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归纳总结小学语法知识_第1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归纳总结小学语法知识_第2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归纳总结小学语法知识_第3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归纳总结小学语法知识_第4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归纳总结小学语法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关联词的使用关联词的意义可以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乎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的词语,就是关联词语。恰当的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者协作时达到较好的体现效果。并列关系: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互相并列。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种方面。既⋯又⋯一边⋯一边⋯又⋯又⋯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小芳既爱唱歌,又爱跳舞。因果关系:前面(背面)的分句阐明因素,背面(前面)的分句阐明结论或成果。由于⋯因此⋯既然⋯就⋯由于⋯因而⋯⋯⋯因此⋯⋯既然⋯那么⋯⋯⋯由于⋯⋯之因此⋯⋯是由于⋯⋯①由于她真正下了苦功,因此成绩有了很大提高。②既然你错了,就应当伸出手去请她原谅。转折关系:背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虽然⋯但是⋯⋯⋯可是⋯⋯尽管⋯还是⋯①奶奶虽然年龄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②尽管她身强体壮,还是搬不动这块大石头。选择关系:两个分句体现两种状况,从中选一种。或者⋯或者⋯宁可⋯也⋯不是⋯就是⋯与其⋯不如⋯①桑娜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西蒙的两个孩子。②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假设关系:前面分句提出假设,背面分句表达到果。如果⋯就⋯要是⋯就⋯如果⋯就⋯倘若⋯就⋯虽然⋯也⋯①如果我们目前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②虽然你成绩再好,也应当谦虚点。条件关系:前面分句提出条件,背面分句表达到果。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①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目前你的面前。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掉辛勤哺育我的教师。递进关系:背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不仅⋯并且⋯不光⋯还⋯不仅⋯并且⋯不仅⋯还⋯①赵州桥不仅结实,并且美观。②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关联词语填空1、()风吹雨打,我们()坚持到校学习。2、( )成绩再好,你( )不能自满呀!3、我( )这样用功,( )成绩还是不如你4、有人口头上()讲得较好,( )行动却做得很少。5、()雨再大,路再滑,我们( )要准时报到。6、这种境界,()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7、( )怎么拥挤,她( )能挤过去。9、雷锋( )死了,()她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10、这个橡皮()我的,( )李明的。12、()水再上涨,江堤( )有危险。14、()明每天晴,秋游( )按期举办。15、道德( )只是个简朴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21、刘胡兰( )牺牲自己,()不出卖同志。23、妈妈( )看电视,()织毛衣。24、做事( )坚持不懈,()能成功。25、小明( )学习好,( )体育也很棒。30、( )鄞奋学习,()能提高成绩。31、( )明天爸爸不上班,她()会带我上公园。33、鲁迅( )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36、小艇( )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42、周末的晚上,我( )看电视,( )听音乐。43、王敏多才多艺她( )会唱歌,( )会跳舞。小学关联词专项练习题一.为下面的句子搭上恰当的关联词:只要⋯⋯就⋯⋯如果⋯⋯就⋯⋯由于⋯⋯因此既然⋯⋯就⋯⋯虽然⋯⋯但是⋯⋯不仅⋯⋯而虽然⋯⋯也⋯⋯只有⋯⋯才⋯⋯(1)()多读多写,作文能力()能得到提高(2)花生()不好看,()很有用。(3)()她讲得很动听,()我听得津津有味(4)爷爷()答应了你,你()放心吧!(5)()是数九寒天,我()坚持锻炼。(6) ()刻苦学习,长大()能成为一种合格的建设者。(7) 这座井里的水()凉爽,()甘甜。(8) ()没有这个转播台,老山沟里()收不到电视。二.填写关联词1、 我爱鸟,也爱养鸟。2、 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睛容易患近视。3、 你们成绩较好,不能骄傲。4、 你们成绩再好,不能骄傲。5、 这次比赛输了,我们不能参与复赛了。6、 这次比赛赢了,我们不能骄傲。7、 这次比赛场地条件很差,我们赛出了成绩。8、 这次比赛场地条件很差,我们必须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三.请你让这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要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哦。小华的字写得不久。小华的字写得较好。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迈进的步伐。3.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4、你没有告诉我。我懂得了。5.我们发动群众。我们较好地完毕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二)修改病句概念:但凡不符合语法规则、逻辑、修辞和语言习惯的句子都属于病句。、常用的语法类型有:(1)用词不当 (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反复罗嗦(5)自相矛盾(6)词序混乱(7)指待不明(8)分类不当、如何修改病句(1)认真的读原句,弄清晰句子要体现的是什么意思。(2)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3)修改病句不能变化本来句子的意思。(4)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不是完整、通顺、符合情理。、常用的删改符号(略)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①主语、谓语、宾语残缺;②必要的修饰语残缺;③关联词残缺上星期去植树了。我和姐姐都参与了。完毕了作业。通过教师的解说,使同窗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7.小周虚心接受同窗们。二、词序颠倒。语文对我特别感爱好。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我们进行了讨论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7.国内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三、用词不当,1.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黄继光不仅壮烈牺牲了,并且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有无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核心。学校的操场扩张了不少。18.所有的同窗都尊重小学生守则。四、搭配不当类。1.江心岛的夜晚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7.随处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我的家乡是上海市人。秋天的西安是个美丽的季节。五、指代不明。1.教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物赠送给她。7.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种钱包。9.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她常常协助她。六、前后矛盾。1.教师具体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窗们的问题。5.安静的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风浪向岸边驶来。天空布满了乌云,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今天早上下了一天雨。七、反复罗嗦。1.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她常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8.我们要爱惜时间,不要把时间白白地,无缘无端地挥霍掉。八、不合逻辑类。(归纳不当)2.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5.幼儿园常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妈妈今天买回来诸多水果,有苹果、香蕉、西红柿、梨、黄瓜。(三)修辞手法八种修辞措施:比方、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一、比方(一)什么是比方比方就是“打比方”,即运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多用某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二)比方必须具有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方词:用来表达比方关系的词。常用的比方词重要有 “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三)如何判断一种句子与否是比方句。虽然有些句子具有上述比方词,但未必就是比方句。判断一种句子与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与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说到拟人,应先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小学阶段重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措施。(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三、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构造相似或相似、内容有关、意义相近、语调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构造相似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调,体现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阐明道理。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国内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四、夸张(一)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性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张或缩小。(二)夸张的种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性、作用、限度等加以夸张。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仿佛也要晒化。(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性、作用、限度等加以缩小。如: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3)超前夸张把后浮现的说成先浮现,把先浮现的说成后浮现。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三)夸张的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氛围,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四)例句(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五、设问(一)什么是设问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见解或结论,有时先提一种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二)判断要点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三)设问的作用提示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四)例句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六、反问(一)什么是反问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体现拟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她三种是陈述句、感慨句、祈使句)(三)反问的作用反问体现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调、强化情感的作用。(四)例句(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2)难道没有应当责怪的地方吗?七、对偶(一)什么是对偶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构造相似、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体现相近或相反的意思。(二)判断要点构造相似、字数相等、意思相似或相反(三)对偶的作用整洁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四)例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八、借代(一)什么是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她事物来替代本体。(二)判断要点用有关的事物替代所要体现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有关点。(三)典型句子(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互相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入来。(四)句式转换一、同样的词语,不同的语序,表达不同的意思。如“我、哥哥、同窗、的、来了”这五个词语,可构成五句话:A、我哥哥的同窗来了。B、我同窗的哥哥来了。C、哥哥,我的同窗来了。D、同窗,我的哥哥来了。看,顺序变了,意思就大不相似。二、“把”字句、“被”字句和一般陈述句,三种句式互相变换,意思不变。A、“把”字句即带“把”的句子。如:大水把森林沉没了。B、被字句,即带被的句子。如:森林被大水沉没了。C、一般陈述句,即告诉人一件事的句子。如:大水沉没了森林。意思不变,可是不同的三个句式。三、肯定句式、否认句式、双重否认句式A、 肯定句式,即不带否认词(不、没⋯)的句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如:明天我们去看画展。B、 否认句式,即带否认词(不、没⋯)的句式,表达否认的意思。如:明天我们不去看画展。C、 双重否认句式,即带两个否认词(不、没⋯)的句式,好象数学中的“负负得正”同样,“否认+否认=肯定”,表达肯定的意思,但比肯定句语调更加强烈。如:明天我们不能不去看画展。四、直接对话句,转述句A、直接对话句,即一种人说的话一字不差,照录不误。如:爱因斯坦和谐的对小姑娘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这是直接写人的对话。B、转述句,即一种人转述另一种人的话,固然只是人家的意思,不是自己的话,人称也要变成第三人称。如:死因斯坦和谐的对小姑娘一笑说,对不起,小姑娘,是她不小心。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时,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练习将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改为转述语句,可以增强我们语言体现的能力。在练习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你、我、我们等改为她、她们)。二是改动符号,将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三是合适的调节词语,是语句通顺。四是保持乐意不变。五、文明语言,不文明语言A、文明语言,即话说得很有礼貌。如:岳飞向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种骑黑马的?她往哪条路上去了?”B、同样意思的话,有的讲的就很粗野,没礼貌。如:牛皋像一种老者问路,在立即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真是“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君子不失色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