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8人教版中考必背古诗文篇目理解性默写大全2017中考复习之:课内必背古诗文重点句默写
1、《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阐述以求学为快乐的(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学习中我们应奉行的态度)句子是:知之者不
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对于别人的误解,《论语》告诉我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如何向他人学习?用《论语》中的语句回答是:(唐太宗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让我们联想到语句)择
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句子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君子对富
贵的态度)的句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论语》中强调向一切人随时随地学习的语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论语》中强调复习时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论语》中表达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欢迎的语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论语》中集中体现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的三句话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10、孔子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句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既要广博的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3、《观沧海》中统领全诗的(线索)句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4、《观沧海》中写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诗人主观感受,运用夸张、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
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5、《观沧海》中显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显示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的句子
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6、《次北固山下》表明思乡之切的句子(乡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7、《次北固山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的句子(哲理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8、《钱塘湖春行》中借助动物传递春天来临的信息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9、《钱塘湖春行》中突出早春生机,着重表现人的主观感受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0、写诗人陶醉在湖光山色中,被美丽的景色所陶醉,流连忘返的语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1、《天净沙·秋思》中显示环境的幽静,以乐景写哀情的句子是:小桥流水人家。
22、《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3、《虽有嘉肴》用引用来加强论证的句子是:学学半。通过论证得出的中心观点是:教学相长也。
24、《河中石兽》在讲完事件后感叹道: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1、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2、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3、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1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5、《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一)、《桃花源记》
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景物(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文中描写桃花源老人小孩生活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渔人甚异之。
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二)《陋室铭》
1、文中的名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写居室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交往对象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写室中生活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互文见义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表明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
10、《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爱莲说》
2、表明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鄙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5、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全文的纲领句)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似的语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人们常用周敦颐《爱莲说》里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赞美人们洁身自好,超世脱俗,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2、表现莲虚心、刚正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表现莲声名远播又正直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比观赏其他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爱莲说》中写莲高洁、质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7、描写莲的生长环境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描写莲的体态、香气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9、《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在被争名夺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
(四)《三峡》
1、引用渔人的民歌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写夏天水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侧面写山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①表明三峡山高而陡、江面狭窄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②对比衬托出三峡夏水流逝急速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表现三峡春冬之水清澈异常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总写三峡春冬之景色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渲染出三峡的秋景肃杀凄清的句子是: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五)《答谢中书书》
1、文中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表明自豪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之句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4、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的表达清高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6、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7、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记承天寺夜游》
1、写照月夜下承天寺院中景色如画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很多古人的作品,总让我们陶醉于当时的明月清风、松柏竹林。其实,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只要我们保有内心的一份闲适和豁达,再平凡的生活也有诗意,再繁杂的日子也能美丽。
3、表露旷达心境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湖心亭看雪》
1、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下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望岳》
1、远望的句子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近望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细望的句子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表明愿望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6、透过《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7、《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8、《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3、词中通过渲染战时的肃杀气氛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的词句是: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的主旨句(表达报效国家的决心):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词中动用典故言志的词句是:亲射虎,看孙郎。或(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典故表情达意的语句,请写出这样的两句,并注明和出处。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五)《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角和听角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或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出无尽感叹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具体描写军营生活的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义相近的句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词中表现词人愿为国家效力,梦中也不忘报国志愿的句子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词中表现戍边将士骑术精湛,射技高超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李白《行路难》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破阵子》中同样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戍边将士的诗句,请写出你印象最深的连续两句,并注明和出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出师表》: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赏罚同一标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广开言路);②严明赏罚;③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3)、分析形势:①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②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志趣(无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先后汉兴衰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出师目标(“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9)表达感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10)《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12)“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3)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全文的中心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用课文词语回答)
2、联系全文,在文中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选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5、选文中用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这六个人物及事例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鱼我所欲也》
1.全文的中心观点,也是表明“舍生取义”的决心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一样意思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在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失其本心。
《曹刿论战》
1.统领全文,暗示文眼,反衬曹刿的形象特点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最赞成鲁庄公的第3个参战条件,因为它体现了“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这些句子
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关于“士兵的勇气决定战争胜负”的经典论断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齐鲁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典范,从中让我们领略了一个善于把握战机的曹刿。概括曹刿选择合适时机进攻的四字短语是:彼竭我盈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好局面。
2、邹忌是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三个方面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
3、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虽欲言,无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份第二季度跨境航天食品无菌包装场地租赁卫生协议
- (新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析+大单元教学设计+详细教案
- 25年2月份深空探测模拟舱密闭空间计时心理评估
- 2025年份首季度卫星发射塔架拆除技术安全协议
- 网络安全与文明
- 2025金融机构贷款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版委托房屋出售合同书
- 二零二五民间借款协议合同范例
- 急冷塔设计停留时间
- 土地委托转让居间合同范例
- 教育评价改革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方案
- 壁纸施工协议书范本
- 2025年辽宁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试题及答案
- 学校健身俱乐部的盈利模式探索
- 2025年浙江嘉兴市海宁实康水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
- 人教版 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素养评价(含答案)
- 无锡诺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放射性药物开发及核药装备研制项目报告表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仿真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与纠纷调解典型案例-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