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古希腊罗马哲学希腊古风时期(前6-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希腊古典时期(前4世纪)
古希腊哲学的第三个阶段是希腊化时期(约前3—5世纪)
第一章古希腊早期哲学(选择题居多)线索:唯物主义:伊奥尼亚派T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T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唯心主义:毕达哥拉斯派和爱利亚派为主特点:①哲学家关心的中心问题是宇宙生成问题,即世界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哲学与科学不分,许多科学家同时又是哲学家,他们常常从哲学的角度对自己无法解释的自然想象进行推测。哲学与宗教神话有密切关系。带有朴素直观的特点,并逐步向抽象思辨和概念思维的方向发展。认识发展史:早期古希腊哲学家思考的本源问题,有两对矛盾:一和多的矛盾以及变和不变的矛盾,这两对矛盾产生四种立场:伊奥尼亚派认为本原是“变化的一”(或气,或水,或火)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是“不变的多”爱利亚派认为本原为存在,存在是“不变的一”元素论者所认作的本原是“变化的多”(或根,或种子,或原子)一、伊奥尼亚派(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组成)伊奥尼亚是古希腊时代对今天土耳其安那托利亚西南海岸地区的称呼,即爱琴海东岸的希腊爱奥里亚人定居地。伊奥尼亚重要的城市有以弗所、米利都和伊兹密尔。这些城市靠贸易富强起来,它们结盟为伊奥尼亚联盟。1、米利都派(1)泰勒斯的“水本原”说泰勒斯(鼎盛年约公元前585—前584)是米利都派创始人。被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首先开始思考“世界本原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他的回答是:水是万物的本原。他提出两方面的理由:一方面,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另一方面,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漂浮在水上的图示用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评价:“水本原”说看似幼稚,但泰勒斯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的做法,表现出哲学思维的本质。(2)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看到“水本原”说的局限性,他认识到,世界万物及性质的多样性不能被归结为某一特定的物质形态和属性,“水本原”可以解释事物的湿性,但却不能解释火的热性、土的干性、气的冷性;反之亦然。“在火、气、水、土之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生成万物。”万物的本原不是水,而是“无定”可以理解为:世界的原初状态是各种事物与性质共生共处的状态。(万物的本原是“无定”或阿派朗(apeiron);世界的原初状态)万物的生成是“无定”分化,万物的消亡则是万物归复于“无定”;提出“补偿原则”,用以解释一些事物的生成伴随着另一些事物消亡的必然性和原因。“一切存在着的东西都由此生成的也是它们灭亡后的归宿,这是命运注定的。根据时间的安排,它们要为各自对他物的损害而互相补偿,得到报应”。(3)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本原”说“气”是世界的本原。他提出的“气本原”说综合了“水本原”和“无定”的特征:一方面保留了“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气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性质。“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气”作为万物的本原时候,他不仅以气的凝聚与疏散说明宇宙万物的生成,从本原自身内部寻找运动变化的原因,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将泰勒斯的两个命题合而为一了;“气”是维持生命存在的因素,而“灵魂”的原义就是气,气息或呼吸,这就使本原与灵魂统一起来了。2、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1)提出“火本原”说•“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两层意思:一是火的活动状态(活火),即燃烧和熄灭;二是世界秩序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决定着火的活动的分寸,并在所有事物之中保持着自身的同一。他没有简单地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变化状态,而是在一与多、永恒和变化的关系中把握本原。他的“火本原”说认为,外在的本原是火的状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生成或归复),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2)逻各斯学说含义:“逻各斯”(logos)在古希腊语中本是一个源于动词lego(说)的普通名词,基本含义是言说、话语,据此而派生出道理、理由、理性、考虑、比例、规则等许多其他的含义。中文中难以找到与之相应的概念,因而通常音译为“逻各斯”,有时亦以老子的“道”译之。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把逻各斯作为重要概念引入哲学,并赋予了它新的意义。逻各斯是万物必须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规律”。他指出,这个逻各斯不仅永恒存在着,而且“万物都根据这个逻各斯生成”,“逻各斯乃是共同的”。谁不认识并进而服从逻各斯,谁就无法获得智慧,把握真理,相反,“如果不听从我而听从这个逻各斯,就会一致说万物是一,就是智慧”。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逻各斯使知识有了可能性。赫拉克利特把逻各斯作为运动变化的尺度,使知识有了确定性。由于逻各斯的介入,使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具有了某种二元式的结构:始终处于生灭变化之中的自然万物,和永恒不变的逻各斯。生成辩证法T事物之间的几种关系:对立面的统一关系:医生治病所用的恶的手段和善的效果的统一;圆周上的终点和起点的统一等。对立面的转化:一切皆流,万物常新;我们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等。对立面的和谐关系:不同得颜色绘出逼真的肖像,不同的音调谱成动听得曲调等。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驴爱草料,人却珍爱黄金,最美的猴子与人类相比也是丑的等。自然惯于掩盖自己他肯定通过感官得到认识的必要性,宣称热爱智慧的人必须熟悉很多的事物,因而他更为喜欢那些可以看见、可以听见和可以学习的东西;自然惯于掩盖自己,本性隐于深处,逻各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假如人们的灵魂是表浮的话,眼睛和耳朵就是最坏的见证”。所以,他主张要正确理解和感觉语言材料,把握自然或本性,即他所说的逻各斯。小结(1)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在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赫拉克利特对逻各斯和运动绝对性的强调,对认识论的探讨,从正反两方面深刻地影响了巴门尼德、柏拉图等人。黑格尔称之为辩证法的奠基人。(2)在哲学史上,赫拉克利特首次真正认识到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是运动变化的根源。(3)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因素。由于自然惯于掩盖自己,所以在如何使人们认识逻各斯的问题上,赫拉克利特似乎没有多大的把握,这就使他的辩证法思想潜藏着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因素。“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命题,我没有纳入我的逻辑学中。”黑格尔二、毕达哥拉斯派毕达哥拉斯(鼎盛年为公元前532/531年)由于他本人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所以后人把他的思想与学派其他思想家的思想统称为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试图把神秘宗教与哲学思辨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原始唯心主义的倾向。1、“数本原”说(数是万物的本原)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数学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和几何结构,1是点,2是线,3是面,4是体。世界生成过程就是由点产生出线,由线产生出面,由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可感形体,产生出水、火、气、土四种元素。第二类是数学关系,规定了事物的对立和比例关系,如有限和无限、奇数和偶数、一和多、直线和曲线、正方形和长方形。第三类是用数字代表的自然和社会的抽象原则,如右和左、静和动、明和暗、善和恶。数成为人认识神的主要方式。毕达哥拉斯开辟了理性主义宗教传统。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先于有形事物而存在,为唯心主义开辟了道路。2、宇宙是天体的和谐“宇宙”(cosmos)的本义是“秩序”后来逐渐从“秩序”转变为“世界秩序”或“有秩序的世界”即“宇宙'”和谐”(harmonia)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主要指一定的数的比率关系。天体的运行服从数学关系。宇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总和,二是指天地间的秩序。宇宙是天体的和谐。宇宙中央是宙斯的祭坛,十个天体围绕中心作永恒的圆周运动。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或产生于和谐。美是和谐,友爱是和谐,音乐是和谐,天体是和谐,灵魂是和谐。3、灵魂的净化与和谐(力图使宗教的灵魂观与哲学观念相调和)灵魂不朽与轮回转世。可见的世界是虚幻的,人死后灵魂会附在动物上,灵魂不朽,且可以循环再生;“灵魂”在《荷马史诗》中表示人死方止的呼吸、生命;泰勒斯视之为普遍的生命力和活动的原则,在这里,同一个灵魂可以流动于不同的身体,因而开始有了个体性和独立性,虽然还不具有完全的非物体性。最好的和谐、净化灵魂的手段、是音乐、哲学和数学。最重要的格言有两条:什么是智慧?数目。什么是最美好?和谐。和谐首先是数目的性质,但数目的和谐可以感染和净化灵魂,使灵魂处于同样的和谐状态。把爱智慧作为净化灵魂的思辨活动,追求灵魂脱离肉体的疯狂,可谓神秘主义哲学的始祖。4、倡导理智上对神的狂热信仰毕达哥拉斯是原始宗教奥尔弗斯教的改革者,反对感性上对神的狂热的信仰,倡导一种理智上对神的狂热信仰,理智信仰的主要形式是对数的研究。奥尔弗斯教派信仰色雷斯人的丰收之神巴库斯,把感性上的“激情状态”下的沉醉作为神人合一的实现方式。毕达哥拉斯建立了一个宗教一政治结社形式的学派,追求一种理智上的激情的沉思,并在政治上争取对国家的控制权来实现圣人的统治,主要教义是灵魂的轮回,数是万物的本源。小结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的数本原论显然还没有摆脱感性经验的限制,是米利都学派与爱利亚学派之间的中间环节。抛开米利都学派事物本原“无定”原则,确立“数”本原原则,对后来定量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灵魂与肉体分离,灵魂不死、轮回转世对苏格拉底、柏拉图、基督教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赫拉克利特这三派哲学“各具自己的特点并彼此对立,而这种区别和对立又恰表现了原初哲学思想的内在辩证本性,使它们形成为一个相当完整的发展圆圈。因而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有机的总体;这个圆圈或总体有着同以后哲学发展相区别的显著特点,因而可以单独地划分出来作为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乃是希腊哲学以至全部西方哲学发展过程的原始出发点或开端。”三、爱利亚派(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之间。主张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1、色诺芬尼先驱(鼎盛年为公元前540年)考点:如何理解不变的一(神)◊批判神人同形同性论(开始动摇了神话的基础):神话里的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想象出来的,否认诸神中有一个主神。各民族有不同外表和性格,按照自己形状和性格想象出来的神的观念是相对的,想象神有与人同样的形象必然导致荒谬的结果。神是一个没有形象的存在。他说“有一个唯一的神,是诸神和人类中间最伟大的;他无论在容貌上或思想上都不像凡人”不仅没有人的形体,而且没有任何形体,“神是全视、全知、全闻的”他还认为,神毫不费力地以他的心思摆布着一切,神永远保持在同一个地方根本不动这样的神是唯一的不变的世界本源。理论神:“神”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2、巴门尼德领袖(鼎盛年为公元前500年)地位和影响:开辟了古希腊哲学形而上学的发展方向。观点:(1)真理与意见的区分(考点)两者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认识能力真理之路:依靠理智进行辨析和思考,获得世界的本质;意见之路:依靠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两者是理智和感觉所认识的两种不同对象真理之路:“圆满的”“不动摇的中心”,其认识对象是光明的领域,是存在、“是者”。意见之路:“不可靠的”,其认识对象是黑暗的领域,是非存在,“非是者”。两者达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意见之路上的人“心中不知所措”,如同聋子和瞎子一样无所适从,而真理使人确定知道所学的各种事情,“用你的心灵牢牢地注视那遥远的东西,一如近在目前”。“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归根到底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分:一条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遵循真理。另一条是: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走这条路,是什么都学不到的。”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对真理的不同表述是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之争的最初形式。赫拉克利特比巴门尼德更接近真理。(2)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什么是“是者”(存在)?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和统一性,相当于色诺芬尼的“神”。首次提出“思想与存在同一性”的原理=在思维基础上唯心主义的同一性(3)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是者”有如下的性质):存在是不生不灭的“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也不灭”推论认为,存在既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因为它全部是现在。存在是“连续性的一”“存在不可分”存在是不动的。“存在被局限在巨大的锁链里静止不动”存在是完满性的。“存在有如一个滚圆的球体”虽然巴门尼德力图使他的“存在”摆脱感性事物的纠缠,但他最终还是没有让他的“存在”摆脱感性的性质,因为他往往又把存在说成是有形体的。存在是思想的对象。“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存在不能靠感性经验把握。“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小结:巴门尼德哲学思想的意义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提出了“存在”和“非存在”、本体和现象、真理和意见、一和多、永恒和生灭、运动和静止、可分和不可分、连续与间断等对立概念和现象,蕴含着辩证法的因素,确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最早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观点;开始使用逻辑论证的方法,使哲学向理论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3、芝诺(鼎盛年约为公元前468年)亚里士多德称赞他发现了辩证法,黑格尔也称之为概念辩证法的创始人。芝诺否定运动的存在,为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所作的辩护。四个否认运动的悖论(1)“二分法”运动着的东西在到达目的地之前须先完成行程的一半,而在完成行程的一半后,还须完成行程的一半一半如此分割,乃至无穷,因而它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是无限的,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结论:无穷是不可穷尽的过程,运动永远不可能开始的。(2)“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结论:运动中事物没有快慢之分(3)“飞矢不动”任何物体都要占有一定的空间,离开自己的空间就意味着失去了它的存在。飞矢通过一段路程的时间可被分成无数瞬间,在每一瞬间,飞矢都占据着一个与自己大小相同的空间,由于飞矢始终在自己的空间之中,因而它是静止不动的。(4)“运动场”有两排物体,大小相同,数目相等,一排从终点排到中间点,另一排从中间点排到起点,当它们以相同的速度作方向相反的运动时,就会在时间上出现矛盾。芝诺认为这可以证明一半的时间等于一倍的时间。小结:芝诺论证的哲学意义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运动现象中,揭露了连续和间断、无限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之间关系的讨论。芝诺悖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的根源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矛盾:他用辩证思维方式揭露运动中的矛盾,而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否定运动。哲学上首次提出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运动、时间、空间的连续性和可分性问题,成为哲学、数学研究的重要问题。4、麦里棱(鼎盛年约为公元前444)坚持“存在为一”的学说,但超越了巴门尼德关于存在是球形的思想。如果存在是有形体的,或是运动变化中的“多”那么就有以下三个悖论:(1)“存在有形状”的悖论。如果存在有形状,那么它有部分,至少是“二”;如果它是二,必定不能是无限的,而只能相互限制。存在有形状与它的无限相矛盾,因而是不可能的。(2)“存在变化”的悖论。(3)“存在运动”的悖论。评价:麦里棱悖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而是对存在是“变化的多”观点的反驳,以维护爱利亚派认为存在是“不变的一”的立场。而这一悖论从反面启发了恩培多克勒和阿拉克萨哥拉,促使他们提出了存在是“变化的多”的新论证和新观点。小结(1)爱利亚派主张的世界本原是“不变的一”,与主张世界本原是“变化的一”的伊奥尼亚派以及主张世界本原是“不变的多”的毕达哥拉斯派均不同。(2)爱利亚派的突出特点是逻辑辩论,指出对手结论中的悖论,其中既有辩证法因素,也有诡辩之处。(3)重要性:一方面,爱利亚学派开始转变哲学研究的重心,另一方面,为哲学思想表述确定了基本的话语方式。四、原子论(元素派)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划分,“元素派”指在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那些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的哲学家。主要包括主张“四根说”的恩培多克勒、主张“种子说”的阿那克萨戈拉以及原子论者。1、先驱(1)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5—前435年)T四根说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认为万物的生成和消灭是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从一中生多”和“从多中生一”分别是可感事物的生成和朽灭的原因。认为四根的组合和分离不是其自身的能力,而是源于“爱”和“恨”两种力。四根实际上变成了六根,而且“爱”和“恨”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的价值。(2)阿那克萨戈拉(约公元前500—前428年)T种子说第一个把哲学引入雅典的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种子本身没有致使种子结合和分离的力量,产生万物的能动力量在元素之外,叫做“心灵”(努斯Nous)。努斯:独立的、纯粹的精神力量特征:一是灵魂在形体内部起作用,而心灵独立于形体,在有形事物之外起作用;二是灵魂有可感性质,而心灵是没有可感性质的精神阿那克萨戈拉把能动的东西规定为精神性的一种自由、一种自动性;精神的就是自发性、自动性,就是能动性努斯Nous,努斯是运动的来源;这是他第一次真正地把运动的来源问题提出来,并试图加以解决;第一次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作了区分。2、主要代表人物创始人是留基波,典型的原子论者是留基波的学生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鼎盛年为公元前435年)马克思、恩格斯称“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论证概括为四个步骤:第一步:以可感事实为标准,肯定存在的东西是多。如果说存在是充实,那么存在不可能是不可分割的一因为只有通过分割,才会产生出众多的充实东西。第二步:讨论分割充实所需要的条件,这就是虚空。第三步:确定充实的最小单元。并非任何充实的东西都可以充当本原,本原必须是不生不灭的存在。第四步:从逻辑的观点看,存在不等于所是的东西,非存在不等于不是任何东西。观点:(1)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的词义是不可分离的意思。“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2)原子的性质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原子的结合使万物产生,物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是相同的,仅在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上有差异。原子处在漩涡运动之中,漩涡运动就是事物生成的必然性。这是物质自动的思想,排斥了元素派用外在因素来说明运动的缺陷。(3)运动的原因是原子和虚空>先驱认为运动的原因:灵魂、爱和恨、心灵德谟克利特认为,被人们当作运动源泉的灵魂和心灵,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因为球形是最易于运动的形状。(4)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上提出了影像论和约定论影像论:认为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印象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约定论:认为声音、颜色、味道等的感觉,不是依事物的本性生成,而是人为造就的,即约定的。(5)必然与偶然世间万物因原子的结合而产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必然性:德谟克利特把原子的漩涡运动称作必然性偶然性:万物生成的原因必然是原子运动,但原子运动产生出什么事物则是偶然的。第二章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选择题居多)在希腊社会转型时期发生的智者运动中,苏格拉底用揭露矛盾的对话方法讨论关于社会政治问题,推动希腊哲学从自然哲学的世界观向人的主体意识转变。柏拉图继承和发扬了苏格拉底的辩证方法和主体意识,建立了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系把分离学说为特征的理念论、以善为最高原则的目的论、以数学型相为基础的神学宇宙论,与以辩证法为工具的方法论以及以正义为理想的政治哲学结合在一起。一、智者运动含义:一般来说,智者运动是指为提高公民的实践能力所进行的教学实践,是围绕人和社会关系的问题而提出的学说反映了希腊人为摆脱传统宗教和落后习俗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启蒙运动。背景:希腊波斯战争(公元前500〜前449)后,希腊半岛的经济和文化达到一个极为繁荣的时期。当时希腊城邦特别是雅典的公民,几乎都广泛地参与政治事务。在公共政治生活中辩论术显得日益重要,人们迫切要求受到多方面的、更高的教育。为了适应这个需要,出现了一个职业教师阶层。他们自称是“智者”。他们周游希腊各城邦,收学费,传授修辞学、政治学、哲学,为青年人参加公共生活作准备。这一部分人被称作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特点:①到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才专指那些以传授公开论辩的才能为职业的教师和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智者职业具有商业特点。智者的教学活动有明显的功利性,智者着重培养学生演说和辩论的技艺,而不传授知识学理,教学的目标是在政治和诉讼中取胜,而不是寻求真理。智者运动具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倾向,很多智者认为一切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不变的道理一切都可以怀疑,一切被人们奉为规矩的常理都可以在论辩中推翻,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说法,没有是非真假之分,后来有人把“智者”视为“诡辩家”的同义词。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看来,智者是“有智慧的人”而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智者的怀疑主要针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他们按照各自观点解释社会政治和道德的本质。在国家的起源和性质、人和法律的关系等一些重要问题上,形成了自然说和约定说两派不同观点。代表人物及观点:普罗泰戈拉(约公元前490-410年)生于阿布德拉城,主要生活在雅典,据说是第一个自称“智者”的人。普罗泰戈拉的著作有《论真理》、《论神》、《矛盾法》等,均佚失。(1)“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这一命题不是说人决定着万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是说人的认识决定存在着的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本主义的第一个命题,明确表达出人是世界规律的判断者和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反映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2)社会生成论普罗泰戈拉认为,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技术和智慧。城邦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起源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这种思想可以看作是后世社会契约论的先驱。正义和其他政治德性却是人人具有的,所以治国安邦的大事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都有参与的权利。这种思想为城邦民主制提供了某种理论基础。在社会产生的问题上,普罗泰戈拉持约定论的态度,体现了智者运动的基本精神。评价:普罗泰戈拉在自然哲学之后,确定了一个唯一坚固的立足点,这就是人本身,不过这个人是感性的个体的人。他不但不可能克服自然哲学的缺陷,反而将这种局面固定了下来,走向了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高尔吉亚(约公元前483—375年)T相对主义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活动家和演说家,以外交使节的身份长住雅典,教授雄辩术。代表作是《论非存在或论自然》,高尔吉亚和芝诺的方法相似,然而目的相反。他们都是通过逻辑推论揭露别人论点中的矛盾,但芝诺的目的在维护巴门尼德的存在论,高尔吉亚的目的则在批判存在论。(1)无物存在如果有某物,那么它有三种可能:存在;不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首先,如果不存在者存在,存在者存在,那么在存在这一点上,不存在者与存在者都是同一个东西。因此,两者都不存在。其次,第三种可能也不成立。因为既然第一、二两种可能情况皆不成立,那么,由它们合成的第三种可能情况自然不成立。存在物不等于系词“是”普遍不变的意义,现实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存在。反驳:是者存在,不是者不存在。(2)即使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这个命题的实质是:思想和存在不同一。首先,我们所思想的东西并不因此而存在。其次,如果我们所想的东西并不因此而存在,那么,我们就思想不到存在。思想的对象并不必然存在,反之,存在的事物也不能必然被认识。反驳: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原理。(3)即使能认识存在,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语言只是符号和声音,并不告诉别人感官接触到的存在事物。语言不同于被给予的东西。反驳:存在的东西必定可被说。二、苏格拉底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私事,而是对城邦所尽的公民义务。苏格拉底的政治理想是社会正义和国家强盛,这是耽于党派之争的政客们所不能理解的。马克思说,“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化身”,恩格斯说“苏格拉底被称为思维的化身”,列宁说“苏格拉底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观点:1、“认识你自己”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这一评价符合苏格拉底思想发展过程。苏格拉底对早期自然哲学的批判表明,他主张哲学研究由自然转向人事的主要理由出于实用的考虑。他把公众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放弃了对自然奥秘的思辨。他习惯于社会交往的实际行动,思想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提出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完整理论。他把哲学关注的领域从自然转向人的内心,通过审视人的心灵来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苏格拉底试图用内心中的确定性原则取代早期自然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无疑代表了希腊哲学向唯心主义发展方向。2、“德性就是知识”(基本命题)(考点:怎样理解)内在于心里的原则是德性。这里的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原则,是一切知识中最高尚的知识,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的知识。苏格拉底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德性;同时也是判断外部世界和社会行为的原则。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或知识能力是神赋予人的灵魂的本性,灵魂能够实现自己的本性就有知识,就有德性。相反,如果愚昧无知,也就不能认识美德,就会坠入恶行。它说明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知与行是一致的,即获得了关于自我的知识,就能成为有德行的人。他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强化个人的道德意识,认为没有审视的生活不值得度过。没有内在审视就不能认识自己,就不会知道关于善的知识。3、'‘精神助产术”*辩证法反讥T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归纳T否定回答者片面具体意见逐步导向普遍性的真知识诱导T帮助对方说出隐藏在头脑中的思想,是助产术的精髓定义T通过讨论得出确切的概念性知识•苏格拉底式的无知是真诚的态度,没有真诚的无知,便没有对知识的真诚探索,无知的态度是实施苏格拉底对话的关键环节。苏格拉底从个别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对话的方法揭露矛盾,逐步上升到较普遍的命题。辩证法的原意是对话法,苏格拉底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对话法是古代辩证法的成熟形式,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亚里士多德评价的:“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这两样东西都是科学的出发点。”三、柏拉图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主要有:《斐多篇》(论理念)、《曼诺篇》(论道德)《巴门尼德篇》(论观念)《蒂迈欧篇》(论自然、神创世界)《智者篇》(论辩证法)《理想国篇》(论公正与正义)《普罗泰戈拉》、《国家》、《泰阿泰德》等。柏拉图对话分三个阶段:早期:记录苏格拉底的思想中期:借助苏格拉底的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论晚期:对中期理论的困难提出补充和修改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哲学。(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哲学与神话、辩证法与原始唯心主义的结合)(一)理念论(分离学说)T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1、分离学说(“理念”界说)(重点)“理念”本义指“看见的东西”柏拉图把希腊文相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即可译为“理念”理念的特征:第一,理念是不可分的一;第二,理念是不变的;第三,理念是只能思想,不能感知的;第四,理念是永恒的。柏拉图主张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世界之外和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真实普遍的理念世界。亚里士多德因此将柏拉图的理念论概括为“分离学说”。感性世界既不是真实存在,但也不是不真实的存在,而介于存在和非存在之间。感性对象的运动变化决定了意见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反之知识是确定的真理,知识的对象必定是真实的、不变的理念。因此得出结论,作为意见对象的感性世界和作为知识对象的理念世界必定是两个分离的领域。柏拉图把理念当作唯一真实的存在或实体,正是因为此,我们才把柏拉图的哲学称为实在论哲学。真实的东西是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而感性世界的具体事物却是对理念的分有和摹仿。也就是说,世界上先有理念,然后才有万事万物。理念与万物的关系理念世界:超越于感觉事物之上的真实存在的普遍、必然和绝对的知识世界、真理世界。事物世界: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的感觉事物世界,只能产生个别、偶然、相对的意见。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对理念论的反思:反思一: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每个事物都有一个同名的理念,但对于火、人有没有理念柏拉图不确定,否认这一点就等于否认了事物存在的前提和依据,柏拉图只好回避。反思二:关于理念被分有问题事物分有理念而存在,这是柏拉图坚定不移的信念。但是怎么分有,这是一个问题。若分有一部分,就肢解理念,理念就不完整了若分有全部,就会有许多同名的理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成了问题。反思三:模仿和“第三者”问题反思四:有关分离的问题如果理念和事物都不成立,那么将得出两个结论:我们认为自身存在的理念,是不为我们所知的,作为认识对象而设立的东西却无法认识,没有意义。神作为最完美的人,不能统治我们,不能涉及我们的任何事情,我们也不知道神圣的事物。2、知识与存在的对应关系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线喻、四线段喻、日喻和洞穴喻。(1)线喻柏拉图进一步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结论:(1)可见世界是存在的,只有虚无不存在。(2)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处于等级秩序之中,实在性逐渐增强,以善的相为终极目的。(3)每个世界都可细分为两个部分。(4)存在的结构是:一个系统,两个世界和四个部分。(2)四线段将线喻中的线段分成知识和意见两部分,再按照“相对的清晰和模糊程度”,把知识和意见再分别分成两部分(3)“日喻”即太阳之喻。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的理念世界,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万物之所以有可见性,眼睛之所以有视力,都是因为有太阳。在可感领域中太阳是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太阳是视觉的源泉。同理,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心灵之所以有认识理念的能力,皆因善理念的存在。(4)洞喻结论:第一,首先是对假象的假象的认识(木偶的影子,比喻对感性事物的摹仿,如艺术品);然后是对假象的认识(木偶,比喻作为理念之摹本的感性事物);再后是对事物的认识(真实的人和物,比喻理念);最后才是对最高的善的认识(太阳)。(综合前两个比喻)第二,大众总是把不真实当作真实,认为影子比实物真实,洞内比洞外真实。第三,如果有人试图释放囚徒,会遭到强烈反对,甚至会被杀掉。第四,认识过程是上升的。把握实在关键在于回头(反思精神)。第五,我们和囚徒一样,未经审视地接受流俗观念。3、分有和摹仿一是“分有”: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二是“摹仿”: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理念论面临的三个困难(重点):第一,分有说不能解释相与相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也不能解释普遍概念为什么能够陈述个别事物的原因;第二,摹仿说不能解释感性的人何以能够把握理智世界的理念;第三,两个世界的区分没有解释理念的来源,以及如何能够统摄感性世界的原因。不能自圆其说的根本原因是共相与殊相相分离。(二)晚期思想的发展1、通种论《智者篇》中柏拉图提出“通种”说,通常有三对:“存在”和“非存在”、“动”和“静”、“同”和“异”“存在”和“非存在”是一对意义兼容的相或通种。“是者”不等于“存在”,“不是者”不等于“非存在”。“非存在”是“存在”和“异”这两个通种相结合的产物。“存在”与“动”和“静”是兼容的。“动”和“静”是一对不兼容的通种。“同”和“异”兼容。“存在”、“动”、“静”这三个通种与“同”和“异”这对通种兼容,但又不等于两者中的一个。意义:肯定了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是对理念论的一个重要发展。2、“灵魂回忆”说(第一个粗糙的先验论)(重点)◊为了回答感性世界中的人为什么能够认识理性理念世界的问题,柏拉图利用毕达哥拉斯派宣扬的“灵魂不朽”“灵魂转世”的宗教神话,说明灵魂起着联结理念世界和人身体的中介作用。(1)灵魂:纯粹的理性、服从理性的激情、不服从理性但向往肉体的欲望;理性: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不朽的,与理念相通,是灵魂的本性;激情: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本性。(2)灵魂的各部与各种德性相对应,是政治关系的基础;理性——智慧——保王者激情——勇敢——武士欲望——节制——生产者(3)灵魂的本性:“从外面获得运动的事物无灵魂,自身内即有运动的事物有灵魂”。“自我运动即是灵魂”。(4)灵魂与物体的关系:“按照自然的规定,灵魂先于物体。物体是第二位的、后生的;灵魂是统治者,物体是被统治者”。物体在有益和有害的双重意义上反作用于灵魂。(5)灵魂回忆和灵魂不朽:灵魂附着于躯体之后,由于受到躯体的干扰和污染,因此而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和教育,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灵魂是没有生成的、永恒不朽的。主要作用:为苏格拉底方法提供了本体论的论证。之所以能够在灵魂内部诱导出真理,原因在于灵魂回忆起理念世界的知识。用灵魂中关于理念的天赋知识,回答生活在可感世界的人何以能够认识理念的诘难。“回忆说”回应了智者为否定知识的可能性而提出的学习悖论。回忆是灵魂对自身的关注和理念世界的追求。3、宇宙创造论《蒂迈欧篇》在《蒂迈欧篇》中,柏拉图借毕达哥拉斯主义者蒂迈欧之口,把摹仿说、数本原说和灵魂不朽说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神话和数学相结合的宇宙创造论。造物主依据的最初型相有两个:正方形的一半和等边三角形的一半。造出元素和万物之后,造物主又按照自己的心灵,造出“世界灵魂,弥漫在万物之间,规定万物秩序,推动万物运动变化。”(三)政治哲学*理想国以斯巴达城邦为楷模,实际上是斯巴达社会的等级制度与原是共产主义生活方式想混杂的一个产物。柏拉图认为: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了的国家,所以一个人具有什么性质,一个国家也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如果灵魂的三个部分具备了各自的美德,作为整体的灵魂就有了“正义”。(个体到国家)同样,国家由三个等级构成,国家的统治者、国家的保卫者或武士、劳动者或一般民众。这三者相当于个人灵魂中的理性、意志、欲望。统治者的美德就是智慧,保卫者的美德就是勇敢,劳动者的美德就是节制。若三个等级的人都各自遵循各自的美德原则,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正义的国家,就是“理想国”。理想国中,统治者、保卫者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界限是壁垒森严和不可逾越的,如果僭越,那就是不道德的。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即古希腊“古典四德”。理想国中,第一二等级实行财产公有制度,人们从小就过集体生活,在公共食堂就餐,婚姻和家庭也由国家统一安排,抚养儿童是国家的责任。统治者最应该拥有智慧。什么样的人才最有智慧?当然是哲学家。指出雅典民主制有缺点:①无节制的自由,社会无序混乱②实行大多数人统治的原则,不按照理性而按照意见决策③民主制必然导致僭主制“除非哲学家变成我们国家中的国王,或者我们叫做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能够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第三章亚里士多德哲学评价:他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最博学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他用他充满错误的思想统治了西方人达千年之久;他是逍遥学派的创始人,是古希腊最早的“读书者;”他是第一个给科学知识分类的人;他是逻辑学之父;他是第一个研究思想的方法的人;著作:第一部分是逻辑学的:如《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以及附录《辩谬篇》这些是告诉我们如何思想的著作,被编辑在《工具论》中第二部分是自然科学的:《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生理学》等第三部分是美学:如《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第四部分是哲学:如《尼各马科伦理学》《大伦理学》《欧德谟伦理学》《论善与恶》《政治学》《家政学》此外就是最有名的《形而上学》认为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汇总,包括理论科学(第一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动物学)、实践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语言艺术三类。一、物理学(自然哲学)1、运动的“三本原”和“双重本质”运动的本原:质料、形式、缺乏质料是自然物的不变载体,使自然物在运动变化中保持同一;形式决定自然物的特定性质和状态,一个形式相对固定,但由于自身的缺乏而转化成另一个形式。事物从已有的形式转化为所缺乏的形式,便完成了一个运动变化过程。“三本原”说用对立面对立和转化的原则来解释运动变化的现象,是一种辩证的运动观。用潜在和活动的关系解释运动变化的本质,事物从潜在到活动的运动是辩证的关系。首先事物内部包含的运动潜能,无需借助外在的力量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其次潜在的活动是连续的,由此构成了运动的连续性;再次,潜在和活动的区分是相对的,前一阶段运动的活动在下一阶段运动中转化为潜在,只要事物内部的潜在和活动的差异及转化不停止,它就会一直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最后,质料是不活动的潜在,在运动全过程中保持不变,事物因而在运动变化中保持自身不变。用“质料”“形式”和“缺乏”以及“潜在”和“活动”等的辩证关系解释运动变化的本质,把早期朴素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提升到概念思维阶段。恩格斯称赞他是古代“天生的自发的辩论者”中最博学的人物。2、四因说(重点)质料因: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原因是事物由不变的质料构成;是所从出的东西;即材料,自然哲学家所寻找的。形式因:事物为什么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原因是事物有特定的形式是其所是的东西;一是内在的本质,一是外在的形状动力因: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原因是事物受到推动或作用使事物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运动的本源一类是自然而存在的事物(动力因在内)一类是由于技术而成的(动力因在外)目的因: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原因是事物朝向一定的目的所为了的那个东西;即善在具体事物上质料与形式是对立的不可转化绝对的;超出具体事物,质料与形式的对立就是相对的;形式高于质料他批判了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他们只强调质料忽视形式,不能正确说明事物的生成;他也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论把质料和形式相分离,否认质料的作用和个别事物的实体性。3、运动论把运动分为三类:性质的、数量的、位置的从潜能与现实这两种状态的区分出发给运动下定义:运动是能运动的事物的潜能的实现。把潜能实现出来变成现实,就是运动。亚里士多德认为:探讨运动者必须先承认一个前提,即“一切被运动的事物都必然是被某物所运动的”。即要么被自身内部的运动本原所运动,要么被外部某个他物所运动。必然存在某个最初的运动者。最初的运动者有以下特征:a永恒的;b不能被运动的;c唯一的;d是他物运动的本源;4、天界与地界的区分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界即地球,被火、气、水、土四种元素占据。地界的事物是可朽的。天界即地球之外的星体,第五种元素“以太”充满天界。天体是不朽的。小结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按照自然本身说明自然,具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倾向,具有理性和系统解释的特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达到了认识物理世界的最高水平。但其思想观点也存在历史局限性,长期地约束着西方人看待世界的方式,甚至成为阻碍近代物理学发展的思想羁绊。二、形而上学(第一哲学)有一门研究存在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1、对理念论的批判从以下四个方面批判了柏拉图的“分离学说”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是无用的设定。他认为,所谓理念或相实际上不过是与个别对象同名的类;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念是无用的设定。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不能够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设立分离的理念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谬。他认为,所谓“第三者”,是为了解释两个概念的相似性而设定第三个概念的无限倒退;用“分有”和“摹仿”来解释个别事物与理念的联系也无济于事。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分歧(一条是理性之路,一条是经验之路)柏拉图:①把事物本质与事物分离开来,把普遍概念夸大为客观存在的精神,反映了唯心主义的一般特征。抛弃经验主张通过理性把握知识,让自己陷入深邃的思维世界里;通过灵魂对理念世界的不断回忆得到知识。亚里士多德:①反对理念论,认为理念论是讲不通的。着眼于现象界,不断地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分析整理中获取知识。采取大量的经验的广博的例证,通过对书籍的阅读来印证自己的理论。2、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他第一次详细而完整的研究了概念、定义、判断、推理、证明的形式和思维的一般规则。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实际上是其哲学的方法论。亚里士多德确立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形式逻辑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研究了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形式,首创了三段论的三种格以及规则(后来经院哲学家又加上第四格)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的联系尤为紧密。3、“存在”概念的逻辑分析(实体论)(重点*必考)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就是事物是什么,即“是其所是'”即事物成为其自身的本质规定。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没有最终的答案。他说“存在是什么,换言之,实体是什么,不论过去、现在、以至永远的将来,都是不断追寻总得不到答案的问题。”在近代哲学中,形而上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实体。许多哲学家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笛卡尔说:“所谓实体,我们只能看作是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斯宾诺莎说:“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概念,可以无需借助它物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最初判定实体的五个标准:第一条:“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不述说一个主体”从逻辑上不充当宾词,而是充当主词“不依存于一个主体”指不是主体的属性,而是主体自身第二条:“所有的实体似乎都在表示某一‘这个'”*即,看它是否是单一的个体第三条:“实体没有对立物”第四条:“实体似乎无更多或更少等程度上的差别”*不是说不同类实体之间,而是指同类实体之间第五条:“在数目上保持单一,但性质上却可以有对立面”——这是实体最为显著的特征,别的范畴不具备。后来他又修改了判定实体的标准,只保留了前两条。他取消了第一实体第二实体的划分。依据判定实体的标准,存在两类实体:第一实体——是个别具体事物,是最根本的实体,因为它最符合这五个标准。(发现质料后,具体事物不再被认为是第一实体,只有形式即“是其所是”才是实体)第二实体——是“属”和“种”,它基本符合这五个标准,但是实体性却不如个别事物愈个别的事物实体性愈强。(这是一种感性实体论)实体的形式和质料亚里士多德把活动等同于形式,把潜在等同为质料,一切具体实体都由形式和质料、活动和潜在两个方面成分构成。提出了三类实体构成的世界等级:第一类是可朽的运动实体(地界的个体)都是可感、具体的实体第二类是永恒的运动实体(天体)]由形式和质料组成,属于物理世界第三类是永恒不动的实体(是最高实体,不属于经验世界,称为“神”最高实体“神”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最高实体的代名词,它有三层意思:第一,不动的推动者或第一推动者;(反映了其理论上的不彻底性)第二,纯形式或纯活动;第三,纯思想非感性永恒实体即“不动的动者”,即神。“不动的动者”它必定是永恒的,是第一位的实体;“不动的动者”自己不动,如果它自己运动,就会有使它运动的动力,它就不是最高的存在,就不完满。“不动的动者”的本质即完全的现实性,不具有任何质料和潜能,是纯形式。“不动的动者”是愿望的对象和理性的对象。“善”是愿望和理性的的最高目的;所以它是万物的目的因和所为因。即最高的目的,是第一推动者,是万物的目的,是最高的存在。三、心理学和认识论亚里士多德把自然哲学、灵魂学说和形而上学熔铸为一体,构成调和感觉主义和理智主义的认识论1、由灵魂的三种功能得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2、感性认识:结果是可感形式压在灵魂上的印象。3、理性认识:理智的对象是可知形式。四、伦理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主张伦理性政治,主张道德兴邦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和物理学一样具有目的论的特征,他认为实践特指以善为目的和导向的行为。国家和个人的终极目的都是善,因此实践科学主要分为研究个人之善的伦理学和研究国家或公众之善的政治学。伦理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政治科学,政治学可以被看作是伦理学的扩展。将研究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的哲学定名为“伦理学”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介于贵族制与民主制之间的立宪制政体。反对柏拉图的“乌托邦”,认为那是不现实的,而且只会培养人的懒惰情绪人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动物,意思是说:城邦是自然的产物(人是群居的),认识自然的政治动物。他认为:政府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使公民都过上最完美的幸福生活。第四章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哲学一、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卢克莱修)(一)伊壁鸠鲁(重点)1、原子论的自然观(重点)观点:原子和虚空虽然是不可感的,但它们的真实性却不可辩驳;感觉的自明性证明了原子和虚空的真实性。对原子论作了重要的补充,认为原子除有形状、次序和位置等几何特征外,还有质的规定性,包括重量的性质。原子运动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原子自身的重量产生的垂直运动,二是原子在下落运动时产生偏斜,三是由于原子偏斜造成的相互碰撞,碰撞中结成原子团,所有的事物都不过是大大小小的原子团。学说区分(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不同之处):不认为原子的运动受各种自然法则的支配;否认神是最高的法则制定者,因此也就蔑视必然原则。结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使自然哲学摆脱了目的论、宿命论和神意,他用原子的偏斜运动来说明自由是世界的根源之一。诸神被当作是原子运动的结果,他们远离人事,不干涉自然。伊壁鸠鲁认为,既然神、命运、天体都是原子运动的偶然结果,人没有理由畏惧这些与我们生活无关的东西,人也不必畏惧死亡。他说“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正如马克思所评价的那样,伊壁鸠鲁的哲学要旨是“精神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他是“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2、快乐主义的伦理学(重点)观点:伊壁鸠鲁认为感觉证明了快乐为善、痛苦为恶的正确性,感情显示了趋乐避苦的自发性和自明性。按照其感觉主义的准则,快乐主义是直观的真理,无需作思辨的理论论证。把快乐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的和必需的,二是自然的但却不是必须的,三是既不自然又不是必须的。区分了动态快乐和静态快乐:前者是欲望的要求和满足,如娱乐和高兴;后者是痛苦的消除,如无痛无求的轻松状态。伊壁鸠鲁认为静态快乐高于动态快乐,最高的幸福是不可增减的,人们在动态快乐中得到的享受或强或弱,只有在静态快乐中才能处于平稳不变的幸福状态。伊壁鸠鲁所谓的静态快乐指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两个方面,即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但他更强调心灵的快乐,认为“宁静”是静态快乐的主要特征,审慎、平静的生活才是最高的善。不仅关心个人快乐,也十分重视友谊和社会正义。他看到个人之间友谊的局限性,综合前人的自然说和约定论,认为公正既是人们趋利避害的自然需要,也是法律制度,只有公正才能普遍保障人们的安全。评价:伊壁鸠鲁的自然约定论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先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国家起源于人们相互间的契约,起源于社会契约,这一观点就是伊壁鸠鲁最先提出来的”。(二)卢克莱修(罗马时期)代表作《物性论》是全面阐述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世界观、描述世界从自然到社会的演化的恢弘史诗。卢克莱修发挥了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论,阐述了人类从自然状态走向社会文明的过程。指出产生宗教的根源有三:对自然力量的无知和恐惧,对死亡和命运的恐惧,更重要的是社会根源。卢克莱修对文明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伊壁鸠鲁已经揭示了万物的本性,人类因此学会了认识真理。自然理性之光必将把人提升到快乐生活的完美之境。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乐观态度反映了罗马共和国兴盛的景象马克思评价说,“卢克莱修是一位真正的罗马史诗诗人,因为他歌颂罗马精神的实体”。小结:伊壁鸠鲁派保持和发扬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思想自由的价值观、快乐主义的伦理学和科学无神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二、斯多亚派(选择题重点了解)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流行最广泛、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派别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三部分早期芝诺(前336-前264)T创始人克里安特(前331-232)T将芝诺的自然哲学和伦理学神学化克吕西普(前280-前206)T把芝诺学说进一步系统化,第二位创始人中期帕奈提乌(前185-前110)波西东尼(前135-前51)西塞罗T多为折中主义晚期塞内卡、爱比克泰德、马可•奥勒留T一度成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哲学”1、自然哲学(1)研究物体、本原、元素、诸神、界限、场所和虚空等七种对象,认为它们之间存在两种本原,一种是主动的,另一种是被动的;(2)本原在大小不同的场所构成微观世界、可感世界和宏观世界;(3)这些世界的物体在虚空中运动。微观世界是由元素在不可感的场所中进行聚合和分化形成的。元素构成物体,物体消解为元素。可感世界被动的本原是质料,能动的本原是“逻各斯”或理性,两者结合成为运动着的物体,质料只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实体或存在,只有理性才赋予其存在并运动的能力。宏观世界是宇宙。斯多亚派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活着的形体,即包含着千千万万个物体的普遍物体。2、自然法(1)芝诺提出的“世界城邦”和“世界公民”的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根据理性统一性的宇宙图式,认为有理性的人类应当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之中,这是一个包括所有国家和城邦的“世界城邦”,使得每个人不再是具体哪个国家和城邦的公民,而只是“世界公民”。(2)“世界城邦”是完善的国家。它的法律是由自然颁布的“正当法”或“公共法”,而不是人为约定的(3)自然法的第一条命令是履行责任。(4)责任和德性都以自然法为根源,两者的差别在于:德性是终极目标,责任是朝向德性的从属目标;德性适用于神和人,责任适用于人和动物。只有极少数有智慧的人才能达到德性的要求,但一切人都能履行责任。3、“按照自然生活”(1)斯多亚派关心自然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幸福生活,他们提出“按照自然生活”的口号,把决定论和循环论的自然哲学转化为命定论和顺从论的人生观。(2)他们认为,一切都按照命运而发生,因为一切都被“逻各斯”、“火”或“神”严格地决定。“命运”表示最严格的必然性,如天体在特定的轨道上运行;“神意”是神的预见和前定,可以为人的理性所理解。(3)斯多亚派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却可以控制对命运的状态,“按照自然生活”就是认识和服从自己的命运。4、罗马时期的斯多亚派(1)西塞罗著作:《论学院派》、《论目的》、《论神性》、《司徒库兰论辩集》、《论占卜》、《国家篇》、《法律篇》、《论友谊》观点:①主张哲学家应把国家公共事业置于个人思辨之上,而修辞学及雄辩术是影响和说服公众、履行哲学的的社会责任的必要工具。强调道德责任,认为自我保存是自然赋予每种动物的本能,人类凭借自然理性获得德性,承担道德责任。全面系统地阐发了自然法的理论。他认为自然法是符合自然本性的正确理性,适用于一切时代、所有民族,甚至一切动物。自然法具有最高权威,是判断普遍正义的最高之法,是联系神和人的纽带,人类依据它组成社会。(2)塞涅卡塞涅卡关心理性、情感和欲望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合乎自然的理性态度就是“不动心”塞涅卡认为,“不动心”主张的实际上是修身养性的方法。他要求完全摒弃愤怒;提倡反省灵魂。♦“罗马的斯多亚派可以说是基督教的叔父。”——恩格斯(3)爱比克泰德将命运比作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总导演是神,神赋予每个人的角色就是他们的命运。认为主张摒弃一切情感的“不动心”在实践中不可行。他认为,重要的不是用理性制服情感,而是用合理的情感替代邪恶的肉欲。强调哲学对人的道德选择的作用,认为哲学的目的和功能是通过医疗灵魂疾病的道德训练,使人摆脱恐惧和烦恼,获得心灵自由(4)马可•奥勒留爱比克泰德身处逆境而能保持道德的纯粹之心,身为奴隶却是精神上的国王;而奥勒留在命运面前身心交瘁,身为皇帝却感到命运的奴隶。奥勒留宣扬自然是神主宰的和谐整体,每一单个事物都是由宇宙的本性来完成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根据这一理性而创造而完善的,他所说的宇宙本性是罗诸神,他在统治期间对基督教进行了残酷镇压。小结黑格尔认为斯多亚派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所宣扬的一些普遍名词:真与善、智慧与道德,一般来讲,无疑是很高超的,但是,由于它们事实上不能达到任何广阔的内容,它们不久也就开始令人感到厌倦了”。斯多亚派企图调和命定论的宇宙观和心灵自由的伦理学,导致理论上的矛盾。在理论说教与道德实践上的矛盾更为突出,恩格斯就曾以塞涅卡为例批判说:“这位讲道德谈可知的斯多葛派,是尼禄宫廷中的头号阴谋家,不可能不阿谀奉承。他让尼禄赏赐金钱、田庄、花园、宫室。”三、怀疑派(“皮浪主义”)(重点)第一代代表:皮浪(前365-前270)及其学生第二代代表:阿尔凯西劳(约318-前242)T第一个提出“悬搁判断”卡尔尼西亚德(约213-前129)怀疑派思考的三个问题(重点)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东西?T对同一个论题作截然相反的论辩我们应对它们采取什么态度?T“悬搁判断”这种态度有什么后果?T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幸福马克思指明了“皮浪主义”的实质:“皮浪派认为精神无法理解事物是精神的本质方面,是它的实际能力。”1、“十式”论第一式,依据动物种类的差异,来说明感觉印象及苦乐感受的差异和对立。第二式,依据人的身体和灵魂不同,来说明人的感觉及价值的差异和对立。第三式,依据人的感官的不同,来表明感觉不能对同一对象形成相同判断。第四式,依据人所处的不同环境,来说明事物的不同呈现。第五式,根据事物的位置、距离和场所的不同,来说明人的感觉印象有很大差异。第六式,根据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混合,来说明人们不能认识一个事物自身。第七式,根据事物的数量和结构,来说明人们对事物的性质的判断不同。第八式,根据事物出现的频率,来说明人们对事物的关注程度不同。第九式,根据事物的相对性,来说明一切事物都没有绝对的确定性。第十式,根据人类伦理生活的差别,来说明人的行为规则、法律、善恶观念、传说和信念相互冲突。评价:怀疑派的“式”,展示了认识的主体、对象及社会条件中的差异和矛盾,说明了认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马克思说:“怀疑论者是哲学家中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是进行比较,因而也就是收集各种不同的,先前阐述过的主张。他们以平均调和的学术观点看待以前的体系,这样来揭露出矛盾和对立。”2、悬搁判断怀疑派揭露认识中存在的差异和矛盾,不是为了解决矛盾,而是把矛盾夸大,固定为不可解决的对立命题,在对立的命题中不做任何判断。怀疑派的口号是:“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悬搁的意思是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悬搁判断的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3、不动心皮浪说:“最高的善就是不做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皮浪所说的“不动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消极的状态,既无思想和情感的冲动,又无积极的作为。另一种是随遇而安的态度。他们接受生活的四条常规:自然的指导、情感的约束、习俗和法律的传统以及技能的使用。小结:在希腊化和罗马时期的哲学中,怀疑派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揭开独断论哲学中的矛盾,客观上推动哲学在克服矛盾中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动摇消解了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及其价值观,在客观上为宗教和迷信盛行开辟了道路。怀疑派的批判矛头仅仅指向理论学说,但迁就社会现实,顺应生活习俗。四、新柏拉图主义老学园派时期(约前410-前270)T受怀疑派影响的学园派时期(约前270-前80)T独断论的晚期学园派时期(约1世纪至3世纪)T最后演变为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普罗提诺)1、三大本体(重点)普罗提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太一、理智和灵魂“三个首要本体”。所谓本体指最高的、能动的原因(1)第一本体:“太一”指无所不包的统一性。肯定地说,“太一”是善本身,这里的善不是伦理之善,而是本体的完善和圆满,是生命之源、力量之源。否定地说,“太一”不是一个具体事物,也不是万物的总和,而是先于万物的源泉。“太一”不是一个存在,而是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强调“太一”的否定特征,“太一”不是一个存在,而是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认为“太一”虽然不运动,但却能生成其他本体,这一生成过程被喻为“流溢”。(2)第二本体:心灵普罗提诺认为,最先从“太一”中流溢出来的本体是心智,它包含着一些原初的区分,因而具有肯定性质,可用最一般的范畴表示它。“太一”是绝对的、不可分割的一,心灵则是存在和思维、一和多的统一。他用柏拉图的“通种论”进一步说明使用于心智的范畴,即思想和存在、异和同、动和静等六个范畴。这三组六个范畴的区分,使心智本体具有最普遍的理念。(3)第三本体:灵魂从太一“流”出心智,从心智流出灵魂,从灵魂流出物质世界。人生最高目的就是使灵魂从肉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最后回到太一,达到与它合一的境界。2、灵魂的堕落和升华世界充斥着恶是因为在三大本体之外还有质料,质料和“太一”是对立的两端;“太一”发端的流溢终止于质料。普罗提诺认为,质料和可感世界本身并不是恶的。恶是人的灵魂的欲望。这就是说,恶是灵魂追求肉体的欲望的堕落,善是人的灵魂摆脱肉体、朝向神的升华。3、新柏拉图主义的宗教化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新柏拉图派的哲学不过是斯多亚派、伊壁鸠鲁派和怀疑派的学说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内容的荒唐结合。”T深刻揭示了新柏拉图主义宗教化的荒唐特征杨布利柯(新柏拉图主义叙利亚派创始人)普洛克罗(新柏拉图主义雅典学派代表人物)小结:古希腊罗马哲学衰落原因:外因:奴隶制社会进入全面崩溃阶段内因:各派哲学的理性精神和合理价值或遭否定,或被扭曲,逐步失去其存在的价值。第二篇中世纪哲学特指以神学为形式,以基督教哲学为主干的西方哲学史发展阶段中世纪哲学争论的重点就是哲学与神学的关系,延伸出来就是理性和信仰的关系。教父哲学(约为2-9世纪)经院哲学(约为12-15世纪)第五章教父哲学名词解释:教父们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哲学理论,一般也不称其为哲学家。但是教父在创立神学理论时,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他们所知的哲学思想和材料,人们把教父著作中所包含的哲学因素(如提出的哲学问题、使用的哲学概念和思辨推理等)概括出来成为教父哲学。以超理性或反理性作为信仰特点,构成基督教最初的理论形态。教父哲学是教父们所表达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古代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的意识形态特征,存在时间约为2-9世纪。一、早期教父哲学(查士丁、克莱门特、伊里奈乌、欧利根、拉克坦修、德尔图良)♦划分为希腊教父(比较熟悉并积极利用希腊哲学文献)和拉丁教父(对希腊哲学持比较激烈的批判态度)。♦早期教父哲学所探讨的主题:上帝论(上帝的本性与特点):上帝论形成“三位一体”教义:确定上帝具有一个实体和三个位格。基督论:讨论基督到底是神还是人基督具有完全的神性,与上帝同在;基督也有具有完全的人性,除了没有罪以外,其他方面和常人无异;至于神性与人性在基督身上的关系,则是不能混合、不能改变;不能分开、不能离散人性论(基督教的核心教义):讨论原罪与救赎的问题;因为有了“原罪”,才需要“救赎”,才需要“救世主”,才产生了基督教。(一)护教士的哲学观1、查士丁(希腊教父)首先提出了“基督教哲学”的概念,被称为“基督教哲学真正的第一个开端”。观点:①认为哲学的真正使命是探索神圣的真理从理论上论证基督教是高于希腊哲学的哲学认为逻各斯是上帝的内在理智和永恒智慧,它本身就是上帝。逻各斯永恒地普照着整个世界,向所有的人启示着真理。希腊哲学中的真理和基督教的真理之间只有程度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差别,因为它们来自同一个真理源泉,即上帝的逻各斯。最终得出了“真哲学就是真宗教、真宗教就是真哲学”的结论。2、伊里奈乌(希腊教父)护教活动面对的主要是基督教内部的异端,即诺斯替主义。诺斯替派是当时基督教内部最大的异端,直接威胁着基督教的信仰和传统,并在基督教内部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3、克莱门特:教父哲学的体系初创者(希腊教父)观点:①认为希腊哲学来自以东方宗教为代表的智慧(哲学),两者最后汇入基督教所代表的最高智慧。他的《杂文集》着眼点在于表明东方神秘智慧、希腊哲学和基督教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克莱门特坚持认为,希腊哲学和犹太律法一样,都是把人引向基督的教育者,并在基督教中得到了自然的延续。所以,把知识与信仰统一起来,是真正的基督徒的任务。4、欧利根:教父哲学的体系初创者(希腊教父)欧利根坚决维护基督教义,在生活上他尊奉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赤足,少眠,持斋,严格限制物质上的需要(这很像斯多葛主义的哲学家们。)他师从于克莱门特,早年对希腊哲学抱有否定的态度,认为信仰才是真理的标准,我们无从知道上帝的本质。观点:欧利根提出神的统一性和神的三位之间的关系①在欧利根的哲学中,上帝不是人格化的耶和华,而是世界万物唯一的、单纯的、精神性的、永恒的始基,是完满的“一”。②作为整体,这个“一”中,圣父、圣子、圣灵三位合一。圣父不断地生出圣子(逻各斯),圣子道成肉身即为耶稣基督。但圣父之产生圣子,并不是像自然的生育那样把圣子分离出去,而是像太阳不断地发射光芒那样,圣子永恒地与圣父同在。5、拉克坦修(拉丁护教士)同样关注基督教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智慧)和特殊意义上的哲学(希腊哲学)的联系。拉克坦修指明了基督教神学和哲学取代希腊哲学的趋势,《神圣的原理》从理论上宣布了基督教统治时代的开始。(二)信仰主义6、德尔图良T第一个拉丁教父(重点)“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以激烈的言辞表达了反哲学的倾向,在他看来,希腊哲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哲学就是异教徒的智慧,哲学家比其他异教徒对基督教更危险。他认为,虽然哲学家和基督徒都反对罗马宗教崇拜,但哲学家是出于不敬神的态度,而基督教则出于对真正的神的虔诚态度。他认为,在雅典和耶路撒冷之间、在学园与教会之间,不存在任何调和的余地。一切世俗知识在上帝面前都是愚蠢的。基督徒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上帝的启示。启示不仅是超理性的,而且也是反理性的。“不需要探究”表达的是极端的信仰主义立场,德尔图良甚至反对进一步理解和解释信仰。德尔图良反哲学的三点理由:第一,哲学是“人和魔鬼的学说”,“哲学的素材是现世的智慧,是对自然和上帝旨意的草率解释”。第二,“异端是哲学教唆出来的”,如瓦伦提诺、马谢安、伊壁鸠鲁、芝诺、崇拜火的异端等。第三,哲学理性推理的方法是错误的途径,他排除了基督教与哲学相结合的可能性。二、奥古斯丁(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基督教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奥古斯丁后半生忠心耿耿地致力于基督教的传教事业,为基督教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教会称为“伟大的教父”、“杰出的大师”、“上帝的使者”等。奥古斯丁的一切哲学观点都有神学背景,都是在为基督教的信仰和教义服务。观点:1、对柏拉图主义的改造利用他得出结论称基督教为“真正的哲学”,因为基督教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提供了达到永恒幸福的唯一途径,他称自己皈依基督教是“到达哲学的天堂”,他用改造利用的态度,吸收其中有利于基督教的因素。2、论自我意识奥古斯丁哲学的目的是用哲学的手段论证基督教的信仰,为人们指明一条寻找上帝的路径。奥古斯丁的出发点是人的自我意识。在他看来,人可以怀疑一切,唯独不能怀疑自己思维的确定性。“光照说”:奥古斯丁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确认这些真理的客观有效性,而在于寻找它们的形而上学根源。一切真理的根源都存在于上帝之中,上帝是真理的来源,真理是上帝之光,“光照”是人的理性获得真理的途径。3、上帝的认识与信仰奥古斯丁在理性与信仰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虽然主张“信仰寻求理解”,倡导用理性解释信仰,但对他来说更为根本的却是“信仰为了理解”,信仰是一切认识的先决条件、方法和途径。对于“三位一体”的上帝,奥古斯丁最终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把它归为奥秘,宣称“即使有人在其中捉摸到一些,能表达出来,也决不可自以为捉摸到超越一切的不变本体”。总之,上帝只能信仰而不可认识。4、上帝从无中创造世界第一,上帝创造世界没有借助任何在他之外、不是由他创造的工具或手段。第二,上帝创造世界没有使用任何材料。第三,虽然上帝是藉着自身从无中创造世界的,但上帝不是从他自身中创造世界的。第四,世界与时间同是上帝的创造物,上帝在创造万物的同时创造了时间。“时间是心灵自身的延续。”(时间学说T认为把握时间的方式决定了时间的本性,流逝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设计作品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 2024年度艺人经纪合同范本(2024版)
- 2024年度幕墙工程进度与付款条款合同3篇
- 旅游风景区国有土地租赁合同
- 2024年度舞者舞台舞蹈剧场运营合作协议
- 鞋店店长聘用合同样本
- 餐饮业厨师中英文聘用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品牌推广与营销策划合同3篇
- 2024年医院食堂劳务派遣协议2篇
- 风能设备仓房租赁合同
- 冬季中医养生知识讲座总结
- 2024年度氢气站安全应急预案完整
- 《面食英文介绍》课件2
- GB 1903.66-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发酵法)
- 2024四川天府环境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东师范大学《幼儿数学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海南省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企业廉政教育培训课件
- 羽毛球馆经营管理方案
- 道路工程施工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施工对策
- 生涯发展展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