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绪论_第1页
精神科护理学-绪论_第2页
精神科护理学-绪论_第3页
精神科护理学-绪论_第4页
精神科护理学-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科护理学

学习目标掌握:精神、精神健康、精神障碍、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伦理问题。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任务及范畴、常见法律问题及预防。了解:精神医学与护理学发展简史、精神健康的特征及标志、各种精神疾病的法律鉴定。第一节精神医学与护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精神健康、精神障碍、精神科护理学

第三节精神科护理中的伦理问题

第四节精神科护理中的法律问题

第五节精神障碍的预防

目录第二节精神健康、精神障碍、精神科护理学

三、精神科护理学二、精神障碍一、精神健康

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MentalHealthDay)?精神病=神经病?哪些精神疾病?引言一、精神健康(一)概念1.精神2.精神健康的标志1.精神健康的特征2.精神健康

(二)精神健康的特征及标志基本概念

1精神(Psyche)-又称心理,是人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的总称。精神是人脑的功能,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2精神是通过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

3精神活动(Psychicphenomena)

认知活动“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情感活动:“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意志行为活动“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基本概念精神健康-又叫心理卫生,是指积极有效的维护和促进大众的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去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措施和方法。广义-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狭义-预防和矫正各种精神障碍的具体措施。精神健康的特征和标志特征—智力正常、人格完整、能主动适应环境、情绪健康、人际关系和谐、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志—有幸福感,热爱生活,对行为能自我控制,能认识和适应现有的限制和是非界限;能正确评价现实环境;工作效率高,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能做好要做的事;有良好的自我概念。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或功能损害。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痴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人格障碍等。社会上对精神疾病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三、精神科护理学(一)(二)精神科护理学的任务及范畴

(三)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前景概念

是研究精神障碍患者的异常精神活动和行为并为其提供护理、康复及为正常人提供保持精神健康方法的一门护理分支学科。

1.精神科护理学的任务

(1)研究和实施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2)研究和实施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科学管理方法与制度;(3)研究和实施与精神障碍患者的沟通技巧;(4)研究和实施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与社区护理;(5)研究和实施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案管理。2.精神科护理学的范畴(1)治疗性护理:包括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2)预防保健:针对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人口、职业、教育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对人们进行心理卫生方面的指导,主要在社区进行,也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进行。(3)康复训练:与康复训练师配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工作及学习技能训练、文体娱乐活动训练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训练。(4)健康教育:是针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有关精神障碍的治疗、护理、预防复发、康复等方面的健康指导。中国的精神卫生的现状:1,300,000,000

总人口16,000,000

精神疾病患者16,000

精神科医生28,000

精神科护士1,100

精神卫生机构2,600

社区精神康复机构156,000

精神科床位每万人口精神科床位

(2000年)社会变革中的精神卫生需求增长:各种社会冲突加剧,竞争压力增大,人口和家庭结构改变领域拓展: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老年痴呆和抑郁,物质滥用,创伤后心理危机等迅速增长地位下降:精神疾病患者的负担增加,边缘化加速,歧视和偏见加重能力不足:精神卫生服务各自为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面临困境,患者医疗权益不能保障上海市部分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变化诊断1958年1990年代初患病率患病率精神病性障碍0.280%1.639%精神分裂症0.098%0.68%抑郁症1.66%焦虑障碍3.519%65岁以上人群老年痴呆4.61%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12.25%上海市精神卫生服务各自为政状况系统机构数床位数精神科医生人数精神科护士人数卫生205,9709191,478民政31,813132156公安12542332私人71,070149140其他111,389--上海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困境1972年:开始建设工疗站1992年总数223家覆盖100%社区接收慢性患者:6,562人2002年正常运转:90家部分关闭:28家基本关闭:18家完全关闭:60家接收慢性患者:1,959人(三)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前景我国的精神卫生的问题十分严峻,它在疾病总负担中排位第一,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我国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未来如何满足人们对精神卫生方面的需求将是对精神科护理的极大挑战。未来,一部分精神科医疗机构将会向小型化、家庭化、社区化发展,社区精神科护士将应运而生,他们将主要负责社区内精神病患者的定期随访、维持治疗、服药监测和家庭支持治疗,同时联络着患者和医生,使患者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三)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前景未来的精神科护士可能会在许多不同的医疗机构中执业,如精神病院、社区精神卫生中心、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机构、门诊诊所、各级保健组织、危机干预部门。未来的护士可能会更加专业化,精神科护理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护理专业,需要特定的教育背景和执业资格认证。但是对于精神科护理学来说,它的发展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还将取决于全体从业护士的不懈努力与积极的进取。第一节精神医学与护理学发展简史一、西方精神医学与护理学的发展

二、中国精神医学与护理学的发展

患有精神疾病则意味着:患有精神疾病则意味着:精神医学(PsychologicalMedicine)发展简史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精神病学观:“精神病学”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即精神病学是治疗灵魂疾病的意思。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罗马时代,已有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萌芽。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被称为“精神病学之父”。

中世纪神学宗教精神病学观:公元3世纪后,医学为神学和宗教所掌握,精神病人被视为魔鬼附体,被送进寺院,用祷告、符咒、驱鬼等方法进行“治疗”。

18世纪工业革命后的精神病学观: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法国医生比奈尔(Pinel)大胆去掉精神障碍病人身上的锁链,成为欧洲精神病学的第一个转折点,将精神病学归入医学范围。比奈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精神病院院长。国外精神医学发展史第二次革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克雷丕林创立了描述性精神病学,区分了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现代精神病学之父第三次英国琼斯推行治疗性社区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的开展强调社会环境对患者治疗的重要性第二次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第四次20世纪50年代以后,氯丙嗪的问世,作为现代精神病学,特别是生物精神病学的正式开端。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派,心因性病因论精神科护理学(PsychiatricNursing)发展简史西方国家1860年以前,精神病患者只能收容在门禁森严的机构里,且均甴男性护理看守。任务是控制制服患者;类似于监狱里的看守或监视人。没有受过精神科护理的专业训练。有组织的护理开始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教会对十字军伤兵的照顾,当时以护理穷人为主。专业的护理开始于十八世纪中叶,南丁格尔,英国-伦敦-护理学校。精神障碍护理学(PsychiatricNursing)发展简史直到十九世纪末,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色才开始接受重视。1873年,美国,琳达•理查兹女士(LindaRichards)波士顿新英格兰妇婴医院附属护理学校毕业后,从事精神病患者的照顾,在伊利诺斯州立精神病医院发展出一项精神科护理计划。主张对精神科患者的照顾质量至少等同于躯体疾病患者。美国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先驱。1982年,美国,马克林医院:第一所专门培养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学校。二、中国精神医学与护理学的发展(二)中国古代精神医学与护理学的发展中国近现代精神医学与护理学的发展(一)我国精神病学发展

在我国,最早有关精神疾病现象的文字记载见于《尚书·微子》,内有关于疯,狂,颠,痴的某些片断记录。春秋战国时《黄帝内经》中,就把人的精神活动归之于“心神”的功能,还论述在剧烈的情感变化下,能引起精神异学,如“怒伤肝,喜伤心,虑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论述。从秦汉时代到18世纪末,与同期国外发展缓慢的精神病学相比较,我国的精神病学在世界各国中仍是比较先进的。19世纪末开始,国外精神病学发展加快并开始传入我国,国外一些教会在我国相继成立了精神病院与收容所。我国精神病学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精神病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初期,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主要致力于建立新的精神病院,收容和治疗无家可归或影响社会治安的精神病患者,在师资力量较好的城市和精神病院,开展精神病专科医师培训班。20世纪60至70年代,全国各地开展了一些城乡的精神病防治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有较迅速的发展,精神病学的临床、教学、研究工作都开始繁荣起来,与国际精神病学界也有了较多的交流,逐步走向世界。我国精神病学发展1940年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1990年,中华护理协会成立了全国精神护理专业委员会。2001年《中国精神疾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制定并公布。人大博导教授自杀前

——长期失眠抑郁

“在正午,一个尼采式的时间,他从高空坠落,像一片落叶?抑或一只飞鸟?”

香港科大内地博士自杀

11月10日晚,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化学博士的江苏南通籍学生葛炜炜在宿舍内上吊自杀。生前他拿过全国奥赛一等奖,并担任过香港科大足球俱乐部的主席。翌日,该校校长朱经武向全校师生发出一封英文公开信,信中透露葛炜炜患有抑郁症。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在15岁-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在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世界精神卫生日在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这一报告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1992年,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200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世界精神卫生日1996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积极的形象,积极的行动199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女性和精神卫生1999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卫生和衰老2000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200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200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200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200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身心健康、幸福一生200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身健心,你我同行200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2008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2009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201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201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201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第三节精神科护理中的伦理问题一、伦理及相关概念二、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

三、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伦理问题

一、伦理及相关概念(一)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二)伦理学(三)护理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

是研究护理道德的科学

?!♥二、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自主(二)有利(三)无害(四)公正(五)忠诚(六)知情同意三、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伦理问题

行为控制

自主决策

知情同意维护隐私(三)(四)(二)(一)行为控制行为控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受控者的行为达到控制者的要求。多用于神经科、精神科、心理障碍的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分信息控制、强制控制信息控制是指控制者通过调节信息输入来刺激受控者并影响其行为,如心理治疗。强制控制是指控制者通过直接操作和干预身体过程来改变受控者对刺激的反应,影响其行为,如精神药物的治疗。行为控制对精神病人实施控制时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行为控制应有利于使病人的行为趋于正常。应尽量避免对病人身体和理智能力侵害。应避免使用从根本上改变病人个性的方法。不能在隐瞒和欺骗的情况下实施行为控制技术。行为控制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约束和隔离的适应症:避免明确而急迫的对自身和他人的危险,用其他方法无效且不是适合时避免打断治疗计划或损害病人身体健康协助治疗减少过分的感觉刺激遵从病人自己的合理要求

要求:有医嘱,针对特定病情且有时间限制,护士应定期巡视和检查病人情况,记录,应保证约束对病人身体不产生损害。精神科常见的伦理问题自主决策是指病人有自主选择与健康相关行为的权利,有时可能会与医务人员选择不符,医务人员应从实际出发给出最合理的方案,以利于病人康复。精神科常见的伦理问题知情同意是指病人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并对医护人员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有决定取舍的权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知情会给病人造成伤害,违背无害原则,但也有可能对病人有利,与有利原则相符合。因此,如何维护病人的最大利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对病人直接处理的是:对生命和健康有紧急威胁时被认可的紧急事件病人无行为能力,又无法联系其代理人时病人自动委托时注意:精神障碍病人在实施精神外科手术、进行新药、新疗法临床实验时,应有严格的知情同意程序。精神科常见的伦理问题维护隐私隐私权是指病人依法享有的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犯、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病人的隐私主要是指病人诊治疾病而告诉医务人员的某些不愿意让他人观察和接触的身体部位、生理特征、心理活动和对公众无害的“过失”行为。精神病人的隐私未经个人允许不得公开,当与公共利益冲突时,需要护士在维护隐私与第三方安全与健康中决策,并不能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章制度和道德要求。第四节精神科护理中的法律问题

一、法律及相关概念

二、相关法律

四、各种精神疾病的法律鉴定

三、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预防

五、精神卫生立法

法律问题一、法律及相关概念法律(一)司法精神病学(二)

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是应用临床精神医学的知识研究和解决精神障碍患者在法律方面的有关问题的学科,是临床精神医学和法学基础的交叉学科,具有医−法双重属性。

二、相关法律(一)民法(二)刑法(三)卫生法二、相关法律民法---是关于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精神病人需鉴定行为能力、婚姻能力、合同能力、遗嘱能力等。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满法定责任年龄的精神病人需鉴定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自卫能力和作证能力等。卫生法---是卫生活动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有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三、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预防1.防止侵权与犯罪的发生2.防止出现护理过失行为3.执行医嘱的合法性4.其他问题三、(一)精神科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二)精神科常见法律问题的预防(一)精神科中常见的法律问题4.人身自由

1.患者的入院形式

6.精神障碍患者的违法行为

5.女患者的性保护

3.隐私权

2.

治疗中的知情同意

(一)精神科中常见的法律问题1)强制入院2)司法鉴定入院(1)自愿入院(2)非自愿入院病人的入院形式精神障碍的病人的入院形式非常重要,病人的权利和医务人员的责任都因入院形式而不同。自愿入院:病人因自己的精神障碍状态而自愿要求住院;当病人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险,或严重的精神病状态,生活不能自理,但是愿意并且能够入院接受治疗的。当自愿住院的病人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因暴力倾向可能伤害自己或者别人时也没有拒绝接受治疗的权利。自愿入院的病人虽不能在任何时候都要求自动出院,但有申请出院的权利。病人的入院形式非自愿入院:当病人可能会对自己活着他人造成伤害、病情需要治疗、丧失生活能力时被监护人或法定机构送入医院。强制入院:通常是指因精神障碍症状,致使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有对自己活他人造成伤害的可能性而被入院。生活不能自理指的是无法利用现有的自愿维持生活,而不是治病人缺乏日常生活资源。拒不接受诊治且又有危险者可由当地公安机关强制入院。少数病人和家属都坚决反对入院的情况,但危险性存在的,需两名以上医生鉴定同意,经公安、政府、司法部门批准强制入院。司法鉴定入院:当病人出现危害社会的行为或犯罪行为,需要住院观察,进行司法精神鉴定,其入院和出院均由委托单位办理手续。未经委托单位同意,其他人员不能探视。病人的入院形式由于很多精神障碍病人存在自知力障碍,不承认有病,拒绝入院。需强制入院要满足两项条件:病情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如有重症精神障碍病人有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和抛离行为、有明显的自伤自杀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时。符合病情严重程度的病人可以由其家属、法定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提出要求或申请,经医生检查认为确实患有精神疾病并签发住院证后才能办理入院手续。治疗中的知情同意知情同意是病人的权力,医疗机构应予以尊重。在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应当做必要的解释。护士在此过程不负主要责任,但有义务对护理方面做出解释。在提供有关资料时,应注意与医生保持一致。护士在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时:病人在做出决定前是否获得足够的相关知识病人是否具有做出决定的能力决定是否按照病人的自由意志,即没有他人的压力或强迫。当在客观上不能够履行告知义务时,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可以免除。如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时或精神病人可能危害自身或他人时,可以保护性约束,但护士要记录原因和经过及时反馈给医生。隐私权、人身自由隐私权:精神病人在治疗期间会对医务人员说出心中的秘密,无论秘密是否与病情和治疗有关,都应为其保守。否则会损害病人的名誉和家庭幸福。医生也会被诉讼。人身自由:任何人对精神障碍病人不能因为他行为乖张而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不能非法搜查其身体;人格尊严也不能受侵犯;不能因其丧失理智而对其进行侮辱取乐、歧视和诽谤。女病人的性保护刑法规定,任何人如果对患有精神障碍的女病人,利用其丧失自我防卫能力或性的反常行为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无论其自愿与否,都将作为强奸罪论处。如果在住院期间发生此类问题则属于医务人员失责,应承担相应的刑事或民事责任。精神障碍的病人的违法行为应参照精神疾病的法律鉴定。精神科常见法律问题的预防防止侵权与犯罪的发生:侵权不一定是犯罪,但犯罪必定包含对被害者合法权益的侵犯。护士在工作中会有导致侵权和犯罪行为的危机存在,如涉及病人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人身自由权等法律问题,需要护士充分了解病人应有的权利和自己应尽的义务。尊重、爱护病人,尽职尽责,随时对工作进行评估。精神科常见法律问题的预防防止出现护理过失行为: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护士的过失对病人造成严重危害属于侵权,但如造成恶果而死亡就是犯罪了。如没有及时观察病情、治疗时没有按规定查对、没妥善保管药品。精神科常见法律问题的预防执行医嘱的合法性:护士应该严格执行医嘱,不能执行错误,也不能盲目的执行。错误情况:执行失误,擅自改变,无故不执行,没有医嘱自行实施。其他问题:还应注意药品的管理、医疗文件的记录、病情的观察等。药疗时要防止病人藏药、吐药、抢药、吃错药。护理记录也要完备,以免引起纠纷。如内容记录不全、缺乏连贯性、前后不一致、忽视躯体症状等。病人吃药后反应迟钝,如发热、心率快不会诉说,但护士不能忽视。四、各种精神疾病的法律鉴定

(一)司法精神鉴定的实施

法律鉴定(四)对接受鉴定者的护理

(三)各种精神障碍患者法律能力的鉴定

(二)精神病患者法律能力的鉴定

(二)精神病患者法律能力的鉴定2.民事行为能力1.刑事责任能力精神障碍病人由于疾病影响,可能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下出现冲动、毁物伤人的行为,其刑事责任能力可能因患精神疾病完全丧失或者减弱。世界各国都对精神障碍病人患病期间出现违法行为有减免刑罚的规定。之所以减免刑事处罚,一是此类病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因受疾病影响,常常不能对行为负责;二是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刑罚客观上达不到惩戒的效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条规定:“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病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人,对比较复杂的事务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能力的人”。精神障碍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可分为完全、部分(限制)、无行为能力。(三)各种精神障碍患者法律能力的鉴定(三)各种精神障碍患者法律能力的鉴定Text1Text2Text3Text41.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精神障碍2.脑器质性、躯体疾病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精神发育迟滞4.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各种精神障碍患者法律能力的鉴定精神分裂症病人违法行为占司法精神病学总数的第一位。发作期且行为与精神疾病直接相关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发作期且行为与精神疾病不直接相关、不完全缓解期及残留期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缓解状态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作案动机是较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心境障碍中抑郁症病人的暴力行为近年来广泛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各种精神障碍患者法律能力的鉴定脑器质性、躯体疾病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参照意识障碍程度及精神病性程度来判断。人格改变者一般评定有责任能力。智能障碍者参照精神发育迟滞。无论普通醉酒还是复杂性醉酒一般都评定有责任能力。除非是酒精中毒性脑病、酒精中毒性妄想症、酒精中毒性幻想症,参照精神分裂症来评定。各种精神障碍患者法律能力的鉴定精神发育迟滞:这类病人辨别和控制能力都较弱,容易因受到暗示和教唆而犯罪,也容易受到人身侵害,尤其是女性。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多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虽有脑功能改变,但是多数情况下有辨认能力,人格障碍越严重反社会行就越强,危害越大,医疗难以有效,必须强制性处罚,一般评定完全责任能力。性心理障碍一般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恋尸癖、性施虐症,在我国因社会危害大,法律上都是从重处罚。(四)对接受鉴定者的护理1.特殊观察2.特殊的护理措施

(4)发作有间歇性;(5)对周围环境敏感,情感反应灵活;(6)强调自己有病。(1)症状骤然出现或终止;(2)症状有夸张、过分的特点;(3)症状易受外界影响,容易出现改变;特殊的护理措施被鉴定者应被安置在易于观察的病房,由24小时监护并做到不歧视被鉴定人、不能直接涉及案情、不能暴露自己的观点、不能直接指出其伪装表现。适当限制被鉴定人的活动,避免他模仿其他精神病人的症状。严禁会见家属和其他人员,严格控制书信、电话往来。不能参加工娱活动,不实行开放管理,严格检查环境安全严密观察其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详细交班。对责任重大者和企图自杀者,要特别的警惕,进行耐心的正面疏导。对兴奋躁动者可以在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五、精神卫生立法

精神卫生法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要求。1991年46届联大75次全体会议通过了25项的“保护精神患者和促进精神保健的原则”。1996年WHO将其概括为10项内容:①精神保健的获得;②与国际通用原则一致的医学评定;③提供恰当质量的精神保健;④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提供保健;⑤自我决策;⑥在实施自我决策时有得到帮助的权利;⑦有复查程序;⑧合格的决策者;⑨自动定期复查程序;⑩尊重法律程序。9/13/202273中国精神卫生立法的艰难历程立法过程历时27年,过程漫长而曲折。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13年5月1日实施9/13/202274中国精神卫生立法的艰难历程

第一阶段:卫生部起草阶段1985年—2007年,用时22年1985年8月,卫生部指示四川、湖南两省卫生厅组成专家小组,起草《精神卫生法》。1988年,刘协和教授《精神卫生法》第一稿形成。其后,“数易其稿”。卫生部成立专门起草小组。1990年,北京亚运会,北京制定了有关精神病人监护管理的暂行办法,引起极大争论,客观了加速了立法进程,首次提出了自愿治疗的问题。9/13/202275中国精神卫生立法的艰难历程第二阶段:国务院法制办审查修改阶段2007年--2010,精神卫生法均被列入当年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国务院法制办多次征求各方面意见,包括两次征求了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意见,并分专题召开专家论证会。2011年6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9/13/202276中国精神卫生立法的艰难历程第三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8月和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了精神卫生法草案。2012年10月26日表决通过。2013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为何立法突然加速?9/13/202277中国精神卫生立法的艰难历程近几年重大案件北大幼儿园杀人事件。2004年8月4日,具有精神分裂症病史的徐和平持刀行凶,砍伤18人,其中一名儿童死亡。武汉徐武“被精神病事件”。2011年4月19日,在被医院精神科监护治疗4年多的徐武自医院逃离,来到广州,试图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病。4月27日,他在南方电视台大院内接受采访后,被武汉警方的便衣警察带走,并送回其之前接受治疗的武钢二院。9/13/202278地方立法:农村包围城市地方立法2002年04月07日,《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2006年04月01日,《宁波市精神卫生条例》2007年03月01日,《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2007年03月01日,《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2007年11月01日,《无锡市精神卫生条例》2010年09月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