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单元-水资源及水的净化_第1页
4单元-水资源及水的净化_第2页
4单元-水资源及水的净化_第3页
4单元-水资源及水的净化_第4页
4单元-水资源及水的净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同学个性化教案设计方案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备课时间学生年级学科计划课时课程名称水资源及水的净化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教学重点.了解自然界的水和纯净水,学会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水方法。.了解软硬水的区别及鉴别。.了解自来水净化的过程,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了解蒸馏操作和过滤的基本操作技能授课要点课题1爱护水资源知识点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知识点2: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2.防止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的现象。(2)水体污染源: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水、废渣、废气)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③生活污染: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④其他污染:A、病原微生物污染、B、需氧有机物污染、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D、恶臭物污染、E、地下水硬度升高、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H、热污染、I、放射性水污染。(4)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①工业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③生活上:污水实行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再排放。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2.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有关部门呼吁市民要节约用水。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A.淘米水用来浇花B.开发利用地下水C.使用节水龙头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3.下列用水行为不符合节约保护水资源这一主题的是()A.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B.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D.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4.下列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A.园林喷灌 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C.口杯接水刷牙 D.不间断地边注水边洗衣5.新制的蒸馏水不宜用于养金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含有较少的()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氢元素6.为了防止大气和水污染,还我碧水蓝天,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B.改变燃料的组成和结构,减少工业烟尘和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C.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D.推广使用无污染能源7.“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全面动工。(1)“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状况是。(2)“南水北调”工程必须遵循的三个重大原则:①先节水,后调水,如图所示标志中属于节水徽记的是,请你分析该徽记,说出其中一种象征意义。②先治污水后通水,请你任举一个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③先环保后用水。课题2水的净化【中考透视】本单元知识在中考中涉及的主要考点有:水的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分子、原子的概念及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净化水的方法,尤其是过滤操作所涉及的实验内容;硬水、软水的区分及转化;爱护水资源及水体污染的原因.【知识网络图示】【考试要求】考试要求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到常见的净水方法初步学会使用过滤对混合物的分离考点一纯水与天然水纯水是无色、无味、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属于纯净物,天然水(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属于混合物。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考点二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1)静置:有时又叫沉降或沉淀,用来除去水中较大颗粒不溶于水的杂质。(2)过滤: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的方法。(3)吸附:利用明矾或活性炭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沉降。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4)蒸馏:除去溶于水的杂质的方法,相对净化程度较高。(5)杀菌:利用氯气、漂白粉等杀菌剂,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2、常见的净水操作有哪几种方法?单一操作,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答: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3、过滤的操作技巧过滤适用于液体和固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②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①倾倒液体的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②玻璃棒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处;③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备注: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为了加快过滤速度。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防止滤纸被水润湿后破损液体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流下,使过滤不充分倾倒液体的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出玻璃棒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戳穿滤纸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原因:A、滤纸破损B、液面高出滤纸边缘C、承接滤液的烧杯水不干净4、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5、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6、蒸馏操作技巧①在加热时,烧瓶中应放入几粒沸石(碎瓷片),防止暴沸;②刚开始蒸馏出的液体不能要,因为有些杂质混在水中,蒸馏开始会先蒸馏出来;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降低水的硬度沉淀√过滤√吸附√√蒸馏√√√③注意温度要指在100℃。④温度计的水银泡要在蒸馏瓶的支管处;⑤冷凝管内的水流从下往上。各种静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考点三、硬水与软水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开水2.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3.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硬水的软化方法:a、生活中通常用煮沸法b、实验室用蒸馏法c、工业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一、知识性专题1分子、原子理论的应用【专题解读】分子、原子理论的应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例1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上一小团棉花,塞好后放在实验台上,如图3-34所示.(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试管口的棉花上(10~15滴),仪器A的名称是,其用途是.(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一实验说明了.2水的净化和污染【专题解读】水的净化方法:加絮凝剂(吸附悬浮杂质)、过滤、吸附(活性炭可吸附可溶性杂质,除去臭味)、消毒杀菌(加氯气或漂白粉)、煮沸(或蒸馏,可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水的污染是指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遭到破坏,使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受到威胁的情况.水体污染物种类繁多,主要有重金属,酸、碱、盐等无机物,耗氧物质,石油和难降解的有机物,洗涤剂等.例2(1)海水、湖水、河水都是天然水,天然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进入海淀区的京密引水渠是向北京市供水的重要通道.为了保护城市用水,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①在引水渠岸边堆放垃圾;②向引水渠中排放工业废水;③在引水渠两岸植树;④向引水渠倾倒生活污水3单质和化合物、分子和原子等概念间的关系【专题解读】本单元学习了单质和化合物、分子和原子等化学概念,在学习时不仅不能满足于一字不差的背诵,而且还要善于总结一个概念和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结点”,做到前后联系,灵活运用概念.它们的关系可总结如图3-35所示.例3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2)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沙场点兵】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A.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B.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C.往饮用水中加入漂白粉D.农业上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自然界的水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饮用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是能饮用的D.工农业用水也主要是淡水3.有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A.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充足,淡水资源也很充足B.由于CO2的“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D.水不断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4.能从电解水实验中得到的结论是()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③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④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5.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⑤控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6.硬水与软水的本质区别是()A.硬水浑浊,软水澄清B.硬水含杂质多,软水含杂质少C.硬水不是纯水,软水是纯水D.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二氧化碳B.氧气、金刚石C.铜、食盐D.氢气、氦气8.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生成物B.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C.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D.石蜡燃烧后的生成物中在常温下是气态的物质9.下列关于水的物理性质中,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淡蓝色液体B.水的密度是lg/mLC.水的沸点是100℃D.在101kPa4℃时,1.4L水的质量是1.4kg10.已知往滴有酚酞的水中通入氨气后,水溶液变红,一位同学用一个大烧杯和两个小烧杯进行如图3-37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B中溶液变红了,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11.要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方法或试剂(括号内部分)不正确的是()A.氧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B.二氧化碳和氢气(澄清石灰水)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D.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12.洪涝地区的农民用以下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以下处理顺序合理的是()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13.物质的三态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实质是()A.分子运动速率改变B.分子间的间隔改变C.分子大小改变D.分子种类改变14.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如图3-38所示)可表示为()1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A.大小不同B.能否直接构成宏观物质C.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二、填空题16.将如下所列举的各种“现象”相对应的“解释要点”的序号填入横线上.解释要点: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E.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现象:(1)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2)墙内开花墙外香.(3)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4)水电解后变成氢气和氧气.(5)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17.使用硬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来检验.18.“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根据你了解的水的净化方法,写出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常采用的两种方法:、、,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