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文件_第1页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文件_第2页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文件_第3页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文件_第4页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文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变更记录序号编制/变更日期条款修订/变更描述版本编制/修改人1目的为保证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有效辨识工作中的危险源,评价和控制风险,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所有活动、设备和服务,包括生产活动、服务、交通、设施、设备、检维修、消防、供应商和承包商的服务和设备。3定义3.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受伤或疾病等伤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3.2危险源辨识:认识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3.3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的可能性与由该事件或暴露导致的伤害或残病的严重程度的组合。3.4风险评价:评价来自危险的风险、考虑现有控制的适当性和决定该风险是否可接受的过程。4权责4.1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危险源清单的审核与批准。4.2行政部负责指导各部门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并汇总辨识和评价结果。4.3行政部负责对本公司办公楼或办公场所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4.4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4.5公司所属各部门负责对本公司范围内的施工、生产及办公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5参考文件无6程序6.1危险源的分类: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详见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险源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危险因素包括六大类:第一类: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第二类: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第三类: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第四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第五类: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第六类:其它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详见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和卫生部、总工会、原劳动部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共分16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6.2选择和确定辨识与评价范围和对象辨识和评价对象包括:.1日常生产活动及紧急情况;.2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的活动;.3设备运行及维修活动。.4包括改扩建、工艺设备变更、新装置设备投用、检维修等都必须充分得到识别。辨识与评价范围划分:.1按生产流程的各阶段;.2按地理区域或部门;.3按设备、设施;.4按具体作业任务。6.3选择危险源识别方法常用识别方法的选择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参考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作业任务分析等方法。在进行危害识别时要考虑以下问题:.1存在什么危害〔危险源;.2谁〔什么会受到伤害;.3危害如何发生;.4是否符合法规或合同的要求。6.4识别危险源的危害因素、根源和性质评价人员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价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和潜在的危害和环境因素,应考虑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以及其他七个方面,同时也应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包括:.1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设施的缺陷;.2人的不安全行动,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3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4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在进行危害因素识别时,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1火灾和爆炸;.2冲击与撞击;.3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4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5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6设备的腐蚀;.7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识别后果和影响,危险产生的后果,包括:.1人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损伤等;.2疾病〔如头痛、呼吸困难、失明、皮肤病、癌症、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3财产损失;.4工作环境破坏。行政部将《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下发至各部门,由各部门进行辨识,然后上报行政部审查。行政部在各部门辨识的基础上进行汇总,组织审核,确定全厂的危险源。6.6评价风险和影响各部门评价人员应对所识别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潜在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程度,具体步骤包括:.1对一般危险源的危害因素、较易判断的行为性违章违规因素,采取直接是非判断法评价,评价结果分"轻微、可接受、不可接受"三种程度。.2对其他情况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危险源,即: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评价〔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能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发生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b>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评价〔E分数值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c>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后果评价〔C分数值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7严重,重伤,或较少的财产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d>危险等级划分〔DD=L×E×C用列表法计算分数值危险程度危险级别>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A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B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C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D<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E评价为"不可接受"风险和D=L×E×C≥160分的属重大危险源。下列情况不可接受,直接确定为重大危险源:.1不符合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3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无合理控制措施;.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安全事故隐患,且无适当控制措施。各部门对危险源识别评价应进行汇总,并列出《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上交行政部。行政部汇总各部门资料,对可容忍风险以及重大风险进行重新确认,并形成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清单》报管理者代表确认后下发至各部门。6.7风险控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是公司制定目标及风险控制策划的基础及依据,行政部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危险源的危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编制《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控制,消除、减少危害和影响,防止潜在事故的发生。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1制定、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2制定、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3制定、落实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5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保证其按期按时到位。6.8风险控制措施的检查,行政部定期组织各部门对危害因素控制措施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具体按照《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6.9更新危害及风险信息在下列情形下危害记录应及时更新:.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它要求;.2操作有变化或工艺改变;.3有新产品、生产过程或产品改变;.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