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117-2024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14T 1117-2024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14T 1117-2024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14T 1117-2024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14T 1117-2024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2024-11-15发布2025-02-15实施I前言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产地环境 15播前准备 16播种 2 28病虫害防治 3 310生产档案 3附录A(资料性)生产档案记录表 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14/T1117—2015《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与DB14/T1117—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粒用高粱的概念,删除了缓释肥概念(见3);——增加了产地环境部分(见4);——更改了肥料选择,增加了品种选择(见5);——增加了覆膜要求(见6);——更改了具体措施(见7);——更改了防治内容,包括主要病虫害、防治原则、防治方法(见8);——更改了收获和残膜回收部分(见9);——增加了生产档案部分及相应附表内容(见10)。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娜、张亚丽、郝佳丽、白文斌、李洪、彭之东、张建华、江佰阳、史丽娟、范国华。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5年首次发布为DB14/T1117—201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旱地粒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档案记录。本文件适用旱地粒用高粱覆膜高产栽培技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空气环境质量GB/T8231高粱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739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覆膜高粱以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具有防止蒸发、保温抗寒、保护幼苗等功能的一种从事高粱生产的方式。4产地环境选择以土层深厚、肥力均匀、节水灌溉,发展耐旱农作物为主,最大限度蓄水保墒和最大限度提高水分利用率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二级标准要求。4.2空气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二级标准要求。5播前准备5.1秸秆还田2前茬作物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及时秋深耕晒垡,耕翻深度25cm~30cm。5.2播前旋耕播前旋耕达到无大土块和残茬,表土疏松,地面平整。5.3肥料选择施用复合肥(总养分≥42%,N-P₂0₅-K₂025-12-5),每667m²施用(40~50)kg。复合肥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5.4地膜选择选择符合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膜,幅宽70cm~80cm或100cm~110cm地膜,优选可降解地膜。5.5播种机选型播种机根据覆膜播种地膜幅宽、拖拉机动力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覆膜施肥开沟播种机。采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农机部门鉴定的具有推广许可证的机具,可参照NY/T739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5.6品种选择选择国家登记的高粱品种,高粱种子应符合GB/T8231高粱的规定。根据当地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适时播种。6.2播种量早熟、密植品种每667m2播种量为(0.6~0.7)kg;晚熟、稀植品种每667m²播种量为(0.4~6.3播种方法每穴播种2~3粒,播深3cm~5cm。6.4覆膜方法地面整平后,采用覆膜覆土一体机进行覆膜覆土一次性作业完成,也可以人工全地面平铺地膜后再覆。铺膜平整,紧贴地面。膜上覆土0.5cm~1cm,覆土均匀,不留空白,膜边压实,防止被风吹起或覆土厚度不均匀影响播种质量。7田间管理7.1播前除草秋深翻控草,秋深翻30cm左右,将地表杂草种子翻到深土层。37.2查田补栽出苗后发现缺苗,及时补栽。若严重缺苗,及时毁种。7.3中耕追肥中耕除草1~2次,土壤墒情足的地块,于高粱9片展开叶时每667m2追施尿素(10~15)kg。8病虫害防治8.1主要病虫害主要病虫害是炭疽病、顶腐病、蚜虫和螟虫。8.2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措施,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农药使用严格按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8.3防治措施8.3.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倒茬,播种前、收获后及时拔除田间病株。8.3.2物理防治合理适时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或诱虫板诱杀害虫。针对蚜虫,每666.7m²用20~25片黄板进行诱杀。诱杀螟虫成虫,在较开阔场所设置高压汞灯,灯距(100~150)m,灯下建直径1.2m、深12cm圆形捕虫水池,水中加50g洗衣粉。8.3.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合理使用生物农药防治。螟虫羽化期释放赤眼蜂,可用于防治螟虫。用哈氏木霉或绿色木霉拌种或穴施,对顶腐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8.3.4化学防治炭疽病:喷施1000亿/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溶液;蚜虫:每667m²使用5%啶虫脒75mL+10%吡虫啉20g;螟虫:每667m²使用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150mL。完熟期进行机械化收获。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卸粮等作业流程。因地制宜采用人工捡拾、机械捡拾以及机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