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浙教版科学八下:对点专题提升6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含答案)_第1页
2020春浙教版科学八下:对点专题提升6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含答案)_第2页
2020春浙教版科学八下:对点专题提升6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含答案)_第3页
2020春浙教版科学八下:对点专题提升6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含答案)_第4页
2020春浙教版科学八下:对点专题提升6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点专题提升6[学生用书P37]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8分)1.(广元中考)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B.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C.呼吸作用离不开氧气D.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2.(莱芜中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下列措施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无关的是(A)A.杆插植物时插条保留少量芽B.温室栽培植物时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低温低氧环境中储藏蔬菜、水果D.合理密植大田作物并施用农家肥3.(武汉中考)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表中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大棚甲乙丙二氧化碳浓度0.03%0.1%0.1%温度30c30c20cA.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C.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4.刚收割的稻谷堆放在家中,如不及时晾晒,谷堆内部温度会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D)A.空气不流通B.二氧化碳浓度增高C.种子吸收太阳能过多D.种子呼吸作用释放出热量5.韭菜和韭黄是同一种植物,韭菜的叶子是绿色的,但韭黄的叶子是淡黄色的,韭黄形成的原因是(C)A.在暗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减弱C.在暗处没有形成叶绿素D.吸收作用减弱.有一位同学,在夏天天气晴好的一天中,分别于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株绿色植物上各摘取一片绿叶。将这三片绿叶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等叶片发黄后,将叶片取出,用清水冲洗,然后加碘液染色,染色最深的是 (B)A.清晨的叶 B.傍晚的叶D.都一样C.D.都一样.(镇江中考)如图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GC⑴GC⑴(CH20£第7题图A.光合作用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此碳循环中将CO2转化为无机物和有机物C.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相等D.钙化中释放CO2的反应为2NaHCO3+CaCl2===CaCO4+CO2T+2NaCl+H2O.(范泽中考)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可概括如下:①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②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如图)置于阳光下照射;③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B)「遮光部分1-未遮光部分「遮光部分1-未遮光部分第8题图A.步骤①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脱色的方法是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加热C.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D.该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东营中考)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大豆种子。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并且瓶壁上有许多小水珠,乙瓶中的蜡烛燃烧。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D)第9题图A.种子萌发消耗氧气B.种子萌发产生二氧化碳C.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D.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水.如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第10题图A.甲与乙、甲与A.甲与乙、甲与1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C.甲与丁、乙与丙D.甲与乙、乙与丙.(杭州萧山区模拟)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氢氧化钠能吸收CO》。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B)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第11题图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②内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④内内石灰水保持澄清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烟台中考)夏天到了,晓明观察到池塘里鲫鱼的呼吸频率发生了变化,他探究了鲫鱼在不同温度水中的呼吸情况,记录数据如图所示。下列与探究无关的问题是(C)

第12题图A.温度对鲫鱼的呼吸有影响吗B.鲫鱼的呼吸频率与水温有关系吗C.鲫鱼对不同的水温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吗D.鲫鱼的呼吸频率会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吗.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h,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该实验的结论是(B)第13第13题图①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产生氧气④光合作用产生淀粉A.①③ B.②④C.①④D.②③C.①④.为探究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温度变化为参照),设置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对照实验。下列四幅坐标图中,能正确表达实验结果的是 (A)第14题图A B C D、填空题(第16题11分,其余每空2分,共45分).(长兴月考)甲为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对比图, 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第15题图(1)利用图乙所示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气体,标上A;取出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o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

氧化碳更多(2)用大针筒将100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mL空气压入另一瓶20mL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_不变__(选填“变”或“不变”)浑浊,原因是因为空气中虽然有100mL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澄清石灰水_不变__(选填“变”或“不变”)浑浊,原因是因为空气中虽然有100mL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极少,不会变浑浊.(青岛中考)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甲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图内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甲中的(B)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 水循环。(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甲中(A)__光合彳^用__的效率。(3)当图乙中光照强度在 N(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⑷请将图内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②①④③(填序号)。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 。.(广元中考)如图是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幼苗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有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鳍直■幽第17题图⑴该装置要探究的问题是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信,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应盛有等量的清水__0(2)若要长时间进行该实验,则需要更换水槽内的培养液,并及时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3)若要用此装置验证玉米幼苗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需要将小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澄清石灰水,并将该装置 置于黑暗处。.(泰安中考)为了探究雾霾天气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盆栽苗,分成相同的甲、乙、丙三组,置于20c的人工温室,对甲组和乙组的光照强度进行人工控制(如图A),丙组不作处理,其他培养条件相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第18题图(1)甲、乙两组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植株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据图分析,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达到b后,要使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0⑵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光照条件培养一定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得到的曲线应与图A中的甲组相同,原因是乙组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仅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可遗传。⑶测定丙组植物一周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如图 B,图中曲线上升段表示的生理意义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图中曲线第5天峰值偏低的原因可能是__(阴雨天或雾霾天等造成)光照不足_。.甲、乙同学一起做“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喑处放置•昼夜铝油双面遮光1%碘液喑处放置•昼夜铝油双面遮光1%碘液"脱去叶绿或 ►清水漂洗 ►滴加碘液第19题图他们在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碘液后,发现叶片未遮光部分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而是变成了棕黑色。这是为什么呢?甲同学猜想:可能是叶片上残留的酒精引起的。为了验证猜想,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4h、脱色后的叶片,分成两组,一组不漂洗,另一组充分漂洗,然后分别向两组叶片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的碘液。发现未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黄色,充分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黑色。乙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通过以下实验加以验证: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4h、脱色、漂洗后的叶片,分成四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为0.02%、0.04%、0.06%、0.08%的碘液分别滴在各组叶片上。发现只有滴加0.04%的碘液的叶片,颜色变为预期的蓝色。⑴乙同学的猜想是一可能是碘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过大引起的__。(2)甲同学的实验还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为了验证猜想,甲同学还需怎样改进实验?请简要说明: 一用质量分数为0.04%的碘液重复甲的实验(或用质量分数为。02%、0.04%、0.06%、0.08%的碘液重复甲的实验)_。⑶你认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意义?—为生物提供有机物(或提供了氧气;或储存了能量等,合理即可)__(写出一点)。三、解答题(每空3分,共27分).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和空气中不同氧含量的条件下,测定了一定量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 (用相对值表示)。请根据表中所示测量结果分析回答问题。O2CO2温度3%10%20%3c1.24.45.410c5.921.533.620C6.438.966.5⑴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呼吸强度,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越多,表示呼吸作用越强。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氧含量升高,二氧化碳释放量会随之一增多(选填“增多”或“减少”),这是因为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3)为了真实反映氧含量对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这组实验都必须在 黑暗—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对测量结果的干扰。.将某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装置中,研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 (图中的勒克斯是光照强度的单位)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得数据如图所示。

八我’(吸收量,II明+单?(籽放量楠里八我’(吸收量,II明+单?(籽放量楠里20V,2万勒克斯2万勒克斯刑匚5千勒克斯1035「勒莫斯义照时间曲第21题图⑴从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光合速率随光照增强而加快 。(2)该叶片在20c时的呼吸速率是10c呼吸吸速率的3」(3)20C、2万勒克斯光照时,叶片每小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7.5mg.为了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某实验小组利用植物光合测定装置进行实验(如图甲),以CO2分析仪中测定的CO2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测定仪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装置运行后,仪器气路管道中的气体流速满足正常测定的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