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第2讲(1、2)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知识_第1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2讲(1、2)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知识_第2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2讲(1、2)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知识_第3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2讲(1、2)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知识_第4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2讲(1、2)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dìèr)讲异常(yìcháng)心电图第一页,共三十六页。异常(yìcháng)心电图第一节房室肥大(féidà)第二节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第三节心律失常第二页,共三十六页。房室(fánɡshì)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教学要求熟悉房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熟悉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掌握心梗的基本图形(túxíng)、图形(túxíng)演变与分期熟悉心梗的定位诊断第三页,共三十六页。第一节房室(fánɡshì)肥大原因:心肌纤维增粗→电压增高传导功能低下→心肌激动(jīdòng)时限延长复极顺序改变→ST—T改变第四页,共三十六页。(一)左房肥大(féidà)

(leftatrialenlargement)特征:P波增宽≥0.11s,双峰距≥

0.04s(二尖瓣型P波)ptfV1≤-0.02mm.s意义:左房室(fánɡshì)瓣或主A瓣病变、高血压、慢性心功能衰竭

PtfV1(P波终末电势(diànshì))=负P宽度(mm)

•负P深度(s)除极在后的左房发生时间延长第五页,共三十六页。(二)右房肥大(féidà)

(rightatrialenlargement)特征:P波高尖,电压(diànyā)≥

0.25mv(肺型P波)PV1起始指数>0.03mm.s

意义:肺A高压、肺A瓣狭窄、右房室瓣病变P波时限(shíxiàn)无何变化,因右房除极时间虽沿长,但与正常时除极在后的左房时间重叠。第六页,共三十六页。左心房(xīnfáng)肥大第七页,共三十六页。右心房肥大(féidà)第八页,共三十六页。

特征(tèzhēng):左室高电压

VATV5>0.05s心电轴左偏

ST—T改变

意义:高心、左房室瓣关闭不全、主A病变、

冠心病。(三)左心室(xīnshì)肥大第九页,共三十六页。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大(féidà)并劳损第十页,共三十六页。(四)右心室肥大(féidà)

特征:右室高电压

VATV1延长心电轴右偏

ST-T改变

意义:肺心、左房室(fánɡshì)瓣或肺动脉狭窄、房缺。

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右心室肥大及心肌(xīnjī)劳损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第二节心肌梗死(xīnjīɡěnɡsǐ)与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在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复极过程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的。当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心电图ST-T的异常(yìcháng)改变。第十三页,共三十六页。一、心肌缺血的分类——

心绞痛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二、心肌缺血心电图——

缺血区相关导联ST-T改变。原因:心室复极异常(yìcháng)延迟。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一、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改变(gǎibiàn)此时,缺血使这部分心肌的复极较正常(zhèngcháng)更为推迟,导致出现与QRS主波方向一致的高大T波。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二、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改变(gǎibiàn)此时,心肌(xīnjī)复极顺序逆转,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倒置T波。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ST向量(xiàngliàng)由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探查(tànchá)电极心内膜下心肌损伤,ST向量背向探查(tànchá)电极,表现为ST段下移≥0.1mv。心外膜下心肌损伤,ST向量对向探查电极,ST段抬高﹥0.1--0.3mv。三、ST段的异常改变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四、心肌缺血分类心绞痛和慢性(mànxìng)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一)心绞痛1、典型心绞痛(心肌耗氧增加所致)一过性ST-T缺血性改变

ST与R夹角>90。一过性U波倒置,QT延长一过性心律失常第十九页,共三十六页。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

典型(diǎnxíng)的心绞痛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六页。2、变异型心绞痛(冠脉痉挛(jìnɡluán)所致)临床特点:发作与运动(yùndòng)无关,多发于夜间和清晨,疼痛剧烈,持时较长。心电图特征:

ST对应性抬高

T波高尖

U波倒置心律失常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六页。

变异型心绞痛

发作时,以ST段明显(míngxiǎn)抬高(单向曲线)为特征,无异常Q波;

随着心绞痛缓解,ST-T随着恢复。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六页。

(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ST–T缺血性改变

U波倒置(dàozhì),QT延长左室肥大心律失常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六页。慢性(mànxìng)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三个类型:

ST段水平(shuǐpíng)型或下斜型或弓背型下移;T波倒置(冠状T),底尖、肩圆、双肢对称U波倒置或双向。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六页。定义:持久而严重的心肌急性缺血所引起(yǐnqǐ)的心肌坏死。诊断心肌梗塞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心肌酶学、心电图改变通常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Q波心肌梗塞无Q波心肌梗塞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塞疑诊心肌梗塞时要反复作全导联心电图,必要时加作右胸导联和左侧后胸导联心肌梗塞(xīnjīɡěnɡsè)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六页。一、心肌梗塞(xīnjīɡěnɡsè)的基本心电图表现一.坏死性改变(gǎibiàn)的病理性Q波在原来QRS主波向上的导联呈QR或Qr型,原来主波向下的导联呈QS或Qr型二.损伤性改变

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三.缺血性改变

T波倒置或高直,呈“冠状T”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六页。

急性(jíxìng)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六页。坏死性Q波病理性Q波:Q波时间(shíjiān)≥0.04s大小≥¼同导联R波出现部位:面向坏死区的部位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六页。二、图形演变(yǎnbiàn)与分期

超急性期:梗死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出现巨大高耸T波。

急性期:梗死后数小时到2-3周,坏死Q、损伤性ST段及缺血性T波并存。

亚急性期:梗死后数周到数月,坏死Q持续存在,抬高ST段回复到基线,出现冠状T波。

陈旧期:梗死后3-6个月后或更久,残留(cánliú)病理性Q波,倒置T波回复正常或长期无变化。

第三十页,共三十六页。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六页。三、心脏(xīnzàng)冠状动脉供血部位和心梗定位诊断左前降支:左室前壁前室间隔左回旋(huíxuán)支:左室侧壁右冠状动脉:右室壁左室后壁左室下壁前间壁(jiànbì):V1—3前壁:V3、V4、(V5)侧壁:I、AVL、V5、(V6)下壁:II、III、AVF广泛前壁:I、AVL、V1—6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六页。四、无Q波的心梗特征性的心前区痛持续大于30分钟以上。

血清肌酸激酶4-6小时(xiǎoshí)升高,约20小时(xiǎoshí)达高峰。

ST段抬高,出现冠状T。ST–T动态演变超过24小时以上。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六页。急性前间壁(jiànbì)心肌梗塞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六页。陈旧(chénjiù)下壁心肌梗塞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六页。内容(nèiróng)总结第二讲。掌握心梗的基本图形、图形演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