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讲座《史料实证素养达成路径》2022.9_第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讲座《史料实证素养达成路径》2022.9_第2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讲座《史料实证素养达成路径》2022.9_第3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讲座《史料实证素养达成路径》2022.9_第4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讲座《史料实证素养达成路径》2022.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料实证素养达成路径初探——初高中教学中史料运用的几点小思考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环节。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准确把握史料,并正确运用史料,是素养达成路径中的关键点。一.史料概念的准确性

二.史料内涵的辨析性

三.史料论证的问题性

四.史料汇编的总结性一.史料概念的准确性

基本知识概念是运用史料实证的基础,而概念自身的准确把握,则要通过详尽而真实的史料来进行归纳。示例一:“封建”的概念

封建制度、封建专制、封建等级制、封建帝制、封建国家、封建王朝、封建割据。(政治和国家)

封建领主、封建地主、封建官僚、封建士大夫、封建军阀、封建把头、封建余孽、封建势力、封建农民、封建农奴。(政治和社会)

封建经济、封建领地、封建庄园、封建剥削、封建压迫、封建地租、封建土地制度。(经济)

封建主义、封建思想、封建观念、封建道德、封建礼教、封建传统、封建遗毒、封建残余、封建迷信、封建家庭、封建婚姻、封建习俗、封建脑瓜。(社会和文化)『封建』概念“封建”的三个意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欧洲中世纪制度:feudal封建的,领地的;将其译为“封建”是严复之误。严复曾将该词音译为“拂特”。社会经济形态词语:feudalism封建主义,封建制度。feudal误译“封建”后,该词含义庞杂,逐渐流行。尤其是在引进社会发展五形态论以后,“封建”的内涵就从封邦建国的政治制度扩大到社会经济、阶级关系、国家形态、文化意识等各个方面,于是,“封建”这个概念变得混乱异常。『封建』概念示例一:“封建”的概念如何正确理解?“封建”的概念追根溯源“封建”本意是“封邦建国”、“封”的意思是累土,在两个部落交界处,垒起土堆作为标识,称为“封”。“邦”的意思是指疆界所至之地,与“国”的意思不同,当时所谓“国”,多指诸侯的都城而言。——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示例一:“封建”的概念如何正确理解?归纳:“封建”在先秦时期原意是“封邦建国”之意,实际上就是分封制度。目的是“以藩屏周”。其他有关“封建”的释义或是后世的误读,或是词义的引申等而形成。示例二:“开元通宝”的概念史料辨析《旧唐书·食货志上》记载:“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文字庄重、隽秀、挺拔,时称其工。其字在篆隶之间,其词先上后下,次右左读之(即直读,读作开元通宝)。自上及右回环读之(即旋读,读作开通元宝),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

与唐玄宗开元年号有无关联?示例二:“开元通宝”的概念归纳:中国金属货币确实有以年号命名,但是“开元通宝”(或开通元宝)和年号并无关联,与唐玄宗年号相同纯粹是个巧合。但是很多教师在备课中“理所应当”的错读却造成对学生的误导。二.史料内涵的辨析性

高考主要有四项能力要求,即再认再现能力、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再认再现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能力,材料处理是较高层次的能力,历史阐释是最重要的能力。当学生提取了史料的相关信息,教师如何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辨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合理辨析是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示例三:“分封制”的辨析

所谓“封建”,其本意是“封邦建国”。“封”的意思是累土,在两个部落交界处,垒起土堆作为标识,称为“封”。“封邦建国”即是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手段,又是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再分配的方式。(封建的本质是分土分民)存疑:为什么要分土又分民?示例三:“分封制”的辨析追问:这体现了什么目的?

计口授田的土地制度之所以能够实行,是因为西周时人口还是相当稀少的,不用说分封在僻远地方的诸侯封地是:“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筚路蓝缕,以处草莽”,甚至是“狐狸所居,豺狼所嗥”,几乎还都是无人之区;就是在中原地区立国的旧部族和新诸侯,其采邑之内也是土旷民稀。这就是为什么在西周初年进行大分封时,除了赐以采地之外,还要把原来土地上的居民作为附庸,连带赐予。

——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一卷示例三:“分封制”的辨析追问:对后世起到什么影响?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揉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制度。周人封建制度的本意,是为了军事与政治的目的,……

——许倬云《西周史》示例三:“分封制”的辨析拓展:能否进行中西比较?周人在这个超越部族范围的政治力量上,还须建立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天神的权威,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权也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于是周人的世界,是一个“天下”,不是一个“大邑”;周人的政治权力,抟铸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这一串历史性的递嬗,代表了天命的交接,代表了一个文化秩序的延续。……四周的四裔必须逐渐进入这个主流,因为这个主流也同时代表了天下,开化的天下。

——许倬云《西周史》示例三:“分封制”的辨析中国古代的这一格局,和欧洲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在欧洲,一批又一批新进入的族群,凌驾在当地人之上成为“贵种”,没有融合各种族群的机制,致使族群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整个欧洲核心不断转移,由爱琴海周边移到地中海的意大利,又移到西欧的法国,又分化为日耳曼的中欧和大西洋上的英伦,最后转移到北美大陆。欧洲的东部从罗马分裂后又自成局面,与西欧、中欧分道扬镳。各个核心之间难以融合,多有抗争。独一真神的信仰又具有强大的排他性,更使得族群之间的冲突至今不能消减。——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封建”的概念的中西对比西周的血缘分封和中世纪西欧的契约分封,形式上相似。高考真题(2017年全国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高考真题(2017年全国Ⅰ卷)示例四:“鸦片战争”的辨析史学研究动态——中国近代历史的六大理论1.“两种趋向论”。20世纪80年代一些研究者提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两种趋向,一是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趋向;一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趋向。前者是一个向下沉沦的趋向,后者是一个向上发展的趋向。史学界称之为“两种趋向论”。2.冲击—反应说:源自费正清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

——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3.“现代化论”。20世纪80年代起,学者罗荣渠为代表,提出的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现代化视角”和“现代化主线”等论点,均可称为“现代化论”。文明史、近(现)代史视角总体概括中国近代史。4.“两个任务论”。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斗争的历史,也就是说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并以此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称之为“两个任务论”。

5.“新陈代谢论”。陈旭麓把1840—1949年110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来考察,建构了其“新陈代谢”为旨趣的近代史新架构。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大变革的过程,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表现为急剧的新陈代谢,螺旋地推进,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本质是一步步有限地推向近代化,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行民主主义(资本主义)之新。在19世纪中晚期,中国在推动变革的道路上有三次革命高潮(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1927年的大革命,打倒了北洋军阀政府;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夺取全国胜利)以不同的斗争方式,程度不等地推动或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历程。6.“沉沦”和“上升”。张海鹏认为近代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经过了11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诞生了人民的新中国。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呈U字形进程。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就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2006年示例四:“鸦片战争”的辨析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存疑:鸦片战争为什么称为近代的界碑?示例四:“鸦片战争”的辨析多元视角:革命史观的视角革命史观:着重在于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原因,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判定中国近代历史的性质。可以表述为:是英国为开拓市场和掠夺原料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示例四:“鸦片战争”的辨析多元视角:近代化史观的视角近代化史观:着重从经济结构变动和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评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表述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如东南沿海地家庭手工业中“纺”与“织”的分离,农业中“耕”与“织”的分离,造成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大量破产,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1845年,清朝的一个奏折中,这样诉说厦门开埠后的情形: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冲积于厦口,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空。由是江浙之棉花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不能壅滞出口。这则材料反应了当时中国经济发生什么变化?读材料思考

外国列强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小农经济日益与市场联系起来,“耕”与“织”分离。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材料一示例四:“鸦片战争”的辨析多元视角:文明史观的视角文明史观:着重从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阶段来分析鸦片战争的结果与对中国近代的影响。可以表述为:是农业文明(中国)与工业文明(英国)之间的一次碰撞,促使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高考真题(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左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示例四:“鸦片战争”的辨析多元视角:文明史观的视角文明史观:着重从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阶段来分析鸦片战争的结果与对中国近代的影响。可以表述为:是农业文明(中国)与工业文明(英国)之间的一次碰撞,促使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示例四:“鸦片战争”的辨析多元视角:整体史观的视角整体史观:着眼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强调这一过程中的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近代中国进入该世界体系的被动性。可以表述为: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附庸。注意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迫使中国打开国门的方式为炮舰加商品。示例四:“鸦片战争”的辨析多元视角:社会生活史观的视角社会生活史观:着重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维度来分析鸦片战争后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可以表述为:中国传统服饰、饮食、建筑、习俗开始受到西方影响。即新旧杂陈,中西合璧。示例四:“鸦片战争”的辨析拓展:“界碑”带来的意义?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三.史料论证的问题性

在史料的正确理解和辨析后,实现学科素养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简而言之,就是发现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一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

如何发现问题?示例五:中日“留学”问题探讨

一抓关键信息:留学的趋向,古代日本向中国学;近代,中国向日本学。二导关键比较:趋向变化的背后,与国家实力、国际环境等因素有关联。三解关键问题:努力学习优秀文化,提高国家实力,是改变落后的关键方法。材料一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

问题设置: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古近代中日“留学”呈现什么趋向(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趋向(特点)的原因?综上,谈谈给你带来的启示。示例六:“一五”苏联援华问题探讨

材料从1949年到1960年,苏联专家来华总计超过了18000人次;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中国154项建设;五十年代苏联对中国提供66亿卢布的贷款。背景:中苏签订友好同盟条约

材料一但是,即使在50年代前半期中苏友好交往期间,在条约执行中已发生一些使中国人民不甚愉快的事情。如在关于无偿移交日本投降后在东北留下的财产问题上,苏军在撤离东北时,实际上已将所有能拆卸运走的厂矿机器设备和器材物资等几乎全部搬走,只移交了一些空房子;在两国货币的比值问题上,苏联不顾中国政府的异议,将卢布比值定得很高,将人民币的比值压得很低。这些情况,暴露出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倾向。——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另外,毛泽东虽然在莫斯科尽力争取苏联的援助,但答应给中国人的总数只是在五年内贷给3亿美元的有息贷款。更糟糕的是,1950年2月28日宣布卢布贬值,这又进一步使贷款贬值了1/4,同时俄国人还要坚持不公正的卢布—人民币比较,因而损害了中国人的贸易利益。

……由此可见,中苏关系从开始就不是甜美的。

——摘编自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如何正确分析以下史料?示例六:一五”苏联援华问题探讨

一抓关键信息:对华援助中的负面表现。二导关键比较:相同点都提到货币的比值问题,不同点在于对中苏关系的评析。三解关键问题:评析不同的背后是评析学者不同的立场。

材料一但是,即使在50年代前半期中苏友好交往期间,在条约执行中已发生一些使中国人民不甚愉快的事情。如在关于无偿移交日本投降后在东北留下的财产问题上,苏军在撤离东北时,实际上已将所有能拆卸运走的厂矿机器设备和器材物资等几乎全部搬走,只移交了一些空房子;在两国货币的比值问题上,苏联不顾中国政府的异议,将卢布比值定得很高,将人民币的比值压得很低。这些情况,暴露出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倾向。——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二另外,毛泽东虽然在莫斯科尽力争取苏联的援助,但答应给中国人的总数只是在五年内贷给3亿美元的有息贷款。更糟糕的是,1950年2月28日宣布卢布贬值,这又进一步使贷款贬值了1/4,同时俄国人还要坚持不公正的卢布—人民币比较,因而损害了中国人的贸易利益。

……由此可见,中苏关系从开始就不是甜美的。

——摘编自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问题设置:依据材料一、二,比较二者评析中苏关系的异同,并说明产生异同的原因。四.史料汇编的总结性综上,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等素养的达成路径是:

凭借真实史料带领学生正确归纳历史概念;

运用不同视角引导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

综合所学知识调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历史教师自身的专业提升,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尤其在日常教学中,要经常积累素材,业余要时常阅读专业书目进行充电。中学历史教学专业提升部分推荐书目《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全球通史》上下册,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世界文明史》上下册,马克垚主编《国史十六讲》,樊树志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中国:传统与变迁》、《伟大的中国革命》,费正清文集《现代化新论》,罗荣渠著……四.史料汇编的总结性关于史料汇编的两点小建议:1.要注意汇编的通史加专题的体例,不能只是零散的资料汇总,而是形成一定逻辑性。如笔者整理《中国古代史》汇编中如笔者整理《中国古代史》汇编中注重阶段特征主体脉络示例七:相同时段中西方对比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说明:可以选取某一时段中外关联的历史信息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选取不同时段中外自身关联的历史信息进行纵向比较,也可以整体上贯穿古今,中外关联进行纵横交错比较,也可以选取中外同时段内相关信息之间关联性进行比较。高考真题(2017年全国Ⅰ卷)四.史料汇编的总结性关于史料汇编的两点小建议:1.要注意汇编的通史加专题的体例,不能只是零散的资料汇总,而是形成一定逻辑性。2.要注意挖掘对教材内容的总结和延伸,运用史学界的理论观点来提升学生的认知层面。示例八:评析“大跃进”的影响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然而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于是,在这条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教材的主干不错,人的劳动力用在开挖建造运河、截住河流、利用水力灌溉农田方面当然是可以取得成果的。至今中国农村还可以到处看得见1958—1959年间靠人工挖的湖泊和水渠。你主要在一块新工地沿着一条人工开凿的石头隧道走上一里多路,那就是大跃进中大量运用人的劳力的成就。但这一切同改进了的技能和资本设备相比,能增加多少个人平均生产力呢?旁的不说,劳力的动员也应当慎重精密地计算和组织才可以达到经济目的。

——摘编自费正清文集《伟大的中国革命》西方学者的评析

1958—1976年,有将近20年时间,毛泽东试图批判斯大林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式的发展模式,但事实上是在略加修补的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内从赶超战略转向超前发展战略。他不断发挥用群众性动员的政治手段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本来该在经济上反冒进一变而为催冒进,本来该纠“左”一变而为反“右倾”。1958—1960年推行的“大跃进”,把积累率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平均24.2%的水平,提高到1959年的43.9%,三年间的积累比“一五”期间还多44%;但每百元积累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却从“一五”期间的平均35元,下降到1959年的19元,到1960年则变为负数,降到-0.4元。这三年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使整个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全国人口净减约1340万。——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50年代末的“大跃进”是最为深刻的教训。它不仅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生产了大量低质量产品和废品,造成了严重浪费与生态破坏,而且导致了经济空心化,带来的有些恶果至今尚难弥补(如滥伐树木)。由于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突发性的中断,最后还是要把发展速度急剧拉下来。这样就形成一下的增长图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这一超前战略的失败导致调整战略(八字方针)的实施,共计五年时间(1961—1965年),增长速度降低了,最低的一年积累率降低到10.4%(1962)。工农业的比例趋向平衡增长,从1960年的3.6:1,调整为1965年的1.7:1,成效非常显著。当时如能沿着这条路线稳步发展下去,完全有可能像台湾一样转上新的航道,跟上60年代世界新潮流。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示例八:评析“大跃进”的影响综上,通过补充史料的拓展延伸,有效构建了教材的内在关联。尤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新中国建国初期如何借鉴苏联工业化模式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国情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组内共享资源路径进入学校历史组共享区目录下二.进入文件夹寻找所需的时段三.点击相应文档欢迎大家补充完善,谢谢大家历史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方法

一、了解评分标准等级观点(论题)论证过程表述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O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从评分标准来看,得分的核心是观点明确、多角度评论、史论结合。史论结合即用确凿、有力和充足的史实,以一种合乎逻辑的编排方式,去证明一个明确的观点。好的论证包含三个要素:明确的观点、支撑性的史实和逻辑化的表述。开放性评论题所示的“评分标准”,更在意考察学生是否能自圆其说,而不是观点的正误(明显违反唯物史观的观点不在此列)。二、解题方法

亮观点巧论证得结论所有的解题,必须建立在仔细读题审题的基础上基本格式1、要求提取信息并说明的类型设问方式一般为: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一个或多个),自拟题目并立阐述。解题方法第一步:先明确信息,具体来说,首先对材料进行对比,比较不同点或相同点,然后明确自己想写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再按题目要求提取几点信息就提取几点。第二步:针对提取的信息进行解读,选择自己熟悉的史实论证信息,史论结合(史实+影响、背景+史实)、注意逻辑(为什么)、专业术语、卷面整洁第三步:总结升华。注意首尾呼应;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抓住本质,给人以深刻启示。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2、题目(材料)已提供观点的设问方式一般为:直接提供一种观点,要求运用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就材料中提供的一种观点,你是赞同还是反对或另有观点,请做出判断并加以论证。就材料中的几种观点,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并简要说明理由。解题步骤:第一步:写出材料中的观点或选择题目中的一个(几个)观点,同时表明自己对材料观点的态度(赞同、反对或不全面等)。一般来说,出题者都是著名学者,他们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对学者观点进行合理的解读是一个较“讨巧”的得分手段。否定式的作答应谨慎使用,除非该观点有明显瑕疵,且你的论据确凿。第二步:从所学知识中搜寻和选择可以论证观点的史料,史论结合(史实+影响、评价,背景+史实)、注意逻辑(为什么)、专业术语、卷面整洁第三步:总结升华。注意首尾呼应;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抓住本质,给人以深刻启示。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图2地中海示意图以“陆地之间”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示例:称呼:智慧之海。论述:地中海在古代有古希腊的民主和古罗马的法律,近代有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是人文精神的滥觞之地,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古希腊三面环海,对外贸易繁荣,工商业发达。古希腊还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雅典出现了梭伦、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等伟大的改革家,促进了雅典民主制的发展。罗马的法律为西方近代法律奠定的基础,成为西方近代法律的渊源。在近代,地中海的意大利还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提倡人文主义,促进了西方的思想解放。总之,地中海的希腊是民主制度的摇篮,罗马法则为近代西方法律奠定基础,源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则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因此地中海被称为智慧之海。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第一目标(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目标一观点:了解历史上的荣光以及近代列强侵略,激发学生的民族复兴思想与培养其自信自觉精神。我认为这一目标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分析:中华文明悠久灿烂,我们的祖先建设了长城、大运河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发明了造纸术等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为我们留下宝贵财富。近代以来,随着列强的侵略,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以及30年代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阶级、阶层不断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启蒙愈发重要。结论:193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目标一,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复兴思想,培养其家国情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举措。示例2:目标二观点:了解中国文化演进历程,尤其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培养高尚的志趣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认为这一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道德品质。分析: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中国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的丝织、冶铁技术传入中亚、欧洲,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唐代丝绸之路海陆并举,茶叶、瓷器、纸张等传播到世界,丰富了世界文化生活;宋元时期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播到欧洲,促进欧洲社会的进步;明代郑和下西洋后,华侨下南洋,促进了东南亚的开发。30年代以来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这一目标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志趣,又可以培养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因此,193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目标二,既树立了青年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又锤炼了学生的意志,提升了其品德修养。示例3:目标三观点:了解各国历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世界常识,关注国际形势,唤醒学生对民族运动的责任自觉。我认为这一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责任担当。分析: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认识西方文化,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维新派的托古改制与宣传进化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这些论调在新文化五四运动后逐渐归于理性,青年学生既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30年代以来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这一目标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了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又可以培养其对本民族运动的责任自觉。因此,193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目标三,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担当。3、要求自行拟定观点的设问一般方式: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围绕“XX与XX”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自拟论题

解题方法第一步: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材料和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分层,侵分点阅读,找出可概括或隐含观点的关键语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方面进行观点的拟定。注意,因为观点与论据要求高度统一,所以,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方面进行拟定观点,选择论据,这样才能自圆其说,不给改卷者提供明显的扣分理由。第二步:搜寻史实,根据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整理出可以论证该观点的重要史实。组织答案,表述成文,做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论证有力。第三步:总结升华。注意首尾呼应;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抓住本质,给人以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变与不变”

儒家思想的“变”。首先体现在历史地位上,自汉武帝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政权更迭的频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