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中暑、低温麻醉对机体散热的影响(加两张动画)教程课件_第1页
发热、中暑、低温麻醉对机体散热的影响(加两张动画)教程课件_第2页
发热、中暑、低温麻醉对机体散热的影响(加两张动画)教程课件_第3页
发热、中暑、低温麻醉对机体散热的影响(加两张动画)教程课件_第4页
发热、中暑、低温麻醉对机体散热的影响(加两张动画)教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中暑、低温麻醉对机体散热的影响发热、中暑、低温麻醉对机体散热的影响1温度是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机体相对稳定的温度是维持正常生存的重要保障。人体摄取营养物质获得的绝大多数能量以热能在维持体温的过程中因不断循环的血液被传送到体表而散发丢失,又因机体代谢而不断得到补充。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原因正是产热和散热在体温调节机构控制下取得动态平衡。我们介绍的就是不同条件对机体散热的影响。温度是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机体相对稳2一、散热反应1、散热的部位2、散热的方式3、散热的调节二、发热1、发热机制2、对散热的影响三、中暑1、中暑机制2、对散热的影响四、低温麻醉1、低温麻醉机制和对散热的影响一、散热反应三、中暑3一、散热反应1、散热的部位:主要是皮肤(85%),其次是通过呼出气体、尿和粪便等散发。一、散热反应1、散热的部位:主要是皮肤(85%)42、散热的方式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①辐射散热(60%),以热辐射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体的方式②传导散热(30%),热量直接传给同皮肤接触的较冷物体的方式③对流散热(30%),通过气体进行热量交换2、散热的方式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①辐射散热(60%),以热5皮肤温度低于环境温度:蒸发散热是唯一散热方式

蒸发散热:机体通过体表水分蒸发而散失体热的形式①不感蒸发(不显汗),指水分直接透过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等表面,在没有聚成明显的水滴的时候就被蒸发②可感蒸发(发汗),汗腺主动分泌的汗液被蒸发而带走热量的过程皮肤温度低于环境温度:蒸发散热是唯一散热方式

蒸发散热:机体63、散热的调节体温趋于正常血管收缩冷感受器兴奋产热增多发汗中枢代谢增强行为调节散热减少发汗停止气温下降散热过多体温趋于下降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寒战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过程(以环境温度下降为例)3、散热的调节体温趋于正常血管收缩冷感受器兴奋产热增多发汗中7皮肤血流量→皮肤温度→散热例如:炎热环境→交感神经抑制→皮肤小血管舒张,动脉–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散热增加(寒冷环境下相反)皮肤血流量→皮肤温度→散热8二、发热1、发热机制发热:临床上常把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统称为发热。发热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感染性发热,也就是能使人发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进入人体,在侵入部位生长繁殖,破坏人体组织,产生毒素,使人得病;另一类是非感染性发热,是自身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或者是由于过敏、肿瘤引起。二、发热1、发热机制9AVP—精氨酸加压素;α-MSH—黑素细胞刺激素;Lipcortin-1—脂皮质蛋白-1发热激活物产生EP细胞EPs体温调节中枢PGENa+/Ca2+↑cAMPNOAVPα-MSHLipcortin-1调定点↑骨骼肌紧张、寒战皮肤血管收缩产热↑散热↓体温↑(发热)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外致热原(细菌外毒素、内毒素等)和某些体内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尿酸结晶等)等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些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内生性致热原,主要是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包括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等。这些内生性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然后机体出现骨骼肌收缩、寒战,产热增加,同时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出现发热。发热激活物AVP—精氨酸加压素;发热激活物产生EP细胞EPs体温调节中102、发热对散热的影响体温上升阶段高热持续阶段体温恢复阶段症状:皮肤血管舒张、出汗关系:体温调定点回降,中心温度>调定点特点:散热>产热,体温下降症状:发冷恶寒、鸡皮、寒战和皮肤苍白关系:体温调定点上移,中心温度<调定点特点:产热>散热,体温上升症状:皮肤发红、干燥,自觉酷热关系:中心体温与上升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特点: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2、发热对散热的影响体温上升阶段高热持续阶段体温恢复阶段症状11三、中暑1、中暑机制当气温超过皮肤温度(一般为32℃~35℃),或环境中有热辐射源(如电炉、明火),或空气中湿度过高且通风不良时,机体内的热量难以通过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的方式散发,甚至还会从外环境中吸收热量造成体内热量贮积从而引起中暑。三、中暑1、中暑机制122、中暑对散热的影响正常情况下:长期高温环境中对热应激适应能力↑对抗高温的代偿能力心排血量↑出汗量↑汗液Na+↓出汗散热量=正常×2无此条件则易中暑2、中暑对散热的影响正常情况下:长期高温环境中对热应激适应能13四、低温麻醉1、低温麻醉机制和对散热的影响低温麻醉指在全麻作用下,用物理降温法将患者的体温下降到一定程度,使机体代谢率降低,提高组织对缺氧及阻断血流情况下的耐受能力。在脑手术和心血管手术中有见。机制:降低人体的消耗,使人体更能适应缺血缺氧等恶劣环境,换而言之就是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增加手术的成功几率。手术时,心脏暂时停跳,在常温37℃时脑细胞耐受缺氧的安全时间仅3-4分钟,当体温降至30℃时,基础代谢率可降至正常的50%,体温降至20℃时代谢率可降至14%。低温麻醉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安全阻断循环,对心肺脑肾各主要脏器无明显损害,为手术赢得了时间。四、低温麻醉1、低温麻醉机制和对散热的影响14发热、中暑、低温麻醉对机体散热的影响发热、中暑、低温麻醉对机体散热的影响15温度是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机体相对稳定的温度是维持正常生存的重要保障。人体摄取营养物质获得的绝大多数能量以热能在维持体温的过程中因不断循环的血液被传送到体表而散发丢失,又因机体代谢而不断得到补充。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原因正是产热和散热在体温调节机构控制下取得动态平衡。我们介绍的就是不同条件对机体散热的影响。温度是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机体相对稳16一、散热反应1、散热的部位2、散热的方式3、散热的调节二、发热1、发热机制2、对散热的影响三、中暑1、中暑机制2、对散热的影响四、低温麻醉1、低温麻醉机制和对散热的影响一、散热反应三、中暑17一、散热反应1、散热的部位:主要是皮肤(85%),其次是通过呼出气体、尿和粪便等散发。一、散热反应1、散热的部位:主要是皮肤(85%)182、散热的方式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①辐射散热(60%),以热辐射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体的方式②传导散热(30%),热量直接传给同皮肤接触的较冷物体的方式③对流散热(30%),通过气体进行热量交换2、散热的方式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①辐射散热(60%),以热19皮肤温度低于环境温度:蒸发散热是唯一散热方式

蒸发散热:机体通过体表水分蒸发而散失体热的形式①不感蒸发(不显汗),指水分直接透过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等表面,在没有聚成明显的水滴的时候就被蒸发②可感蒸发(发汗),汗腺主动分泌的汗液被蒸发而带走热量的过程皮肤温度低于环境温度:蒸发散热是唯一散热方式

蒸发散热:机体203、散热的调节体温趋于正常血管收缩冷感受器兴奋产热增多发汗中枢代谢增强行为调节散热减少发汗停止气温下降散热过多体温趋于下降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寒战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过程(以环境温度下降为例)3、散热的调节体温趋于正常血管收缩冷感受器兴奋产热增多发汗中21皮肤血流量→皮肤温度→散热例如:炎热环境→交感神经抑制→皮肤小血管舒张,动脉–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散热增加(寒冷环境下相反)皮肤血流量→皮肤温度→散热22二、发热1、发热机制发热:临床上常把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统称为发热。发热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感染性发热,也就是能使人发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进入人体,在侵入部位生长繁殖,破坏人体组织,产生毒素,使人得病;另一类是非感染性发热,是自身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或者是由于过敏、肿瘤引起。二、发热1、发热机制23AVP—精氨酸加压素;α-MSH—黑素细胞刺激素;Lipcortin-1—脂皮质蛋白-1发热激活物产生EP细胞EPs体温调节中枢PGENa+/Ca2+↑cAMPNOAVPα-MSHLipcortin-1调定点↑骨骼肌紧张、寒战皮肤血管收缩产热↑散热↓体温↑(发热)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外致热原(细菌外毒素、内毒素等)和某些体内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尿酸结晶等)等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些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内生性致热原,主要是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包括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等。这些内生性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然后机体出现骨骼肌收缩、寒战,产热增加,同时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出现发热。发热激活物AVP—精氨酸加压素;发热激活物产生EP细胞EPs体温调节中242、发热对散热的影响体温上升阶段高热持续阶段体温恢复阶段症状:皮肤血管舒张、出汗关系:体温调定点回降,中心温度>调定点特点:散热>产热,体温下降症状:发冷恶寒、鸡皮、寒战和皮肤苍白关系:体温调定点上移,中心温度<调定点特点:产热>散热,体温上升症状:皮肤发红、干燥,自觉酷热关系:中心体温与上升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特点: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2、发热对散热的影响体温上升阶段高热持续阶段体温恢复阶段症状25三、中暑1、中暑机制当气温超过皮肤温度(一般为32℃~35℃),或环境中有热辐射源(如电炉、明火),或空气中湿度过高且通风不良时,机体内的热量难以通过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的方式散发,甚至还会从外环境中吸收热量造成体内热量贮积从而引起中暑。三、中暑1、中暑机制262、中暑对散热的影响正常情况下:长期高温环境中对热应激适应能力↑对抗高温的代偿能力心排血量↑出汗量↑汗液Na+↓出汗散热量=正常×2无此条件则易中暑2、中暑对散热的影响正常情况下:长期高温环境中对热应激适应能27四、低温麻醉1、低温麻醉机制和对散热的影响低温麻醉指在全麻作用下,用物理降温法将患者的体温下降到一定程度,使机体代谢率降低,提高组织对缺氧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