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3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制定(朱栋霖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上)模块一:20年代文学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教学设计:课前布置重点文献预习。课堂讲授从文献解读入手,表述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和发生过程。知识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开端。教学要点:人的观念与文学的发展。中国文学现代化开端的具体表现。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西方思潮的内外在关系。重点:1、重点文献:《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红楼梦评论》。2、“人”的观念的演变,是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3、中国文学现代化开端的具体表现。4、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化观念变革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贡献。5、在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20年里各文体创新的努力及其局限。难点:以“人”的观念的演变重新阐释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思考题:1、为什么说“人”的观念的演变是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2、简述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及其特点。五四文学革命教学设计:在重点文献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讲授和提问的方式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性质和过程。知识点:《新青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教学要点:五四文学革命的过程,内容,意义。教学要求:五四文学革命产生必然性、历史价值和得失反思。重点:1、重点文献:《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人的文学》。2、五四文学革命的时代背景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所产生的重大影响。3、五四文艺思潮与论争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4、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及新文学社团流派对五四文学的推动作用。难点:五四文学革命的复杂社会背景及其发生的内在历史逻辑。思考题:1、为什么说五四文学革命标志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确立?2、简介《文学改良刍议》与《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并比较二者的不同特点。3、试列举介绍五四时期代表性的纯文学社团。20年代小说教学设计: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课前阅读,同时分析作家、作品。为课堂预习养成习惯。知识点:郁达夫、《沉沦》、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许地山、《缀网劳蛛》教学要点:20年代小说代表流派、作家和作品。教学要求:20年代小说代表不同流派的美学风格、作家和作品分析论证。重点:1、20年代小说创作所呈现的众多流派及其对人的多元思考。2、不同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作品。难点:20年代小说创作与五四新思潮的内在联系。思考题:1、重点作品:《沉沦》、《迟桂花》、《超人》、《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缀网劳蛛》等。2、概述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3、以《潘先生在难中》为例,探讨叶圣陶小说创作的特色。4、分析《沉沦》中“他”的形象,并由此谈谈郁达夫式抒情小说的特征。鲁迅教学设计:1、可在课前播放一些有关鲁迅作品的纪录片;2、讲解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知识点:鲁迅生平及其创作历程、《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教学要点:鲁迅生平及创作历程,鲁迅小说代表作。教学要求:鲁迅的创作历程、文学史意义、社会学价值以及鲁迅小说代表作分析。重点:1、重点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在酒楼上》、《伤逝》、《铸剑》等。2、鲁迅的文学创作之路。3、《呐喊》、《彷徨》在鲁迅文学创作及其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中的重要地位。4、《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特色。5、鲁迅《野草》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难点:如何在中国固有小说传统中理解鲁迅小说的创新及其现代意义?思考题:1、如何理解“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2、如何理解《狂人日记》中的“吃人”?试分析《狂人日记》中象征手法的运用?3、试分析《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4、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故事新编》的创作特色。5、试分析《野草》的思想内涵与创作手法。20年代诗歌教学设计:结合课件,分析诗歌,可准备一些古体诗歌、白话诗、新诗进行对比,说明语言的变化及其意义。知识点:《尝试集》与早期白话诗、《女神》、新格律诗、早期象征派诗。教学要点:20年代新诗发展历程及其代表流派、诗人及代表作。教学要求20年代新诗理论、白话诗历史意义、诗人及代表作分析。重点:1、重点作品:《鸽子》、《小河》、《凤凰涅槃》、《死水》、《再别康桥》。2、中国新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从内容和形式进行的相应转化。3、中国新诗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作品。难点:中国诗歌现代化转换的复杂过程。思考题:1、简述20年代新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2、以《凤凰涅槃》为例,分析郭沫若新诗创作的历史贡献及艺术特色。3、以《再别康桥》为例,简析徐志摩诗歌中所展现出的个性之美。4、《死水》是如何体现闻一多的新格律诗理论的?20年代散文、戏剧散文部分教学设计:在课前可安排学生预习,在授课中可安排学生朗读精彩篇章。知识点:20年代散文成就及其代表作家作品。教学要点:20年代散文成就、代表作家作品及风格。教学要求:20年代“美文”的出现与现代散文的概念、周作人散文成就、鲁迅散文诗分析。重点:1、重点作品:《灯下漫笔》、《秋夜》、《藤野先生》、《乌逢船》、《寄小读者》、《背影》、《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所知道的康桥》。2、20年代散文的主要成就与艺术特色。3、20年代散文的代表作家、作品。难点:周作人散文的评价。思考题:1、以《乌篷船》为例,探讨周作人散文的风格。2、试比较分析冰心与朱自清散文创作风格的异同。戏剧部分教学设计:可在课前播放经典作品影像,也可在授课中插放图片、照片。本章授课要注意形象性。知识点:20年代戏剧发展历程、《终身大事》、《获虎之夜》。教学要点:20年代戏剧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家。教学要求:20年代戏剧发展历程和中国现代戏剧的主要理论文章、现代戏剧美学的确立。重点:1、重点作品:《终身大事》、《获虎之夜》。2、20年代现代戏剧(话剧)的传承、发展及其特点。3、20年代现代戏剧的不同模式及其代表作家作品。难点:中国现代话剧是在五四思想启蒙与文化批判中获得了新的观念和新的形式。思考题:简析田汉20年代戏剧创作的基本主题与艺术特色。模块二:3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思潮教学设计:重点文献的阅读至关重要,可在黑板上列出不同思潮的不同观点。知识点:左翼文学思潮与创作、人文主义思潮与创作。教学要点:30年代文学思潮的总体面貌。教学要求:30年代文学思潮的不同流派、左翼文学思潮与创作、人文主义思潮与创作。重点:1、30年代文学思潮的总体面貌。2、左翼文学思潮与创作。3、人文主义思潮与创作。难点:30年代文学在“人的文学”与“无产阶级文学”影响下所呈现出的多种人与阶级的对话、冲突、交流与交融的思潮格局。思考题:1、简述30年代人文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及其理论探寻。2、如何评价“左联”的历史贡献?30年代小说(一)教学设计:不同作家的不同的创作经历讲授,从中分析各自的代表作,以面及点。知识点:左联小说、新感觉派小说。教学要点:左联小说与新感觉派小说作家及其代表作。教学要求:左联小说与革命的关系、新感觉派小说的美学渊源、作家及其代表作分析。重点:1、30年代小说创作进入成熟期的原因及标志。2、30年代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难点:30年代小说创作与30年代复杂社会背景的关系。思考题:1、重点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为奴隶的母亲》、《包氏父子》、《山峡中》、《生死场》、《梅雨之夕》。2、简析丁玲小说创作的演变及特色。3、谈谈左联青年作家群的创作特色。4、以《梅雨之夕》为例,探讨新感觉小说的创作特色。第八章30年代小说(二)教学设计:课前可以观看电影《骆驼祥子》,也可以布置学生撰写影评。知识点:老舍创作历程、《骆驼祥子》。教学要点:老舍创作历程及其代表作。教学要求:老舍创作历程及其文学史地位。重点:1、重点作品:《骆驼祥子》、《断魂枪》、《月牙儿》、《四世同堂》。2、老舍30年代的小说创作及特色。3、《骆驼祥子》的思想主题及人物分析。难点:理解祥子悲剧的多重意义。思考题:1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及其价值。2简析老舍小说创作的特色。第九章30年代小说(三)教学设计:课前可观看电影《子夜》,撰写影评。知识点:茅盾创作历程、《子夜》。教学要点:茅盾创作历程及其代表作。教学要求:茅盾创作历程、《子夜》分析和美学得失的评价。重点:1、重点作品:《蚀》三部曲、《子夜》、《春蚕》、《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2、茅盾30年代的文学活动与政治活动概述,以其对茅盾文学创作的影响。3、《子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难点:茅盾小说在左联文艺中的重要地位。思考题:1、为什么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确立了左翼文学创作的范式?2、试分析《子夜》中吴荪甫的形象,并归纳此部作品的艺术特色。第十章30年代小说(四)教学设计:课前可以观看电影《家》或《寒夜》,撰写影评。知识点:巴金创作历程、《家》、《寒夜》。教学要点:巴金创作历程及其代表作。教学要求:巴金创作历程、《家》、《寒夜》的创作转型。重点:1、重点作品:《灭亡》、《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寒夜》。2、《激流三部曲》的艺术特色。3、巴金前、后期小说不同特色的比较。难点:无政府主义对巴金小说创作的影响。思考题:1、对比分析觉新和觉慧两个人物形象。2、以《寒夜》为例,分析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特点。第十一章30年代小说创作(五)教学设计:课前可观看电影《边城》,也可观看专题片《凤凰城》。知识点:沈从文创作历程、《边城》。教学要点:沈从文创作历程及其代表作。教学要求:沈从文创作历程、代表作分析、历史地位。重点:1、重点作品:《边城》、《八骏图》、《长河》。2、沈从文小说所营构的“湘西世界”。3、《边城》中的湘西风情。难点:沈从文的文化理想如何影响了其小说创作。思考题:1、试分析《边城》的艺术特色。2、试以作品为例,对比分析沈从文“都市知识阶级”与“乡村无产阶级”两类小说的价值与意义。第十二章30年代新诗教学设计:除了课堂分析以外,加强学生的课堂朗读也很重要。也可以播放一些配乐诗朗诵。知识点:戴望舒、卞之琳、艾青、臧克家及其代表作。教学要点:30年代诗歌代表诗人及其代表作。教学要求:30年代诗歌的不同流派、不同美学风格及其代表诗人代表作分析。重点:1、重点作品:《雨巷》、《断章》、《大堰河——我的保姆》、《老马》。2、30年代新诗格局、流派及特点。3、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作家及其不同特色。难点:30年代现代派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流派的联系。思考题:1、以具体作品为例,简析戴望舒二三十年代诗歌创作观念与风格的变化。2、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3、从表现形式与艺术手法入手分析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艺术感染力。第十三章30年代散文、戏剧教学设计:可预先安排学生预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精彩篇章。知识点:1、鲁迅杂文、林语堂小品文、何其芳散文。2、30年代戏剧概况。教学要点:30年代散文、戏剧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教学要求:30年代散文、戏剧的不同风格、美学风格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分析。重点:1、重点作品:《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我的话》、《画梦录》。2、30年代散文创作的整体格局及其特点。3、鲁迅杂文创作的价值及其艺术特色。难点:1、30年代杂文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鲁迅对杂文发展的巨大贡献。2、30年代话剧成熟的背景及原因。思考题:1、以具体作品为例,探讨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2、试探析林语堂的散文创作思想。3、分析《画梦录》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散文史上的贡献。4、夏衍《上海屋檐下》的戏剧艺术特色。第十四章曹禺教学设计:在讲授经典作品之后,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知识点:曹禺《雷雨》。教学要点:曹禺及其代表作。教学要求:曹禺戏剧的美学特征、戏剧渊源及其代表作分析。重点:1、重点作品:《雷雨》、《日出》的结构与任务。2、《雷雨》的出现及其意义。难点:《雷雨》人物的复杂性、主题内涵的丰富性。思考题:1、试分析《雷雨》的艺术成就,并谈谈它为中国戏剧走向成熟所做出的贡献。2、如何评价蘩漪?模块三:40年代文学第十五章40年代文学思潮教学设计:重点文献重点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要点重点突出。知识点:40年代时代背景、文学思潮、延安文艺。教学要点:40年代时代背景与文学思潮的特点。教学要求:40年代时代背景与不同的文学思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分析。重点:1、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40年代文学思潮发展的复杂性。2、国统区、解放区的文艺思潮发展状况及其特点。3、国统区的几次重要文艺论争。4、《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难点:40年代文学思潮与特殊时代背景的复杂联系。思考题:1、简述国统区关于文艺问题的几次论争及其影响。2、如何理解胡风等人提出的“主观现实主义”的文艺观点?2、如何理解《讲话》中所提出的“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第十六章、第十七章40年代小说(一)(二)教学设计:张爱玲及其作品可组织学生讨论,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发表主要论点。知识点:《围城》、《倾城之恋》、《在其香居茶馆里》、《财主的儿女们》。教学要点:钱钟书、张爱玲、路翎等小说家及其代表作。教学要求:钱钟书、张爱玲、路翎等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分析和中国小说创作成熟。重点:1、重点作品:《围城》、《倾城之恋》、《在其香居茶馆里》、《财主的儿女们》。2、40年代的小说创作在国统区、沦陷区、延安根据地三类区域的不同发展及其特点。3、40年代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及作品。难点:政治与文化气候的变动对三类区域作家的深刻影响。思考题:1、试分析《围城》的思想主题及艺术特色。2、以具体作品为例,探讨张爱玲小说的雅俗特征。3、以《在其香居茶馆里》为例,探讨沙汀讽刺小说的艺术特色。4、简析路翎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的史诗品质。第十九章40年代新诗教学设计:可用板书的方式表明自由诗、十四行诗、现代派诗歌的形式设计,并组织学生朗读。知识点:《十四行集》、《穆旦诗集》。教学要点:40年代新诗代表诗人及作品。教学要求:40年代新诗的自由诗、十四行诗和“九叶”诗人及其代表诗人作品。重点:1、重点作品:《十四行集》、《穆旦诗集》。2、40年代是中国新诗的发展概况。3、40年代新诗创作的代表作家及作品。难点:如何理解40年代是中国新诗发展的成熟期。思考题:1、简析冯至《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就。2、以穆旦诗歌创作为例,探讨九叶派诗歌群的创作主张与特色。3、简析延安新民歌的现实主义特征。第二十章40年代戏剧、散文教学设计:可安排学生对戏剧、散文经典作品的部分章节朗读。知识点:《升官图》、《捉鬼传》、《称心如意》、《屈原》、《蛇与塔》、《药堂杂文》、《雅舍小品》。教学要点:40年代戏剧、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及作品。教学要求:40年代戏剧、散文创作的民间性、讽刺性及其代表作家作品论证。重点:1、重点作品:《升官图》、《捉鬼传》、《称心如意》、《屈原》、《蛇与塔》、《药堂杂文》、《雅舍小品》。2、40年代戏剧创作概况。3、40年代散文发展历程。4、40年代戏剧、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及作品。难点:40年代戏剧、散文创作状况与时代背景的关系。思考题:1、试以郭沫若历史剧为例,探讨现代历史剧的主题思想及特点。2、以具体作品为例,简析40年代杂文特点及代表流派。第二十一章解放区文学教学设计:课前可播放电影《小二黑结婚》或《荷花淀》,并撰写影评。知识点: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犁《荷花淀》。教学要点:40年代解放区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及其风格。教学要求:40年代解放区小说对“讲话”的文学实践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分析。重点:1、重点作品:《小二黑结婚》、《荷花淀》。2、解放区小说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点。3、40年代解放区小说的代表作家及作品。难点: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对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影响。思考题:1、从赵树理小说语言形式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入手,简析40年代赵树理小说在农民题材小说创作中的突破。2、分析孙犁《荷花淀》的创作风格。《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17-2012》(下)模块四:50-70年代文学第二十二章1949—1976文学思潮教学设计:重要文献的要点清晰地排列并分析,也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革命样板戏”。知识点:文艺界的批判运动、样板戏、地下文学。教学要点:50、60年代文艺界的批判运动、文革时期的样板戏和地下文学的基本状态。教学要求:50、60年代文学思潮及其影响的社会因素和客观分析。重点:1、50、60年代文学思潮的形成及其发展。2、50、60年代文艺界的批判运动及其影响。3、文革时期的样板戏和地下文学。难点:1、50、60年代文学思潮形成的历史线索及时代背景。2、50、60年代文学和文革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地位及评价问题。思考题:1、简析五、六十年代文艺界的批判运动。2、如何评价文革时期的“革命样板戏”?简析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第二十三章50、60年代年代的小说教学设计:可播放一部“红色经典”电影,组织讨论。知识点:小说题材分类、红色经典、“百花小说”。教学要点:50、6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及其代表作品及“百花小说”代表作。教学要求:50、6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产生的历史和美学阐述。重点:1、重点作品:《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2、50、60年代小说创作的题材分类及其代表作品。3、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及其代表作家、作品。4、在“双百方针”和“解冻文学”影响下的小说创作探索。难点:50、60年代小说阅读的文学性问题。思考题:1、重点作品:简介50、6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特色。2、《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形象塑造。3、如何理解“百合花”在《百合花》中的象征意义?分析《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林震与刘世吾的人物形象。第二十四章50、60年代诗歌、戏剧与散文教学设计:观看老舍《茶馆》的录像。课堂分析后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知识点:郭小川、《茶馆》、散文教学要点:50、60年代诗歌、戏剧与散文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教学要求:50、60年代诗歌、戏剧与散文时代要求和美学的特色和局限性。重点:1、重点作品:《望星空》、《茶馆》、《荔枝蜜》、《长江三日》。2、50、60年代新诗创作的状况及代表作家、作品。3、50、60年代的戏剧变革及其代表作家、作品。4、50、60年代散文创作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作品。难点:1、50、60年代诗歌、戏剧、散文的创作既按各自的规律不断发展,又在相同时代背景下,展现出了某些共性。2、“第四种剧本”创作的历史背景和价值。思考题:1、如何理解政治抒情诗的产生与发展?试以郭小川诗歌创作为例。2、简析《茶馆》在话剧民族化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3、简析50、60年代历史剧创作的形成原因及创作特色。3、比较、分析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创作的不同特色。第二十五章50-70年代港台文学(一)教学设计:1、可播放一部根据白先勇小说的电影;2、金庸小说分析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知识点:白先勇、陈映真、金庸。教学要点:50-70年代港台文学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教学要求:50-70年代港台文学的基本概念、总体特征和港台特征。重点:1、重点作品:《游园惊梦》、《将军族》、《酒徒》、《射雕英雄传》。2、50-70年代台湾小说创作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3、香港文学与中国内地文学的融合与疏离。4、台湾通俗小说的产生、发展及其贡献。难点:1、台港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2、台港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思考题:1、试以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为例来探讨六七十年代台湾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2、你如何看待台湾的“乡土小说”?试以陈映真小说为例。3、试通过香港文学与中国内地文学的融合与疏离,探讨本时期香港文学的特征。试谈金庸武侠小说的对中国武侠小说的贡献。第二十六章50-70年代台港文学(二)教学设计:几位诗人作品分析中穿插朗读或者播放配乐诗朗诵。知识点:余光中、郑愁予、梁实秋。教学要点:50-70年代港台文学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教学要求:50-70年代港台文学代表作家的代表性及其历史地位。重点:1、重点作品:《乡愁》、《错误》。2、余光中、郑愁予等诗人对本时期台湾新诗发展的贡献。3、50-70年代台湾戏剧的发展脉络及其代表作家。4、50-70年代台湾散文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难点:50-70年代台湾新诗、戏剧、散文与大陆文学的传承与隔阂。思考题:1、试以余光中诗歌创作为例,探讨台湾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2、分析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色。模块五:80-90年代文学第二十七章80年代文学思潮教学设计:重点文献的要点清晰地排列,结合社会变化加以分析。知识点:思想解放、文化热、文学热。教学要点:80年代中国文学思潮发展的脉络及其特征。教学要求:80年代中国文学思潮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历史价值和意义。重点:1、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运动。2、新时期文学在复苏阶段有关文艺观念和创作问题的论争。3、80年代的文化热与文学热。难点:80年代文化思想潮流的解读。思考题:1、试分析新时期文学在复苏阶段所展开的文艺论争对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试论述80年代中国文学思潮发展的脉络及其特征。第二十八章80年代小说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对重点作家重要作品的分析,可在课前组织学生分作家准备。知识点:王蒙、莫言、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现代派文学、文化地域小说、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教学要点:80年代小说潮流、代表作家作品及风格。教学要求:80年代小说不同风格的美学阐述及代表作家作品文本论证。重点:1、重点作品:《班主任》、《春之声》、《灵与肉》、《受戒》、《人到中年》、《北方的河》、《棋王》、《红高粱》、《冈底斯的诱惑》、《现实一种》、《烦恼人生》。2、80年代小说潮流及其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3、不同小说潮流的代表作家及作品难点:80年代小说潮流变迁的时代文化背景。思考题:1、简析80年代前、后期小说潮流的不同特点。2、简析王蒙早期意识流小说的创作特色。3、以王蒙、张贤亮为例,简析“复出作家”小说的创作特色。4、探讨知青文学与寻根小说的关系。5、试以莫言80年代中后期的作品为例,探讨80年代小说创作的艺术转向。第二十九章90年代小说教学设计:可组织学生讨论重点作家作品,并在学生讨论中进行讲解。知识点:王朔现象、新写实、长篇小说。教学要点:90年代小说创作状况及其代表作家、作品、风格。教学要求:90年代小说创作状况、美学特征及其代表作家、作品的论证。重点:1、重点作品:《顽主》、《活着》、《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黄金时代》、《丰乳肥臀》、《务虚笔记》、《九月寓言》、《长恨歌》。2、90年代小说在文学边缘化的语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3、90年代小说创作状况及其代表作家、作品。难点:社会转型如何影响90年代小说创作?思考题:1、简析90年代初的“王朔现象”。2、以余华小说创作为例,说明先锋小说在90年代的转变。3、简析刘震云90年代不同时期小说创作的不同特色。4、《白鹿原》被称作“民族灵魂的秘史”,你如何理解?5、以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形象分析为例,探讨其女性主义的写作风格。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特点。第三十章80年代诗歌教学设计:在课堂分析时组织学生朗读。知识点:北岛、孩子、朦胧诗、86现代诗潮大展。教学要点:80年代诗歌潮流及代表诗人、作品。教学要求:80年代“归来”诗歌、朦胧诗的发展及其特征。重点:1、重点作品:《回答》、《致橡树》、《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关大雁塔》。2、朦胧诗。3、80年代中、后期诗坛流派。难点:朦胧诗之后诗坛的演变与分化。思考题:1、以北岛、舒婷和顾城的诗为例,探讨朦胧诗的艺术创新与时代特征。以海子的作品为例,简析80年代中、后期诗歌发展的新路向。第三十一章:80年代散文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讨论巴金的《随想录》。知识点:巴金《随感录》、史铁生《我与地坛》、杨绛《干校六记》。教学要点:80年代散文代表作家作品。教学要求:80年代散文回归“讲真话”“人性化”。重点:1、重点作品:《怀念萧珊》、《我与地坛》、《干校六记》。2、80年代散文创作的基本状况与特色。3、80年代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及作品。4、80年代报告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与特点。难点:80年代散文作家对主体意识的追寻与探索。思考题:1、分析巴金《随想录》在80年代散文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2、简述80年代报告文学发展的状况与特点。第三十二章80年代戏剧教学设计:可在课前观看高行健的一部戏剧录像,并撰写剧评。知识点:戏剧潮流、代表作家作品、高行健。教学要点:80年代“现实主义”戏剧和“现代主义”戏剧的总体状态和代表作家作品。教学要求:80年代戏剧潮流及代表作家作品。重点:1、重点作品:《陈毅市长》、《天下第一楼》、《野人》。2、80年代戏剧发展的现状与困境3、80年代戏剧为走出困境而展开的探索之路。难点:80年代戏剧探索期对中国戏剧发展的重要意义。思考题:1、简析80年代中国戏剧的探索之路。2、简析80年代高行健对现代话剧的探索与实践。第三十三章90年代文学与思潮(一)教学设计:重点文献资料的要点排列的和分析。知识点:市场化、社会转型、90年代人文思潮。教学要点:90年代社会与文化转型对文学的影响。教学要求:90年代社会与文化转型的社会原因分析对文学发展路径。重点:1、90年代文学转型的时代背景与特征。2、90年代中国文学思潮中的后现代主义。3、市场经济对文学观念、人文传统和价值选择的巨大冲击。4、90年代女性主义文艺思潮的产生、发展及其困境。难点:1、对90年代社会转型与文学转型关系的认识。2、对90年代文学边缘化的认识。思考题:1、试探讨90年代中国文学转型的时代背景。2、简析后现代主义对90年代中国文学思潮的影响。3、试探析90年代中国文学思潮发展的状况与特征。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