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初级按摩师班-(肌肉-皮肤)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0acc018636d05006d92b499b474be8/470acc018636d05006d92b499b474be81.gif)
![2022年医学专题-初级按摩师班-(肌肉-皮肤)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0acc018636d05006d92b499b474be8/470acc018636d05006d92b499b474be82.gif)
![2022年医学专题-初级按摩师班-(肌肉-皮肤)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0acc018636d05006d92b499b474be8/470acc018636d05006d92b499b474be83.gif)
![2022年医学专题-初级按摩师班-(肌肉-皮肤)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0acc018636d05006d92b499b474be8/470acc018636d05006d92b499b474be84.gif)
![2022年医学专题-初级按摩师班-(肌肉-皮肤)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0acc018636d05006d92b499b474be8/470acc018636d05006d92b499b474be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肌学第一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每一块肌肉都是一个器官。头肌可分为面肌(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肌。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壮,这与支持体重、维持直立(zhílì)及行走有关。颈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人体全身的肌肉有600余块肌肉的内部构造第二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三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四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五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群如果我们像一个细胞那么小,能够随意进入人的身体,那么当我们来到肌肉群中时,就会发现肌肉是由一道道钢缆一样的肌纤维捆扎起来(qǐlái)的。这些钢缆组合成较粗较长的缆绳群组,当肌肉用力时,它们就像弹簧一样一张一缩。第六页,共一百三十五页。在那些最粗的缆索之内,有肌纤维、神经、血管,以及结缔组织。每根肌纤维是由较小的肌原纤维组成的。每根肌原纤维,则由缠在一起的两种丝状蛋白质(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组成。这就是肌肉的最基本单位,那些大力士们的大块大块的肌肉,全是由这两种小得根本无法想像的蛋白组合成的,当它们联合(liánhé)起来以后,就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动作来。人就是靠这些肌肉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第七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系统肌肉帮助我们对抗地心引力。肌肉纤维控制每个动作,从轻轻眨眼到微笑,成千上万细微的纤维集结成肌肉束,进而形成完整的肌肉系统。以攀岩爱好者为例,每向上爬一步,都需要肌肉的松紧缩放。肌肉只能完成拉扯,而不是推挤,大部份属于骨骼肌。它们由肌腱(jījiàn)与骨骼相连,紧密结合的肌腱纤维有橡皮筋的功用。
第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肌肉可以牵动眼球,使我们看清东西,使眼色、眨眼;手部与指尖的肌肉让我们能捏得住极小的物体(wùtǐ)。以攀岩者为例,他们要上升需要握住东西以固定自己,连续不断的肌肉收缩可以使他们不断往上爬。第九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的分类
平滑肌:分布内脏(nèizàng)和血管壁心肌:分布在心脏骨骼肌:参与运动系统的组成第十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的特性
1伸展(shēnzhǎn)性与弹性
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被拉长当外力去掉后又会恢复到原长度2
收缩性表现为长度的缩短和张力的变化
3
肌肉的粘滞性
是由肌肉内部胶状物原生质所造成的温度越低粘滞性越大温度越高粘滞性就越小越灵活因此准备活动也叫做热身运动可提高肌肉温度减少粘滞性第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的分类随意肌骨骼肌我们可以决定什么时候以及怎样牵动(qiāndòng)骨骼肌,但我们并不能够时刻察觉这种变化。有的时候你可能会微微调整姿势以保持平衡,但也许这种姿势的改变你自己并没有发现,这种动态的平衡一直在发生着。第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五页。非随意肌但也有些肌肉是我们无法随意控制的--消化系统。那里有许多(xǔduō)非随意肌。我们的胃部有三种非随意肌负责碾碎食物。小肠里有两种,负责像蛇一样挤压食物,然后再拉长往前推。非随意肌还帮助我们的心脏持续跳动。心肌在我们的一生中只进行着一件事:输送血液。第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的形态:长肌:主要分布在四肢短肌:躯干(qūgàn)深部阔肌:胸腹部轮匝肌:孔裂周围肌的构造(gòuzào)肌腹肌腱第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的辅助结构筋膜:浅筋膜皮下筋膜深筋膜固有筋膜肌肉之间腱鞘:约束肌腱和减少摩擦(mócā)的作用滑膜囊:减少肌腱和骨面之间的摩擦作用第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肌肉(jīròu)起止点肌肉在骨上的附着点起点:近心端的附着点止点:远心端的附着点一块骨骼肌生长在相邻的两块骨上,它应该跨过一个(yīɡè)关节。骨骼肌通过收缩和舒张,才能牵动骨绕着关节进行活动产生动作。第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背肌1.斜方肌位于(wèiyú)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位置(wèizhi):作用(zuòyòng):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如果肩胛骨固定,一侧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起点:枕外粗隆项带隆椎及全部胸椎棘突止点:锁骨外1/3肩胛骨和肩峰斜方肌躯干肌第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位置(wèizhi):作用(zuòyòng):2背阔肌起点:第7胸椎至骶椎(dǐzhuī)棘突及髂嵴后部位于背下部止点:肱骨小结节下方骨嵴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可引体向上。背阔肌第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五页。3.竖脊肌(骶棘肌)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jǐzhù)两侧的沟内。作用(zuòyòng):使脊柱(jǐzhù)后伸和仰头,一侧收缩时则使脊柱(jǐzhù)侧屈。竖脊肌位置:第二十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腰肌劳损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liǎnɡcè)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于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妇科等疾病。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五页。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腰部可有广泛压痛,脊椎活动(huódòng)多无异常。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明显加重,并可有肌肉痉挛,脊椎侧弯和功能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有下肢牵拉性疼痛,但无串痛和肌肤麻木感。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散布整个背部。腰部酸痛或胀痛。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诊断(zhěnduàn)要点患者多有腰部过劳或不同程度的外伤史。腰部酸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弯腰工作困难,弯腰稍久则疼痛加重,常喜用双手捶腰,以减轻疼痛。检查腰部外形多无异常,俯仰活动多无障碍。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并有压痛,压痛部位(bùwèi)多在骶棘肌处、骶骨后面骶棘肌止点处,或髂骨嵴后部、腰椎横突部。X线照片多无异常所见,少数患者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综合治疗(zhìliáo)可痊愈1.及时明确诊断;2.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3.及时的功能(gōngnéng)锻炼,做好日常保健,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腰肌劳损是肌肉纤维损伤形成的炎症,筋膜炎只是筋鞘内膜发生的炎症。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胸肌胸上肢(shàngzhī)肌
胸大肌位置(wèizhi):胸前外侧(wàicè)壁上部浅层。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前屈。如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也可上提肋以助吸气。起点:锁骨内侧半骨1-6肋软骨止点:肱骨大结节下方骨嵴胸大肌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膈位于胸腹腔(fùqiāng)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fùqiāng)的顶。作用(zuòyòng):主要的呼吸肌。与腹肌(fùjī)同时收缩,增加腹压。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腹肌(fùjī)1腹外斜肌3腹横肌2腹内(fùnèi)斜肌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五页。4、腹直肌腹肌(fùjī)的作用:位于腹前壁正中线(zhōngxiàn)的两旁腹直肌1、共同保护腹腔脏器及维持腹内压,保持腹腔脏器位置(wèizhi)的固定。2、增加腹压以助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功能。3、降肋助呼气。4、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起点:耻骨联合耻骨结节止点:剑突及附近肋软骨的前面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疝气(shànqì),
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líkāi)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小肠串气”,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疝气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五页。深筋膜
浅层覆盖(fùgài)在斜方肌表面深层在该肌深面
项筋膜(jīnmó)胸腰筋膜(jīnmó)
背部腰区增厚第三十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腰肌筋膜炎是发生在腰部软组织的劳损性疾病,多由长期腰部持力、弯腰活动或腰部姿势不良所致。临床表现为腰部隐痛、时轻时重,劳累加重,休息好转,反复发作。病理机制为腰部筋膜的劳损、变性纤维化,产生条索状硬结,压迫末梢血管,使局部组织代谢发生障碍,组织胺及激肽类物质增高而出现疼痛。筋膜炎是指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当机体受到风寒侵袭、疲劳、外伤等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时,可以诱发筋膜炎的急性发作,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劳损等是本病的基本(jīběn)病因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五页。头颈(tóujǐng)肌1.头肌面肌1)、颅顶肌枕额肌帽状腱膜额腹枕腹2)、眼轮匝肌3)、口周围(zhōuwéi)肌口轮匝肌、颊肌帽状腱膜额腹枕腹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五页。咀嚼(jǔjué)肌配布于下颌(xiàhé)关节周围,参加咀嚼运动。颞肌咬肌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五页。颈椎病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四十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五页。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以颈部症状为主,故又称局部型。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而使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bìngrén)多属此型。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当,颈椎转动超过自身的可动限度,或由于颈椎较长时间弯曲,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伸侧,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落枕”也不排除非颈椎因素。如颈部股肉受寒出现风湿性肌炎、项背肌劳损或颈部突然扭转等,亦可导致“落枕”样症状。
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五页。颈型颈椎病症状(zhèngzhuàng),
以颈部本能、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以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此型颈椎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常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慢性病程患者主诉头部转动时发生奇异的响声。发作时,患者头部偏向患侧,以缓解疼痛及不适。
从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的最有利时机。因而这个类型的提出,对于颈椎病的防治(fángzhì)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五页。颈型颈椎病症状(zhèngzhuàng),临床上以青壮年发病居多,少数人可在45岁以后才首次发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等。常诉说不知把头部放在什么位置为好,症状常于晨起,劳、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早期可有头颈、肩背部疼痛,有时疼痛剧烈.不敢触碰颈肩部,触压则痛,约有半数病人头颈部不敢转动或歪向一例,转动时往往和躯干一同转动。
颈项部肌肉可有痉挛,有明显的压痛。急性期过后常常感到(gǎndào)颈肩部和上背部酸痛。病人常自诉颈部易于疲劳。不能持久看书、看电视等;有时可感头痛,后枕部疼痛,或晨起后"脖子发紧"、"发僵",活动不灵或活动时颈部出现响声,少数病人可出现短暂的反射性上肢和手部疼痛.胀麻。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五十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六十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颈椎:与颈相争左顾右盼曲臂压颈回头望月自我牵引腰椎:猫伸展(shēnzhǎn)式侧腰伸展(shēnzhǎn)式后仰式眼镜蛇式站立扭转
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五页。三角肌上肢(shàngzhī)肌1.上肢(shàngzhī)带肌
三角肌:起点:锁骨外侧段肩峰肩胛岗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作用(zuòyòng):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内外旋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肱二头肌
臂肌(一)前群
肱二头肌:屈肘关节;当前臂屈曲并处于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还能协助屈肩关节。起点:长头:肩胛骨关节盂上方(shànɡfānɡ)短头:肩胛骨喙突止点:桡骨粗隆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五页。(二)后群肱三头(sāntóu)肌:作用:伸肘关节,长头尚可使肩关节伸和内收。起点:长头:肩胛骨关节盂下方(xiàfānɡ)外侧头:肱骨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内下方止点:尺骨鹰嘴肱三头(sāntóu)肌第七十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肱桡肌前臂(qiánbì)肌前群肱桡肌起点:肱骨外上髁上方止点:桡骨(ráogǔ)茎突作用:屈肘关节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五页。手肌可分为(fēnwéi)外侧、中间和内侧三群外侧:大鱼际内侧:小鱼际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五页。下肢(xiàzhī)肌髋肌(一)前群1、髂腰肌腰大肌髂肌作用:使髋关节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qūgàn)和骨盆前屈。起自腰椎(yāozhuī)体侧面和横突起自髂窝腰大肌髂肌起点止点:股骨小转子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五页。(二)后群1、臀大肌作用(zuòyòng):使髋关节伸和旋外起点:髂骨外面骶尾骨后面止点:股骨的臀肌粗隆髂胫束臀大肌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五页。大腿(dàtuǐ)肌(一)前群股四头肌作用:伸膝,股直肌还有屈髋作用起点:股直肌:髂前下棘股中间肌:股骨(gǔgǔ)体前面股外侧肌:股骨粗线内侧股内侧肌:股骨粗线外侧止点:胫骨粗隆股直肌股外侧(wàicè)肌股内侧肌股中间肌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五页。大收肌(二)内侧群大收肌作用(zuòyòng):使髋关节内收和外旋起点:耻骨支坐骨支坐骨结节止点:股骨粗线股骨内上髁的收肌结节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三)后群1、股二头肌作用:屈膝、伸髋;屈膝时,可使小腿旋外起点:
长头:坐骨(zuògǔ)结节短头:股骨粗线止点:腓骨小头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五页。2、半腱肌:起点:坐骨结节止点:胫骨(jìnggǔ)上端内侧面3、半膜肌起点:坐骨结节止点:胫骨(jìnggǔ)内侧髁后面作用(zuòyòng):屈膝、伸髋;屈膝时,使小腿旋内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第八十页,共一百三十五页。小腿(xiǎotuǐ)后群浅层小腿三头肌腓肠肌:起点(qǐdiǎn):内侧头:股骨内侧髁外侧头:股骨外侧髁比目鱼肌:起点:胫腓骨上端后面止点:跟骨结节比目鱼肌腓肠肌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疾病肌肉疾病(musculardisorders)通常是指骨骼肌疾病。骨骼肌是执行机体运动的主要器官,也是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器官,人体(réntǐ)共600多块肌肉,其重量约占成人体(réntǐ)重的40%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疾病随着人的年龄不断增长,控制骨头活动的横纹肌的弹性纤维会逐渐由结缔组织所代替。结缔组织虽然很结实,但没有弹性,因此肌肉变得较弱,不能强力收缩。所以老年时,肌肉的力量(lìliɑng)衰退,反应也迟钝了。人老了,肌肉的力量(lìliɑng)也就衰老了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疾病肌疲劳重复运动后出现肌力弱,休息后症状减轻,故晨起时症状较轻,活动(huódòng)后症状加重。检查时可令患者重复动作多次(如睁闭眼,握紧及松开拳头等),或连续引出腱反射,以观察肌肉运动的幅度是否越来越小。肌疲劳常见于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等。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疾病肌痛及触痛为炎症性肌病和代谢性肌病的特点。与肌痛有关的疾病大致分为四种:①肌纤维炎症,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约半数有肌痛症状,持续性出现,运动时可加重。②肌纤维崩解、破坏,见于麦卡德尔氏病,其他代谢病及肌强直样疾病。③血管性疼痛,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椎管狭窄所致马尾缺血等。④原因(yuányīn)不明的肌痛。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疾病肌肉萎缩肌容积减小。一般判定无困难,但在婴幼儿皮下脂肪较多时不易(bùyì)发现。检查时用手触摸判定。皮下脂肪萎缩常被误认为肌肉萎缩,但脂肪萎缩多分布于臀、腰、腹、肩及局部脂肪丰富处,呈斑片状或环状萎缩,与肌肉走行方向不一致。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疾病①中枢神经系病变。大脑半球顶叶(dǐnɡyè)病变、先天性运动区发育不全、大脑半球深部肿瘤、炎症、脑血管病后,可出现病变对侧肌肉萎缩。顶叶(dǐnɡyè)病变时出现的肌萎缩常常影响手肌和臂肌,手的皮肤细嫩,可有或无偏瘫,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和手指位置觉障碍,称为偏侧性肌萎缩。
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疾病②脊髓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yùndòng)神经核病变。肌萎缩在早期按神经节段分布,单侧或双侧,远端肌萎缩明显,伴有肌束震颤。颅神经运动(yùndòng)核受累,其支配的肌肉有萎缩。
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疾病③周围神经病变。肌肉萎缩按神经根、段或神经干分布,与神经支配(zhīpèi)范围相一致。④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萎缩少见。若发生肌萎缩,则分布无一定规律。若重症肌无力发生肌萎缩,则多在前臂、上肢近端、面肌、咀嚼肌等。
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五页。肌肉(jīròu)疾病⑤肌原性疾病。多对称性地分布于四肢近端。在有些肌原性疾病如周期性瘫痪、多发性肌炎等,肌无力程度与肌萎缩不一致。⑥废用性肌萎缩。石膏固定、骨关节病、长期卧床等可引起废用性肌萎缩,分布在病变(bìngbiàn)关节附近,一旦原因解除,锻炼后肌容积可恢复。第九十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皮肤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占体重的16%;1.面积:成人皮肤的面积为1.5-2平方米;新生儿的皮肤面积为0.21平方米;2.厚度:皮肤的厚度因人而异,因部位而异,约为0.5-4.0mm,以眼睑(yǎnjiǎn)最薄,掌跖最厚,表皮0.04-1.6mm,平均厚度为0.1mm;3.颜色:受种族、年龄、性别、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各不相同。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五页。我们的皮肤分为三层,分别是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而通常(tōngcháng)我们肉眼所能看见的就是我们的表皮层。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皮肤(pífū)的构造第九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皮肤各层的作用:1.表皮层的作用:起到防水防尘;2.真皮层的功能:维持皮肤的弹性和紧实,还有(出汗,出油,感觉,提供营养等)生理功能。3.皮下组织作用:支撑皮肤,维持皮肤的饱满度。如果把我们的皮肤比作是一个弹簧床的话,表皮层就是床单(chuángdān),它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可以更换,真皮层就像是弹簧,维持我们皮肤的弹性,而皮下组织就像是床架,支撑着整个床。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一)表皮(biǎopí):
是皮膚的最外層,厚度(hòudù)自千分之六公分到千分之八公分,主要由表皮細胞及黑色素細胞兩者組成。表皮之內沒有血管存在,在表皮內層的真皮才有血管。表皮細胞會在細胞之內產生角素。黑色素細胞佔百分之五,大多在表皮的最下層,是產生黑色素的細胞。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表皮层的具体构造和功能表皮层分5层:1、角质层,2、透明(tòumíng)层,3、颗粒层,4、有棘层,5、基底层。。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表皮层的具体构造和功能功能:1)保护功能-抗摩擦防止微生物和毒物侵入体内吸收紫外线2)感知功能-痛,温,浅触觉3)修复(xiūfù)功能-4)含水-10-20%皮肤柔软不干燥。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1)角質層:位於表皮最上層由多層(15~20層)已死的表皮細胞所組成,內含角素細胞互相融合而成角板,進而重疊合成角層。
A.構成細胞的成份是角蛋白質,含有10%~20%的水份。B.對弱酸、弱鹼、冷熱具有抵抗力,具有保護身體免受外界影響的保護作用。C.具有保濕性能,能吸收(xīshōu)及蒸散水份。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D.角化:構成表皮的各層細胞,主要是由於基底新細胞逐漸往表層上推,依次分化形成
上面各層種形態的細胞,最後形成最外層的角質層而脫落,此種表皮的代謝變化稱為皮膚的角化。E.角化正常:皮膚表面柔軟、光滑。正常角化必要的物質為動物性蛋白質、維他命A。養物質不足時皮膚表面變硬而且乾燥。F.異常原因(yuányīn):缺乏維他命A、女性荷爾蒙不足第一百页,共一百三十五页。2.透明层:这层只有手掌和脚掌有。它由手足的颗粒层演变(yǎnbiàn)而生的。3.颗粒层:由颗粒细胞组成,是角质的前身。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4)有棘層:是表皮层中最厚的一层。
淋巴(línbā)細胞與細胞之間有間隙,其間隙互通,經常有淋巴(línbā)液流通,供給表皮的營養。表皮本身因沒有血管,故其營養是依靠有棘層中淋巴(línbā)液的流通,以及真皮中的微血管以擴散作用供應營養及代謝廢物。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5.基底层:表皮的最下層,最重要(zhòngyào)的一层,角质母细胞和黑色素母细胞不断的分裂,活动,维持皮肤的新陈代谢。角质母细胞分裂出角质细胞,并且经过不断的向上推移,到达透明层,这个过程需要14天,而从透明层上升到角质层需要14天,因此,一个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时间是28天。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三十五页。(二)真皮层
真皮與表皮緊緊相連,彼此成乳頭狀相交錯,其間有一層基底膜為界。
真皮由外而內分兩層,外層是乳頭層,
內層是網狀層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组成的,呈网状结构。像弹簧床的弹簧。皱纹就是由于弹力纤维或者胶原纤维发生了僵硬,甚至断裂而造成的。皮肤的内部就形成了塌陷,而肌肤在内部失去了支撑,外部看起来也就变得松弛。真皮层新陈代谢非常缓慢,真皮层受到损伤,可能(kěnéng)留下了印记。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真皮层中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神经,微血管,淋巴等等。汗腺和皮脂腺分泌(fēnmì)而形成的皮脂膜。皮脂膜是一层酸性的薄膜,对于我们的皮肤起到防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A.黑色細胞:在表皮細胞之間,依其突起將所製造的黑色素送至表皮細胞。B.皮膚色調不同,並非由於受黑色細胞量影響,而是黑色素製造能力之不同。C.異常原因(yuányīn):由於黑色素細胞受紫外線照射,加上體內荷爾蒙分泌發生異常的影響。異常症狀:易產生黑斑、雀斑及白斑等皮膚狀況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2
、真皮:
真皮與表皮(biǎopí)緊緊相連,彼此成乳頭狀相交錯,其間有一層基底膜為界。
真皮由外而內分兩層,外層是乳頭層,內層是網狀層
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三十五页。(二)、真皮位于表皮下厚度为表皮的9-10倍上层:乳头层--有毛细血管和感觉末梢下层:网状层--弹力和胶原纤维与皮肤(pífū)表面平行,交织成网。内有血管,淋巴,神经,肌肉,毛囊,皮脂腺,汗腺
功能:1.保持肌肤弹性和阴性.含水量2.划伤会出血疼痛(téngtòng),修复后会留下疤痕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皮脂線:附隨在毛囊(máonáng)的腺體,分泌皮脂來供給皮膚表面的油份,使皮膚光澤滋潤,分泌量適中為中性皮膚,過多呈油性皮膚,太少則成為乾性皮膚。
然而分泌量會因季節、年齡、性別、身體部份及所食的食物而有所不同。皮脂分泌異常時容易產生面皰、粗皮膚、黑頭粉刺、白頭粉刺等現象。第一百零九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皮脂腺第一百一十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上皮性毛囊(máonáng)结缔组织(jiédì-zǔzhī)性毛囊毛球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五页。(三)
皮下組織:
位於真皮的下部位置,主要是疏而大的纖維及脂肪細胞,又叫皮下脂肪組織,含有(hányǒu)多量的脂肪量因人種、年齡、性別、氣候、健康、狀態不同有種種的變化。
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皮膚的功能1.保護作用:細密的角質加上皮膚的透過性又小,可防止化學毒物的侵入。角質層、皮脂及表皮(biǎopí)的酸性狀態可防止細菌侵入。黑色素能吸收日光,所以又可防止光線深入體內而造成傷害。而且,皮膚也可以防止體內生活必需物質的過分外洩,如水份、淋巴液等。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五页。2.知覺作用(zuòyòng):皮膚有觸覺(或壓覺)、溫覺、冷覺及痛覺等四種感覺神經末稍器。另一種也很常見的知覺-癢,則可以解釋為很輕微之痛覺。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五页。3.體溫調節作用:
人體的熱量有百分之八十左右是由皮膚散發出來,這是由於皮膚內的血液(xuèyè)調理,視身體的需要來散發熱。體溫的調節還受氣候、生活環境、時間、飲食等變化而有所影響。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五页。4.分泌及排泄作用:皮膚有皮脂腺可分泌皮脂以保持表皮(biǎopí)的潤滑光澤,防止水份脫出或由外界入體內。第一百一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五页。4.分泌及排泄作用:
A.皮膚有皮脂腺可分泌皮脂以保持表皮(biǎopí)的潤滑光澤,防止水份脫出。
B.汗腺分泌液以排泄體內的水份並發散體熱,調節體溫,同時也排泄少量新陳代謝的廢物及毒素。C.皮脂與皮膚上的汗水混合後,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弱酸性的薄膜即稱皮脂膜,具有潤滑作用,可預防皮膚乾燥,對附著於皮膚之細菌具有抑制性。第一百一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五页。C.皮脂膜的分泌,因部位、性別、年齡、季節有所不同,如額、鼻、嘴四周、胸、背等皮脂分泌較多,身體四肢則較少。D.皮膚上的皮脂膜有一定的酸度來保皮膚,皮膚具有(jùyǒu)恢復原來PH值的能力,此能力稱為中和力。第一百一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4)汗腺:
是分泌汗液的器官,總數約兩百萬到五百萬個。在手掌及腳掌處最多。A.小汗腺:位於真皮處,分佈全身,每人正常的排汗量一天約900c.c.,主要是調節體溫的作用。分泌過多時產生多汗症,長痱子、濕疹,化粧容易(róngyì)脫粧。
B.大汗腺(汗漿腺):是附隨在旁邊的汗腺,局部份佈在腋下、肚臍旁。分泌異常則產生狐臭,就是由於細菌的分解而產生的味道。第一百一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5)毛細血管:能供給皮膚營養、防止老化,一平方公分的皮膚大約分佈著四尺的血管,通常皮膚受了傷都會流血這是傷到真皮所致(suǒzhì),若只傷到表皮則無流血現象。受傷後皮膚的更生力也是存在真皮層,雖稍傷到此層,但皮膚並不致留下疤痕。
第一百二十页,共一百三十五页。5.吸收作用(zuòyòng):可直接經由擴散作用(zuòyòng)通過表皮進入體內被吸收。油脂類及可溶於脂肪的物質也可經過毛囊皮脂腺通過皮膚而被吸收。油脂類及可溶於脂肪的物質也可經過毛囊皮脂腺經過皮膚而被吸收。第一百二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五页。皮膚本來的使命最重要的是保護身體,因此基於這種因素,並不積極的吸收(xīshōu)而是有條件的吸收(xīshōu)。(皮膚吸收(xīshōu)的條件是要經過乳化性酸膜,而皮膚保養品是與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团外卖活动策划方案
- 医疗器械公司劳动合同
- 庭院绿化施工合同
- 高效办公工具使用解决方案
- 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与应用合作协议
- 地产项目土地开发合作合同
- 个人分包劳务分包合同
- 新兴技术交流及应用方案推进工作指引
- 医疗行业智能化诊断系统构建方案
- 战略合作合同协议
- 研学旅行概论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 控股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图.docx
- DB11_T1713-2020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最常用2000个英语单词_(全部标有注释)字母排序
-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知识分享
- 特种设备自检自查表
- 省政府审批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市级审查报告文本格式
- 往复式压缩机安装方案
-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PPT课件
- 在银行大零售业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解学习
- 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