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吉林大安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吉林大安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吉林大安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吉林大安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吉林大安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大安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括号内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的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激励每一位青年人,我们要有李南隐《无题》中

。”矢志不渝的精神去践行青春誓言。

4、近年来,中国华为公司受到美国等西方势力无礼制裁打压,面临着极大的发展困境,“华为人”不甘屈服,勇于破局,坚持自主创新,始终坚信“

。”(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填写)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迈向航天强国的征途,(

)是对我国尖端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检验,(

)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展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孕育的深厚博大的精神,不仅激励一代代航天人接续走好攀登科技高峰、建设航天强国新长征,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níng聚起强大力量。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孕育(

②níng聚(

(2)在语段括号内填入一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都……

B.因为……所以……

C.既……也……

D.虽然……但是……

(3)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A.逗号省略号

B.分号问号

C.句号破折号

D.顿号省略号

(4)语段中“强大力量”的短语类型是(

A.主谓短语

B.偏正短语

C.动宾短语

D.并列短语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界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齐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张岱《龙山雪》)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②李界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

③呆白:苍白。

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通“喝"。

6、张岱,字宗子,号

(朝代)文学家。(2分)

7、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余拏一小舟(拿)

B.拥毳衣炉火(裹、围)

C.雾凇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D.直至山趾(到)

8、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酒气冉冉积雪欲之竟不得醉。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10、下列关于甲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是日更定矣”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

B.“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写出了雪后西湖寂寥空旷的景象。

C.作者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把人的渺小与天地的广阔进行对比,充满了画面感。

D.文章结尾饱含深意。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道出了作者的“痴”情,也道出了舟子对作者的指责。

11、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请从乙文中找出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山间雪景的句子。(2分)

12、甲、乙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张岱在两文中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3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枣的忆念

李成

①杜甫有一首沉痛的《百忧集行》诗,开头四句读来却令人感到亲切,因为这是任何一个在乡村生活过的孩童或少年,都可能有过的经历:“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②在我家乡,那遥远的山村,虽然别的水果很少见到,但枣树倒有几株。因为村后有连片的丘岗,坡崖下多生野树,说不定哪儿就冒出一棵野枣树来,所以,在我的印象里,枣树都有顽强的生命力,不须有人特意栽植、护理,它就能生长出来;有时也不必很高大,一截树干,横逸几根枝桠,就能结一串串的红枣。

③枣红了,当然是成熟的,一般确实是秋令的“八月”。《诗经》里早就有“八月剥枣”的诗句,《大戴礼》曰:“剥者,取也。”我理解,其实“剥”就是“扑”,用竹竿把枣子敲打下来。在我们村里,偶尔也会遇见哪个屋角旮旯里生长着一株高高的枣树,青枝绿叶掩映着挂在高处的枣子,最初是青色,如一串串绿葡萄,馋嘴的孩子发现了,时常仰望着那枣,把头颈都望酸了,可是也不敢轻易去打枣,因为这样的枣子常常都是有主的,打枣被主人发现,到底有些不便或者说难堪;而如果拾起土块、石头抛上去砸,又能砸到几颗呢?所以我们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那枣由青转红,到了中秋前后,主人把枣扑打下来,或许还能分享一升半升。

④我们那里若是馈赠枣子,必定用量米的“升子”,不知为何,这总让我把枣子与粮食联系在一起。其实,这还真不错,我从书上得知,在以往大饥荒年月,枣子还正是“救荒”的难得食物。《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就提到“秦大饥……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这毕竟很好理解,饥荒年月,只要能食之物尽皆食之,何况是产量多,营养又丰富的枣子。

⑤枣子当然也是可口的水果。新鲜的大枣脆生生而甜,谁都喜欢吃,何况它便于消化克食。晒干的红枣,则补血益气。所以枣子真是上等的果品,医家甚至认为长期服食可以轻身延年,以此,它多少与“神仙”有些“瓜葛”。《史记》记载:李少君以却老方见武帝说,“臣尝游海上,见安期先生食巨枣,大如瓜。”《尹喜内传》:“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玉文枣,其实如瓶。”“如瓶”“如瓜”,大约都是形容枣子的巨大,但大到这种程度,估计世间并没有,只能到神仙界寻之。这虽是为“神异”其事而故为夸诞,到底也颇引人遐想。

⑥我在家乡吃过的枣子大约有两种,一种圆形或水滴形,如成人小指头大,很甜;一种如大拇指头大,大致呈圆形却似乎有点臃肿的样子,口感不及前者,内质较松。这后一种似乎又称葫芦枣、生吃枣。我喜欢吃前者,但在我家乡,却有一种经过加工的很有名的特产叫“丝枣”,据说就以葫芦枣为原料。丝枣原名金丝枣、琥珀枣,为什么这么叫,是与加工的工序有关。丝枣是要用割刀在表面绞丝的,而“琥珀枣”是指经过白糖、白蜜熬煮,加工后仿佛琥珀,上着一层固化的蜜汁吧。宣传资料上称“丝枣”:红润晶莹,透明如红玛瑙,香甜可口。此品已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清乾隆时秀才姚兴泉先生在其《龙眠杂忆》中曾咏道:“桐城好,致远亦非悭。蜜清金丝原是枣,炼成秋石即名丹。只作土仪看。”吾邑乡间,素来就有“秋石、丝枣出桐城”之说,乡人以为自豪。

⑦我不记得我喝过枣子酿成的酒没有,因为不是嗜酒者,对酒品素不在意。但我吃过枣糕。那也是在城里,见到街上有人排队在食品铺子前买什么,凑过去方知是枣糕。既然大家都这么热衷,我也不禁好奇,买来一些品尝,觉得口感确实不错。偶得一两包外地的朋友寄赠的大红枣,我也是喜欢的,因为冬夜读书,感觉腹空时,拆开包装,摸出几枚红枣来,不仅解决了饥饿,而且也觉得补充了元气。

⑧吃枣的时候,我总想起小时候在村庄里到处搜寻枣子来吃的往事。特别爱回忆,有一个小伙伴的家靠近村西的丘岗,他家院落的一面墙就是一堵平顶的土岭,上面生满了杂草、杂树,其中就有一两株野枣,在八月的夕阳下,枣子从绿叶中闪烁着青青而又红红的光色,令人心动。终于有一天,我们说服那个小伙伴,让我们爬上去,很节制地摘取一捧两捧后,便忙不迭地溜下树来,以免被发现后让他蒙受家长的呵斥而使彼此尴尬……我多少年没有回家乡,就是回去,也没有再去那个小伙伴家,不知他家那一堵非人工的高峻而宽阔的土岭墙是否还在,上面是否还丛生着草树、野枣,对此总是有一种不尽的忆念。

13、作者回忆了哪些与枣有关的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14、文章开篇引用杜甫《百忧集行》中的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5、第⑥段中,作者回忆了家乡的“丝枣",请你根据文段内容说说“丝枣”的特点。(3分)

16、文章结尾说:“对此总是有一种不尽的忆念。”作者仅仅是在忆枣吗?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激发科学梦想,培育创新志向

①近日,有关部门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学校要加强科学教育,不断提升师生科学素质。今年9月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各地的孩子们充分领略了科技的魅力:在江西宜春市袁州学校,趣味机器人展演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在河北内丘县实验小学,同学们来到科技大篷车,体验奇妙的展品……

②孩子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是向科学海洋发出的最初的探寻;

发出的一声声赞叹,体现了对于优质科学教育资源的热情。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是科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③加强科学教育,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许多科学工作者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曾表示,学生时代种下的科学梦想,会在日后的科研岁月中茁壮成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沙国河说,自己儿时就喜欢动手制作收音机、电动机,梦想成为发明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祝世宁回忆,小学时读到的《科学家谈21世纪》让他对未来产生了憧憬……科学教育,种下科学探索的种子,激发梦想、孕育希望。不是每个学生最终都会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但求知欲、想象力,对每个人的成长都大有裨益。

④加强科学教育,必须重视师资配备,提升教师科学素质。有关部门去年开展了覆盖13.1万名小学科学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科学教师数量供给有待加强、素质能力仍需提升。从源头上加强科学教师供给,方能提高科学教育水平,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基础。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暑期,“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开展。相信随着科学教师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强,更多更高素质的科学教师将为科学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⑤加强科学教育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也要发挥社会大课堂作用,共同培育科学教育的良好生态。前不久,航天员王亚平被推选为2022年“最美教师”特别致敬人物。在太空授课活动中,她的生动讲解激发了许多中小学生对宇宙的向往,点燃了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这也启发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科技资源加强科学教育,善用大资源、整合大平台。眼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开设科普教育专栏,设置了科学公开课、漫游科技馆等板块。要更好地运用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科学教育资源,点亮更多孩子的科学梦想。

⑥新学期伊始,我们看到,科学教育已惠及更多学生:在四川理塘县第四完全小学,学生们在支教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天文社团活动;贵州平塘县大塘第一小学的学生来到“中国天眼”,学习科学知期待更多的孩子以科学教育为翼,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奔向科学的星辰大海。

17、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作者认为如何才能“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3分)

19、文章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20、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分析其放在哪一段里更合适?并说明理由。(2分)

[链接材料]新学期伊始,光明小学以“开学第一课”为平台,举办“非遗大课堂”进校园活动,邀请博物馆宣讲员为同学们宣讲了范仲淹“断齑画粥”“礼参父老”等故事,并带孩子们一起朗诵范仲淹所作古诗《留别乡人》,希望同学们能学习范仲淹的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

(三)名著阅读(5分)

21、下面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艾青诗选》是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富有“五四运动"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B.《火把》《向太阳》《乡愁》是《艾青诗选》中的三篇文章。

C.《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D.《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

22、下面是《水浒传》中三位女将的绰号,请把她们相对应的绰号填入人名后面的括号内。(3分)

A.

一丈青

B.母大虫

C.

母夜叉

①扈三娘(

)②孙二娘(

)③顾大嫂(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3、国潮,是“国”与“潮”的相加。国潮兴起,要摒弃对文化元素的简单搬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因底色,用艺术融合科技,用独具特色的东方美学实现受众对中华文化的共情,特别是唤醒年轻人的传统文化认知。育文中学将开展国潮进校园”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上面文字中画线的部分正确、工整、规范地书写在下面。(2分)

(2)请为“国潮进校园.燃动艺术节”设计两个活动版块。(4分)

③盛世霓裳汉服秀

(3)校团委准备邀请张教授来校做“国潮流行,彰显文化自信”的专题讲座。时间是10月26日下午1时,地点在学校会议室。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派你去邀请张教授,见到张教授后,你将怎样说(4分)

二)写作(50分)

24、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生活中一张彩色的照片,一份远游的纪念品,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份难得的牵挂,一滴真诚的泪水……点点滴滴的人间真情,都能在我们的心海里荡起暖暖的涟漪。这种体会如荷花映水,高贵而美丽;如桂花绽枝,优雅而馨香。

请以“点滴真情暖我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朱彦夫,当代中国的“保尔”,参加过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是他们连队唯一的幸存者。经过47次手术和93天的昏迷,他失去了手脚,只剩下右眼0.3的视力。但是他不想一辈子躺在功劳薄上。他回到家乡,用他的残肢拿着粉笔,教村民识字;他拄着拐杖,拖着假肢,带着村民一步步走上致富路。60岁时,他写下了《极限人生》,向世人讲述了他和昔日战友的故事……

朱彦夫的话:

“既然不能死,那就替战友们好好地活着。我,要做个有用的人。”

“与其腐朽,不如燃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篇文章。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参考答案

1、在乎山水之间也2、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3、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4、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5、

(1)①yùn

②凝

(2)C

(3)A

(4)B

6、陶庵明末清初

7A

8、酒气冉冉/积雪欲之/竟不得醉。

9、声音被寒气所震慑,艰涩得出不来。(意对即可)

10D

11、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12、围绕“孤高自赏、高雅脱俗、自由洒脱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回答出一点即可。

13、家乡枣树的生命力顽强,任何环境皆可生长;孩子们在枣树下仰望青枣却不敢轻易打枣,巴望枣成熟后枣主人能分享;叙述枣的作用:荒年充饥果腹,平时健体;回忆在家乡吃过的枣;回忆吃枣糕、冬夜读书吃朋友寄赠的红枣解饥的事情;回忆小时候在村庄里说服小伙伴爬他家枣树摘枣的往事。(答出四点即可)

14、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