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歌行
曹操目录:一、曹操其人
1、生平2、贡献3、名声4、诗歌与特色5、历史评价目录:二、建安文学
1、特色
2、时代特征
3、艺术风格
4、建安风骨
5、影响三、《短歌行》1、诗句分析
2、主题
3、艺术风格
4、后人评价
5、课后思考曹操
他出生于宦官家庭,其父为桓帝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早年以孝廉为郎,任洛阳北部尉、后迁顿丘令。公元184年,镇压黄巾起义。公元192年,编黄巾军为“青州兵”,成为他此后逐鹿中原的资本。建安元年,迎献帝,自为司空,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韩遂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成为实际的北方最高统治者。。
公元208年任丞相。同年赤壁之战,败于孙权、刘备联军,形成魏蜀吴三权鼎立的局面。晚年进位为魏公、魏王,积极做统一全国的准备,可惜生前未完成。建安二十五年病逝于洛阳。同年其子曹丕篡汉建魏称帝,追尊曹操为魏武帝。曹操雄才大略,多才多艺。他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所建树,在文学上也贡献尤多,在他周围网罗一批邺下文人,他本人能诗能文,今存诗20余首。2、对文学的贡献:最大的贡献:他聚集了一批作家,为建安文坛的繁荣提供了创作主体。其次,他推动了乐府诗向文人诗的演变。倡导文学创作,形成建安文学的特点和在四言诗、五言诗创作上的贡献。最后,他自身也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诗篇,文章清俊、通脱,被鲁迅称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开创了魏晋文章的风气。
徐公持在《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中叙述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曹魏国祚短促,历史上机运不长的朝代的君主,大凡都要受到后世的攻击。二是非议曹操最烈的是在南宋之后,当时全国处于南北对峙状态,而“正统”的汉族政权僻处江左,北方中原是异族政权,于是三国时居于北方的曹魏就被比拟为篡逆政权了,这是封建的正统观念在起作用。三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尊刘反曹”思想贯穿全书。4、曹操的诗歌及其特色曹操的诗歌为乐府诗,其分类如下:第一,反映战乱破坏和民生疾苦的:如,《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前人誉为“汉末实录,真史诗也。”(《薤露》、《蒿里》本是汉代杂言的送葬用的挽歌,至今古辞犹存,曹操改造成五言诗,描写社会现实,清人沈德潜说:“借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第三,描写征戍劳苦和怀念家乡的:如,《却东西门行》:
“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第四,感慨人生短暂和世事沧桑的:如,《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诗文的特色一般认为曹操的总体特色主要是悲凉慷慨和质朴自然。悲凉慷慨作为建安时代的风格,虽为建安诗人所共有,但在曹诗中表现的最强烈,最典型。语言的质朴自然贯穿于曹诗创作中,借以区分华美诗风。这些特色贯穿着曹操作品的始终。鲁迅认为“清俊”“通脱”为曹操诗文的特色。5、对曹操的评价史书评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三国志·武帝纪》)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王沈《魏书》)古今评说刘渊:“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垣荣祖:“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矣!”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毛泽东:“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1、建安文学的特色20年代至30年代在对建安文学的特色的研究中,影响较大的是刘师培和鲁迅。刘师培在《中国中古文学史》中说:“建安文学,革易前型,迁蜕之由,可得而说:两汉之世,户习七经,虽及子家,必缘经术。魏武治国,颇杂刑名,文体因之,渐趋清峻。一也。建武以还,士民秉礼。迨及建安,渐尚通脱;则侈陈哀乐,通则渐藻玄思。二也。献帝之初,诸方棋峙,乘时之士,颇慕纵横,骋词之风,肇端于此。三也。又汉之灵帝,颇好俳词(见杨赐《蔡邕传》),下习其风,益尚华靡;虽迄魏初,其风未革。四也。”他还进一步指出各种文体在建安时期所发生的变化,“书檄之文,骋词以张势”,“论说之文,渐事校练名理”,“奏疏之文,质直而屏华”,“诗赋之文,多慷慨之音”。这与前面的四点联系起来,就比较完整、全面的反映了建安文学的特色。2、时代特征现实性:建安诗歌在思想内容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反映了社会的丧乱和这个时代文人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抒情性:汉乐府民歌本是以叙事为主的,至建安便抒情化了。通俗性:一方面是为现实性内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从民歌体的五言诗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艺术风格建安文学的艺术风格主要是指建安诗歌的时代风格,建安风格的时代风格是“慷慨悲壮”。建安时代的社会动乱、民生悲惨,是许多建安文人所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建安诗歌对现实的反映就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慷慨悲壮的时代风格。建安风骨《明诗》:“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词逐貌,惟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也。”
5、建安文学的影响建安文人重视乐府诗,自觉学习乐府民歌,创作大量乐府诗,为建安之后的文人在乐府诗的创作方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建安文人注重辞采,对后代文人影响也很大。建安文学成就最大的就是诗歌,这时的五言诗已由“质木无文”发展到“辞采华茂”。三、短歌行创作背景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北征乌桓,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饮马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众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年过半百的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各种字体的《短歌行》《短歌行》:汉乐府《相和歌.平调曲》名,这首诗是作者宴饮中抒发自己统一天下的壮志和人生感慨,表露广求人才的渴望。短歌,指歌声之短。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1、诗句分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当:对着。几何:岁月有多少。
“譬如”俩句是说岁月消逝得象朝露一样迅速,日子过去很多,而事业尚未成就,因此感到很苦恼。去日:过去了的日子。苦:苦于。前四句字面上表现出来的情调较为消沉,但应当注意,作者这种看来较为消沉的感伤情绪,实际上包含着积极地因素。其实,正可以说明作者在苦苦的追求他既定的政治目标,即,寻求贤才,统一天下。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慷慨”,形容歌声激昂不平。“忧思”,深藏着的心事,指统一天下的事业。何以:用什么。杜康:相传是上古时期开始造酒的人,这里指代酒。紧承上文。作者激昂不平,感慨万端,心中的矛盾源于忧思——招募人才,统一天下的事业。作者不满于现状,这里说借酒消愁,倒不如说,借酒抒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青青”二句:用《诗经.郑风.子衿》的成句,表示对人才的思慕。衿:衣襟。青衿是周代学生的服装。悠悠:长远的样子,这里形容思慕之情。但:只是。君:泛指所思念的人才。沉吟:深情地思虑吟味,表示难以忘怀。具体的描绘了他忧思中的具体目标。周代学子穿着“青青子衿”,代表作者心目中热烈追求的贤才。总是为了追求这些贤才的缘故,诗人才至今默默低吟着诗句,求贤若渴之情溢于言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四句,用《诗经.小雅.鹿鸣》第一章开头四句,表示自己渴望礼遇人才的心情。呦呦:鹿鸣声。苹:艾蒿。鼓:弹奏。瑟:古代一种弹拨乐器。笙:一种管乐器。想象飞腾,欢欣鼓舞。诗人运用《诗经》中的句子,表现出款待天下贤士的喧闹场面。诗中洋溢着对贤才云集,天下归心的美好愿景的憧憬之情。诗人兴奋,诗情激扬。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明明”四句,大意是说出自己内心的忧虑,如同明月不会停止运行一样,是不能断绝的。掇,通“辍”,停止。忧,指求贤不得的忧虑。诗人放眼夜空,驰骋遐想:我心目中的贤才呀,我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你呢?“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还是表现对贤才的深切思慕和唯恐失去贤才的无穷忧虑。情绪又趋低沉。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越陌”四句,活用“越陌度阡,更客为主。”的古谚,意思是说劳驾远道前来探望。陌:田间东西向的小道。阡:田间南北向的小道。枉,枉驾,屈就。存,问候,探望。契阔:“聚散”,这里是久别重逢的意思。旧恩:老交情。诗人对前景似乎又充满了信心,他仿佛看到各地的贤才从四面八方赶来投奔自己,并在载歌载舞的宴会上畅叙久别重逢的喜悦。想到这些,心情再度振奋起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月明”四句,比喻当时人才四散。大意是说:象乌鹊找不到可靠的归宿一样,当时的人才都在寻找依托,但是哪儿才是他们的托身之所呢?匝:一圈。曹操这几句虽然是写眼前的实景,其中却有深意。他的言外之意是说,你们这些有才干的人还在犹豫什么呢?你们要找一个贤明的主人,为什么不投奔到我曹孟德这儿来呢?只有我这里才是你们最好的归宿!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不”二句,《管子.形解》:“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这里用来表示渴望人才。“周公”二句,相传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俩句是说自己要效法周公,广纳贤士。
曹操表示希望尽可能多的招揽人才。他海纳贤才的诚意,其宽广的政治胸怀和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诗人以周公来自勉,只要得到人才,我就可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了。2、主旨
《短歌行》表现出了诗人的慷慨不平,一方面是人生的无常,另一方面是对人才的永恒思慕。总的来说是希望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全国。
“《短歌行》,犹是汉音。观后半,则发端乃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盍此诗之旨也。”
——何焯3、艺术特色1)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以消极地感叹时光易逝,忧自己功业未建为开头,最后来个大转弯,抒发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抑扬低昂、反复咏叹达到极致,大大加强了抒情的浓度。2)化用《诗经》,用典“周公”。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就是化用《诗经》,将其女子对情人深情相思变成了他对贤才的思慕。又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也是化用《诗经》,其意在于表达曹操期待贤者的热诚。再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史记·鲁周公世家》,曹操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3)妙用比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就是将贤者喻为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让人生“忧”!又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中乌鹊难以择枝的情景喻贤才无所依托。还拿“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贤才越多越好,广纳贤才。
4、后人的评价“魏公一生心事,吞吐往复,满口道不出。”
——《广序》“曹公苍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