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精美课件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精美课件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精美课件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精美课件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精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国大典7盛况空前豪情冲天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现在,就让我们重返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两边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与天安门浑然一体,共同构成天安门广场。会写“政、宾”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预习读宾栏汇爆帜阅制坦距隆宣射政府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攵笔画:9笔顺:李阿姨在县政府工作。政治政策政府精兵简政组词:造句:结构:半包围部首:广笔画:8笔顺:在政府的帮扶下,他找到了工作。政府学府

府第天府之国组词:造句:结构:上下部首:宀笔画:10笔顺:这条街上新开了一家宾馆。宾客宾馆贵宾相敬如宾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木笔画:9笔顺:主席台旁边的栏杆上挂满了鲜艳的小红旗。栏杆护栏

栏目雕栏玉砌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氵笔画:5笔顺:数条小溪在这里汇集成河。汇合词汇

汇总汇聚一堂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火笔画:19笔顺:火山爆发能产生极大的热量。爆发爆炸爆竹爆米花组词:造句:结构:上下部首:宀笔画:9笔顺:老师宣布,下周进行体能测试。宣传宣布宣言心照不宣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巾笔画:8笔顺:我们的旗帜高高飘扬。旗帜独树一帜组词:造句:结构:半包围部首:门笔画:10笔顺:我们应多阅读课外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阅读订阅查阅

阅历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刂笔画:8笔顺:我们一开始就制订了整个行动计划。制造制度制定出奇制胜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土笔画:8笔顺:小明坦率地讲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平坦

坦诚坦克坦坦荡荡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笔画:11笔顺: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很远。距离差距间距相距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阝笔画:11笔顺:远处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隆重隆冬兴隆

隆情厚谊组词:造句:结构:左右部首:身笔画:10笔顺:雨过天晴,太阳从云缝中射出光芒。射击射箭照射含沙射影射入旗帜爆发隆隆坦克汇集政府石栏阅兵距离宣布制服外宾政府外宾汇集预定爆发就位宣告雄伟肃静旗帜语调完毕检阅制服坦克一致距离高潮次序排山倒海词语表挑战一下

他办事从不草率

,效率

一向很高。原文示例率(草率)(效率)

·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注意红色字的读音多音字聚集≈汇集

↔分散运动会即将开始了,各班的运动员都汇集到了操场上。运动会即将开始了,各班的运动员都聚集到了操场上。春游那天,大家一下车,就分散活动了。汇集聚集分散☞一起读一读近

反义词恭敬地看。恭敬、庄严地立着。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大约早晨四五点钟。瞻仰:肃立:典礼:五更天:词语解释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课文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分别写了几方面的内容?探究读根据默读指导,默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默读本课时,要带着激动、自豪、振奋的心情,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壮观。默读指导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2.课文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分别写了几方面的内容?开国大典前大典结束后大典进行中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述的。开国大典7盛况空前豪情冲天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多么令人激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重温那热闹、庄严、振奋人心的场面吧!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给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开国大典前(1~4)大典进行中(5~14)大典结束后(15)默读课文,思考:从入场后到群众游行,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做出标记。早上六点钟下午三点整傍晚晚上九点半表示时间词语典礼开始阅兵式开始阅兵式结束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时间顺序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时间地点开国大典前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参加人员人数之多表现了开国大典的隆重、规模之大和人民对典礼的期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能画一张天安门广场的大致示意图吗?天安门城墙城墙白石桥旗杆中华门“丁”字形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大典庄严,气氛热烈课文的第4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找出相应的词句,读一读。汇集四面八方人的海洋老远郊区步行四五十里路直奔赶人多路远来得早心情急切早上六点钟清早五更天摸着黑表现了人们此时万分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夸张和比喻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快速读课文第5-14自然段,理解“大典中”的情况。找一找大典中都有哪些项目?大典进行中时间先后顺序阅兵仪式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升国旗,奏国歌,点礼炮群众游行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表达了群众对领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排山倒海”

“一齐投向”表达了什么?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宣布成立振奋人心,开启新篇章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反复突出传播范围之广突出宣告震撼人心的力量和非比寻常的意义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我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从此能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对国旗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仔细阅读课文第10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当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广场上的人们会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宣读公告因为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所以当听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文中对阅兵式的哪些兵种进行了具体描写?从中能够感受到什么?阅兵式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具体描写由东往西、缓缓进场,相等的距离、相同的速度总体描写文中运用场面描写向我们介绍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这些兵种。不仅能感受阅兵式庄严、隆重、气势恢宏,人民军队威风凛凛、纪律严明,也感受到人民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自豪之情。本文写作特点注重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对这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作用:可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氛围,烘托事物。如课文第12自然段。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夸张,既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于子弟兵无比信赖与热爱的思想感情,也说明了人们欢快、激动的心情。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这一句是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群众游行环境描写,以景衬情。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场面热烈人们的心情无比激动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这句话一方面说明毛主席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主席的伟大形象。主席、人民同欢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你知道“红流”指的是什么?“光明”在这里有几层含义?举国同庆,游行庆生大典结束后这句话运用了借喻、双关。“红流”是人们带着灯笼火把形成的人流;“光明”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当时人们举着灯笼火把照亮整个北京城;二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前途一片光明。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1.开国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哪里?2.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的意思。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来得早;人数多;热情高;秩序好……1.开国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哪里?2.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的意思。“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如果你在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你会想些什么?试着说一说。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的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的。无比自豪、激动领袖风采大典前——盛况空前,隆重庄严大典中大典后——光明充满北京城声势浩大开国大典宣布成立游行浩荡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仪式[十大元帅]指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默读课文,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想想从群众入场到游行结束,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连起来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本课从群众入场到举行游行一共写了六个场面,分别是:群众入场、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盛况、群众游行。读读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课文是从不同人群的不同表现来描写阅兵场面的。分别写了三类人: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将军检阅部队的情形,人民解放军战士受检阅的情形(按出场顺序描写)、人民群众观看检阅时的表现(主要运用了场面描写)。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字里行间传达出的热烈、庄严的气氛。再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在旁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文中这样的句子有很多,如“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热爱。“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这一句表现了人们听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高兴的心情。“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拋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句话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群众在阅兵式上看到自己国家的空军阵容时的自豪、激动的心情。“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这句话传达出升国旗时庄严的气氛。第一课时开国大典7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前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吧?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吧!点击视频播放同学们,观看了刚才《开国大典》的影像,你有什么感受?心情激动万分……现场人山人海……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这次典礼的盛况,快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吧。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第二部分(5-10)第一部分(1-4)写开国大典前会场的情景。写出了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以及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写开国大典的盛况。人们激动、兴奋、自豪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第三部分(11-13)写阅兵式的盛况。侧重表达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第四部分(14-15)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词语熟读石栏汇集爆发宣布旗帜检阅制服坦克距离隆重射击一盏灯lánhuìbàoxuānzhìyuèzhìtǎnjùlóngshèzhǎn我会写zhèng政bīn宾lán栏huì汇bào爆xuān宣zhì帜yuè阅zhì制tǎn坦jù距lóng隆shè射fǔ府书写指导上下结构,注意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点。zhǎn盏注意右下的部件不是“水”。bào爆这两个字最后一笔的横都要写得长一点,托住上面的部分,使整个字平稳匀称。xuān宣tǎn坦总结归纳会写“政、宾”等14

个字,正确读写“政府、外宾”等词语。理清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为文章划分结构,总结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开国大典6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文详解快速浏览课文,思考:1.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用小标题的形式说明。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群众入场(1~4)(5~10)典礼仪式(14~15)群众游行(11~13)阅兵式典礼前典礼中典礼后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早上六点钟典礼前典礼中典礼后阅兵式下午三点整阅兵式开始阅兵式完毕傍晚晚上九点半时间顺序仔细阅读课文“典礼前——群众入场”的部分,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主席台布置——喜庆热烈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首都北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典礼前参加典礼的人员来自各个阶层,范围广泛。来自四面八方,地域广。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数量多,成了人海。热情高,摸黑起床、直奔会场。读课文第4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描绘群众入场的热闹场面?总——分——总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总总【】分热情高涨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这句话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概括了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海、旗如潮的热烈气氛。夸张比喻典礼中快速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说说这场典礼举行的顺序是怎样的?主席出现下午三点整宣布成立升国旗放礼炮继续宣读公告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边读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并在旁边做批注。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排山倒海”“一齐投向”写出了气氛的热烈,也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拥护。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句话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你从两个“一齐”中体会到了什么?全中国人的心情是一样的。人多,场面壮观。

1.想象:这宣告,这声音传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你觉得人民群众为什么如此激动?畅所欲言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恭恭敬敬地看。体现了人们对五星红旗的无比尊重,也表达了人们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感到无比激动与自豪的感情。如何理解“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说明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身得解放,从此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五十四门大炮”代表着新中国的五十四个民族(这是当时统计的数字,现在是五十六个民族),“二十八响”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二十八年(1921~1949)。“五十四”“二十八”分别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文中写到了典礼中的几次掌声?从中你分别体会到了什么?第一次——主席出现在主席台时。第二次——升国旗放礼炮时。第三次——听到选举毛泽东为主席时。(人民对毛主席的无比爱戴)(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无限热爱)(社会各界人士对毛主席的拥护与爱戴)

自由读11~13自然段,聚焦阅兵式场面描写,想一想这个部分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阅兵式开始检阅部队各兵种入场群众欢呼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点面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受检阅部队缓缓入场各兵种方队特点由面到点仔细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各兵种的入场顺序?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人民空军开头接着正面描写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把“战士们”比作“钢铁巨人”,展现了战士们威武、雄壮,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有着顽强的战斗力,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大的安全保障。为什么要把“战士们”比作“钢铁巨人”?群众的动作:嗓子都喊哑了手掌都拍麻了侧面描写群众的神态:欢喜激动对群众的神态、动作描写,侧面印证了阅兵式的场面宏大,气势雄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人民群众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呢?是因为他们在阅兵式上看到人民解放军威武雄壮,感觉我们的国家有了钢铁长城,人民的幸福有了可靠地保障。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解放军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典礼后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下面两处分别具体指什么意思?红流借喻游行队伍

表明了游行队伍声势之浩大,场面之壮观。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双关:“光明”,不仅是说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更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全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获得了光明。课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开国大典的“大”?意义之“大”。文中大量的叙述中夹着议论,画龙点睛,指出了典礼每个环节的深刻意义。事件之大。开国大典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盛大典礼。热情之“大”。文中多处描写了群众对于开国大典的反应,表现了人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无比欢喜和对祖国、对领袖的无比热爱之情。场面之大。文章描写了四个场面,有详有略,但都蔚为壮观。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主席的领袖风采。主旨归纳层次梳理群众入场群众游行——光明充满北京城开国大典举行典礼阅兵式人员广泛场面热烈宣告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三军威武群众欢呼声势浩大隆重庄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该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拓展延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红色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一星较大,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侧,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表达亿万人民心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五星和天安门象征国家,齿轮象征工人阶级,谷穗象征农民阶级。课后习题默读课文,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想想从群众入场到游行结束,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连起来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1)课文依次写了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场面。(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然后升国旗、放礼炮。升国旗仪式结束后,毛主席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还有人民空军的飞机。阅兵式之后,开始了群众游行。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天安门广场。读读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1)对阅兵式的场面描写,层次清楚。先写领导人检阅部队,然后写受阅部队走过天安门,最后写看到阅兵的群众欢呼雀跃。(2)在写受阅部队走过天安门的部分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先分别介绍“海军”“炮兵”等各个方队,这是“点”;然后总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这是“面”。这种点面结合的方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写阅兵式的部分,既有对受阅部队的正面描写,又有讲述群众反响的侧面烘托,两者相结合,写出了当时热烈的场景。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字里行间传达出的热烈、庄严的气氛。再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在旁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原文略,见教材第25页)例句1主要描述了会场的布置,从数字以及颜色的选择可以感受到会场的喜庆氛围,表现了这个典礼的庄严和隆重。例句2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会场上人如海、旗如潮的热闹场面。例句3主要写了阅兵式上观众鼓掌、欢呼的情景,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民群众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交流示例: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两个“只听见”写出了开国大典的庄严的气氛,而“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则传达出人民的兴奋和激动,写出了当时热烈的氛围。互动小课堂开国大典6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我们一起回顾了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激动人心的时刻!文中对阅兵式的描写,既总写了整个场面的恢宏气势,又具体表现了每个方阵的不同特点,点面结合,展现了阅兵场面的庄重、威武。回顾全文,让我们找出相关语句。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