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证制”成人高中-第一单元课件_第1页
“双证制”成人高中-第一单元课件_第2页
“双证制”成人高中-第一单元课件_第3页
“双证制”成人高中-第一单元课件_第4页
“双证制”成人高中-第一单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证制”成人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012.3.31再别康桥徐志摩讲解:侯方勇朗读全文我敢说,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条水!徐志摩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二、作者简介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二、作者简介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三、赏析诗歌一、从诗歌意象入手鉴赏诗歌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三、赏析诗歌【总结】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一般离别诗的告别对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描绘出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境界,营造出一种清新感,以此来表现康桥秀美风光和自己对康桥的眷恋。

三、赏析诗歌二、从诗歌的情感入手鉴赏诗歌1.“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用在这里恰当吗?“甘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招摇”写康河的水草随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头致意,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在这诗情画意中,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热烈的爱恋。)

三、赏析诗歌2.为什么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新娘”既是一种景象,也是“我”心中之旧情的流露,把“金柳”比喻成“新娘”,表现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

三、赏析诗歌3、诗人为什么用“轻轻”、“悄悄”来描绘他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呢?

(诗人用与情人缠绵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别,他唯恐惊破心中之梦,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

三、赏析诗歌

4、全诗感情线索如何?第一节: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第二~五节:写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第七节:跟开头呼应,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总结愁(再到康桥)(看到康桥)(告别康桥)喜愁三、赏析诗歌

三、赏析诗歌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1.音乐美2.绘画美3.建筑美

三、赏析诗歌1.音乐美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萧、桥;来、彩。每节押韵,逐节换韵,音律和谐。)B.节奏舒缓、悦耳,音节和谐、优雅。

C.回环复沓。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三、赏析诗歌2.绘画美七节诗,几乎每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语言上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描绘出一幅幅清新、明丽的画面,创设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三、赏析诗歌3.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四、总结全文1.赏析现代诗歌的三个角度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情感线索、诗歌的形式2.思想内容感情真挚,意境深邃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和和谐融合。他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

四、总结全文有一种爱,无言而深幽;有一种痛,不见而能感受;有一种苦,因为尝过太多的甜而无法表述;有一种思念,穿越时空,无望而寂寞。有的除了爱还是爱;有的把痛苦沉淀为冷漠;有的把思念酿成酒;而我们,当把它们写成诗,装进仓,开一扇窗,让相同的灵魂——一起守候。

四、总结全文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的“生命的花朵。”请你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泽、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不再成为沙漠和荒原。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五、拓展延伸《乡愁》叶落归根,故土思情。故乡,永远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年少时,在四川、厦门等地求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1949年,移居台湾;1956年,结婚,婚后赴美国进修;1958年,丧母;中年,因讲学进修,常往返于各地;1985年,定居台湾至今。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四韵》(余光中)(罗大佑演唱)1.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2.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3.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4.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请思考:诗人是怎样表现乡愁的?如果没有四个具体可感的事物,我们便难以感受到“乡愁”的存在;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我们也无法体味到“乡愁”的真谛……乡愁

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诗美……《乡愁》中的“物象”和“距离”使得“乡愁”更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海子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作者简介海子,沉湎于心灵孤独之旅的诗人,理想主义。在农村长大。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诗作背景本诗的题目与主题紧密联系,是全诗中唯一出现了两次的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种理想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它凝聚了海子对尘世的最后一丝眷顾。两个月后,天鹅般孤傲的海子(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了,绝尘而去,年仅25岁。结构“从明天起”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尘世幸福第一节,诗人描绘了尘世生活的图景,这一图景可以让人达到“做一个幸福的人”的理想,但是这一切都将“从明天起”,所以今天仍然孤独,仍然徘徊在尘世之外。诗句所表现的清新外表之下却透出隐含的悲凉。结构“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精神沟通第二节,诗人要把这种幸福告诉每一个亲人,每一个人,希望能把祝福与问候的温暖传递个每一个人。他并不希望永远沉默,他也希望能够和人们进行精神上的沟通,这是诗人向外部世界的敞开的刹那。结构尘世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转折:“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三节,诗人给予人们最世俗的三个祝福,也恰是最质朴,最真诚的三个祝福。但是诗人却“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愿一个人留在尘世之外,这份遗世独立的情怀不完全是来自社会,更是来自一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情怀。诗歌大意怎样理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两个意象?“面朝大海”即人应心胸开阔,“春暖花开”即世界一片美好。诗歌告诉我们,人应该培养一种良好的心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海子的抒情短诗大多带有浪漫、梦幻的色彩。他总是将自己童年与少年在乡村生活的经验,凝结成单纯、质朴的世界,所以麦地、村庄、天空等意象经常出现在海子的诗中。海子深沉地热爱着土地,一定程度上海子的生命是原始而野性的,他热烈的追求他自己心目中的诗歌帝国,成为自己的国王,而同时却偏离现实社会,与现实社会保持着距离。所以海子的诗歌总是透出一种“凉入骨髓的温馨”,一如夕阳下的麦地温暖而苍凉。他的灵魂是痛苦而孤独的,但是他拥有坚定的信仰,他是一匹扑向太阳的豹子,拥有最初的夸父追日的勇气:为理想,宁可牺牲,决不后退。他是为数不多的真正以生命为诗的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普希金,俄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作者简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普希金1825年在被流放的日子里题在邻人女儿姬姬纪念册上的一首哲理抒情诗。全诗共两节,第一节写面对现实要沉着镇静,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第二节写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把过去变为永久的怀念。全诗共8行,既是一位长者对于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更是诗人在严峻艰苦的岁月里的座右铭。它告诉我们:对待人生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静地对待,要善于克制自己,放眼未来。写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共二节。第一节:面对现实要沉着镇静,向往未来要充满自信。第二节:迎接新的未来,把过去变为永久的怀念。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怎么办?面对这个大家都会碰到的问题,诗人的劝说首先是“不要忧郁”,因为悲伤会吞噬一个人的斗志,让人一蹶不振;然后是“不要愤慨”,因为凡事都有一个过程,风浪的平息需要时间,花朵的绽开更需要时间,焦虑、着急是于事无补的,必须学会忍耐和等待。1.怎样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有人因忧郁而沉沦,有人因忧郁而绝望,有人因忧郁而疯狂,可是诗人说要“克制自己”,因为“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对未来要有信心,暴风雨之后会有彩虹,黑夜之后会有黎明,要学会镇静地等候,满怀信心地等候。只有在你完全安静下来的时候,蝴蝶才有可能栖上你的肩头。2.怎样理解“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苦难与挫折只是暂时的,对于整个生命的过程来说,它只是一个小小的休止符,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它更是可以忽略不计。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成为过去。而当它成为了过去,事后回想起来,会觉得那是一种亲切的怀恋,甚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你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许正是它,完全了你的人生,塑造了与众不同的你。3.怎样理解“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本诗的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临挫折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归纳主旨当你老了叶芝作者生平

1865年出生在一个画家家庭。1889年,即出版其第一部诗集《马辛的漫游与其他》。1891年,组织“诗人俱乐部”、“爱尔兰文学会”,宣传爱尔兰文学。1896年,他和友人一道筹建爱尔兰民族剧院,拉开了爱尔兰文艺复兴的序幕。1902年爱尔兰民族戏剧协会成立,诗人任会长。1923年,叶芝由于“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2年,诗人创立爱尔兰文学院。1938年,诗人移居法国,一年后病逝。叶芝对毛特•岗的爱情

1889年1月30日,二十三岁的叶芝第一次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毛特•岗,她时年二十二岁,是一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不久前在她的父亲去世后继承了一大笔遗产。毛特•岗不仅美貌非凡,苗条动人,而且,她在感受到爱尔兰人民受到英裔欺压的悲惨状况之后,开始同情爱尔兰人民,毅然放弃了都柏林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争取爱尔兰民族独立的运动中来,并且成为领导人之一。这在叶芝的心目中对于毛特•岗平添了一轮特殊的光晕。

叶芝对于毛特•岗一见钟情,而且一往情深。

叶芝对于毛特•岗爱情无望的痛苦和不幸,促使叶芝写下很多针对于毛特•岗的诗歌来,在数十年的时光里,从各种各样的角度,毛特•岗不断激发叶芝的创作灵感;有时是激情的爱恋,有时是绝望的怨恨,更多的时候是爱和恨之间复杂的张力。

《当你老了》、《他希望得到天堂中的锦绣》、《白鸟》、《和解》、《反对无价值的称赞》……都是叶芝为毛特•岗写下的名篇。WHENYOUAREOLD

WilliamButlerYeats

Whenyouareoldandgrayandfullofsleep

Andnoddingbythefire,takedownthisbook,

Andslowlyread,anddreamofthesoftlook

Youreyeshadonce,andoftheirshadowsdeep;

Howmanylovedyourmomentsofgladgrace,

Andlovedyourbeautywithlovefalseortrue;

Butonemanlovedthepilgrimsoulinyou,

Andlovedthesorrowsofyourchangingface.

Andbendingdownbesidetheglowingbars,

Murmur,alittlesadly,howlovefled

Andpaceduponthemountainsoverhead,

Andhidhisfaceamidacrowdofstars.当年华已逝

LOVER译

当年华已逝,你两鬓斑白,沉沉欲睡,

坐在炉边慢慢打盹,请取下我的这本诗集,

请缓缓读起,如梦一般,你会重温

你那脉脉眼波,她们是曾经那么的深情和柔美。

多少人曾爱过你容光焕发的楚楚魅力,

爱你的倾城容颜,或是真心,或是做戏,

但只有一个人!他爱的是你圣洁虔诚的心!

当你洗尽铅华,伤逝红颜的老去,他也依然深爱着你!

炉里的火焰温暖明亮,你轻轻低下头去,

带着淡淡的凄然,为了枯萎熄灭的爱情,喃喃低语,

此时他正在千山万壑之间独自游荡,

在那满天凝视你的繁星后面隐起了脸庞。

当你老了

裘小龙译

当你老了,头发灰白,满是睡意,

在炉火旁打盹,取下这一册书本,

缓缓地读,梦到你的眼睛曾经

有的那种柔情,和它们的深深影子;

多少人爱你欢乐美好的时光,

爱你的美貌,用或真或假的爱情,

但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也爱你那衰老了的脸上的哀伤;

在燃烧的火炉旁边俯下身,

凄然地喃喃说,爱怎样离去了,

在头上的山峦中间独步踽踽,

把他的脸埋藏在一群星星中。当你老了

杨牧译

当你老了,灰黯,沉沉欲眠,

在火炉边瞌睡,取下这本书,

慢慢读,梦回你眼睛曾经

有过的柔光,以及那深深波影;

多少人恋爱你喜悦雍容的时刻,

恋爱你的美以真以假的爱情,

有一个人爱你朝山的灵魂内心,

爱你变化的面容有那些怔忡错愕。

并且俯身闪烁发光的铁栏杆边,

嚅嗫,带些许忧伤,爱如何竟已

逸去了并且在头顶的高山踱蹀

复将他的脸藏在一群星星中间。当你年老时

傅浩译

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

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

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弯下身子,在炽红的壁炉边,

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

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

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当你老了

飞白译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衰戚;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

冰心译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多少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在炉栅边,你弯下了腰,低语着,带着浅浅的伤感,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当你老了韶华竟

黄萌译

闲坐炉暖鬓苍苍倦意沉昏思茫茫

旧卷新翻燃旧事流年犹记影流香

蜂飞蝶舞唯识色众里寻他相扶将

偏爱岁晚去残妆独取冰心君意长

一朝不知人去处人去情深还相护

缥缈仙山立风露星天灿然笑靥出内容讲析(第一节)

诗的开头,诗人设想了一个情景:在阴暗的壁炉边,炉火映着已经衰老的情人的苍白的脸,头发花白的情人度着剩余的人生。在那样的时刻,诗人让她取下自己的诗,也许那时情人就会明白:诗人的爱是怎样的真诚、深切。

超越了时间的爱情,天长地久的爱

内容讲析(第二节)

然而情人是很优秀的:美丽、年轻而有着令人仰羡的内秀。这注定了诗人爱情的艰难和曲折。那些庸俗的人们同样爱慕着她,为她的外表,为着她的年轻美丽——他们怀着假意,或者怀着真心去爱。但是,诗人的爱不是这样,诗人爱着情人的灵魂——那是朝圣者的灵魂;诗人的爱也因此有着朝圣者的忠诚和圣洁;诗人不仅爱情人欢欣时的甜美容颜,同样爱情人衰老时痛苦的皱纹。

与芸芸众生之爱比较,超世俗之爱内容讲析(第三节)

虽然自己的苦恋毫无结果,诗人仍会回忆那追求爱情的过程,追思那逝去的岁月,平静地让爱在心里,在嘴唇间流淌。诗人所担心的是情人。她会在年老的时候为这失去的爱而忧伤吗?她会凄然地诉说着曾经放在面前的爱情吗?诗人的爱已经升华。那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爱——在头顶的山上,在密集的群星中间,诗人透过重重的帷幕,深情地关注着情人,愿情人在尘世获得永恒的幸福。

超空间的爱,永恒的爱

这是叶芝对毛特•岗许下的终身誓言,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精神高贵,震撼人心。当爱情刻上了深深的痛苦的印记,经受了时间的重重考验,爱才会显示出它的高贵,它的纯洁,它的美。叶芝让这首诗蒙上了一层圣洁的光环,在他死后的半个多世纪,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艺术特色

诗的语言朴素而含蓄;诗的调子优雅而舒缓,在流动和飘逸的画面中透出一抹淡淡的哀伤,却不乏亲切与温馨。“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没有热烈宣泄的激动,只有平静真挚的倾诉。透射出诗人令人倾慕的高贵境界,令每个有机会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留下难忘的印象。

1.诗人的爱情对他的创作有何影响,试举例说明。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4.比较《上邪》与《当你老了》这两首诗在情感内容和表述风格上的异同。5.朗诵三首诗。思考与练习推荐阅读

他希望得到天堂中的锦绣

倘若我能得到天堂中的锦绣

织满了金色的和银色的光彩

那蔚蓝、黯淡、漆黑的锦绣

织上夜空、白昼、朦胧的光彩

我愿把这块锦绣铺在你的脚下

可是我穷,一无所有,只有梦

我就把我的梦铺到你的脚下

轻轻地踩,因为你踩着我的梦《诗经二首:关雎》侯方勇一、导入新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二、文学常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风、雅、颂、赋、比、兴。以四言为主,亦有杂言。作者不明确。孔子辑录。代表作《关雎》和《蒹葭》,一个思慕有得、终成眷属,一个思而不得、求而难见。三、思考问题1.《关雎》为什么放在诗经的首篇?2.《关雎》中讲述的爱情有什么特别之处?四、朗读全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五、疏通大意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篇用比兴,从成双成对的鸠鸟的鸣叫联想到人间的爱情和婚姻;用雎鸠着忠贞鸟比喻人间男女和谐恩爱、真诚专一的爱情。五、疏通大意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通过描写所爱之人双手在水中灵动勤快地采摘荇菜的劳动情景,直白的表达自己的爱慕追求之情。。五、疏通大意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在追求不得后并没有沉浸在愁苦的情绪中,而是想象总有一天会把那姑娘娶过来,过上幸福的生活。五、疏通大意4.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有了想法就要有行到,于是用琴瑟表达爱意。用钟鼓使对方快乐。(结没结合在一起?)讨论。(谈教师自己的看法,钟鼓是两个人结合在一起时演奏的音乐,本章的意思也是递进关系。)六、总结全文1.《关雎》为什么放在诗经的首篇?从古自今,每个人都重视爱。爱是让你活下去或者活得更好的原因。爱你应该爱的人,家人,朋友,你将来的爱人。2.《关雎》中讲述的爱情有什么特别之处?爱的对象:窈窕淑女,品德好的女子。农村的女子,很勤快很朴实。爱的方式:优雅,不粗鲁。提高自己的素质。《诗经二首:蒹葭》侯方勇一、朗读全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二、诗歌大意秋天来临之时,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可望而不可即。(简单翻译)三、赏析全文(语言美)押韵:苍、霜、方、长、央;萋、晞、湄、跻、坻;采、已、涘、右、沚。(只有押韵了,才能朗朗上口,便于歌唱。)重章叠句:苍苍、萋萋、采采(从节奏上看鲜明而短促,一唱三叹,有一种余音绕梁的音乐美的效果。二是抒情强烈,加强读者印象,便于读者诵记。)回环往复(三节只是变换了几个字)三、赏析全文(意境美)深秋凄清,白雾迷蒙,一个青年顺着迷离的水面反复来回的追寻着心目中的伊人,两岸芦苇轻轻摇曳着。这样一个执着的背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就是这样一种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凄清迷离的美丽意境,引起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的共鸣。三、赏析全文(情感美)中心人物有两个。一是在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徘徊着一个诗人。二是飘忽不定的伊人。那么这个诗人和伊人分别是怎么样的人呢?“爱情说”“明志说”“求贤说”四、总结全文听邓丽君歌曲《在水一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讲解:侯方勇一、朗读录音二、作者简介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二、作者简介《滕王阁序》路过滕王阁,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很是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叫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三、分析诗意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翻译】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翻译】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三、分析诗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翻译】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翻译】(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巾。四、主要特点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特别的临别赠言。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蜀相》杜甫一、朗读诗歌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三、诗歌大意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着枝叶白白的婉转鸣唱。三、诗歌大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惜出师伐魏未成功而病亡军中,常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虞美人》李煜一、作者简介李煜(937年-978年),或称李后主,为南唐的末代君主,祖籍徐州。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政治上毫无建树的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帝,作品千古流传。二、朗读全文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三、赏析全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三、赏析全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