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复习课件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复习课件1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复习课件2易错盘点易错点一:参照物的理解易错现象:1.没理解参照物,误认为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误认为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不同。2.不能根据题意正确判断所选择的参照物。【例1】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B.参照物不同,运动情况一定不同C.研究地面上的物体,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D.参照物应是唯一的C易错盘点C3【错解】AB【错因分析】对参照物没能真正理解。参照物的选择不是唯一的,而是任意的。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物体都可作为参照物,但以研究问题的方便为原则。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物体为参照物,运动情况也可能相同,如行驶的汽车,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树木为参照物仍是运动的。【错解】AB4【例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参照物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错解】DA【例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5【错因分析】没仔细审清题意,而错选D。要判断所选择的参照物,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然后确定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最后根据研究对象相对位置的变化(相对什么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或没有发生变化),确定所选择的参照物。前一句“看山恰似走来迎”,这是描述诗人身在船上,船在航行,船和山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船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后一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仔细一看,山与山之间、山与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而船相对于山有位置的变化。对照题中所给的选项,A选项是正确的。【错因分析】没仔细审清题意,而错选D。要判断所选择的6举一反三1.坐在快速行驶的轿车上的小强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强以__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由此现象可推断______的速度快。
轿车(或自己)轿车举一反三轿车(或自己)轿车7易错点二:相对运动的判断易错现象:多个物体相对运动的判断易出错。【例3】在2012年第十二届冬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D易错点二:相对运动的判断A.甲火炬一定静止D8【错解】A【错因分析】片面的考虑问题,而导致选错。由图中旗帜的飘动可知风向左吹,因甲火炬火焰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乙火炬火焰飘动的方向与旗帜的相反,故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且运动速度大于风速。【错解】A9举一反三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他们从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乘坐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乘坐的飞机都匀速上升。你能判断甲、乙、丙三人乘坐的直升机相对地面都是怎样运动的吗?请说明理由。解: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不动的。丙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物,看见楼房匀速上升,这样可以判定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是匀速下降的。甲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物,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但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正匀速下降,说明甲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以比丙更快的速度下降。乙以自己为参照物,无论相对地面是静止,还是以小于甲和丙的速度下降,或是匀速上升,都可能看到甲在匀速下降,丙都能看见乙乘坐的飞机在匀速上升,所以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不确定。举一反三解: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不动的。丙以自10易错点三:平均速度的计算易错现象:1.将平均速度误认为是速度的平均值。2.应用平均速度公式解题时,易漏掉中途暂停时间。3.不能准确地找到平均速度所对应的路程。【例4】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60m的斜坡,经10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7.5m/s
B.8m/sC.6.25m/sD.3.75m/s【错解】B
A易错点三:平均速度的计算A11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复习课件12举一反三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C.6.75m/sD.7.5m/sB举一反三B13【例5】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从起点同时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经悄悄爬到了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错解】C【错因分析】平均速度是指在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与中间运动状态无关。在整个赛跑过程中,乌龟先爬到终点,即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少,故其平均速度大。D【例5】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从起点同时跑出,14举一反三4.如图是某人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此人在运动过程中休息(静止)的时间是____h;他从出发至到达目的地,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34.5举一反三34.515【例6】某同学坐火车外出。他用手表测1min内听到了97次轮与钢轨的撞击声,已知每根钢轨长12.5m,求火车的平均速度。
【错解】运动的路程s=nL=97×12.5m=1212.5m,故平均速度v=20.2m/s。【错因分析】误认为听到了97次响声,火车就经过了97根钢轨。我们是从听到的第一次撞击声开始计时的,到第97次撞击声结束时,共经过了(97-1)根钢轨。解:S=(97-1)×12.5m=1200m,故平均速度v=20m/s。【例6】某同学坐火车外出。他用手表测1min内听到了9716举一反三5.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速度v=54km/h匀速通过一座铁桥,共用了2min,求这座铁桥的长度。举一反三17谢谢谢谢18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复习课件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复习课件19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复习课件20易错盘点易错点一:参照物的理解易错现象:1.没理解参照物,误认为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误认为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不同。2.不能根据题意正确判断所选择的参照物。【例1】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B.参照物不同,运动情况一定不同C.研究地面上的物体,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D.参照物应是唯一的C易错盘点C21【错解】AB【错因分析】对参照物没能真正理解。参照物的选择不是唯一的,而是任意的。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物体都可作为参照物,但以研究问题的方便为原则。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物体为参照物,运动情况也可能相同,如行驶的汽车,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树木为参照物仍是运动的。【错解】AB22【例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参照物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错解】DA【例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23【错因分析】没仔细审清题意,而错选D。要判断所选择的参照物,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然后确定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最后根据研究对象相对位置的变化(相对什么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或没有发生变化),确定所选择的参照物。前一句“看山恰似走来迎”,这是描述诗人身在船上,船在航行,船和山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船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后一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仔细一看,山与山之间、山与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而船相对于山有位置的变化。对照题中所给的选项,A选项是正确的。【错因分析】没仔细审清题意,而错选D。要判断所选择的24举一反三1.坐在快速行驶的轿车上的小强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强以__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由此现象可推断______的速度快。
轿车(或自己)轿车举一反三轿车(或自己)轿车25易错点二:相对运动的判断易错现象:多个物体相对运动的判断易出错。【例3】在2012年第十二届冬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D易错点二:相对运动的判断A.甲火炬一定静止D26【错解】A【错因分析】片面的考虑问题,而导致选错。由图中旗帜的飘动可知风向左吹,因甲火炬火焰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乙火炬火焰飘动的方向与旗帜的相反,故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且运动速度大于风速。【错解】A27举一反三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他们从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乘坐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乘坐的飞机都匀速上升。你能判断甲、乙、丙三人乘坐的直升机相对地面都是怎样运动的吗?请说明理由。解: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不动的。丙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物,看见楼房匀速上升,这样可以判定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是匀速下降的。甲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物,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但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正匀速下降,说明甲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以比丙更快的速度下降。乙以自己为参照物,无论相对地面是静止,还是以小于甲和丙的速度下降,或是匀速上升,都可能看到甲在匀速下降,丙都能看见乙乘坐的飞机在匀速上升,所以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不确定。举一反三解: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不动的。丙以自28易错点三:平均速度的计算易错现象:1.将平均速度误认为是速度的平均值。2.应用平均速度公式解题时,易漏掉中途暂停时间。3.不能准确地找到平均速度所对应的路程。【例4】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60m的斜坡,经10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7.5m/s
B.8m/sC.6.25m/sD.3.75m/s【错解】B
A易错点三:平均速度的计算A29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复习课件30举一反三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C.6.75m/sD.7.5m/sB举一反三B31【例5】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从起点同时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经悄悄爬到了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错解】C【错因分析】平均速度是指在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第2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2024年五月生猪电子饲喂站数据管理租赁合同
- DB14T 1117-2024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
- 发展技术竞争情报工作服务学校发展
- 推广部工作总结
- 2025保险公司正规保单合同格式
- 个人多套房产赠与合同
- 2025聘用厨师劳动合同书
- 2025年舟山道路客货运输从业资格证b2考试题库
- 供暖锅炉设备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楼梯踏步抹灰标准合同7篇
- 【厦门大学】DeepSeek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和科研
- 巧手包出小混沌(课件)三年级下册劳动人民版
- 2025-2030中国IC卡读写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8章 第4节 俄罗斯
- 2025年南京秦淮区一中七年级下3月份月考英语试卷
- 《清华大学介绍》课件
- 重症专科护士考试题库(含答案)
- 水利部预算定额
- 光驱的读取偏移值度矫正数据
- 桥架一点通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