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小学数学教案锦集8篇
学校数学教案篇1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掌控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的口算.
2.使同学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类推,提高同学的抽象思维技能.
教学重点
使同学掌控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敏捷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预备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演示课件“”】
2+9=3+8=4+7=5+6=
3+9=4+8=5+7=6+6=
4+9=5+8=6+7=7+6=
5+9=6+8=7+7=8+6=
2.〔〕里应填几?【继续演示课件“”】
5+〔〕=114+〔〕=125+〔〕=14
4+〔〕=112+〔〕=113+〔〕=12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
〔1〕出例如1:11-5=□.
①启发同学,分组争论、沟通.
②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鼓舞同学运用多种思维,开发同学思维.
想加算减;
数的组成;
由于11-6=5,所以11-5=6;
……
③启发同学想:十几减5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同学明确:
11-5=6
12-5=7
13-5=8
14-5=9
15-5=10
〔2〕出例如1:12-4=□.
①启发同学分级争论、沟通.
②联系此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启发同学想:十几减4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同学明确:
11-4=7
12-4=8
13-4=9
14-4=10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
〔1〕分级争论、沟通,十几减3、十几减2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2〕汇报时,使同学明确:
11-3=811-2=9
12-3=912-2=10
13-3=10
3.引导同学对比.
启发想的计算可以怎样想?使同学明确.
想加算减;
想十几的组成;
想:11-5=6→11-6=5……
11-4=7→11-7=4……
11-3=8→11-8=3……
11-2=9→11-9=2……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继续演示课件“”】,投影出示,启发同学说明图意,独立填写.
2.“做一做”第2题【继续演示课件“”】,口算,竞赛.
3.练习五第3题【继续演示课件“”】,分级争论沟通,独立填写.
〔此题渗透统计思想,须要时老师做一下说明.〕
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4、5题〔图片“练习四”、“练习五”〕.
板书设计
学校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的:
通过进一步的练习,让同学熟识的掌控整十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进一步进展数学思索,提高同学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教学预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小黑板出示
14+5954-2316×5230×4
168÷830×20**×1050×80
2.完成复习的第1题
提问:13×30,你是怎么口算的?
80×30,你又是怎么口算的?
二、估算
在黑板上写上算式。
23×58
师:假如要估算这个算式,你可以怎么进行口算?
完成复习的第3题
要让同学说明是怎么估算的,把多少看作几十,然后口算出积即可。
三、笔算
小黑板出示:
43×2125×2356×7863×80
并要求第一二小题进行验算。
集体反馈时,要留意让同学口述计算过程,特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书写格式。
要留意强调,乘法的验算方法,可以调换两个乘法的位置即可。
四、填表找规律
完成复习的第3题
集体争论,你从中发觉了什么?
通过引导与板书,让同学初步进展,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跟着扩大几倍。
五、解决问题。
通过条件与问题的分析,让同学感觉到图中的3个书架是个多余的条件,并没有用的。
六、课堂作业。
复习第2、4题。
学校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在观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使同学经受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
3.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爱好,进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日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我们用最激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好吗?
[评析:借助拍手的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同学摸老师的手掌面〕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同学摸自己的手掌面〕
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生:数学书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师: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
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评析: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测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同学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同学的生活阅历,让同学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同学沉醉于生活体验时,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实时地把生活阅历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详细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2.摸一摸,说一说。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评析: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测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能加深同学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念。同时,还可以渗透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等公理,以及其他等量公理,为引进面积单位以及用径直计量法求面积打下基础。]
三、操作试验,比较大小
1.涂一涂。
师:我们讨论了这么多物体表面,看过了,也摸过了,想不想再动手涂一涂呢?〔想〕好,全班分成两大组,来个涂色竞赛。请听清两个要求:第一,发给你们的图形要涂满,不能有空隙;第二,老师说开始,才可以动笔涂,时间1分钟。请小组长打开1号信封,每人发一张纸。〔小组长按要求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白纸〕
师:预备好了吗?开始!
同学涂色。
师:时间到,涂好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我隆重宣布竞赛结果: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把你们的作品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1:太不公正了!我们不服气。
生2:他们涂的纸比我们的小多了。
生3:看看我们的纸,比你们的大多了。
师:你们小组的纸大,他们小组的纸小,也就是你们小组要涂的什么大?
生:我们小组要涂的面积比他们小组要涂的面积大得多。
[评析: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让同学形成认知冲突,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咱们讨论了这么多物体表面,看过了,也摸过了,想不想再动手涂一涂呢,分成两大组,来个涂色竞赛,同学兴致盎然。而老师事先发给两组涂色的图形的面积不一样,一组比较小,另一组要大得多,当然涂起来用的时间就多。这样,当同学看到事实真相之后,对面积的大小也就有了更剧烈的感受。]
2.练一练。
〔1〕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
师:这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地图。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生: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2〕画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师:下面请大家动动手,画出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生按要求画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选择3~4幅在投影仪上展示,并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同学们画出的这些图形,都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吗?〔能〕
〔3〕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学校平面图。
师:咱们再来看一幅学校平面图。选择其中两个图形,比一比所占土地面积的大小。
生1:运动场的面积比生活区的面积大。
生2:水池的面积比花坛的面积小。
生3:办公楼的面积和生活区的面积差不多。
师:究竟是办公楼的面积大,还是生活区的面积大呢?能一眼看出来吗?
生:看不出来。
师:怎样比较这样看上去面积差不多的两个图形的面积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评析:相差悬殊的两个面面积的大小,凭观测就能做出判断。对于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图形,要比较大小就得另想他法。]
〔4〕比较图形的面积。
师:〔出示面积接近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呢?〔同学看法不一〕
师:咱们光用眼睛看,难以精确地做出判断。你们能不能想想其他的方法?
同学在小组内谈论。
师: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材料:4个小方块、纸条、尺子。大家可以借助这些材料,想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同学在小组内活动,老师巡察。
组织反馈。〔略〕
[评析:问题是启发式教学的驱动器。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当老师出示两个面积很接近的图形时,引起了同学的争辩。这个时候的同学,是带着问题在思索,策略的探求已经从外压转化为求知的内需。]
四、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图形。
师:下面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你们有比较的方法吗?
生:数格子!
师:那么,我们就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图形的大小。
同学在书上数出结果,写在每个图形旁边。
同学独立完成后,组织汇报。〔数梯形的面积时涌现了分歧,有少数同学的答案是20格。〕
师:到底哪一个答案正确?
生:应当是18格,梯形中的4个半格合起来是2格。
师:通过数格子,我们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生:梯形的面积最大。
2.出示下列图:
师:小明家用方砖铺地,还剩下两个部分没有铺,假如铺满这两块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
同学在小组内争论,沟通各自的想法。
师:两块空地各用多少块方砖?
生:第一块空地要用16块方砖,第二块空地要用18块方砖。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以数空的格子。
师:怎样才能把这两块地的空格数精确呢?
生:可以把空出的格子先画出来再数。
师:你来试一试。
同学到投影前操作。〔画出格线,数出空格〕
师:哪一块空地的面积大?
生:第二块空地的面积大。
师:这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
生:16+18=34〔块〕。
3.游戏〔猜猜看〕。
师:同学们喜爱做游戏吗?〔喜爱〕好,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规章是:同学们分两组,分别看老师出示的图形。一组同学看图形时,另一组同学不能看。
师:〔出示一个较大的被分成4格的图形〕请第一组同学看,这个图形一共有几格?
生:〔齐〕4格。
师:〔出示一个较小的被分成6格的图形〕请第二组同学看,这个图形有几格?
生:〔齐〕6格。
师:大家来猜一猜,哪个组同学看到的图形面积大?
生1:6格比4格多,当然6格的图形大。
生2:不肯定。说不定6格的图形格子小。
师:到底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想不想看看这两个图形。〔出示两个图形〕为什么4格的图形,面积反而大?
生1:4格的图形,每个格子大。
生2:6格的图形,每个格子小。
师:看来,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特地用于计量面积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评析:比较面积大小,可以通过观测,运用直觉思维做出判断。对于面积相差不多的两个图形,那么需要用其他的方法,如叠合法、数方格的方法等。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就是将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比较,归结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教科书以想想做做第3题,引导同学体会这种方法。随后的练习,由于图中没有现成的格子,所以同学既可以比照旁边的方砖,去数空缺处有多少格,也可以先画格子然后数。特地用于计量面积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这就为下一节课学习面积单位做了须要的铺垫。]
总评
这节课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着重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同学玩中学,学中练,在活动中体验新知,在解决问题中提炼新知。教者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选取同学熟识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使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实现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把数学课上活。
第二,强化面积概念的教学。面在学校和中学都是不定义的概念。在教学中,同学很简单把面积和周长混同。关于面积计量,同学先要依据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掌控面积的径直计量法〔即数方格的方法〕,然后推导出几个面积公式,从面积的径直计量过渡到间接计量。所以在面积概念的教学中,要留意渗透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两个公理,为径直计量法打好基础。为了防止面积和周长混同,往往用对比题组对同学进行训练。
第三,着重把握探究时机,对同学实施有效的引导,使同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者为同学提供积极思索与合作沟通的空间,不断地引导同学在观测、操作、猜想、验证、推理与沟通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设计留意从解决问题中提升概念、方法和规律,并有效发挥活动的作用。
学校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练习十二的第69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同学进一步熟识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填空。
〔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2〕圆柱的体积相当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倍。
〔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相当于圆柱的,相当于圆锥的〔〕倍。
二、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二的第6题。
老师出示一个圆锥形物体,让同学想一想怎样测量才能计算出它的体积:
让同学分组争论一下,然后各自让一名同学说说争论的结果,最末归纳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测量方法。例如,要求一个圆锥物体的体积,可以先用软尺量出底面圆的周长,再求出底面的半径,进而求出底面积,然后用书上介绍的方法,用直尺和三角板
测量出圆锥的高,这样就可以求出圆锥的体积。
2.做练习十二的第7题。
读题后,老师可以先后提问: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要求这堆沙的重量,应当先求什么?怎样求?
指名同学回答后,让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二的第8题。
读题后,老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
要求这段钢材重多少千克,应当先求什么?怎样求?
能径直利用题目中的数值进行计算吗?为什么?
题目中的单位不统一,应当怎样统一?
分别指名同学回答后,要使同学明白这里要先将2米改写成200厘米,再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算出钢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然后再求出它的重量。最末计算出的结果还应把克改写成千克。
4.做练习十二的第9题。
读题后,老师提问:这道题要求粮仓装小麦多少吨,应当先求什么?
要使同学明白,应当先求2.5米高的小麦的体积,而不是求粮仓的体积。
让同学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选做题
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做练习十二的第10*、11*、12*题。
1.练习十二的第10*题。
老师:这道题要求圆锥的体积.但是题目中没有告知底面积,而只是已知底面周长和高。请大家想一想,应当怎样求出底面积?
引导同学利用C=2r可以得到r=。再利用SR,就可以求得S=〔〕。再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就可以求出其体积。
2.练习十二的第11*题。
这是一道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比例应用题。
可以用列方程来解答。利用题目中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比,可以建立一个比例式。
设圆柱的高为*厘米。
=
*=9。6
〔留意:由于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S都相等,所以计算中可以先把S约去。〕
3.练习十二的第12题。
这道题是拆分组合图形,引导同学认真分析图形,不难看出它是由等底的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都是16厘米,而圆柱的高是4厘米,圆锥的高是17厘米。然后再依据圆的面积公式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就可以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体积了。
学校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经受探究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控试商的方法,懂得通过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定所找到的商是否正确,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且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约的实际问题,培育应用意识。
3.培育初步的观测、概括技能和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立场和习惯。
目标解析:
本课是除法竖式的第二层次,利用乘法口诀试商。教学中应联系到详细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同学已有的计算除法的阅历,引导同学逐步掌控试商的思索方法,让同学在活动中逐步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又为后续而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掌控试商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试商的方法。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借助分小棒掌控除法的竖式计算。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不分小棒,自己试一试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板书课题〕
二、解疑合探
〔一〕探究试商的方法
1.出示题目:43÷7=□……□
2.引导同学组内争论:算式的商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沟通。
预设1:商是6,六七四十二,42比43小,且很接近43,余数是1。
预设2:假如商是7,七七四十九,49大于43,说明商大了,要减小1,商是6。
预设3:假如商是5,五七三十五,余数还剩下8,大于除数7,说明商小了,要改成6。
4.师生小结:在找商的时候,要使这个数和7相乘最接近43,且小于43,最末得到的余数比除数小。
〔二〕深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同学自主列竖式计算43÷7。
2.沟通反馈
〔1〕6与7的积写在哪里?
〔2〕余数1是怎么来的?
〔3〕检验余数是否比除数小呢?假如发觉余数大于除数说明什么问题?假如余数等于除数呢?
〔三〕尝试应用,内化方法
1.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题。
〔1〕让同学用刚学到的试商方法独立计算,先用竖式计算,再在横式上写出商和余数。
〔2〕沟通反馈时,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及竖式里每一个数表示的意义,重点沟通如何试商。
〔3〕检验余数是否比除数小。
2.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2题。
〔1〕同学理解题意。
〔2〕独立解答,指定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
〔3〕集体讲评。
三、质疑再探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试商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3.列好竖式,你是怎样检验的?
四、运用拓展
〔一〕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5题。
引导同学理解“某数里面最多有〔〕个另一个数”的意思,需要同学利用除法竖式试商。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6题。
引导同学争论:怎样能很快地想出商?
〔二〕综合运用。〔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0题〕
1.同学先独立思索,再小组争论自己的发觉。
2.集体沟通,感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5题〕
1.老师引导同学理解题意。
〔1〕依据“余数要小于除数”确定除数分别为2~9这八个数;
〔2〕再依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算出与除数相对应的被除数。
2.同学独立解答后,集体沟通。〔这是一道开放题,不要求同学说出全部答案;但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老师要留意培育他们有序思维的习惯,〕
学校数学教案篇6
学习内容:
《圆的认识》〔六班级上册第57、58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控圆的特征,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圆规画圆。
学习重点: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控圆的特征。
学习难点:能娴熟地画出规定大小的圆。
学习预备:圆形纸片、圆规、米尺、铅笔、彩笔。
课前
搜集信息:生活中哪里见到圆?
动手操作:剪好一个圆片。
课中
自主学习:
1、填空: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用字母〔〕表示。
连接〔〕和〔〕任意一点的〔〕叫做半径。
通过〔〕并且〔〕的〔〕叫做直径。
2、用红彩笔描出圆中的半径,用蓝彩笔描出圆中的直径。
合作探究:
探究一:完成学习卡
探究二:
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等于〔〕的长度。
〔〕决断圆的位置,〔〕决断圆的大小。
达标训练:
〔一〕基础题〔必做〕
1、判断。
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半径。〔〕直径是半径的2倍。〔〕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任意两条半径都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2、填表。
〔二〕拓展题〔选做〕
用圆规和尺子画一自己喜爱的组合图形。
综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课后
课外作业:课本练习十三
知识延伸:用圆规和尺子画一个自己喜爱的图形。
学校数学教案篇7
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测、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究、擅长合作沟通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控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测、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用: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老师:这些物体都占有肯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影视作品VI视觉形象合同2篇
- 2025版海洋资源开发合作经营合同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安防设备研发生产与市场推广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高新技术项目合作开发详细合同版
- 课题申报书: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机制研究:国际经验与本土构建
- 课题申报书:大学高水平跨学科组织成长过程及作用机制研究
- 2025版建筑砂浆定制生产及销售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物业退租协议
- 2025版教育信息化产品采购合同模板2篇
- 2024房屋装修安全合同
- 采购合同范例壁布
- 公司员工出差车辆免责协议书
- 2024年陕西榆林市神木市公共服务辅助人员招聘775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度抖音短视频拍摄制作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提高篇)(含答案)
-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 2024年07月22208政治学原理期末试题答案
- 期末检测卷(一)(试卷)-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客户开发技巧》课件
- 《防范于心反诈于行》中小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课件
- 口腔执业医师定期考核试题(资料)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