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青海省湟川中学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881c8e4a52905aafc610fbe9d09e4d/29881c8e4a52905aafc610fbe9d09e4d1.gif)
![2023届青海省湟川中学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881c8e4a52905aafc610fbe9d09e4d/29881c8e4a52905aafc610fbe9d09e4d2.gif)
![2023届青海省湟川中学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881c8e4a52905aafc610fbe9d09e4d/29881c8e4a52905aafc610fbe9d09e4d3.gif)
![2023届青海省湟川中学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881c8e4a52905aafc610fbe9d09e4d/29881c8e4a52905aafc610fbe9d09e4d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可以用多种方法验证细胞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能被红墨水染色的细胞具有活性 B.能被苏丹Ⅲ染色的细胞是死细胞C.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具有活性 D.能发生胞质环流的细胞具有活性2.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C.光照强度为a~c,曲线Ⅰ、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a~b,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3.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各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O3,24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下图为测得未胁迫组和胁迫组植株8h时的光合速率柱形图。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作用部位在线粒体的内膜B.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提高CO2的浓度来缓解C.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D.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纤维素、肝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B.ATP、DNA、RNA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C.酶、抗体、激素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D.脂肪、磷脂、胆固醇都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5.白化病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两种常见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分别表示转录、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B.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M1与M2在结构上有差异C.图中两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D.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选择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6.研究发现,一条DNA上的某基因经“DNA—RNA—DNA”途径可转移插入本DNA其他位置或其他DNA上。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DNA→RNA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和脱氧核苷酸B.RNA→DNA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脱氧核苷酸C.该基因转移至本DNA上时可能引起基因突变D.该基因转移至其他DNA上时可能导致基因重组7.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分泌脲酶将尿素分解成NH3,玉米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NH4+用于植株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菌中的高尔基体参与脲酶的加工和运输B.玉米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NH4+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C.NH4+中的N可作为玉米细胞中蛋白质、糖类等的构成元素D.分解尿素的细菌中具有裸露的环状DNA分子8.(10分)某研究小组对长白山区的东北兔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组成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Ⅰ成年组Ⅱ小计雄性/只102710553雌性/只82010744合计/只1847201297组成百分比%18.5648.4520.6312.23100性别比(♀:♂)1:1.251:1.351:11:0.711:1.20A.在调查时的环境条件下,东北兔的种群数量将趋于减少B.完成本调查的关键在于年龄及性别的准确判定C.东北兔幼年组、亚成年组的雄性比例较高,成年后则相反D.东北兔的种群密度可通过标志重捕法来进行估算二、非选择题9.(10分)近些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回答下列问题:(1)一分子的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2)提取薄荷油常采用萃取的方法。萃取过程常采用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其原理是____________。在萃取过程中会用到冷凝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确定分离获得的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同时还要进行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测定纤维素酶活力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分离纤维素酶,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采用____________法;也可以根据____________和分子大小、形状的不同采用电泳方法分离。10.(14分)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产生的赤霉素(GA)转运到糊粉层后,诱导相关酶的合成进而调节相关的代谢过程,促进种子萌发。如图所示,请回答:(1)种子萌发时,胚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由____________(填部位)提供。(2)β淀粉酶在由钝化到活化过程中,其组成中氨基酸数目将____________。(3)为研究淀粉酶的来源,研究者为萌发的种子提供14C标记的氨基酸,结果发现α淀粉酶有放射性,而β淀粉酶都没有放射性,这表明____________。(4)若要验证糊粉层是合成α淀粉酶的场所,可设计一组对照实验。选取____________的去胚大麦种子,用____________处理,检测是否产生α淀粉酶。(5)由题意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11.(14分)异丙草胺是一种除草剂,可被杂草幼芽吸收。为研究适合玉米田除草所需的异丙草胺最适浓度,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的种植地,随机分组,在适宜的条件下,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一段时间后,测得玉米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及去除杂草百分率,如表所示。曲线图是在适宜条件下,使用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培养24h后,测定的玉米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请分析回答问题:异丙草胺浓度/(mg•L-1)叶绿素b/(mg•L-1)叶绿素a/(mg•L-1)去除杂草百分率(%)01.567.55051.637.5030151.667.4590250.351.7892350.341.7595(1)玉米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内的_____上;若要提取叶绿素,常用_____作为提取液。(2)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玉米田中适宜的异丙草胺使用浓度为_____mg•L-1。虽然过高浓度的异丙草胺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但它会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而使其光合速率显著下降。(3)曲线图中,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这两个指标可直接通过实验测出的是_____。(4)曲线图中,异丙草胺浓度为50mg•L-1时,玉米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12.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机体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谷氨酸是一种含有2个羧基的非必需氨基酸,这2个羧基在其分子结构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2)谷氨酸在神经元细胞体中生成后,会借助囊泡膜上的谷氨酸转运体逆浓度梯度转运到囊泡中贮存,这种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兴奋传导到神经末梢后,神经末梢将谷氨酸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该过程完成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3)当谷氨酸过度释放时会成为一种毒素。一方面它与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结合,促进___________大量进入细胞内,激活了一氧化氮合酶产生过量的一氧化氮(如图),引起神经元严重创伤;另一方面它还能引起神经与肌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___________(填“增高”或“降低”),引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导致小儿惊厥发作。若某种药物可以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小儿惊厥,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答案解析】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苏丹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当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时,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细胞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题目详解】A、红墨水不能进入活细胞,不能被红墨水染色的细胞是活细胞,A正确;B、苏丹III染液可将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橙黄色,而该实验中的花生子叶细胞是活细胞,B错误;C、若植物细胞死亡,失去选择透过性,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C正确;D、能发生胞质环流的细胞是活细胞,D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生物学实验中,有些实验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如观察细胞质环流、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等实验,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经过盐酸处理后,细胞已经死亡。2、C【答案解析】
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详解】曲线Ⅱ和Ⅲ的自变量为CO2浓度不同,因此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A正确;曲线Ⅰ和Ⅱ的自变量为温度不同,所以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B正确;光照强度为a~c,曲线Ⅲ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C错误;光照强度为a~b,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正确。【答案点睛】图中涉及自变量较多,可依题意分别明辨曲线Ⅰ和Ⅱ的自变量为温度、曲线Ⅱ和Ⅲ的自变量为CO2浓度等。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围绕“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3、B【答案解析】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题目详解】A、寡霉素抑制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场所位于线粒体内膜,A正确;B、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活性,提高CO2的浓度可能无法缓解,也可设置提高CO2浓度的组别来探究或验证,从图中无法得知提高CO2的浓度可以缓解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B错误;C、对比W+H2O组和T+H2O组,自变量是是否转入基因Z,可知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再结合W+H2O组(胁迫和未胁迫)和T+H2O组(胁迫和未胁迫),可知转入Z基因能降低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减小(差值减小),因此基因Z能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C正确;D、对比W+H2O组和W+NaHSO3组,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胁迫下光合速率的差值减小),D正确。故选B。4、B【答案解析】
生物大分子是指由多个单体聚合而成的多聚体,一般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形成的碳链构成基本骨架。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少部分酶的本质为RNA。识记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和功能等,是本题的解题关键。【题目详解】A、葡萄糖属于单糖,不是生物大分子,A错误;B、ATP、DNA和RNA中都含有五碳糖、含氮碱基和磷酸,因此组成元素均为C、H、O、N、P,B正确;C、部分酶的本质为RNA,激素不都是蛋白质,例如性激素的本质为固醇,不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C错误;D、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不包含脂肪,D错误;故选B。5、D【答案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基因1经①转录形成M1(mRNA),经②翻译形成血红蛋白,构成正常红细胞或镰刀型红细胞;基因2经①转录形成M2(mRNA),经②翻译形成酪氨酸酶,酪氨酸酶作用于酪氨酸形成黑色素。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1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2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题目详解】A、由分析可知,过程①②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A错误;B、由于M1和M2是由不同的基因转录形成的,所以M1和M2在碱基排列顺序上有差异,mRNA的结构均为单链结构,B错误;C、由图示可知,基因1控制生物的性状属于直接控制,基因2控制生物的性状属于间接控制,两者控制方式不同,C错误;D、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应该从人群中调查,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应该从患者家系中调查,故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D正确。故选D。6、A【答案解析】
1、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2、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题目详解】A、DNA→RNA过程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和核糖核苷酸,A错误;B、RNA→DNA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脱氧核苷酸,B正确;C、该基因转移至本DNA上时,可能插入其他基因内,导致其他基因结构的改变,引发基因突变,C正确;D、该基因转移至其他DNA上时,若插入DNA的非基因区,可引起基因重组。若插入DNA的基因区,可引起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及生物变异类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识记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所需要的条件;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7、D【答案解析】
玉米根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尿素分解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原核细胞所有的特征。【题目详解】A、尿素分解菌属于原核生物,无高尔基体,A错误;B、玉米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NH4+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B错误;C、糖类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N元素,NH4+中的N可作为玉米细胞中蛋白质等的构成元素,C错误;D、尿素分解菌中具有裸露的环状DNA分子,D正确。故选D。8、A【答案解析】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幼年组和亚成年组雄性比例偏高,而成年组Ⅰ雌雄比例为1∶1,成年组Ⅱ雌性比例偏高,这有利于种群的繁殖。【题目详解】A、根据表格中不同龄组所占的比例可知,老龄组所占比例为1-18.56%-48.45%-20.63%-12.23%=0.13%,即种群的幼年个体数量多,老年个体数量少,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故在调查时的环境条件下,东北兔的种群数量将增加,A错误;B、表格中统计了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故完成本调查的关键在于年龄及性别的准确判定,B正确;C、由表格数据可知,东北兔幼年组、亚成年组的雄性比例较高,成年后则相反,C正确;D、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所以调查东北兔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来进行估算,D正确。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和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图表中相关数据,获取相关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9、小肠肝脏薄荷油易溶于有机溶剂使混合气体冷凝,防止薄荷油随水蒸气蒸发而散失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凝胶色谱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答案解析】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正是在这三种酶的协同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2.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凝胶色谱法所用的凝胶是一种微小的多孔球体,在小球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3.电泳就是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迁移速度。【题目详解】(1)一分子的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2)由于薄荷油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提取薄荷油可采用萃取法。使混合气体冷凝,冷凝后薄荷油和水分离,防止薄荷油随水蒸气蒸发而散失。(3)由于纤维素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因此一般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表示纤维素酶的活力。(4)根据分析可知,纤维素酶本质为蛋白质,若要分离纤维素酶,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采用凝胶色谱法;也可以根据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和分子大小、形状的不同采用电泳方法分离。【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萃取法提取薄荷油的注意事项、对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等,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0、胚乳减少ɑ-淀粉酶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新合成的,而β–淀粉酶是种子中已存在的有糊粉层和无糊粉层等量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基因选择性表达)【答案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β-淀粉酶在由钝化到活化过程中是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完成的,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部分肽键断裂。2、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为萌发的种子提供14C标记的氨基酸,可检测新合成蛋白质的位置。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糊粉层是合成α-淀粉酶的场所,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糊粉层,赤霉素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是无关变量。【题目详解】(1)大麦种子的淀粉主要储存在胚乳中,大麦种子萌发时,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由胚乳提供。(2)β淀粉酶由钝化到活化的过程中,需要蛋白酶的作用,而蛋白酶可使肽键断裂,水解掉部分氨基酸,所以β淀粉酶在由钝化到活化过程中,其组成中氨基酸数目将减少。(3)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为萌发的种子提供14C标记的氨基酸,发现α-淀粉酶有放射性,说明α-淀粉酶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新合成的,而β-淀粉酶都没有放射性,说明β-淀粉酶不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新合成的,是种子中已存在的。(4)要验证糊粉层是合成α-淀粉酶的场所,可选取有糊粉层的和无糊粉层的去胚大麦种子。因为题干中指出小麦种子萌发时,胚产生的赤毒素(GA)转运到糊粉层后,诱导相关酶的合成进而调节相关的代谢过程,促进种子萌发,所以应用等量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检测是否产生α-淀粉酶。(5)由题意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答案点睛】分析题图对于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的过程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无水乙醇(或丙酮或95%酒精加无水碳酸钠)15光反应氧气消耗速率线粒体和叶绿体【答案解析】
据图分析:随着异丙草胺浓度的增加,整体上看玉米中叶绿素的含量会下降,去除杂草百分率上升;分析曲线图可知,异丙草胺浓度为0时,氧气消耗速率大于氧气生成速率,随着异丙草胺浓度的增加,氧气消耗速率先略有升高再略有下降最后保持稳定,氧气生成速率先略有升高再逐渐下降。【题目详解】(1)玉米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铁岭货运上岗证考试题
- 2025年唐山c1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
- 2024-2025年高中政治课时作业10新时代的劳动者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2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版高中生物2.1.1-2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分离规律试验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盐类的水解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4.1光的反射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7李将军列传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蚜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2节组成细胞的无机物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1
- 我想你的检讨书
- 2025-2030全球废弃食用油 (UCO) 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的催化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元月调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一年级下册劳动《变色鱼》课件
-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空白离婚协议书
- 校长在行政会上总结讲话结合新课标精神给学校管理提出3点建议
- T-CSUS 69-2024 智慧水务技术标准
- 2025年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 湖南大学 嵌入式开发与应用(张自红)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