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思想课件_第1页
隋唐时期思想课件_第2页
隋唐时期思想课件_第3页
隋唐时期思想课件_第4页
隋唐时期思想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唐时期思想隋唐时期的思想特点隋唐时期佛教主要派别有哪些?禅宗思想有何特点?中国化佛教的基本特质隋唐时期的道教王通、韩愈、李翱等人的思想对宋代理学的产生有何影响?(√)(√)隋唐时期思想的特点隋唐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文化政策,思想文化全方位发展。基本上呈现儒、道、释并立的局面。随统治者扶持政策的不同三教地位有所变化,总体而言,佛教最盛,道教其次,儒学较弱(唐太宗诏令孔颖达主持撰成《五经正义》,唐代权威性的儒家经典注释本

)。三教合一成为这时期思想发展的趋势,但均希望以各自的思想学说为基础实现三教合流。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宗教思想尤其影响巨大。(“三夷教”——摩尼教、祆教、景教)伴随宗教迷信思想的传播,反宗教迷信思想不断产生。参考书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卷2《盛世的平庸》谢保成等:《中国隋唐五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94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张跃《唐代后期儒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荣新江:《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中国化佛教的基本特质中国化的佛教,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理论,又吸收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消化融合,形成独具特质的思想理论。中国化佛教的基本特质: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主脉——儒家思想;简易化、大众化、现实化、理性化;适应中国民俗,形成广泛流传的富有中国特殊性质的、与民众心态相吻合的仪式仪规。佛教传入及中国化的历程传入期(汉——东晋):依附本土文化的主流求得生存(依附黄老道,引玄入佛)独立期(南北朝——隋唐):引儒入佛融合期(隋唐——宋明):援佛入儒,佛教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佛教宗派隋唐是佛教的全盛时期,创立了不少新宗派: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三论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缘起说佛教缘起说四种:“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不变的最高真理或本体)缘起”及“法界缘起”。“业感缘起”:小乘教主张众生身心世界皆由业力所起。“赖耶缘起”:大乘始教主张“阿赖耶识”,即一种深细难知的心识,含藏能生起万法的无量种子,一切皆由这些种子遇缘而显现出来。

“真如缘起”:大乘终教主张“真如”随缘而生万法。“法界缘起”:华严教主张法界乃一大缘起,宇宙万法融通,互为缘起,重重无尽,亦称为“无尽缘起”。一心三观一心能观空、假、中三谛。智顗[yǐ]

根据龙树《中论》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名中道义”的所谓“三是偈”思想发挥而来的。真如随缘形成一切现象,皆不实在,故为假,观此则称假观一切现象皆真如显现,无独立之实体,故为空,观此则称空观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性质,此为中道,观此则称中道观。天台宗把道教的丹田、炼气等说纳入自己的学说,倡导修习止观及坐禅除病法。“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三论宗二谛:俗谛和真谛“不二为中道”:有是假有,非实“有”;空是假空,非真“空”,只有对“空”、“有”双方都予以否定,才是“不二”的“中道”。“八不”: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一共八事四对。只有对事物矛盾双方都予以否定,才能显示“中道”,进入吉藏所臆想的无差别的宗教世界。唯识宗又名“慈恩宗”,属印度佛教中大乘有宗一系。以宣传“万法唯识”为宗旨。“实外无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好像是外境,其实不是外境,外境只是由内识所生成的幻象。万事万物皆是依赖心识而生灭,是虚幻不实的。唯识宗“八识”、“十地”:十个台阶,至彻底“觉悟”为止。阿赖耶识(心识、种子——认识产生的根本)末那识(近似自我意识)了别境识:眼、耳、鼻、舌、身(感性认识)、意(近似理性认识)

种子分“有漏”、“无漏”种子,即染污、清净种子只有修行“无漏种子”,去掉染污、压伏“有漏种子”,即修行般若智慧、清净智慧,才能去染成净,转识成智。

“有漏”种子“无漏”种子唯识宗“因明学说”:基本论式“三支作法”第一支“宗”即论题;第二支“因”,即立论的理由;第三支“喻”,由直言判断或假言判断所组成的例证。

理法界:本体法界事法界:万有事相理事无碍法界:理因事显,事依理成,理事交融,相得益彰。事事无碍法界:一一事相皆随理性而普遍,彼此不相妨碍。

六相圆融:总、同、成三相,是无差别门;别、异、坏三相,是差别门。万物皆有此差别、无差别二义六相,事事之中,有六相之圆融。法藏在《华严金师子章》中以金狮子为比喻,说金狮子是总相,眼、耳等不同部分是别相,眼、耳等同一缘起形成狮子是同相,眼、耳等彼此各不相同是异相,眼、耳等和合成狮子是成相,眼、耳等各自独立而不和合为狮子是坏相。隋唐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时期1、唐统治者统治者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使其作用互补,以维护统治。2、实行儒、佛、道三教并行政策,促进了儒、佛、道的融合。

隋唐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时期:3、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摄取儒、道思想,不仅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理论。4、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一转印度佛教的强烈出世倾向,将出世与入世的关系放在了不即不离的恰当位置,为“以出世心态行入世之道”准备了理论基础。禅宗思想主旨:本性即佛,心外无佛。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坛经》)“本性是佛性,离性无别佛。”(同上)“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同上)“自性若悟,众生是佛”

即身外无佛,我就是佛,突出个体意识,强调个性的自由自在,主张凡夫即佛,在日常生活中即可实现成佛理想。

禅宗思想特点教门方法:无念、无相、无住;“顿悟成佛”。(不提倡念佛、拜佛、坐禅,甚至呵佛骂祖。)A“无念”,心不受外物的迷惑。“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坛经》)B“无住”,即不执著,心不执著在外境上,对任何事物都不留恋,念过即过。C“无相”,是说“外离一切相”,心远离事相。

自悟自修,一切方法尽在自身中,“自性自悟”,如“风动,幡动,心动”说。(一个和尚说:“你看旗子在动!”另一个说:“是风在动!”慧能说:“是你的心在动。”)禅宗思想特点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成就理想,不离现实。“顿悟成佛”,直接简易拈花一笑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心相印。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的最高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隋唐时期的道教思想唐太宗“以老君是肤先祖,尊祖,重亲,有生之本,故令在前。”代表人物:王玄览、司马承祯、李筌、谭峭王玄览及其《玄珠录》王玄览道教思想的理论渊源,一是老子《道德经》,一是佛教思想。“常道”生天地,“可道”生万物。“道”的性质,就是这种真与不真、常与不常的统一体。“众生禀道生”,“道”中有众生,众生中有“道”,因此众生可以因修而得“道”。王玄览及其《玄珠录》坐忘养神,“形养得形仙,坐忘养舍形入真”(形养是炼形,只能获得低品位的“形仙”,故属修道方法的下乘;坐忘则是炼神,最终舍形入于高品位的真常之道,故属修道方法的上乘。)

“定慧二俱”,与智者大师所谓“成就定慧二法”相一致,都主张定慧双修,略微不同的在于具体的操作手法上。司马承祯的修道理论其道教理论以论述怎样修道成仙为重点。吸收了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学的止观、禅定学说,提出“易简”的学仙方法和渐进的修真步骤,把修仙的过程分为五道“渐门”和七个阶段。概括为“无欲”和“静心”。“静则生慧,动则成昏。”静才是产生智慧的根源,动是产生昏乱的根源,人们应当去动守静。要达到“静心”要防止三个偏向。李筌的思想宗教色彩比较淡薄,以先秦时期的道家、法家和兵家思想为基础来构造自己的思想体系。主要内容:一、论述“抱一”复本思想——主张运用道教的方术去体认、领悟“至道”,从而与“至道”融为一体。;二、论述“以名法理国”的思想,表现出把道家和法家思想相糅合的思想倾向;三、‘以权术用兵“的军事思想,认为人的主观努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谭峭及其《化书》《化书》的特点:强调一切皆化的思想。“道”分化产生了万物,而人类社会的分化则产生了尊卑,对未来社会作了设想。揭露了农民的苦难,指出农民的反抗是由于统治者“穷民之力”、“夺民之食”引起的,警告统治者“慎勿怨盗贼,盗贼惟我招。慎勿怨叛乱,叛乱禀我教”。主张通过均平的办法来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王通、韩愈、李翱等人的思想王通未提出三教归儒,但站在儒家立场上主张“三教可一”;韩愈倡导复兴儒学。A仿照佛教传法世系,建立起从尧舜至孔孟的儒家传道正统;B提出“道”为哲学最高范畴,且“道”即封建伦理道德仁与义;C阐发《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与佛教的出世相抗衡;

韩愈的思想

D提出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认为上品的人性是善的,生来俱有“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品性;中品的人性可善可恶,五种道德偏差不齐;下品的人性是恶的,五种道德都不具备。他还认为,人不仅有性,而且还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情也有三品:上品的,七情发作都合乎中道,没有过和不及;中品的,七情发作,有的过多,有的过少;下品的,七情发作或者都过多,或者都不及。每一品中的情和性,都是互相配合的。李翱的思想李翱,生于公元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公元841年(唐武宗会昌元年),是韩愈的学生,唐中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著作有《李文公集》,主要的哲学著作有《复性书》。性善情恶复性说李翱的思想性善情恶1、李翱继承了韩愈的说法,认为人有性和情两方面。但是,他却认为性和情是对立的,性是善的,情是恶的。他说:“性无不善”,“情本邪也,妄也”。(《复性书》中)2、“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复性书》上)李翱的思想复性说李翱阐发《中庸》的道德修养学说,提出体现儒、佛合流的灭情复性说。认为圣人不为情所惑,能充分体现善的本性,凡人则须“弗虑弗思”,排除情欲才能复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