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至泻下剂课件_第1页
方剂至泻下剂课件_第2页
方剂至泻下剂课件_第3页
方剂至泻下剂课件_第4页
方剂至泻下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方剂学

绪言一、方剂与方剂学的定义:

1.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结构配伍,确定适宜的剂型及用法而成的处方。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特定的疗效,是用于临床治疗疾病的工具。★方剂的特点:a.方以药成,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b.有一定的组成结构规律;c.有特定的疗效;d.有适宜的剂型和用法;f.起治病工具的作用。

2.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中医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课程之一。

*方剂学具有基础与临床的双重属性;

*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运用的重要形式;

*衔接传统中医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综合学科。四、方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五、方剂学的研究范围

1.阐明方剂与病证、治法之间的关系;2.制方原理(方解,揭示组方的要素与功效的关系。);·证机分析;

·药物配伍关系的分析(君、臣、佐、使药)

3.现代研究。

4.临床运用。六、方剂学的研究方法

1.以中医学术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指导,以方剂为对象,旨在揭示方剂学科的规律;

2.研究方法:

·以临床观察为基础的临床试验方法;

·以实验为主的实验研究方法;

·以文献为主的文献整理方法;

·以理论探索为目标的逻辑思维方法。七、怎样学好方剂学:

必须明确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1.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

2.了解学科的特点;

3.注意基本功的训练;

4.对重点内容、基础知识的学习注意纲目联系,举一反三。2.善于找出方剂学中的重点、疑点、难点,这样既可提高学习兴趣,亦可增强自己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可加深对方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a.循环式:即经常反复熟读方剂,逐渐加深印象,达到记忆目的。

b.理解式:从方剂主治证的病机分析入手,推导出为什么要选用这些药物进行配伍而不是其他药物,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c.歌谣式:编写通俗汤头歌诀,反复熟读,直至背诵。可以背书上的,也可以自己编写。

d.图表式:将方剂的有关特点归纳成表,对比参照,互相联系,找出规律,有利记忆。常用记忆方式介绍第一章方剂学的发展简史上篇总论

方剂学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了解方剂学发展的概要过程,熟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方书的特点及其价值,对于学好方剂学这门主要课程并对今后的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运用,是十分重要的。要点:在方剂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著作及其意义。一、方剂学的形成: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由盲目的食用植物药物,到有意识地去进行试用,逐渐积累了应用药物治病的经验,故有“医食同源”及“神农尝百草”之说。原始的治疗方法,仅仅是以单味药物治病。经过不断的医疗实践,对疾病治疗的经验有所发展,发现单味药物治疗疾病不如几种药物配合起来效果好,于是逐渐形成了方剂。1.方剂基本理论的建立: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书————《五十二病方》:战国时期的著作,载方283首(能够辨认197首),出土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该书早于《黄帝内经》,是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同一时期的还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风寒热十六病方》、《五脏伤中十一病方》、《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妇人婴儿方》、《汤液经法》(均已亡佚)等等。标志着这一时期已经建立了方剂的基本理论。2.方剂学形成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战国时期的著作,托名黄帝、歧伯编著;载方13首,剂型有汤、散、丸、酒、膏等。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书中有关辨证立法、组方结构、配伍方法、用药宜忌等理论,为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二、发展:晋唐时期,方剂学获得了迅速发展。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肘后方》)选方简、便、廉、效,反映了晋以前民间疗法的成就,为研究我国古代民间方药,特别是急救方剂提供了重要参考;陈延之《小品方》对《伤寒杂病论》以来的方剂进行系统整理;南齐·龚庆宣整理《刘涓子鬼遗方》,为最早外科方书;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系统收集了汉晋南北朝隋及海外传来的医方共计7500余首;王焘《外台秘要》整理保存了唐及其以前的医方。

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的出现,产生了不同流派的学术争鸣,对方剂都有各自的创新和发挥.寒凉派刘完素《宣明论方》;攻下派张从正《儒门事亲》、《经验方》;补土派李杲《脾胃论》、《东垣试效方》;养阴派朱震亨的《丹溪心法》、《局方发挥》。金代医家成无己编著《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旨在分析20首伤寒经方,首用君臣佐使理论分析组方意义和组方方法,是中医药学史上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论理的著作,开后世“方论”研究之先河。

明清时期,方剂学有了很大发展:我国古代载方最多的方书——《普济方》:明代朱隷等编著,共载方61739首。是方剂学史上载方最多的著作。明代吴崑《医方考》:载方700余首,对方剂的命名、组成、功效、适应证、方义、加减、禁忌等都有比较深刻的论述。王肯堂《证治准绳》;张景岳《景岳全书》;吴又可《瘟疫论》;龚廷贤《万病回春》;

至此,方剂学初具规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方剂学得到了很大发展,不仅出现了许多新的方剂学专著,其中尤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最具代表性,该书收录历代方剂96592首,汇集了古今方剂学研究的成果,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且更加重视复方综合作用的研究。复方研究尽管复杂,但它比较接近中医临床实际,便于说明中医中药的作用原理,因此引起了医药界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在寻找新药、创制新方、发展古方、探讨机理等方面都获得了不少新的成就,复方研究的成果相继出现,为方剂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治法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辨证理论和遣药组方的纽带,也是学习和运用方剂不可缺少的基础。中医治法具有多层次、多体系的特点。如寒证用温法、虚证用补法,这是一个层次的治法;补气健脾、温阳散寒、发汗解表等,这是第二个层次的治法。临床辨证论治的多种体系,形成了相应的不同治法体系,如宣肺止咳、疏肝解郁等属于脏腑治法体系;和解少阳属于六经治法体系;清营凉血属于卫气营血治法体系等。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是药物治病的进一步发展,是在理、法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法度地运用药物防治疾病的工具。方剂的应用,必须在辨证的前提下,进行立法选方用药。方与法的关系非常密切,简言之,即“法是方的依据,方是法的体现”。1.治法是指导选拟方剂及其运用的原则和依据(法是方的依据):临床治疗疾病,首先要通过四诊辨证,确定治法,然后才根据治法选方。2.方剂是体现和验证治法的手段(方是法的体现):通过诊断辨证所确定的治法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方剂的检验。一首好的方剂一定要也能够体现和反映所确定的治法。3.从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看,方是实践的产物,法是理论的总结,只有方剂与治法相配合,才能完成理、法、方、药辨证施治的全过程。

第二节常用治法

早在《内经》中就记载有许多治法及其理论依据。如“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等。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又制定了许多治法,以治疗复杂多变的各种病情。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汗法1.含义: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又叫解表法2.适应证:外感表证;麻疹初起、疹出不透;水肿初起、上半身肿甚者;疮疡初起有表证者。3.分类: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

4.注意:a.汗法只适用于表证所致发热,如病情发展入里,或内脏功能障碍所致的寒热等则不宜用;b.身体极度虚弱或剧烈呕吐、腹泻后不宜用;c.夏季气候炎热,慎用辛温解表法。

吐法1.含义: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方法。2.适应证:

a.中风痰壅,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

b.宿食壅阻胃脘。

c.毒物停留胃中。3.注意事项:身体虚弱、产妇、孕妇慎用。下法1.含义:通下大便,以排除肠内积滞,荡涤实热,功逐体内积水的方法。2.适应证:里实证3.分类:寒下;温下;润下;峻下逐水。4.注意:

a.表证未解,里实不甚之时,应先表后里。

b.注意正气情况,邪实兼正虚如年老体弱、产妇血亏、病后津伤等引起的大便秘结,应攻补兼施,以免过泻伤正。

c.孕妇忌用,以免引起流产。

d.下法易伤胃气,应得效即止,转予调理。和法1.含义: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古人认为“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在半表半里者,唯有和解一法”。后世医家引申其义,把能调整脏腑偏盛偏衰的某些治法如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调和寒热等法也归属于和法,这就大大地丰富了和法的内容。2.适应证:邪在少阳半表半里;肝脾不和;胆胃不和;寒热失调;表里同病等。3.注意:邪在表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皆不可用;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所致的寒热,不可误用和法。

温法1.含义: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2.适应证:里寒证。3.分类:根据里寒证的程度和寒邪的部位不同,分为:a.温中祛寒——治里寒证;b.回阳救逆——治阴盛阳衰、阳气将亡;c.温经散寒——治寒在经脉之证。4.使用注意:分清寒证真假,勿为假象所迷惑。真热假寒,不可误用温法。清法

1.含义:是通过清热、泄火、解毒、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2.适应证:里热证。清法的运用范围很广,尤其常用于治疗温热疾病。3.分类:a.清气分热——治热在气分;

b.清营凉血——治热入营血;

c.清热解毒——治热盛成毒;

d.清脏腑热——治热在脏腑;

e.清虚热——治阴虚发热证。4.使用注意:

a.辨清热证真假。真寒假热不可误用。

b.屡用清热泻火而热不退,是“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的缘故,可改用滋阴壮水之法,待阴复则热自退。

c.邪热炽盛,凉药入口即吐者,可加少许姜汁,或采取凉药热服之法,此即“甚者从之”。

d.不宜久用,以免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功能。■消法

1.含义: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的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解的一种治法。2.适应证:适用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等。3.使用注意:注意与下法的区别,消法用于逐渐形成的有形邪实,目的在于渐消缓散;无邪实者禁用。■补法

1.含义: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2.适应证:虚证3.分类:a.补气——治气虚;

b.补血——治血虚;

c.补阴——治阴虚;

d.补阳——治阳虚。4.使用注意:

a.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者不可误用。

b.气能生血——补血剂中常配补气药;阴阳互根——补阳时常配补阴药;补阴时常配补阳药。但一般情况补气则较少配补血药。

c.正确对待补法,不可滥用。“八法”的相互关系:

《医学心悟》:“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意即治疗八法,不能孤立对待,因为病情复杂,不是单一治法所能适应的,往往需要数种治法结合运用,才能全面照顾病情。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方剂的分类,历代不一。一、以病证分类:即按所治病证来分类方剂,有《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太平圣惠方》、《普济方》。这种分类法便于临床以病索方。二、以脏腑分类:亦系病证分类之属,只是首列脏腑,下分病证。如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三、以病因分类:亦属病证分类,是以病因为纲,分列诸证。如宋·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四、以组成分类:“七方说”——“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七方”是最早的方剂分类法,但迄今未见按此分类的方书,应是古代的一种组方理论,其实质是以病邪的轻重、病位的上下、病势的缓急、体质的强弱作为制方的依据。“七方”的含义:大方——药味多或用量大,以治邪盛所需的重剂;小方——药味少或用量小,以治病浅邪微的轻剂;缓方——药性缓和,以治病势缓慢需长期服用的方剂;急方——药性峻猛,以治病势急重,急于取效的方剂;奇方——由单数药味组成的方剂;偶方——由双数药味组成的方剂;复方——由两个或数个方组合的方剂。五、以祖方(主方)分类:明·施沛《祖剂》,选《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及后世医家的部分基础方为祖方,用以归纳其他同类方剂。这种分类法对于类方的研究较为有益,但却常常导致始末不分,先后不明。六、以治法分类:亦称功能分类。

1.“十剂”,原是按功能归纳药物的一种方法。《伤寒明理论》正式提出“十剂”名称,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意义是:宣—宣可去壅,如越鞠丸;通—通可行滞,如五苓散;补—补可扶弱,如十全大补汤;泄—泄可去闭,如大承气汤;轻—轻可去实,如麻黄汤;重—重可镇怯,如朱砂安神丸;滑—滑可去著,如五仁丸;涩—涩可固脱,如金锁固精丸;燥—燥可去湿,如二陈汤;湿—湿可润燥,如增液汤。以十剂分类方剂的有清·陈修园《时方歌括》。2.“八阵”:明·张景岳提出。其意义是:补—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和—和方之制,和其不和也;攻—攻方之制,攻其实也;散—用散者,散表证也;寒—寒方之制,为清火也;热—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固—固方之制,固其泄也;因—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

3.“八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以法统方,言简意赅。七、清·汪昂著《医方集解》开创了新的功能分类法,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及救急等22类。这种分类方法,概念比较明确,切合临床与教学的实际需要。八、现今对中医方剂的分类:本教材遵循以法统方的原则,在沿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将所辑之方分为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温里剂等十九类,既包括了八法的内容,又在大类中划分细目,使纲目清晰,多而不杂,从而使方剂分类更趋科学化和系统化。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治法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科学合理组合应用于临床的形式。实践证明,药物通过配伍组合后,比单味药物不仅增强了原有作用,扩大治疗范围,提高疗效,同时可以制约某些药物的毒性和烈性,从而消除或缓解对人体的不良因素,所谓“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即是此意。因此方剂是药物治病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方剂的组成不能看作是药物的简单堆砌,它体现了方剂配伍的优越性。配伍的概念: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有选择的将药物与药物配伍在一起使用。药物配伍的形式:同类相须;异类相使;相反相成:寒热并用、补泻同施、升降相随、散收同用、刚柔相济、通涩并行。制毒纠偏;引经报使。第一节方剂配伍的目的1.增强药力:如党参+黄芪健脾益气;桃仁+红花活血祛瘀。2.产生协同作用:如麻黄+桂枝发汗;附子+干姜温阳。3.控制药物作用方向:桂枝+麻黄解表散寒+细辛温经止痛+白芍调和营卫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如四君子汤治脾胃气虚,+陈皮治脾胃气虚兼气滞;+陈皮、半夏治脾胃气虚兼痰湿。5.缓和药物的烈性或毒性,调节其偏性,消除对人体的不利因素:如半夏配生姜;熟地配砂仁;十枣汤中用大枣等。第二节方剂的基本结构一、方剂的基本结构:即“君、臣、佐、使”的组方形式。其理论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二、君、臣、佐、使的含义: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如半夏--半夏泻心汤--君,12g--六君子汤--佐,4.5g柴胡--小柴胡汤--君,24g--补中益气汤--佐,6g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不可缺少,如麻黄汤中的麻黄,桂枝汤中的桂枝。

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桂枝;二是针对重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如蒿芩清胆汤中的半夏、竹茹。臣药的药力小于君药。

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如麻黄汤中的杏仁,银翘散中的桔梗和芦根;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如十枣汤中的大枣,九味羌活汤中的生地、黄芩;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如左金丸中的吴茱萸。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如复元活血汤中的柴胡;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甘草。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三、灵活运用:1.君臣佐使的划分是人为的,不可机械看待。在一首方剂中,不一定每种意义的臣佐使都具备,也不一定一味药只起一种职能。要根据临床实际、根据病情的需要而定。如病情比较单纯,用药就不能太杂,一二味药即可奏效;方剂中如没有毒性或烈性药,便不需用佐制药;药物能够达到疾病的所在,便不用引经药。

2.在组方体例上,君药宜少不宜多。病情单纯者,用一味君药,病情比较复杂,君药可用两味。君药过多则药力分散,且互相牵制,影响疗效。臣药可多于君药,佐药可多于臣药,使药一二味就够了。方剂变化的原因病情的轻重邪正的虚实兼证的有无体质的强弱、年龄、气候、方土习俗。第三节方剂的变化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严谨性,也有极大的灵活性。临床遣药组方,必须审视病情的缓急,患者的体质、年龄、生活环境与四时气候等情况,予以灵活化裁,使之与病证相符,才能收到理想疗效。即所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a、药味增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药味、药量同时增减的变化;d、剂型更换的变化。

方剂变化的形式

通常叫“随症加减”,一般是指在君药、主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次要症状或兼证的不同,通过方剂组成药物的增加或减少,改变其药物的配伍环境,从而导致方剂的功用和主治的变化。

药味增减变化1.佐使药的增减:由于佐使药在方中的药力较小,其改变不至于引起方剂功效的根本改变,所以这种加减是在主证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些药物进行加减,以适应一些次要兼证的需要。如四君子汤+陈皮=异功散——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者。2.臣药的变化:由于臣药的变化改变了方剂的配伍关系,使君臣佐使结构关系发生变化,导致方剂的功效发生根本性改变。如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三拗汤(宣肺散寒,止咳平喘,治风寒犯肺咳喘证)。

是指方剂组成药物不变,通过增加或减少方中药物用量,使之改变方剂的配伍作用,从而导致功效和主治范围的改变。药量是标识药力的,方剂的药物组成虽然相同,但药物的用量各不相同,其药力则有大小之分,配伍关系则有君臣佐使之变,从而其功用、主治则各有所异。药量增减变化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均由大黄、厚朴、枳实三药组成,但小承气汤用厚朴四两,功用则为攻下热结,主治阳明里热结实证的潮热,谵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沉数。而厚朴三物汤用厚朴八两,其功用为行气消满,主治气滞腹满,大便不通。前者行气以助攻下,病机是因热结而浊气不行;后者是泻下以助行气,病机是因气郁而大便不下。方剂的剂型各有特点,同一方剂,尽管用药、用量完全相同,但剂型不同,其作用亦异。但这种差异只是药力大小与峻缓的区别,在主治病情上有轻重缓急之分而已。如抵当汤与抵当丸,两方基本相同,前者用汤剂,主治下焦蓄血之重证;后者用丸剂,主治下焦蓄血之轻证。理中丸治脾胃虚寒证,作用慢而缓,适用于病情轻缓者;理中汤作用快而峻,适用于病情较重者。

剂型更换变化

★方剂的三种变化形式,可以单一运用,也可结合运用。可以看出,方剂组成以后,临床运用有极大的灵活性,只有掌握了方剂的配伍理论和配伍方法,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自如。

第五章剂型一、概念:方剂组成以后,还要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型态。将药物依据不同的药性和治疗的需要,加工制成含有一定剂量而不同形状类型的制剂,称之为药物剂型。方剂的剂型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酒、丹等剂型。二、常用剂型简介1.汤剂:指将处方药物加水适量,加热煎煮到一定程度,去渣取汁,以供服用的液体制剂。汤剂的优特点:

·吸收快;

·疗效迅速;

·运用灵活;

·能兼顾到个体的特殊性。2.散剂:指将处方药物加工碾成细末,并干燥、混匀以供临床应用的一种制剂。可内服或用。散剂的优特点:

·吸收较快;

·不易变质;

·节省药材;

·携带方便;

·容易控制剂量,尤宜小儿服用。3.丸剂:指将药物碾成细末,混合均匀,以赋形剂制成圆形的固体剂型。丸剂的优特点:

·吸收缓慢;

·药力持久;

·体积小;

·贮存、携带、服用方便。

丸剂类型:密丸水丸糊丸浓缩丸4.颗粒剂:指将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少量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状的一种制剂。颗粒剂的优特点:

·疗效快而稳定;

·口感好;

·体积小;

·服用、携带方便。5.片剂:指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匀后,压制成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片剂的优特点:

·质量稳定;

·疗效较快;

·体积小;

·生产成本低;

·服用、携带运输、贮存方便。

f.胶囊剂:分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衣胶囊剂。胶囊剂的优特点:

·分散快,吸收好;

·生物利用度高;

·稳定性好;

·可掩盖药物不良气味;

·服用、携带方便;

·外形美观。g.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分内服和外用两种,有流浸膏、浸膏、煎膏、软膏、硬膏)流浸膏、浸膏:用于配制合剂、糖浆剂、冲剂、片剂等;煎膏:将药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一般用于虚弱性患者,如八珍益母膏。软膏:将药物细粉与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剂型,外用。如三黄软膏。硬膏:即膏药,将药加植物油煎至一定程度,去渣,煎至滴水成珠,加黄丹搅匀,冷却制成。此外,还有酒剂、丹剂、口服液、注射液等常用剂型。第六章方剂的服法

第一节煎药法1.煎药用具一般以瓦罐、砂锅为好,搪瓷器具或铝制品亦可,忌用铁器、铜器,因为有些药物与铜、铁一起加热之后,会起化学变化,或降低溶解度。2.煎药用水以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均可。3.煎药火候前人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谓“武火”,慢火煎之谓“文火”。4.煎药方法煎药前,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之后再煎煮,其有效成分则易于煎出。(1)先煎介壳与矿物类药物因质地坚实,药力难于煎出,应打碎先煎,煮沸后20分钟左右,再下其他药。(2)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以其挥发油取效的,只煎5分钟左右即可。(3)包煎某些煎后药液混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以及易于粘锅的药物,如赤石脂、旋覆花、车前子等,要用纱布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煮。(4)单煎某些贵重药物,如羚羊角、西洋参等,为了避免其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收,可切片单煎取汁,再与其他药液和服,亦可单独服用。(5)溶化(烊化)胶质、粘性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如阿胶、蜂蜜等,应单独深化,趁热与煎好的药液混合均匀,顿服或他服,以免因其性粘而影响其他药的煎煮。(6)冲服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不宜加热煎煮的,应研为细末,用药液或温水冲服,如麝香、牛黄、琥珀等。第二节服药法1.服药时间一般来说,宜饭前1小时服。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在下焦,宜食前服;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宜临卧服;对胃肠有刺激的,亦应食后服;治疟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急性重病则不拘时服;慢性病应定时服。2.服用方法服用汤剂,一般一日1剂,分2-3次温服。3.药后调护

服药后的调养与护理是用法的内容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着药效,面且关系到病体的康复。一般服解表药,应微汗,不可大汗,亦不能汗出不彻。服泻下剂,应注意饮食,不宜进生冷难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脾胃的健运。服药后的饮食宜忌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疾病对饮食的宜忌,如水肿病宜少食盐,消渴病宜忌糖,下利慎油腻,寒证禁生冷等。另一面是药物对饮食的宜忌,如含地黄的方药,应忌食萝卜,土茯苓的忌茶叶,荆芥宜忌河豚与无鳞鱼等。其他尚有汗后避风,以及慎劳役,戒房事,节恚怒等。复习思考题1.名词术语解释:方剂学、方剂、治法、八法、七方、十剂、轻可去实、通可去滞、剂型、散剂、丸剂。2.试述治法和方剂的关系。3.简述方剂组成的目的。4.何谓方剂的基本结构?试述其涵义。5.方剂为何要变化?如何变化?6.熟悉方剂学发展史上的代表性著作及其意义。下篇各论第一章

解表剂一、概念:组成:以解表药为主;作用:发汗解肌,疏达腠理,发散外邪。(发汗、解肌、透疹)

治证:表证(外受六淫邪气,邪留肌表之证.)二、立法依据:“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汗法”三、适应证:

1.表证;

2.邪在肌表的疾患:麻疹初起证;痈疮初起证;水肿初起证。解表剂主要用治表证,故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白或黄,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四、分类:1.辛温解表剂,用治外感风寒表证,代表方麻黄汤;2.辛凉解表剂,用治外感风热表证,代表方桑菊饮;3.扶正解表剂,用治体虚感受外邪出现表证者,代表方败毒散。五、使用注意:1.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作用减弱;2.温服,加衣盖被,取微汗为佳;3.表未尽又见里证,宜先表后里;表里并重宜表里双解4.病邪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及吐泻失水均不宜用。第一节辛温解表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组方结构:1.以辛温解表药为主: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2.风寒外束致肺失宣降、津气凝滞,配宣肺理气、止咳化痰之品:如杏仁、桔梗、半夏。3.风寒夹湿,配祛湿药:如苍术、羌活。4.兼里热者,配清热药:如生地、黄芩。5.外寒引动内饮者,配温肺化饮之品:如干姜、细辛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桂枝二两杏仁去皮尖,七十个甘草炙,一两

麻黄汤用法:先煮麻黄去上沫,后下诸药同煎,温服,服后盖被取微汗(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功用麻黄汤

1.病证:病证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伤寒证)

2.临床表现:正邪相争:发热恶寒,苔薄白,脉浮紧;风寒束表毛窍闭塞:无汗;经气不舒:头痛身疼;肺气不宣:气喘、咳嗽。

3.病机:风寒束表(主),肺气不宣(次)。主治麻黄汤

君臣

杏仁:降利肺气,平喘止咳炙甘草:调和麻杏之宣降调和药缓和麻桂之峻烈佐制药桂枝:散寒解肌发表,温通经络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佐麻黄汤方解使

两者相须,通经脉、宣腠理,发汗解表之力大增麻、桂相配,一发卫气之郁以开腠理,一透营分之郁以和营卫,相须为用,发汗散寒解表力强;配伍特点麻黄汤麻、杏相配,宣降肺气,增强平喘之力。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辨证要点麻黄汤运用加减变化风寒较轻,可去桂枝+苏叶、荆芥。咳痰清稀,气急者+苏子、橘红。风寒夹湿,+白术或苍术。麻黄汤兼里热烦躁,+黄芩、石膏。

衍化方:本方去桂枝+生姜=三拗汤;去桂枝+苡仁=麻杏苡甘汤;去桂枝+紫苏子、桑白皮、陈皮、赤茯苓=华盖散;

+白术=麻黄加术汤;

+石膏、生姜、大枣=大青龙汤。

增强泪腺、唾液腺、汗腺等的分泌;药理研究麻黄汤

降低体温;

有较强的发汗解热作用;

显著的镇咳平喘作用;

祛痰作用。

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于风寒表实证者。临床报道,用麻黄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体温38

℃以上,共167例,分发热恶寒型、发热恶热型、发热不恶寒型,服用麻黄汤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主证消失为痊愈。其中服药1~3次,当天痊愈的91例,服药4~6次痊愈的73例,总有效率94%。该报道指出,发热、无汗、脉浮数者亦可用麻黄汤,辨证的关键是无汗。现代运用麻黄汤1.本方发汗作用较强,凡表虚自汗、外感风热、体虚外感、产后失血等均不宜用。2.只宜暂用,不可久服,一服汗出则不须再服。汗后病不解,当以桂枝汤代之。3.宜温服,盖被取微汗,不须啜粥。使用注意麻黄汤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汤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甘草炙,二两

药量特点:桂枝,芍药等量同用桂枝[药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用]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应用]1、风寒感冒;2、寒凝血滞诸痛证;3、痰饮、蓄水证;4、心悸。大枣[药性]甘、温,归脾、胃、心经[功用]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应用]1、脾虚证;2、脏躁,失眠证。生姜[药性]辛、温,归肺、脾、胃经[功用]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应用]1、风寒感冒;2、脾胃寒证;3、胃寒呕吐;4、肺寒咳嗽。1.药汁服用宜寒温适当。2.服药后须喝热稀粥。3.药后宜加衣盖被,温暖身体,使气血流畅。4.以遍身微汗为佳,不宜大汗淋漓。5.汗出病愈即停药,若无汗病未愈,可连续服用。6.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用法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功用桂枝汤*柯韵伯有谓“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乃营卫不和,发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去邪”。1、病证: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中风证)2.临床表现:风寒客表正邪相争:发热、恶风、头痛、苔白不渴、脉浮缓;邪气波及肺胃:鼻鸣、干呕;营卫不和卫阳不固,腠理疏松:恶风;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汗出。3.病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桂枝汤主治桂枝汤

君:桂枝—解肌发表,温经散寒,温助卫阳以祛在表的风邪,使卫不强。臣:白芍—益阴和里,敛阴和营以使营不弱,兼制桂枝汗散太过。◆桂、芍等量同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

a、解肌发表,且散中有收,汗中寓补,祛邪而不伤正,养阴而不留邪,使表邪得解。

b、调和营卫。佐:生姜—辛散风寒,助君以解表调卫;温胃止呕;大枣—甘平和缓,助白芍以和营血。◆

姜、枣相配,助桂、芍以调和营卫。方解补脾益胃,调和营卫桂枝汤使药:炙甘草——调和药性+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大枣以养胃气而助汗源方解

可以看出,方中有生姜、桂枝等阳药,也有芍药、大枣等阴药,其意义在于刚柔相济以达到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目的。

★本方方义理解的两个难点:1.其主治病机为卫强营弱,为何还要用桂枝助卫阳?2.其临床表现有汗出一症,为何还要用桂枝发汗?方解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脉浮缓。

辨证要点桂枝汤桂枝汤加减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其治疗范围,不仅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还用于病后、产后体弱等营卫不和、气血不和、阴阳不和所致的多种病证。本方+附子=桂枝加附子汤——治发汗太过,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难以屈伸等;加重桂枝用量=桂枝加桂汤——治因寒而气从少腹上冲心腹者。体现了调和肝脾、温中降逆法。+厚朴、杏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桂枝汤症状者。加葛根=桂枝加葛根汤——治项背强痛,自汗恶风等。加葛根、麻黄=葛根汤——治项背强痛无汗者。-甘草,倍生姜+黄芪=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营卫气血不足,邪入血分而成血痹,肌肉顽麻或痹痛者。加黄芪=桂枝加黄芪汤——治黄汗,腰以上或腋下汗出粘衣色黄,身体重痛者。倍芍药=桂枝加芍药汤——治产后乳腺炎有良效。对拘挛性疼痛,无论何处疼痛均有良效。加苍耳子、辛夷——治桂枝汤证鼻流清涕严重者,有可靠疗效。加龙骨、牡蛎——治遗精。现代用治神经官能症、性神经衰弱、遗尿等。加当归、鸡血藤、丹参、细辛——治冻疮、冬季皮炎。

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属风寒表虚者。此外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病毒性心肌炎、冻疮、冠心病等属于营卫、阴阳不和者。桂枝汤现代运用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解热、抗炎、镇痛、抑制病毒、调节肠道和免疫功能及心血管等作用。使用注意

1.外感风寒表实证不能用,温病初起,发热不恶寒,汗多烦渴,或内有湿热者禁用。2.药后饮热稀粥,是借谷气以助药力,借水谷之精气以釀汗祛邪,兼益胃气,以鼓邪外出。3.盖被取微汗,“温覆”意即避风助汗。类方比较

前人谓有汗为伤风,无汗为伤寒,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一治表虚,一治表实,这是两方用药的基本原则。但对体质素弱者,虽症状似麻黄汤,亦用桂枝汤代之,是恐其津液不行。对于表邪反复留恋,见发热、恶寒、汗出不畅者,往往两方综合应用,即麻黄桂枝各半汤。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组成羌活苍术防风甘草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九味羌活汤用法

原方九味,口父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粥)投之也。(现代用法:水煎服)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1.病证: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2.临床表现: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苔白,脉浮;湿滞经络—肢体酸楚疼痛、头项强痛;热蕴于里—口苦微渴。

3.病机:风寒湿邪外袭,热蕴于里。

病机特点:

·表里同病,以表为主;

·寒热夹杂,以寒为主。九味羌活汤方解君:羌活—散寒祛湿,祛风止痛。(治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臣:防风—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为风药中之润剂)

苍术—祛风除湿,发汗解表。

*防、苍相配,助君增强发散风寒湿邪之力。佐:细辛—搜风散寒止痛白芷—祛风散寒止痛川芎—祛风止痛,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

*三药辛温香燥,散寒祛风,宣痹止痛。生地黄—清热养阴,且防辛温之药伤津;黄芩—清泄里热。使: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相伍,既能统治风寒湿邪,又能兼顾协调表里,共成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功。配伍特点:1.辛温升散与寒凉清热药配伍,则升而不峻,寒而不滞;

2.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羌活入太阳经;白芷入阳明经;川芎入少阳、厥阴经;细辛入少阴经,上四味以祛经络中之风寒湿邪而止痛。黄芩治太阴肺热在胸;生地治少阴心热在内。药备六经,通治四时,权变活法。“此为四时发散之通剂,方中羌活治太阳肢节痛;防风治一身尽痛;苍术除湿气而下安太阴;甘草缓里急,和诸药;川芎能治厥阴头脑痛;生地治少阴心热在内;黄芩治太阴肺热在胸;白芷治阳明头痛在额;细辛治少阴肾经头痛。有生地以固本,益可无亡阴之患。”——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配伍特点九味羌活汤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口苦微渴。辨证要点九味羌活汤运用

湿重者,重用苍、羌,或加藿香、厚朴;无内热者,去黄芩、生地;热甚而烦渴,加石膏、知母;胸闷,去生地加枳壳、厚朴;咳嗽痰稠,加杏仁、前胡;咽干或痛,加牛蒡子、薄荷。加减现代运用

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属于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使用注意: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用。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半夏洗,半升桂枝去皮,三两五味子半升甘草炙,三两

小青龙汤用法

原方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汤剂水煎温服。甘草[药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用]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应用]1、心气不足,脉结代;2、脾气虚证;3、咳喘;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6、调和药性。白芍[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用]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应用]1、肝血亏虚,月经不调;

2、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五味子[药性]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功用]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应用]1、久咳虚喘;2、自汗,盗汗;3、遗精,滑精;4、久泻不止;5、津伤口渴,消渴;6、心悸,失眠,多梦。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功用小青龙汤主治1.病证: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2.临床表现: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脉浮;水饮停肺肺失宣降:喘咳痰多而清稀,胸闷,苔白滑;溢于肌肤:头面四肢浮肿,体重。3.病机:风寒束表,(主证)表里同病,水饮内停。(兼证)表证为主。小青龙汤

肺有主表、主气和通调水道之功。由于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使肺的上述生理功能失常,其证恶寒、发热、无汗为风寒外束的表证。外寒引动内饮,饮动不居,水寒犯肺,肺失宣降,则咳喘痰多而稀,影响肺通调水道,则水饮内聚,生痰成饮。此种痰饮,除与肺通调水道功能有关外,还与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有关。水饮犯肺则咳喘;水饮内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水饮留胃,胃气上逆则干呕;水饮溢于肌肤,则身体重痛,肌肤悉肿。脉浮是外寒,苔白滑是内饮。方证分析小青龙汤方解君: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桂枝—散寒解肌发表;温阳化气以行水化饮。

*

麻、桂相须为用,发汗散寒力强。臣:干姜—温散脾肺之寒,使脾能散精上归于肺,温肺使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液能正散寒常运行体内而不停留为患。化饮细辛—辛散,止咳平喘一散一收,相互制约佐:五味子—温敛肺气以止喘咳;以免过于发散或酸收芍药(白)—和营养血,以开血域,防麻、桂发汗伤阴。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治已成之痰饮。使:炙甘草—调和药性。

+芍药缓急缓解支气管痉挛以治咳喘。

配伍特点小青龙汤1、麻、桂解散在表之风寒,配白芍酸寒敛阴,制麻桂而使散中有收;干姜、细辛、半夏温化肺之痰饮,配五味子敛肺止咳,令开中有合,使散不伤正,收不留邪。

2、化痰药与益阴药配伍,化饮不耗肺阴,生津不助饮邪。

★姜、辛、味三味同用:干姜杜其生痰之源;细辛、五味子散中有收,散肺寒,化寒饮而不伤正,敛肺气,止喘咳而不留邪。而具散寒化饮、止咳平喘之功。治疗咳喘的主要症状,相须为用,临床上经常一起配伍使用。

★白芍、五味子、甘草三味用意有二:一防肺气之耗散,一缓麻桂姜辛之刚猛。辨证要点小青龙汤运用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苔白滑,脉浮。

加减变化用治寒饮停肺之喘咳,而表证不显者,可去桂枝,并改用炙麻黄。兼热象者,加石膏=小青龙加石膏汤,治心下有水气,咳嗽而喘,发热烦燥者。加入清热的石膏不仅能治里热烦躁,而且能抑制麻黄的发汗力,突出其利水作用,故古人认为本方除饮之力甚强。小青龙汤实验研究发现,本方对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而方中细辛、五味子、桂枝的组合煎液作用较为明显。具有发汗解热、平喘、祛痰、健胃止呕、抗过敏、降低血流阻力等作用。药理研究小青龙汤

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等属于外寒内饮者。临床报道:重剂小青龙汤治疗顽固性支气管哮喘及西药氨茶碱、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效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疗效甚佳。偏寒、痰粘稠者,加旋复花、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偏热、热痰壅肺者,加鱼腥草、石膏、浙贝、鲜竹沥。每日一剂,煎2次,临睡前服第一煎,白天服第二煎。半小时至2小时之内哮喘即平。

现代运用小青龙汤

若阴虚干咳无痰者禁用,热痰禁用。使用注意小青龙汤

不宜久煎。本方辛温偏燥,不宜久服。

止嗽散

《医学心悟》

【组成】

桔梗炒荆芥紫菀蒸

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皮去白,一斤

【用法】

共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9g;亦可作汤剂。)止嗽散陈皮[药性]辛、苦、温,归脾、肺经[功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应用]1、脾胃气滞证;

2、呕吐、呃逆;

3、湿痰、寒痰咳嗽;

4、胸痹。桔梗[药性]苦、辛、平,归肺经[功用]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应用]1、咳嗽痰多,胸闷不畅;2、咽喉肿痛,失音;3、肺痈吐脓。荆芥[药性]辛、微温,归肺、肝经。[功用]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应用]1、外感表证;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4、吐衄下血。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功用止嗽散【病证】风邪犯肺之咳嗽证。宣降失司,津聚成痰:咳嗽,咯痰不爽。

风邪犯肺,表邪轻浅:咽痒,微恶风发热,脉浮。【表现】风邪犯肺,上袭咽喉:咽痒。

邪正相争:恶风发热

风邪在表: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病机】风邪犯肺,宣降失司,津聚成痰。

止嗽散主治止嗽散方解君:紫菀—温而质润,善润肺下气,祛痰止咳。

百部—温润止咳。

*二药配伍,温而不热,润而不寒,增强润肺化痰,下气止咳之效。对于新久咳嗽皆能使用。

臣:白前—降气化痰止嗽。

桔梗—开宣肺气,祛痰利膈。

*二者与君药相伍,宣降并施,疏利肺气,化痰止咳。

止嗽散方解佐:荆芥—辛散疏风,透邪解表,橘红—理气行痰,使气顺而痰消。生姜—合荆芥以散风寒而祛邪,合陈皮则降逆和中而化痰。使: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利咽止咳。

全方药物配伍,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而不助热、解表而不伤正的特点。既无攻之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加减运用得宜,可治诸般咳嗽。配伍特点止嗽散

咳嗽咽痒,咯痰不爽,微恶寒发热,脉浮。辨证要点止嗽散运用

呼吸道感染、百日咳、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支气管炎、肺炎、感冒等属于风痰咳嗽者。

现代运用使用注意

阴虚劳嗽者,不宜应用。加减变化风寒初起,头痛鼻塞,发热恶寒而咳嗽者,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若暑气伤肺,口渴烦心溺赤者,其症最重,加黄连、黄芩、花粉以直折其火;若湿气生痰,痰涎粘稠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大枣以祛其湿;止嗽散若燥气焚金,干咳无痰者,用止嗽散加栝楼、贝母、知母、柏子仁以润燥。

第二节

辛凉解表第二节辛凉解表适应证

外感风热表证,或风温初起,邪在卫表第二节辛凉解表方药配伍方法以辛凉解表、轻清宣透之品为主:如桑叶、菊花、牛蒡子、葛根、柴胡等。配清热解毒之品:如银花、连翘、板兰根等。配宣肺利咽之品:如芦根、花粉等。银翘散《温病条辨》组成

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荆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

银翘散用法1.作汤剂,水煎服,日服四次。2.作煮散,为粗末,每服18~30g,以鲜苇根汤煎服,香气大出即可,勿过煮。3.作丸剂,银翘解毒丸(中成药),6g,tid.4.作片剂,银翘解毒片(中成药),4#,tid.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功用银翘散1.病证:温病初起。(风热表证)2.临床表现:邪留肌表:发热、微恶风寒、舌尖风热红苔薄黄,脉浮数;袭表风热邪毒上攻:咽痛;热灼津伤:口渴;风热犯肺:咳嗽。3.病机:风热袭表,肺卫被郁,热毒偏盛。银翘散主治君:金银花a.清热解毒,芳香辟秽;连翘b.轻散透表。臣:薄荷、牛蒡子—辛凉解表,利咽解毒;荆芥穗、淡豆豉—辛散表邪,透邪外出。

*四药助君以加强疏散风热,透邪外出之力。

*荆芥药性虽辛温,但在大堆寒凉药中,温性被制,而存其发汗透邪之力,故属“制性存用”之药。

银翘散方解银翘散方解佐:桔梗—宣肺化痰止咳。竹叶、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桔梗、甘草相配,为“桔梗甘草汤”,功能清利咽喉,化痰止咳。1.重用银花、连翘的目的:二药以清热解毒为主,并能轻宣透表,使热毒能解、风热表邪能散。2.使用辛温的荆芥、淡豆豉之目的:二药辛而不烈,温而不燥,与银花、连翘、芦根、竹叶等大队寒凉药配伍,温性被制,增强了本方辛散透表之力。辛凉药物中配少量辛温之品,既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组成辛凉平和之剂。清热解毒药配伍疏风透邪之品,具有内清热毒、芳香辟秽,外散风热、透邪解表之功,构成清疏兼顾之剂。配伍特点银翘散辨证要点银翘散运用

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加减变化

渴甚,+天花粉;

热毒甚,项肿咽痛,+马勃、玄参;

热伤血络,衄者,减荆芥、豆豉,+白茅根、栀子炭、侧柏炭;银翘散

咳者,+杏仁

胸闷者,+藿香、郁金。

解热、调节体温中枢;药理研究

抗炎、抗菌;

抗病毒;

增强免疫;

止咳平喘作用。

本方用途广泛,常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麻疹初起、疮疡初起等属外感风热、邪在肺卫者。临床报道,用于治疗屡用抗生素疗效不显的肺炎患者,可取得一定疗效。现代运用

外感风寒禁用,有热有湿禁用。本方只能用于纯热无湿的表证。使用注意银翘散本方多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原书用法强调“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

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桔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

(药量特点:诸药用量极轻。)【用法】*原方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1.汤剂,水煎服;

2.片剂,桑菊感冒片,6#,tid.

桑菊饮Why?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功用桑菊饮病证:风温初起,邪伤肺络证。(风热犯肺之咳嗽轻证)临床表现:风热犯肺咳嗽肺气不宣身热不甚,口微渴。桑菊饮主治病机:风热犯肺,肺气不宣。(邪轻病浅)桑菊饮方解君:桑叶—清宣肺热而止咳,疏散肺卫风热而透邪菊花—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桑、菊相须为用,疏散风热,宣肺止咳。臣:桔梗—宣肺化痰而止咳。杏仁—降利肺气而止咳。

*桔、杏相配,宣降肺气,化痰止咳。薄荷—辛凉透表,疏散风热。佐:连翘—清热解毒,轻透散邪。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使:甘草—调和药性;合桔梗以利咽喉。一宣一降,调整肺的宣降功能。桑叶+菊花:入肺肝二经,既能疏风热,又能清肺肝之热,使风热之邪得以内清外散而咳嗽可愈;杏仁+桔梗:一升一降,恢复肺的肃降与宣通方中诸药皆辛凉甘苦之品,符合《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甘苦”的原则,正如吴鞠通所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此方为辛凉轻剂。

配伍特点桑菊饮

咳嗽,微热微渴,脉浮而数。辨证要点桑菊饮运用加减变化肺热盛+黄芩、鱼腥草、石膏;痰黄稠+浙贝母、瓜蒌皮、花粉;桑菊饮咽喉肿痛+马勃、牛蒡子、玄参、板蓝根。目赤+夏枯草、决明子、木贼。本方为辛凉轻剂,方中药轻力薄,临床常须加减使用:

常用于治疗流感、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结膜炎等风热犯肺之轻证者。本方不仅用于风温初起咳嗽,《温病条辨》还用本方治”感秋燥而咳者”,对于干咳无痰的燥咳,确有良效。现代运用桑菊饮使用注意

1.风寒咳嗽不宜用;2.不宜久煎;3.药量宜轻不宜重:肺药不得重用,重则过病所。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组成

麻黄去节,四两杏仁去皮,五十个甘草炙,二两石膏碎,绵裹半斤

【用法】:水煎温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功用麻杏石甘汤

热邪熏蒸:身热不解,脉浮数;肺失宣降:咳逆气急,甚至鼻煽。

【病机】外感邪气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

喘咳。化热表邪【病证】表邪化热,壅遏于肺之肺热喘咳证。壅遏于肺热邪热灼津伤:口渴热壅于肺,迫津外泄:汗出热闭于肺,毛窍闭塞:无汗。

麻杏石甘汤主治君:麻黄—开宣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制性存用)

石膏—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热。

*

麻、石相配,以寒制温,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清宣肺热,平喘止咳,相制为用:石膏制约麻黄的温性及发汗作用,使麻黄充分发挥宣肺降逆之功。

臣佐:杏仁—降利肺气,助麻黄宣降肺气以止咳平喘。

与麻黄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配,则清肃协同。调和诸药使:炙甘草益气和中与石膏合生津止渴麻杏石甘汤方解全方药仅四味,配伍严谨,清、宣、降三法俱备,共奏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功;。配伍特点麻杏石甘汤

1.麻黄与石膏的配伍意义:石膏辛甘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麻黄辛苦温,宣肺解表而平喘。二药相制为用,既能宣肺,又能泄热,一辛寒,一辛温,但辛寒大于辛温,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

★2.热壅于肺或热闭于肺,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若喘而汗出,为热壅于肺,石膏用量可五倍于麻黄;若无汗而喘,为热闭于肺,石膏用量可三倍于麻黄。

本方为清宣肺热,治外邪未解,肺热咳喘的常用方剂以发热、喘咳、舌苔薄黄、脉数为辨证要点。辨证要点麻杏石甘汤运用

﹡本方合清、宣、降三法具备,而重在宣泄肺热而平喘。为“辛凉重剂”(吴鞠通),临证为治风热实喘证的有效常用方剂。原治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后世多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犯肺,以及内热外寒,但见肺中热盛,身热喘咳,口渴脉数,无论有汗无汗,用本方加减均能收效.对麻疹未透或已透,只要出现身热烦渴,咳嗽气喘而粗,属疹毒内陷肺热炽盛者,也可加减使用加减变化肺中热盛,喘而汗出者,重用石膏+桑白皮、芦根,知母;风寒未尽,无汗而喘,石膏量轻+荆芥、薄荷、牛蒡子,淡豆豉;麻杏石甘汤痰阻气急,+葶苈子,枇芭叶;痰黄稠+瓜蒌,贝母。

麻疹合并肺炎,+大青叶,银花,连翘,黄芩以清肺透邪解毒.急性结膜炎,+青葙子,决明子,夏枯草以清肝明目.现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鼻炎,风疹等疾病而见上述辨证要点者.现代研究发现本方临床用于治疗哮喘,荨麻疹等Ⅰ型变态反应疾病,取得较好疗效.有临床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咳喘(包括外寒内热型,痰热闭肺型,邪热炽盛型),其效果非常好。现代运用麻杏石甘汤使用注意

1.风寒咳嗽,阴虚劳嗽不宜用.2.汗多,脱水,循环衰竭者忌用.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汤改桂枝为石膏而成,麻黄汤麻桂配伍,治风寒束表,肺失宣降之寒喘,为辛温之剂;麻杏石甘汤麻黄石膏配伍,治热壅于肺的热喘,为辛凉之剂.二方仅一药之差,其主治功效迥异.

越婢汤: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据宣肺行水之功主治风水夹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