠听到猫叫,马上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六、梳理总结,反思升华: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问网络】

1、观看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生活需要养分

能进行呼吸

能排解身能产生的废物

2、生物的特征

生活需要养分

能进行呼吸

能排解身能产生的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教后反思:

七班级第一学期生物教案模板篇4

一、导入:

提出问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绿色开花植物是靠种子来繁殖的。那么,你能举出不靠种子繁殖的例子吗?”

组织同学依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引入新课题:植物体依靠养分器官(根、茎、叶)进行的繁殖,称为养分繁殖。

二、讲授新课:

(一)用茎繁殖:

播放录像:介绍扦插、嫁接、压条的详细操作方法。

组织同学观看录像。

讲解三种养分繁殖的特点。

提出问题:你认为这种养分繁殖的方式具有哪些特点?

组织同学争论。

总结:用养分繁殖可以保持植物体的优良特性,加速繁殖的速度。

(二)植物的组织培育:

讲解:

近几年的讨论发觉: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任何一个植物细胞内都含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离体培育下,这些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或组织)产生出完整的植株。

播放录像:介绍组织培育的过程。

讲解:

组织培育是指:在人工培育基上,离体培育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

提问:你认为组织培育的技术,可以关心人们解决哪些问题?

组织同学争论、发言。

讲解:

1、利用组织培育,快速、大量地生产有经济价值试管苗,移入苗圃栽培,供应市场需要。

2、利用组织培育进行工厂化育苗。

3、大量生产无毒苗,改善苗木的质量,提高经济产量。

七班级第一学期生物教案模板篇5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①能记叙出人体需要的主要养分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养分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②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力量和观看力量,语言表达力量,小组合作沟通力量等。

③学习用列表法比较、概括、总结学问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关注、关怀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学问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说明食物中的主要养分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养分成分。

2、难点

①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②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③探究食物中的养分成分。

教学用具

多媒体、食品标签、蛋白质的检测、维生素C、双缩脲试剂、蛋白质、滴管、试管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食物的养分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现二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在地上卷曲等;另一组是现在我国部分儿童少年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能不能依据这二组图片提出问题,且作出初步的结论?

同学提出问题和作出结论:

(1)两组图片上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缘由导致的?可能是养分问题。

(2)这两组图片中儿童少年是不是得了养分方面的病?一是养分不良,一是养分过剩。

(3)是不是与生活环境有关?一个生活环境困难,一个生活环境优越。

总结并引出课题:

是的,他们如此剧烈的反差却是由于同一缘由,就是都与养分相关,都是养分方面消失问题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是科学养分。科学养分离不开养分物质,而我们获得养分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毕竟为我们供应了哪些养分物质呢?这就是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沟通,解读探究

1、食物中的养分成分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熟识的食物名称及其所含养分物质种类写在一张纸上,再与小组的同学沟通一下,组长负责支配、统计自己小组总共列举出多少种食物及其成分。在列举中要求能够简洁地分出类别。

将各小组统计结果进行沟通,再统计,全班总计列出多少种食物及养分成分。

争论:食物毕竟给我们供应了哪些养分成分?

2、演示试验:“蛋白质的检测”,“维生素C的检测”

老师介绍双缩脲试剂和吲哚酚试剂的配制方法。

小结: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吲哚酚与维生素C溶液呈现褪色反应。通过以上演示试验,同学们知道了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食物的养分成分有了一个初步的熟悉,这里有一些食物,你能猜一猜这些食物中含有什么养分成分吗?

(1)作出假设

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对即将检测的食品作出假设。填入下表。

(2)设计试验方案

我们已经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对所要检测的食品的养分成分作出了假设,那么供检测的食品中是不是含有这些养分成分呢?请同学们争论设计试验方案加以证明。

小组争论:食物中各种养分成分的检测方法,试验材料的选择,设计试验方案,试验中的留意事项,预期的试验结果等。

小结:各小组沟通试验方案,老师在同学的回答中指导探究方法。

(五)课堂练习

第2课时探究食物中的养分成分

一、复习提问

1、食物中养分成分有哪些?

2、怎样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

二、导入新课

我们熟悉到食物中的养分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对人体毕竟有什么作用呢?指导学习。

三、学习新课

指导同学自学教材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讲解各种养分成分的食物和主要功能:

水:约占人的体重60%——70%,是细胞达到重要组成成分。体内的养分等都必需溶解在水里才能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

无机盐:无机盐占量4%,作用非常重要,如含铁、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常见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D。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中含有六大养分成分,这些成分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假如人体缺乏某些养分成分,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缺乏症状。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类的食物

一、食物中的养分成分

1、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

2、食物中的养分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

(三大产热养分素:糖类、脂肪、蛋白质)

二、食物中的养分成分的作用

1、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无机盐:含铁、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3、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4、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5、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6、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后记

本节课采纳阅读、试验活动的教学手段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同学的学习爱好和学习探究的方法。加深了同学对学问的理解和巩固,教学效果较好。

七班级第一学期生物教案模板篇6

教学目标:

1、使用显微镜观看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染色体的大变化,

2、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的增多,体积增大有关。

3、说出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1、3

电教手段:投影(幻灯片)

试验教具:显微镜、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玻片标本

教学过程:

[回顾]

1、播放幻灯片: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结构是什么?

[问题情境]

播放投影:参天大树,一头老牛

T:参天大树是由一粒种子长大的,一头老牛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那么生物体为什么会由小到大呢?

S:自由发言,小组争论

T:(总结)是由于生物体的细胞的数目增多和体积的增大。

[新讨论]细胞的分裂(板书)

T: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细胞是怎样增多的

S:(争论)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就是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

T:我们来看看细胞的分裂过程

[观看]P34

T:请同学们阅读该部分的目的、器材,然后用显微镜观看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的玻片标本。

[指导]

T:1、正确使用显微镜。

2、目镜用16X,物镜用10X。

3、移动载玻片,找到细胞分裂的区域。

4、观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5、在试验册上大致画出细胞分裂过程中1—2个典型的图像。

6、小组对比(前后两组),看谁能找到书中的图4—1上a、b、c三个细胞。

七班级第一学期生物教案模板篇7

教学目标

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初步了解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3.运用有关绿色植物汲取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学问,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重点和难点

1.描述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2.从生物圈水循环的高度熟悉大量根毛吸水的意义。

方案一:同学四人一组,结合已有的阅历和学问进行猜想、归纳,小组间进行表达和沟通,整体感知本节内容。

方案二:同学观看水分进入植物体的CAI课牛(或自制投影片),描述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大体途径,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方案三:同学快速扫瞄课本,概括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同学猜想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对本节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一: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叙述参加老师培育长出根毛的幼苗的过程,对所观看到的现象进行思索并分析缘由。然后同学阅读课本P111《观看与思索》,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二:同学依据老师的指导,结合平日的观看,大胆猜想根适于吸水的特点,然后通过观看老师发放的已长出根毛的幼根,四人一组争论归纳确认猜想的正确性。

方案三:同学直接观看老师发放的已长出根毛的幼根,结合已有的学问,四人一组进行争论,小组间进行表达和沟通,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四:同学直接阅读课本上的《观看与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