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内容教学_第1页
桃花源记内容教学_第2页
桃花源记内容教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

1.熟记“俨然”的“俨”、“间隔”的“间”、“诣太守”的“诣”、“遂迷”的“遂”等字的读音;熟记“垂髫”“叹惋”“骥”等字的字形;理解“豁然开朗”“要”“延”“扶”

“寻”等词的意思;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寓文中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4.珍惜美好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寓文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又到了桃花盛开的时节,你们能说出几句有关桃花的诗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桃花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学中,意蕴丰富。今天,我们来学习东晋著名文人陶渊明的一篇以“桃花”命名的文章——《桃花源记》。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因宅边种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及农村生活。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练,被称为“田园诗人”。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朗读指导:古人称断句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积累词汇。

古今异义:

①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②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女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