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及其应用分析_第1页
2022年医学专题-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及其应用分析_第2页
2022年医学专题-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及其应用分析_第3页
2022年医学专题-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及其应用分析_第4页
2022年医学专题-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及其应用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jìshù)及其应用第一页,共四十九页。1.技术原则2.主推技术3.应用概况4.存在问题5.发展展望报告提纲第二页,共四十九页。1.技术原则1.栽培健康作物

2.利用生物多样性

3.应用有益生物

4.科学使用(shǐyòng)农药第三页,共四十九页。1.1.栽培健康(jiànkāng)作物从培育健康的农作物和良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入手,使植物生长健壮,并创造有利于天敌的生存繁衍,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生态环境。在病虫害绿色防控中,通过以下(yǐxià)技术途径来实现。第四页,共四十九页。技术途径农业措施培育健康土壤生态环境选用抗性或耐性品种合理地使用植物(zhíwù)免疫诱抗剂种苗处理(晒种\浸种\包衣\嫁接)平衡施肥合理田间管理生态环境调控第五页,共四十九页。1.2.利用生物多样性

利用生物多样性,可调整农田生态中病虫种群结构,设置病虫害传播障碍,调整作物受光条件和田间小气候环境,从而减轻农作物病虫害压力和提高产量,是实现绿色防控的一个重要方向。利用生物多样性,从功能上来说,可以(kěyǐ)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创造有利于有益生物种群稳定和增长的环境,即可有效抑制有害生物的暴发成灾,又可抵御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保护利用生物多样性,可以(kěyǐ)通过以下的技术途径来实现。第六页,共四十九页。技术途径提高(tígāo)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提高作物品种的多样性高作物的多样性第七页,共四十九页。1.3.应用有益(yǒuyì)生物

通过保护有益生物(shēngwù)的栖息场所,为有益生物(shēngwù)提供替代的充足食物,应用有益生物(shēngwù)影响最小的防控技术,可有效地维持和增加农田生态中有益生物(shēngwù)的种群数量,达到自然控制病虫危害的效果。田间常见的有益生物(shēngwù)如捕食性、寄生性天敌和昆虫微生物(shēngwù)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有效地将病虫危害抑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保护和应用有益生物(shēngwù)来控制病虫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来实现。第八页,共四十九页。技术(jìshù)途径采用对有益生物种群影响最小的防治技术来控制病虫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为有益生物建立繁衍走廊或避难所人工繁殖和释放(shìfàng)天敌

第九页,共四十九页。1.4.科学合理用药(yònɡyào)

农药作为病虫防控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农药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是因农药残留(cánliú)引起的食物中毒和农药使用管理不当造成的人畜中毒;另一方面是农药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科学使用农药,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和减轻负面效应,是实现绿色防控的最终目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第十页,共四十九页。技术(jìshù)途径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cánliú)农药对症施药有效低量无污染交替轮换用药严格按安全间隔期用药

第十一页,共四十九页。1.理化诱控2.驱避技术3.生物防治4.生态控制5.生态工程2.主推技术第十二页,共四十九页。2.1.1光波诱控2.1.2色板诱控2.1.3性信息素2.1.4食源诱剂2.1理化

诱控技术第十三页,共四十九页。2.1.1光波诱控技术第十四页,共四十九页。2.1.2色板诱控技术第十五页,共四十九页。2.1.3.性信息(xìnxī)素诱控技术第十六页,共四十九页。2.1.4食源诱控技术(jìshù)第十七页,共四十九页。2.2.1防虫网2.2.2银灰膜2.2.3.植物带2.2趋避技术第十八页,共四十九页。2.2.1防虫网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2.2.2银灰

膜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2.2.3植物带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九页。2.3.1保护利用天敌(tiāndí)

2.3.2繁育释放天敌2.3.3.使用生物农药2.3生物防治(shēngwùfángzhì)技术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九页。2.3.1保护利用(lìyòng)天敌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九页。2.3.2繁育(fányù)释放天敌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九页。2.3.3使用(shǐyòng)生物农药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九页。2.4.1稻田深耕灌水灭蛹2.4.2生态治蝗技术2.4.3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2.4.4保护地蔬菜(shūcài)温湿度调控2.4生态(shēngtài)控制技术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九页。2.4.1稻田(dàotián)深耕灌水灭蛹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九页。2.4.2生态(shēngtài)治蝗技术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九页。2.4.3小麦条锈病源头(yuántóu)治理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九页。2.4.4保护地蔬菜(shūcài)温湿度调控第三十页,共四十九页。2.5.1稻田生态工程(gōngchéng)

2.5.2果园生草技术2.5生态(shēngtài)工程技术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九页。2.5.1稻田(dàotián)生态工程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九页。2.5.2果园(guǒyuán)生草技术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九页。3.1应用概况3.2诱控技术3.2天敌生物3.3生物农药3.4生化农药3应用概况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九页。

3.1应用概况2012年绿色防控统计面积(亿亩次)2012年主要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比率(%)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九页。3.2诱控技术(jìshù)防控技术推广示范面积(万亩)代表企业2010年2011年

诱控技术信息素767.594768.5383-4家糖醋液339.083363.86——

36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九页。3.3.天敌(tiāndí)生物防控技术推广示范面积(万亩)生产企业2010年2011年

天敌生物捕食螨23.96675.672福建艳璇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赤眼蜂2872.775319.21910多家公司丽蚜小蜂6.3269.799——37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九页。3.3生物农药防控技术推广示范面积(万亩)生产企业2010年2011年

微生物制剂苏云金杆菌2970.173464.525生产企业有77家蜡质芽孢杆菌91011270.83生产企业有15家枯草芽孢杆菌20.77281.2生产企业有7家木霉菌0.41.2生产企业有1家荧光假单胞杆菌——0.8生产企业有1家白僵菌141.1794.45生产企业有2家绿僵菌69104生产企业有3家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生产企业有2家核型多角体病毒——91.32生产企业有4家寡雄腐霉菌——1.46——38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九页。3.4植物(zhíwù)农药39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示范面积(万亩)生产企业2010年2011年植物源农药苦参碱166.77241.09生产企业有41家印楝素123.9214.003生产企业有8家鱼藤酮2.9815.73生产企业有8家除虫菊酯——9.1——烟碱79.9——生产企业有5家儿茶素1.80.86生产企业有0家小檗碱——5.2生产企业有0家苦皮藤素——30.6生产企业有1家大黄素甲醚——0.12生产企业有0家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九页。3.5生化(shēnɡhuà)农药40防控技术推广示范面积(万亩)生产企业2010年2011年生物化学农药乙烯利529.6235.3生产企业有68家赤霉酸1033.431064.82生产企业有29家羟烯腺嘌呤——2.1生产企业有1家芸苔素内酯218.405332.3生产企业有21家氨基寡糖素——350.1生产企业有3家抗生素农药阿维菌素5687.536293.037生产企业有361家井冈霉素23059.9115895.39生产企业有105家春雷霉素113953.5生产企业有37家多抗霉素256.64274.42生产企业有43家多杀霉素3.3183.89生产企业有3家链霉素408.4224.57生产企业有5家宁南霉素209.234.42生产企业有2家武夷菌素3.562.085生产企业有0家第四十页,共四十九页。4存在问题4.1技术开发方面(fāngmiàn)4.2推广应用方面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九页。4.1技术开发方面(fāngmiàn)

4.1.1绿色防控技术市场竞争力弱防治谱较窄;既是优势也是弱点.速效性远不如化学农药;4.1.2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科研成果转化(zhuǎnhuà)为可应用产品的比例太低;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差;工艺相对复杂,产量相对较小,质量稳定性不高;技术产品标准化程度低.42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九页。4.2推广应用方面(fāngmiàn)

4.2.1技术障碍缺乏技术信息;获取信息的成本高;技术过于复杂;使用成本过高;技术的支持资源有限或较难获得;4.2.2农民认识与观念问题技术信息不对称(duìchèn);农民有迷信传统农业措施的习惯;农民的角色或作用;不愿承担风险.43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九页。5发展展望5.1加大研发投入5.2促进市场开发5.3加快(jiākuài)推广应用5.3强化扶持政策第四十四页,共四十九页。5.1加大研发(yánfā)投入

产学研结合加大研发投入增加科研投入,鼓励自主创新;企业要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研发投入,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解决技术少、作用对象单一、效果不稳定(wěndìng)等难题。45第四十五页,共四十九页。5.2促进(cùjìn)市场开发

发挥市场调控作用利用消费者对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追求,及市场上有机食品的高价格,来引导(yǐndǎo)农户;在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的基础上,使得农民在购买同等功效生物农药的花费上少于化学农药的花费。加大对高危化学农药使用限制和鼓励发展生物农药运用法律法规等强制手段来限制高危化学农药的使用;发展生物农药补贴,从而鼓励农药企业发展生产生物农药。46第四十六页,共四十九页。5.3加快(jiākuài)推广应用创新与集成技术模式与体系;开展(kāizhǎn)网络化示范展示;与专业化防治相结合;组织参与式农民培训;提供全程化技术服务;开发高附加值农产品。第四十七页,共四十九页。5.4强化扶持(fúchí)政策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引导作用;政府将某些地区推行的绿色(lǜsè)防控技术补贴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对绿色防控技术产品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或者是给予相关方面的补贴(政府采购上给予倾斜);培育壮大绿色防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形成集团,促进规模化发展)。完善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登记程序简化登记程序、缩短登记周期;健全市场准入机制,要确保产品的质量以及效用。48第四十八页,共四十九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