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上_第1页
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上_第2页
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上_第3页
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上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上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1道德的基本含义:道德是人们对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P42道德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3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核心是为人民服务。4社会主义道德显著标志是“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5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体形式体现的。6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适到更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公民道德宣传日9月20日7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5*a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B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C赢得职业声誉。☆8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9职业态度对职业培V11工作的影响: 多选A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B端正职业态度可以促进职工培训工作能力的提高。10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培养: 5*多选A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 B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C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11职业道德守则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到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12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3*爱岗敬业、格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13职业道德守则对实际工作的作用:a可以提高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觉悟和修养。B提高培训师以法律和职业纪律对自身的约束力c增强培训师的事业。'和责任感。D增强培训师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 5^第二章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1《宪法》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修改,并颁布实施。P2023ax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并颁布实施的强制约束性文件。3《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第一次将职业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并首次明确提出"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的概念。1996.9.1施行4《职业教育法》基本作用: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5《职业教育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6《职业教育法》的意义:从职业教育本身的角度,规定了职业教育的作用、职责等,不仅丰富了职业培训的内涵而且细化了职业培训的形式,强化了职业培训的思想。7《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培训体系:a职业学校教育。b职业培训。c其他培训。☆8《职业教育法》中还明确了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师资、逊条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补充:2008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内容116510即:☆确立了一个方针: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树立一面旗帜:公平就业的旗帜,努力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反对就业歧视.明确了政府六大责任:建立五项制度:指定了10大政策:劳动法第69条:首次以法律形式对经费提取使用作出规定,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9职业培V11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制定颁布的各种职业培4II方面的行政法规,其法律效力具有普遍性,是我国当前职业培训的重要依据。第六条规定: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相结合,职工总数的千分之3-5的比例;职工工资的1.5%提取,企业成本中开支.☆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10《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5年10月28日下发,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本着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职称的基本原则,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人才评价的根本标准。11职业资格证书是由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种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凭证,是职业标准在社会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定位。12《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2006.4要从培养、选拔、评价、激励、使用、流动、交流、保障八个环节入手,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13政府是主导,行业、企业是主体,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14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种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凭证。15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标准在社会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定位第三章经济学1所谓"市"指的是商品的交换过程「场’则应理解为场所。市场中的商品交换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买方、卖方、自身的价格和买卖的数量。2所谓市场,就是一种商品的买方和卖方相互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3所谓需求:就是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4影响需求的因素(5个):价格因素、收入因素、相关物品的价格、个人嗜好、消费者的未来预期。5供给是指商家提供某种消费物品的愿望和能力。6影响供给的因素(4):价格因素、投入价格因素、技术因素、预期因素7市场机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A为谁生产。B生产什么。C如何生产。上册P508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1)市场经济的优点A突出了自由竞争,通过优胜劣汰,使社会经济运行充满了活力,丰富多彩B资源配制通过市场的选择与评价,较好的与供需变化重中的效用和效率相联系,可实现资源配制的较高和价值。C市场经济从本质上倡导自由、平等,提倡公平竞争,这种指导思想,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2)计划经济手段是对市场经济不足的必要补充。P519市场经济的优点1突出自由竞争 2实现资源配置的较高效益和价值3市场经济从本质上倡导自由、平等提倡公平竞争。资源配置的市场中心化规律10市场经济运行的11个基本规律:资源配置的市场中心化规律;反垄断的自由竞争规律;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规律;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规律;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规律;互利性的等价交换规律;资源主题的自主性规律;维系有序性的法制原则规律;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规律;强调比较优势的开放规律;保障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规律。上册P531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培训活动也必须服从于企业生产发展和效益增长对员工的需求补充: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影响☆A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职能发生转变;B培训形式和内容向灵活多样转化;C市场竞争的经济发展规律引入培训工作;D宏观管理进一步强化;E企业行业在职业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强化;P5612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效用最大化、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劳动力市场13、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对其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14、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即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减对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15、培411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培功II内容和培刀11运行机制两方面。16、劳动力市场就是通过劳动力的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运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科学配置的机制和形式。17、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和减少时,引起工资水平的大幅波动,这时就认为劳动力需求弹性较大。18、所谓失业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即劳动者失去赖以维持生活的岗位19、经济学上将失业分成以下几类,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20、结构性失业,因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使一部分产业消失或缩减,导致从事这一产业的人失去工作21、失业者寻找时间已维持四国以上。22、非劳动人口如全日制在校的学生。正在服役的军人,家务劳动者,退休人员等。23、"积极"的就业政策是相对于“消极"而言。"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指一向失业者支付保险金、给失去工作的生活困难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向失业者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主要是就业培训。对参加培训或失业人员实行鼓励和补贴措施。培养失业者重新就业的能力。24、自然失业率视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一般应控制在5%以内。充分就业是指在自然失业率范围内的就业水平其内涵包括数量f口质量的充分就业。☆25、外部特性表现形式,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类型26、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一:建立产品质量的第三方质量监督及认证机制、二:政府以法律手段加大对抵制低价产品的监管三:在人才招聘过程中,运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7、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28、知识经济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在知识经济中,对智力资源的占有就显得尤为重要。二、人的地位空前提局);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第四章教育培训基本常识1广义教育: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改善人的态度和品质的活动。狭义教育:学校教育。2教育的基本特点: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3教育的永恒性源于两项基本的社会职能:一是传授生产活动的知识经验,使受教育者适应现存的生产力并符合发展现有的生产力的需要;二是传授社会生活规范和道德准则,使受教育者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的要求。4现代教育培训的发展概括为:教育的终身化、法制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及支持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5现代教育培训:教育培训I的民主化向纵深发展,公共性日益突出、公正性和机会均等成为教育培训决策几其行为的基本准则。6国际上提出新世纪教育培训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重新设计教育培训的四大支柱: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7素质教育培训促进人的综合能力为宗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训活动;育人目标是:坚持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需要的新型劳动者。补充:素质教育的四个特点:5*A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 B促进学生和劳动者全面发展C贯穿培训全过程渗透每个环节D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8教育培训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规律、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受教育培训者的相互制约的规律P753*9培训既是一种教育活动又是一种劳动实践活动补充」职业培训是按照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所进行的培养和训练,旨在把一般的人培养训练成具有一定政治文化和技术业务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以适应岗位需要的一种活动。3*10职业培V11是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的一种活动11职业培训的特点:(1)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2)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3)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4)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5)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12职业培训体系8个方面内容:职业需求预测、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竞赛和表彰、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劳动监察。P7713就业前培训对新生劳动力和转岗再就业人员的岗前培训14教育与培训的区别,两者传授内容,以及传授内容的过程、方法、对象和投入等不同。15职业培训存在的误区一认为(1)培训是消费、(2)培训部门和培训工作者缺乏经济意识和相应手段措施造成无效或低效(3)培训课程和培训手段没有建立在对企业生产和管理规范精确分析的基础上(4)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员工培训模式缺乏创新没有做到与时俱进。5^16终身教育培训的基本理念,教育应当是一个从生到死的持续过程。17职业教育不再是终结教育18教育培训统计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探求教育培训的规a,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科学方法。3*19教育培训统计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研究解决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减缩和概括,进而描述数据全貌。推断统计:指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对全局情况做出推断和判断。20统计指标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21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5个基本指标:人力资源预测的指标、教育培训总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工作状态和质量指标、学员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指标、人才素质综合测评指标、教育培训经济效益指标。21人才需求预测的指标是人才需求预测的标准和工具。包括:未来人才需求的数量、规格、质量指标、人才素质与企业需求的吻合程度指标、员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指标、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指标等。21预测的数据获得的基本方法:特尔斐法(专家调查法)趋势外推法、因果关系法、投入产出法。22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23培训统计工作的基础工作:搜集整理原始资料、建立统计台账、制作统计报表24统计工作对教育培训工作的4个作用:(1)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做好教育培训的规划工作(2)支持开展教育培训评价(3)支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和综合素质测评(4)支持开展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25培训:是根据现代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求,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对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进行的专业的培训和训练。26培训投入从投资主体上说,包括国家的投资、企事业单位的投资和个人的投资;企业教育培训投资是指用于智力开发27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投资包括5个方面:专职教职工人员工资、脱产学习职工工资, 职工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折旧费、 职工教育经费等25培训经济学效益的表现形式:一是通过教育培训,培养一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为获得经济效益服务二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经济效益服务;三是通过教育培训,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四是通过教育培训,可以增加个人收入。.补充:人力资本包括:3☆A用于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B医疗卫生保健的费用 C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D国外移民、智力引进、国际人才交流的费用E提高企业能力增强竞争实力的费用.培训经济学的主要指标:P96上册A培训办学条件指标B受训者数量和质量指标C微观管理水平指标D经济效益指标3*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1人力资源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的总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2人力资源开发是使人力资源保值、增值的工作。3广义的人力资源开发包括:建立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实施再就业工程和建立失业保障制度;发展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建立学习型社会;改善卫生保健,加强体育事业,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等。侠义的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指教育和培训。4人力资源开发的10个基本特性:活动性、可控性、蝌性、能动性、变化性、再生性、持续性、独立性、内耗性、资本性5+5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开发员工的职业技能、开发员工的职业品质、开发员工的职业潜能6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工作程序: 需求分析、制定开发方案、设计培训课程方案、开发培训过程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培训效果评估。7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程度的标志、给投入主体(国家、个人)带来更高的收益率、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5*P104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I、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企业目标。仝38、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范畴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得、安置、使用、保障、激励、开发等一系列工作。具体包括:招聘人才,合理使用,培训提高,考核激励等工作。9、人力资源结构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1年龄结构2职称结构3性别结构4文化结构5技能结构10、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的基础和前提、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动力和保障机制。11、人力资源管理是从经济学角度来指导和进行人的管理工作的,是通过招聘、选拔、培训等管理形式来对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进行俄的运用12、补充: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人力资源规划、人力成本核算、工作分析与评价、招聘与选拔、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薪酬管理、教育培训I、业绩考评、劳动保障、职业生涯管理。13、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5*A开发是管理的基础;B开发是管理的重要内容;C管理为开发提供动力和保障机制第六章团队建设1没有完美个人,只有完美团队,都是两人以上,共同目枫口任务;团队则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产生更高的总体绩效。2、工作团队类型:根据团队的工作目标,通常可以分成三类:问题解决型、自我管理型和多功能型团队。5*P1213、成熟的团队追求的不是个人角色的突出、独树一帜,而是团队内部队员的目标一致、责任明确、能力互补和合作共赢4简单的理解,团队也是一种由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目标或任务共同体5自我管理型团队这种团队通常由10-15人组成,他们承担着从前自己上级的一些工作责任6所谓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7群体形成的基本过程:对一般的长期性正规群体(即组织)其形成主要有四个阶段。群体形成阶段、群体震荡阶段、群体规范化阶段、群体任务执行阶段8团队建设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的培养、训练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提高成员的协助精神、合作意识、使其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

9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内全体成员形成共识的思想、意识和信念,具体讲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核心内容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通过相互间角色分工协同合作来实现组织共同目标.10一个高效的团队不仅讲求彼此合作默契,更讲求工作蝌11团队建设对职业培训的6个意义: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满足个人心理需要、使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性的思考、提高决策速度、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绩12团队建设要求:清晰的团队目标,共同的信念,成员之间的信任,良好的沟通,必要的相关技能,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良好的团队环境.5介13团队形成的基本过程:开始阶段、困惑阶段、成型阶段,行动阶段,团队阶段团队建设对职业培训的意义:保证培训任务完成、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思考、提高决策速度、提高决策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绩。3*14、心理障碍的心理问题表现:恐惧、羞怯、自卑、嫉妒、猜疑、自私、偏见15、正常心理状态的表现: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16妒忌17工作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从工作需要出发、宽宏豁达原则、诚实守信、平等原则 3会18应坚持以工作目标的需要为核心来处理人际关系19正常人际关系的培养与建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二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三处理好竞争与友谊的关系2。补充:改善人际关系常见的方法:第七章拓展训练A明确交往的基点DA明确交往的基点D调试冲突G改善领导作用B树立友好相处愿望E以诚相待尊重他人H调解帮助及时有效C严于律己宽以待人F优化团队风气5*P1381拓展训练将生活工作的同类事情提升为典型的、游戏化的活动,让受训者在这种精心营造的活动中,在趣味然的"玩"当中,在潜移默化当中,灵魂深处受到冲击和洗礼将获得的体验迁移到工作生活当中,行为得到改变补充:拓展训练或叫拓展培训,也可称之为体验式培训。匕博交流行的有:户夕M本验式沙盘模拟、行动式学习、企业教练等。3*P143起源于英国1941拓展训练可以达到的目的:"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体现在两个方面:提高个体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提高组织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才能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拓展训练的4个重要环节:建立团队和团队热身,个人项目,团队项目,回顾总结。2拓展培训可以为企业实现以下几个目标:一、使新员工尽快适应其工作岗位;二、提高和改善员工提升绩效的意识和能力;三、提高员工的价值,为承担更多的工作和更大的责任做好准备;四、提高和增进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团队的稳定性;五、促进团队变革和发展,使团队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3拓展培训师应具备5个的能力:计划组织能力;组织培训实施能力;把决定、信息、建立和鼓励传达给队伍中其他成员的沟通能力;激发团队成员在最佳状态和气氛下完成项目的能力;捕捉信息和有效反馈的能力;知识结构足够宽泛。拓展训练师的角色认知:教练,讲师,裁判员,参与者,心灵导师。5*4拓展训练的方案制定一是要注意双方的有效沟通,二是要针对受训人群、受训单位要求开发设计个性化的项目,三是实施措施有力5拓展训练的基本程序:破冰、项目操作、总结第八章学习型组织与班组建设1、学习型组织强调工作学习化,即把学习过程与工作联系起来,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的方法主要借鉴美国彼得圣直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内容:自我超越、转换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3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P1644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就是将个人学习成果转化成为组织财富5创建学习型组织的8项基本要求P166一、要进行全员学习培训;二、建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念;三、制定团队学习制度;四、系统思考和心智模式五、企业领导者要更新观念;六、健全创建制度和运行机制七、必须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八、做实创建工作.补充:培训师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作用:设计者、组织者、亲身实践者。.企业班组建设的4项基本内容:一、班组工作制度建设;二、班组学习制度建设;三、班组激励机制制度建设;四、班组技能培训制度建设。.新时期班组长岗位培训基本内容:班组管理能力的培养、生产技能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培训工作能力的培养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助理部分)下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岗位职务描述的11个环节:1、确定岗位职务分析对象;2、成立岗位职务分析描述工作组;3、制定具体工作计划;4、搜集有关资料文件;5、制定岗位职务分析图表;6、对岗位职务分析人员进行培训;7、按工作规模专业技术划分小组;8、填写岗位描述表格;9、对所填的表格进行审核;10、打印上报审定;11制定岗位职务分析档案。.进行搜集岗位信息搜集的要点1信息搜集要尽量全面2信息收集要准确3信息整理要清楚.岗位职务描述信息收集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问卷调查法、面谈法、工作实践与工作日写实法,功能性工作分析法,关键事件法.岗位职务描述的基本内容:岗位职务基本情况描述,生产活动主要内容和范围描述,岗位职务设备和技术支持描述,员工匹配描述。.岗位职务描述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使技术投入更合理,双向选择的依据,组织内部用人的标准,培训大纲的功能,绩效评估的尺度。.岗位职务描述的基本原则:实用性,专家行为,个性化,科学操作,动态管理。.岗位职务档案的使用技巧:针对性,灵活性,培训导向性,进一步细化,跟踪评估。第二章培训项目开发.企业发展要素是指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内部条件,也是企业用于创造财富投入生产和管理活动的主要资源。.企业发展的要素包括:人员要素,信息要素,时间要素、资金要素、商品和服务要素,场所和设施要素。.企业员工素质包括:个体素质和群体素质两方面。.个体素质包括:思想修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实际能力,身体状况.群体要素包括:专业工种结构,智能结构,年龄性别结构,心理素质结构.人员素质的特征:首位性,能动性,高增值性,创新性。.培训工作对提高人员素质的作用:道德思想熏陶作用,行为改善作用,知识更新,技能提升,人才培养.培训项目是指在一定条件约束下,具有明确培养目标的一次性培训活动。.培训项目的特征,培训对象的特定性,目标性,一次性和单次性,系统性和周期性,广泛性,时限性,资金限制和效益型。.项目开发基础性工作的原则:准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时效性原则第三章培训课程开发.广义的培训课程是指为实现培训目的、目标所选择的培训内容的总和。.狭义的培训课程是指某一职业科目或某培训活动的培训教学内容。.职业培训课程的特征:目标对劳动力需求的直接性,技能训练有比例界定,理论服从于技能要求具有不系统性,注重经济性和时效性,岗位要求对内容涉及影响很大。.职业培训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框架,宗旨目标,内容范围,执行模式,课程评价.职业培训课程与学科性课程区别:目标不同,时效性注重程度不同,课程内容编排形式不同,实行模式不同,课程评价不同。.培训课程与培训项目的关系:项目与课程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课程开发后反作用于项目。.培训课程开发是指依据一定的培训目标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确定与培训目标相适应的培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最终形成培训课程文件的活动过程。第四章培训教材开发L教材是是教学活动中个学科内容的体现。教科书不是教材的全部而是教材的一部分。.职业培训教材是为实现职业培训目标而编写的共教师教学和学员学习时使用的材料的综合。.教材按每题传输途径分为:视觉媒体教材,听觉媒体教材,视屏媒体教材按教师授课选择的形式分为:教授法教材,案例法教材,研讨法教材,多媒体教材,角色扮演法教材,技能培训法教材,成套培训法教材职业培训教材的特点:充分体现岗位活动,充分体现职业培训教学活动,充分体现直观性灵活性。培训教材与培训课程的关系:教材是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培训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培训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具体化7.培训教材开发信息搜集工作的基本原则:与培训目标相符,实事求是,系统性,经济实用第五章培训教学工作1、培训教学管理辅助工作包括:培训班前期准备工作,培训班班务管理工作2、培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直接传授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角色、模拟、头脑风暴、参观、工作轮换、事物处理、会议),体验式(小组培训、室内培训、户外体验、影视法)3、企业培训教学的特点:实践性,目标确定性,形式灵活多样,教学与生产相结合4、考察企业培训师的方法:间接考察法(个人阅历、理解能力、以往效果)直接考察法(面谈,模拟教学)5、培训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职业能力素质第六章培训评估工作.培训评估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过分依赖评估人员的良心和职业道德,不能树立正确的评估观念,没有建立良好的反馈系统,没有建立持续性的评估机制.培训评估基础性工作:制定培训评估方案,搜集信息,信息加工起草评估方案建议书.培训评估是依据培训的目的和要求,从培训项目中收集信息和数据,运用一定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以判断培训的价值和质量的过程。.培训评估方案是依据一定的评估目的,根据职业培训活动和评估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估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和程序等方面加以规范的基本文件。.培训评估的主要原则:社会需求原则,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培训评估工作的作用:信息反馈与调节作用,目标导向作用,指导督促作用,鉴定考核,.培训评估的柯式四级评估模式:反应层评估,学习层评估,行为层评估,结果层评估第七章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培训质量管理的关键点:紧紧抓住培训质量管理的实效性,要全员参与,注意过程控制,需要本土化,把质量文化建设作为质量管理的基础.PDCA:Plan计戈I」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有效控制培训质量的管理要诀:建立以PDCA为新核心的工作程序,将标准量化固化,加强沟通支持.企业培训质量管理必须以满足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为最高质量方针。.培训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需求至上,经济性,管理标准便于评价,科学规范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简单易行,动态渐进持续改进。.培训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总体性要求,客观性要求,准确性要求,适时性要求,灵活性要求,效果性要求第八章现代培训技术应用.多媒体是多种信息的表达方式或者是多种信息的类型,用来表示包含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信息等多种信息类型的综合。.多媒体在培训中的作用: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使过程生动化提高学习效果,便于知识管理共享,增强学习能动性.多媒体设备的类型:视觉媒介,听觉媒介,触觉媒介,操作模拟或远程媒介。.课件是根据俄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和界面设计等环节,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与课程内容有直接联系。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企业培训师部分)下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岗位职务描述的基本步骤: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完成阶段.岗位规范书的基本功能:用以说明承担某一岗位工作的员工在教育,工作经验以及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有关因素方面的最低要求。.设计岗位规范书应考虑的因素:经验因素,教育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岗位因素.岗位规范书的内容:一般资料,工作描述,任职资格,本岗位工作条件和环境,个人特质要求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就是综合运用心理学、测量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行为特征等进行系统而客观的衡量平价,从而指导用人单位进行人员的甄选、求职者寻求适当职业,以及指导企业单位、单位采取科学的方法开展职工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素质的科学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核心问题就是通过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行为特征等的衡量平价,尽可能的谋求"人职匹配"。.人职匹配又称职业能力匹配,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认得能力与该职业的相互适应性。.人员素质测评的内容:能力、个人风格、动力。.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特点:人们心理素质上的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测量性是人员素质测评的意识是的理论基础人员素质测评是一种客观的、间接的和相对的测量手段科学的人员素质测评必须借助于严格的统计学方法作为手段第三章培训项目开发.培训项目开发的环节:信息搜集、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论证审定方案。其中关键环节是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项目开发的步骤:搜集信息把握趋势;发现问题提出设想;识别机遇需求给出项目提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制定开发计划。.培训项目开发的主要方法:从主体上看有(指令性开发、自住性开发、个体部门企业开发);从项目开发内容上看有(积累性开发、即时性开发、前瞻性开发).撰写项目开发报告书的关键点:依据可靠、要素全面、内容详实、表述准确。.项目开发报告书的内容:名称、目的、目标、任务说明、费用预算、经济效益。.培训项目开发实质上就是一个为满足特定培训需求,寻找、发现、挖掘、选择培训对象、内容、手段、形式和方法的一次性活动过程。是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直接结果7.培训项目构成要素:项目名称、需求预测、系统设计、项目实施、效果评估。.开发培训项目应遵循的原则:服务性、针对性、实效性、适时性、可行性、系统性。.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步骤:研究培训项目报告书,明确具体培训实施目标;围绕培训实施目标,拟定计划书;审定、修改计划书;领导决策。.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实施方法与步骤;公布培训计划;培训资源的组织准备;进行培训动员工作;了解特殊要求,•强调培训纪律.培训项目实施计划是指在全面客观地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培训项目做出的培训目标、时间、地点、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等进行的预先系统设计。.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基本依据:以企业的发展为依据;以中长期培训计划为依据;以培训需求预测为依据;以组织优先权为依据;以培训素材基础台账为依据;以培训项目报告书为依据。第四章培训课程开发.培训课程目标的三个要素:操作目标、条件、标准。.开发课程的步骤:分析需求选课题,安排内容和形式,预期的课程,课程论证修改,结果评价.选准课题的重点:分析企业规范化岗位培训需求,分析企业新品种技术,预测企业进入市场的潜在需求,分析企业人员素质需求。.开发培训课程的方法:选择移植法,能力中心法,任务分析法。.培训课程的构成要素10个:目标、内容、教材、模式、策略、评价、教学组织、课程时间、空间、教师与学员素质因素。.培训课程开发的特征:以能力教学为核心,以操作目标体系为框架,以满足共性和个性同步发展为主体,动态灵活。.培训课程开发的五个原则:一致性、系统性、技能型、操作性、针对性。.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要素:设定课程体系目标,课程内容的确定,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培训课程体系是指与企业培训各项培训活动及其目标相适应的培训课程的集合体。10培训课程是培训项目的核心所在。.培训课程体系的内容:名称,设计依据、目的目标、具体课程名称和简要内容。.确立培训课程体系的原则:目的性、实践性、超前性、多元性、基础性、灵活性。.制定培训教学大纲的步骤:研究课程;分析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手段;安排教学进度;撰写教学大纲;完善修订大纲;专家审定。.培训教学大纲的内容:说明部分+大纲本文(课程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第五章培训教材开发1、培训教材开发总体计划的内容包括:教材开发组织工作计划+教材开发实施工作计划2、培训教材开发工作的组织原则:统筹计划、三落实(人员、任务、经费X协调配合。3、培训教材的选择方法:就地取材法、照章实施法、移花接木法、拼接法、原汁原味法、案例收集法。4、教材编辑的基本原则:针对性与实用性;系统性与科学性;创新性与新颖性;反应最新科技成果。5、(多)培训教材开发组织工作的主体内容:(1)确定教材开发组织工作的基本任务,落实人员、经费;(2)确定教材选题,及开发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教材;(3)选定编写人员或专家,并确定组织负责人或主编,也可先指定主编,再由主编组织编写人员。(4)编写人员根据课程目标或选题目标,提出编写计划及教材内容提纲;(5)审定教材编写计划,监督落实。6、(多)培训教材的开发形式:培训者自编自制教材;集体合编;补充或充实现有教材; 借用现有素材,选用其他相关素材。7、(多)(重)角色扮演法教材编辑的内容有:(1)剧情简介,需用方案说明;(2)角色分派,要有简要指导性要求;(3)如何建立活动气氛,即现场环境引入方法,对服装道具、音响、灯光的要求守/(4)对角色扮演的指导方法;(5)你想角色提出的问题;(6)突发情况或随机问题的予臻;(7)结束仪式的设计。8、(多)培训教材开发与选用的原则:(1)与培训目标相适相符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经济实用原则;(4)系统性原则;(5)教材形式的多样性原则;(6)新颖性原则;(7)开放性原则。9、培训教材的选用与开发依据:(1)根据岗位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教材;(2)依据培训层次水平确定教材;(3)依据行业标准规范确定教材;(4)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教材;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材。10、培训教材开发的要求:培训教材开发的根本要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出新。具体要求有:(1)盯紧劳动力市场,不断发现新热点,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开发;(2)做到内容创新和适度超前;(3)简洁求精,通俗易懂;(4)遵循职业培训活动的特点,突出培训教材的技能操作性特点,确保以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开发原则。第六章培训教学工作1、(多)课程决策的依据有:(1)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动态;(2)接受培训服务单位的需求;(3)学院的基本情况;(4)职业教学培训的内外环境。2、常用的课程要素有九个:目标,内容,教材,模式,策略,评价,组织,时间,空间。(不含学员与教师)3、设计教学活动总体实施方案包括:(1)设计培训目的及主题;(2)确定培训的形式或训练方法;(3)确定培训对象;(4)安排培训时间、地点;(5)选择企业培训师; (6)课程设置要素:4、(重)教学活动总体实施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要素包括:内容及范围,顺序,培训技法,时间分配,指导方案。5、企业培训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如下角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员疑问的解答者,实习活动的指导者。6、(多)企业培训师的基本工作职责包括:(1)根据企业培训项目的具体要求,参照有关的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及辅导材料,进行教学准备工作。(2)从事企业培训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3)在企业培训教学活动中,充当主持人,引导者,评判员和讲解员的角色;(4)帮助学员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指导学员进行现场操作实习。7、(多)培训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有:(1)培训教学的目的建立在对培训系统内外环境的分析的基础之上;(2)培训教学目标对可观察的术语来描述;(3)培训教学的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以系统理论为基础;(4)研究重点放在培训教学计戈]、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上;(5)教学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8、企业培训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系统综合原则,针对性原则,最优化原则。9、(多)企业培训的教学原则:(1)尊重成人教学规律原则。(2)遵守企业培训发展规律的原则(即坚持技能教学为主,操作训练为重);(3)教学互动原则;(4)个性化原则;(5)现场、现实教学原则;(6)激发兴趣和创造性学习的原则。10、(多)备课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1)教学内容为教学目的服务;(2)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线;(3)因材施教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4)在企业培训教学中要注意发挥育人的作用;(5)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学环境与气氛的利用要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6)提倡集体备课,相互促进,共受规范,从而实现相关课程之间的"无缝"链接。11、掌握好备课的基本原则:教学目的的决定性,教学内容的规定性,教学对象的可受性,教学方法的适应性,教学活动训练性。12、课时进程结构模式:"传递一接收"模式,"示范——训练"模式,”指导发展”模式。13、备课中对语言的要求时:准确精炼,易于理解,启发思路,激发思考。14、(多)组织教学活动中的5个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后练习。15、(多)业务评价方法的种类和内容:业务日志法,听讲日志法,清单法,面见会谈法。16、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文字表达法,表格法,卡片提示法。17、(多)教学模式的结构应包含的要素:理论依据,目的,实现条件(手段与策略),操作程序,评价。18、(多)教学方法中讨论法的基本类型:定型化讨论法(指示性讨论法,预定好材料,诱导性学习),自由讨论法,集团思考法(给定单一具体课题,给定规则,提出想法),专题研讨会法,小组讨论法,论坛讨论法。19、教学方法中事例研究法主要有三种方式:芝加哥方式(小事例方式),哈佛方式(大事例方式),事件处理过程训练法。T殳说,事例研究法是以上三种方式的总称。20、常用的模拟训练技法有:经营演习,角色扮演,教育游戏,体验式学习法等。21、(多)对于企业培训师的考核应包括以下工作:(1)听课制度;(2)学员意见的反馈;(3)考核与鉴定;(4)薪酬的发放;(5)续聘与解聘。第七章培训评估工作1、(多)培训评估标准的确定要遵守如下原则:(1)要以培训目标为基础;(2)要与培训计划相匹配;(3)要具体、可操作;(4)要有一定的可信度。2、制定评估标准的程序要科学,不可一刀切。其程序是:(1)确定评估指标;(2)构建指标体系;(3)确立指标等级;(4)确定权重系数;(5)进行试评。。褥不可颠倒)3、(多)培训评估标准的内涵:(1)培训评估标准,是指"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职业培训的计划、实施以及效果等作出价值判断"时的依据。(2)培训评估标准就是对培训工作之余量的具体规定,是衡量培训工作质量及其价值判断的尺度。(3)一系列评估标准的有机组合构成培训评估标准体系。(4)评估标准的制定通常与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目标相关联。4、培训评估指标体系从内涵上看有素质指标,职责指标和职能指标三类指标。5、(多)培训评估的具体方法有:(1)终结性与形成性评估法;(2)纵向与横向评估法;(3)单项与全方位评估法;(4)定性与定量评估法;(5)个体评估和集体讨论评估。6、(多)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1)进行培训评估的动员与宣传;(2)收集信息;(3)评分; (4)汇聚整理有关资料。7、侈)拟定评估方案的将主要内容:(1)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主体; (2)明确评估目的;(3)选择评估者; (4)明确参与者;(5)明确指定评估方案的框架思路。8、撰写评估报告的内容:导言,概述评估实施过程,阐明评估结果,分析与建议,附录。第八章培训质量管理体系1、培训五大控制过程可分为16个关键控制点,即"16个控制环节":(1)培训动意与培训需求吻合度;(2)培训目标和对象的针对性;(3)培训目标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4)培训项目组织严密性与多方参与性。(5)培训大纲编制要严谨;(6)选聘培训教师;(7)培训实施计划与培训模块设计;(8)培训成本的预算;(9)招收学员与学员资格审查;(10)培训前的准备;(11)课前准备(12)培训监控;(13)培训服务;(14)考试与考核;(15)培训评估;(16)跟踪评价。2、培训个工作流程的构成要素:(1)标准化的培训流程;(2)程序化的过程控制;(3)具体化的指导文件;(4)明晰化的责任分工。3、(多)一个好的培训质量管理方案应涉及以下内容:(1)培训项目简介;(2)质量管理的目的;(3)质量管理的部门、人员及其分工;(4)质量管理的方法;(5)质量管理的指标;(6)质量管理的步骤;(7)质量管理的内容及工具;(8)质量管理的报告与反馈。4、培训质量管理规范和标准是指包括培训项目的立项管理、新课程审核、教师选聘及授课现场评价、培训学员的考核培训效果的评估与跟踪评价、培训总结和改进建议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和质量标准。5、(多)开展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1)预防性原则;(2)协作性原则;(3)全程控制、全员参与的原则。6、(多)一个合格的培训组织至少应具备五种角色;(1)管理者;(2)顾问;(3)提供者;(4)培训者;(5)创新者。高级企业培训师教材部分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P141、对方案内容的审定,应以开展岗位职务描述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依据进行,2、岗位职务描述方案的审核包括:A要看所设计的岗位描述方案是否符合实用性原则,B要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符合个性化原则,C要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符合专家行为原则,D要看所设计的方案内容在操作过程中,是否具有科学性。E要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符合动态管理原则。F要看方案文件结构是否合理。3、审核报告的撰写方法:一、报告文稿要客观、实事求是,不仅在内容上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文字上也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等。二、对岗位职务描述方案内容、文件结构及其表述等方面的评价表述应围绕岗位职务描述的基本原则,给出客观定位。三、要对整个设计方案给出一个总体的评价意见。4、岗位再设置是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对于现行的工作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技术要求等方面的重新调整、革新。5、进行岗位再设置的原因:企业组织的发展需要;现代社会管理对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所带来的要求。6、岗位再设置是一项组织与人事相结合的工作。7、岗位再设置应考虑工作任务要求及组织效率要求,并明确当前岗位设置中所存在的问题。8、岗位再设置要考虑员工个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有关需求,使工作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9、从企业组织发展的角度考虑,进行岗位再设置主要基于以下原因:A原有的岗位设置和工作规范已不能适应组织目标、任务和体制发展的要求。;B现有职位在一定时期内还不能满足工作规范的要求。;C员工的精神需求与按组织效率原则拟订的工作规范发生冲突,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结和工作积极性。10、现代社会在管理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在这方面对岗位再设置提出如下要求:A岗位再设置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B岗位再设置可以提高员工对本职岗位工作的满足感。C岗位再设置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将产生直接影响。11、岗位再设置包括四方面的综合因素:岗位再设置的基本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内部因素、非正式组织因素。岗位再设置包括四方面的综合因素P165^一、岗位再设置的基本因素。这一因素主要包括岗位基本因素,如:重新审核岗位说明书中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工作特点、职责、工作关系、任务等内容。同时还包括:目标因素,主要指:指标、绩效、成果等因素。二、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经济与科技环境、政治环境、地理环境等。三、组织内部因素。主要指组织内部的资产重组、结构重组、人员重组而带来的工作目标变化。四、非正式组织因素。在岗位再设置过程中,必须重视员工的个人需要。当员工的需要发展到一定层次,社会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常常会在组织中通过非正式的团队建设的方式体现出来,这种非正式团队,也就是企业、组织当中普遍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因此,在岗位再设置过程中必须考虑非正式组织因素。12、岗位再设置的基本工作思路:A岗位轮换式、B工作内容扩大化、C工作内容丰富化。13、企业为了解决员工对高度专业化的不满情绪,有时也可在允许的范围内,施行以"一专多能”为目标的岗位轮换。14、岗位轮换主要是指,在工作流程不受重大影响的前提下,将员工由一个工作岗位调换到另一个工作岗位。15、岗位轮换有助于为员工提供一个全面发展技能和全面了解生产全过程的机会,并为员工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创造条件。16、岗位轮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对原岗位的厌恶情绪,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17、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讲,进行岗位轮换有助于他们了解企业的全面情况,积累经验,并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为以后晋升发展作好准备。18、工作内容扩大化是指,通过增加某一岗位的工作内容,实现岗位的再设置。19、采用工作内容扩大化这种岗位再设置形式,可以增加工作的变化性,要求员工具备横向扩大水平和条件近似岗位的工作范围的能力;20、工作内容丰富化是一种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取得工作自主权后,运用多种技能去全面完整地完成工作任务并得到反馈,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案。21、工作内容丰富化是岗位工作范围的深化22、工作内容丰富化的核心是体现激励因素的作用。23、工作内容丰富化的核心具体包括:增加员工的工作责任感;提高工作自主性,加强团队建设;加强反馈;强化考核机制;加强员工培训;增强员工成就感。24、工作内容丰富化,是岗位再设置的一种具有实质性变化发展的方式。25、进行企业再造工程的原因: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企业组织形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职业分类的新发展对企业的组织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6、企业再造工程的关键要素有:多选P20A一个企业或组织的独特优势;B对企业或组织的核心生产过程进行评估;C进行横向的组织设计。27、把握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要点:P28A明确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目的;B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分析工作;C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要实现三个结合;D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工作的客观性、科学性。28、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要实现三个结合:A将职工个人的发展同其岗位工作紧密结合、B实现职工个人素质提升与职工工作团队素质提升的紧密结合、C将员工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总体发展紧密结合。29、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基本上应包括的内容:个人信息部分、个人情况分析部分、改进措施部分、职业生涯规划建议部分。30、所谓职业生涯规划5*是指企业及用人单位,运用心理学、测量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科学手段,对员工的能力、兴趣、性格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并根据员工岗位工作发展的要求,以及单位发展的需要,依据对员工科学分析的结果,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的科学设计与指导工作。31、指导员工克服障碍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开展职业培训。因此可以说职业培训工作是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职业培训工作的目标。5会简答小贴士:员工自我职业生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一、正确认识企业。员工在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设计时,首先应在他人指导下,正确认识自己所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背景,特别是企业发展对员工素质提出的总体要求。二、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岗位。要清楚自己从事工作岗位的性质、具体职责、与其他工作岗位的关系,特别是要清楚本岗位的发展方向,以及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三、正确认识自我。包括在人格方面、基本文化素质方面、工作能力及专业技能方面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明确自己的长处、短处,明确应如何扬长避短。在做到上述"三个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1、人员素质测评总体方案制订的原则:多选简答A人员配备要科学合理; B前期的调研工作必不可少;C起草工作方案; D方案的落实。2、撰写测评工作总体方案的原则:A方案的主要构成要素要全面、 B把握方案的几个主要环节。3、一个测评工作总体方案主要构成要素应包括:基本情况;测评对象;测评内容与形式;测评工作的管理;时间安排;对命题工作的有关说明。4、在一个测评工作方案中,测评对象、测评内容与形式、组织管理以及时间安排这几方面是主要环节。5、一个测评工作方案一定要做到测评内容、形式与测评对象相吻合6、一个测评工作方案组织管理工作和时间安排一定要具有可圜回7、所谓测评工作总体方案,是指为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或职工培训工作总体目标而设计的,针对多个测评对象,在一定的时间区域内实施一系列测验的总体工作计划,或工作安排。8、测评工作总体方案的特点有:P42A测评对象的广泛性; B测评时间的持续性;C测评内容的多元性; D测评形式的多样性。9、制订测评工作总体方案的基本原则有:P42服务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10、面试内容及试题的设计,是面试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11、在进行面试试题设计时要遵循的原则:P46A面试内容要以测评的总目标,以及人员素质测评的总体工作方案为依据;B面试内容要直接体现面试的目的;C面试题目必须围绕面试重点内容来编制;D题目的共性与个性要相互结合;E面试问题要具有可评价性和透视性;F面试试题要有内涵。12、面试试题要有内涵这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A面试的内容要有价值;B面试题目应具有可比性。13、面试环境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稳定性、宽松性、舒适性。14、面试位置的排列有以下四种常见形式:圆桌形式、斜一对一式、横一对一式、纵一对一式。15、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圆桌形式和斜一对一式较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并比较符合稳定性原则。16、面试位置的排列方式横一对一式只适用于对应试人心理压力承受力的考察。17、面试评价表的基本结构包括:面试者的自然状况、考核的基本内容、评定部分、总体评价部分。评委人数为奇数士Z人;评定等级五级为适中。18、面试与其它素质测评相比有如下特点:A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手段、B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C面试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交谈:目的明确预先设计19、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可以将面试分为:P52非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是目前较普遍的手段20、测验开发工作的具体工作步骤:P55A明确所要开发测验的目的和形式;B根据开发目的进行前期的资料搜集、调研工作;C确定所要测查的核心点;D借鉴已有测验;E进入测验命题工作环节。21、运用、修改及研发人员素质测评工具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关键:要结合工作目的、要结合测验的客观条件、要结合本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22、测验开发工作的方法:视觉推理测验、数字推理测验、口头分析测验、顺序推理测验、空间辨认测验、三维能力测验、系统测验。23、对于命题方案的审定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考虑: P63多选A看方案所涉及的总体内容有无漏项;B看题目内容设计以及题量、配分是否合理;C看测验总体及各部分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24、审定命题方案指审定人根据测验的基本目的,对于所设计的命题方案或命制的试题,从结构比例(题型X试题内容的安排、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覆盖面、试题本身的难易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考核效果等方面进行的综合审查,并根据审查提出相应修改意见的工作过程。P65第三章培训项目开发P70L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基本方法:5^简答组织整体分析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员工个体培训需求分析法、绩效分析法、多重因素分析法、客户调查法、面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前瞻性培训需求预测模型、逻辑推理模式。2、培训需求的整体分析是针对组织的目标设置,确定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战略要求的培训需求。小贴土:运用培训需求分析预测方法应注意的问题P78简答一、不能准确把握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方法及相关工具的内涵;二、不能灵活机动地运用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方法及相关工具;三、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创新、修改、完善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相关工具。小贴士:上海部分外资企业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应用情况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占被调查公司总数的比例(%)问卷调查69观察法21绩效考评记录53与局)级管理层面谈79与主管及有关工作责任人面谈74其他102、培训需求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标题、分析预测工作概况、分析预测的主要内容、分析预测的具体成果、其他相关建议和说明、报告撰写时间及执笔人、负责人等。3、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应注意的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此项分析预测的实际情况,绝不能主观臆造;报告内容要全面,基本涵盖以上六项内容;表述要准确,尤其是成果部分的表述准确无误,避免发生歧义;简明扼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4、培训需求是指特定工作的实际需要与任职者现有知识能力之间的差距。5、培训需求的成因:多选A环境变化、 B人员变化、 C工作变化、D现状与愿望的差距、 E与同行间的绩效差距。6、培训需求预测作用:A确认差距、B进行前瞻性分析、C保证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有效性、D决定培训的价值和成本、E获取内部与外部的多方支持。7、培训需求预测应遵循的原则:A客观性原则、B适时性原则、C广泛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8、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层次:P85个体层次、组织层次和战略层次。9、策划培训项目的步骤:研究项目,明确目标;找准需求,确定对象、内容及方式;分析资源、环境,做好安排;拟定计划草案,保障运作有序;撰写策划书,提供决策。10、培训项目策划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创意法、灰色系统法、智能放大法。小贴土: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称集体思考法或智力激励法,于1939年由奥斯本首先提出,并在1953年将此方法丰富和理论化。小贴士: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兰德公司首创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策划方法。11、策划就是筹划或谋划,策划的涵义包括:A策划是在现实所提供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谋划、B策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C策划可以比较与选择方案、D策划是按特定程序运作的系统工程。12、项目组织策划的基本特点:简答A项目的组织策划工作是一个组织行为,是由多个人共同完成的一项工作行为;B项目的组织策划必须确定项目负责人;C项目的组织策划是围绕某项工作任务的某一目标,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D项目的组织策划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具有一定的策划效益同时有一定的时效性。13、项目策划与开发的关系,两者区别:A项目策划的前提是培训需求预测的基本目标,而项目开发的前提是项目策划的基本框架体系,是将项目策划的结果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B策划粗线条,开发是细线条C项目策划的基本结果是勾画项目的基本体系、框架,而项目开发则是产生项目实施方案的过程。项目策划为开发提供目标定位,把握开发方向,策划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P97小贴土:预测、策划、开发的关系 P98先进行需求分析、预测,确定基本方向,再据此进行策划、勾划出项目的大致运行框架,再依据框架具体落实培训目标、内容、方式等进入项目开发环节。小贴土:策划培训项目应注意的问题围绕目标,切中时弊;遵循程序,善始善终,•讲究方法,提高质量;细致全面,突出重点;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拿出方案,切实可行。15、审定培训项目开发方案的一般步骤:5*简答A明确审定标准、B把握似审方案的全貌、C组织集体审定工作、D撰写审定项目报告、E做出审定结论、F撰写项目方案审定报告,提供决策依据。16、审定项目开发方案所采用的方法:5*多选A做好审定人员的遴选工作;B坚持培训需求分析预测者与培训对象及其他有关人员相结合;C坚持主体材料与相关信息相结合;D坚持集中审定与分散调研相结合。17、培训项目审定的根本作用在于发现问题,并提出纠正的办法,以提高培训项目开发方案的质量。18、培训项目审定的具体作用:把关作用、沟通作用、促进作用。19、审定培训项目开发方案的内容主要有:P105培训项目是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客观性?培训项目的目的、目标确定是否适当?培训项目的必要性、理由是否充分,依据是否可靠?培训项目的任务说明是否明确、全面、具体?培训项目的费用估算是否正确?培训项目的效益预期是否合理?培训项目名称、培训项目开发报告书的格式是否规范?表述是否清楚、准确等。小贴土:撰写培训项目开发方案审定报告的基本要求一、内容要全面。审定报告包括四项内容:项目概况,审定程序、依据和方法,具体审定意见(含优点、不足),审定结论(分为可行、基本可行、基本不可行和不可行四个层次X这四项内容不能遗漏。二、表述准确、清楚。报告内容的表述力求准确,防止引发歧义。三、结论清楚。审定者的态度鲜明,结论清楚,不含糊其词。20、培训项目开发方案的审定应当坚持以下原则:集体审定原则、客观性原则、程序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规范性原则。5^多选小贴土:审定培训项目开发方案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一、要注意依据明确的标准,以此作为审定的依据;二、要注意抓住审定重点,主要是看方案中的各项要素是否全面以及审定重点是否放在了内容和方式上;三、要集体审定,注意审定人员的组成要有仪表性和全面性;四、要遵循程序;五要客观公正。21、培训总体计划的制定步骤:多选A组织培训需求分析、B明确培训目的、目标、C确定培训方案、D制定培训总体计划草案、E计划的沟通与确认。22、制定培训总体计划的常用方法:P116培训计划会议、部门经理沟通、领导决策。23、培训总体计划书的基本框架是:A说明培训总体计划的制定依据和制定程序、B说明年度培训总体计划的内容C撰写培训总体计划书的基本要求。24、年度总体培训计划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训目的、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25、培训总体计划的主要特点有: 判断计划的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计划的周期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计划中的各要素具有原则性、概括性特点。26、培训总体计划必须具备的要素:目的、目标、原则、培训需求、培训对象及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方法、培训组织人和培训教师、考评方式、培训费预算。27、制定培训总体计划应遵循的原则:5*多选A以培训需求预测为依据、B以行业、企业培训规划为依据、C以企业发展目标为依据、D以各部门的工作计划为依据、E以能够掌握的培训资源为依据。28、企业内部影响培训总体计划的主要客观因素有:A组织目标与组织气候、B组织营运效率、C技术水平及开发、D人力资源状况、E组织优先权、F教育培训资源可利用状况、G培训的价值及成本分析。 5*多选P12029、制定培训规划的一般步骤:培训需求分析、工作说明、任务分析、排序、陈述目的、设计测验、培训战略、设计培训内容、试验。30、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31、拟定培训规划的方法:A制定培训的总体目标、B确定具体项目的子目标、C分配培训资源、D进行综合平衡。32、培训规划的基本架构包括:简要说明培训规划制定的依据、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自身建设、本规划的实施意见。33、撰写培训规划应注意的问题:依据可靠、要素全面、方向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表述准确。补充:广义培训工作包括培训规划;狭义上讲培训工作受规划的指导;培训规划包含了战略和规划两层意义;战略是指导全局,规划未来3-5年的计划。34、企业培训规划的作用:明确培训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确定教育培训体系在企业中的地位、职责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确定企业培训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培训活动的基本范围;确定培训目标、对象和类型、规模、费用、方式方法。35、培训规划的特点:P133系统性、普遍性、有效性。36、企业培训规划的表现形式:文字叙述式、图表式、综合式。。37、一个完整的企业培训规划应包括的要素:3*目的、目标、需求、原则、培训项目、培训费用、保障措施、培训规划的实施意见、措施。小贴士:培训规划、总体计划、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培训师从事培训活动常用到的几个概念。培训师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一是搞清每个概念的内涵;二是要搞清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切记!第四章培训课程开发P1411、审定培训课程方案的步骤:成立审定小组、制定审定标准、收集有关资料、实施审定、形成结论性意见、拟定可行性报告。2、课程方案审定的主要方法:听取受审单位代表或方案起草人汇报、召开座谈会搜集意见、对培训过程进行跟踪调查。3、培训课程方案审定的作用:P142A能够优化培训课程方案、B能够完善培训项目实施计划、C能够为制订培训课程教学大纲、选择或编写培训教材打下坚实的基础、D能够增长调和方案开发者的实践经验和研发能力。4、培训课程方案审定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原则。5、培训课程方案审定的内容:对于课程开发方案指导思想的审定、对课程开发方案实施步骤的审定、对于培训课程开发方案具体内容审定。6、审定培训课程内容开发方案中的适用性是指课程对于学员的针对性、指向性、可接受性。7、把握示范性培训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应该重点解决和回答好的问题是:3*谁有培训需求为什么会产生培训需求、谁参与培训需求分析、(领导专家人力员工)从何处着手。8、拟定新培训课程开发方案的基本环节:3*简答课程定位、确定目标、注重策略、选择模式、进行评价。9、拟定示范性培训课程开发方案的具体操作过程包括:前期准备工作、设定课程目标、信息和资料的搜集。、课程模块设计、课程学习与试验、信息反馈与课程修订。10、示范性培训课程的显著特点:5*简答以高新技术的应用为基本特征、培训难度较大、要求高、培训投入较大、培训见效较快。示范性课程开发的原则:满足企业发展至急需原则体现新高原则符合课程开发的一般原则教师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课程实施者,而是课程开发与决策的重要一员.小贴士:技师培养课程开发是实现校企全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劳动保障部对此十分重视,于2006年委托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进行专题研究,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该课程包括主报告及23个子课题,针对预备技师培养课程开发工作涉及的连成一片经、环节,以及技师培养课程开发的规律与方法进行了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课题深入分析了职业培训课程的特点及国外高技能人才课程开发方面的趋势;较全面地总结了企业对技师层次人才的素质能力方面的要求,归纳了预备技师培养课程开发的常用方法、基本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支师课程开发的关键因素;以校企合作为根本,以"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为指导,提供了一豆沙卓有成效预备技师培养课程开发工作的框架模式,较好地体现了中央提出的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为主体,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多方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11、示范性培训课程开发的原则:满足企业发展之急需原则、体现新高原则、符合培训课程开发的一般原则。12、示范性培训课程开发所涉及的内容:课程目标、培训对象、课程内容、教材、课程模式、课程策略、课程评价、组织形式、培训时间、培训空间、执行者。13、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加德纳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小贴士:国外课程开发的模式 一、霍尔(C.O.Houle)模式霍尔于1972年在《教育的设计》一书中提出该模式。他首先把所有的成人教育活动划分为11种类型,然后提出课程开发的7个重要步骤,这些重要的步骤适合11种类型中任何一类成人教育课程的开发。二、布恩(E.J.Boone)模式布恩是在其《开发成人教育项目》(DevelopingprogramsinAdultEducation,1985)一书中提出他的课程开发模式(Conceptualprogrammingmodel)的。这一模式由规划、设计与实施、评估与绩效三个阶段组成,其中每一阶段均建立了一些基本假定和概念,并提出了相应的任务。它适用于一般正规或非正规的成人教育课程规划。三、纳德拉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式纳德拉提出的重要事件械(TheCriticalEventsModel)是一种开发人力资源的课程模式。其目的是通过课程方案的设计,促进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在提高个人工作效益的基础上推进组织的效益。纳德拉模式由8项必不可少的课程开发的重要事件组成。四、诺尔斯模式诺尔斯的模式从两个方面陈述了课程开发的过程。一方面是作为自我指导式学习模式主体的学习者;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在学习中起促进作用的促进者(faclitator)/教师。14、"开发潜能"国际合作项目就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15、多元智能理论观点下的课程观包括:课程模式的多元化、课程设计的个别化、课程实施的情境化。16、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模式有:"教学菜单"、"通过多元智能而教"的课程、着眼于智能发展的课程、基于专题的课程。17、职业需求—职业技术课程目标确定的主要依据18、职业分析—职业技术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方法19、职业活动顺序、职业技术课程目标―职业技术课程组织的主要依据20、职业目标是否实现一职业技术课程评价的主要标准成果评价的标准是彳亍动'情境'标准第五章 培训教材开发1、教材审核的基本方法有:5*简答A专家评审法、B科学论证法、C教学实践反馈法、D匕瞰对照法。2、教材审核的内容包括: 3*多选教材内容审核、教材结构审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