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久永铁路路桥梁高墩悬臂臂模板施施工技术术汇报内内容容一、工程概况况二、悬臂臂模板简简介四、钢筋筋混凝土土施工工工艺三、悬臂臂模板施施工工艺艺3五、施工工注意事事项一、工程程概况新建铁路路久长至至永温线线地处贵贵州省贵贵阳市境境内,全全长35.736km,为设计计行车速速度120公里/小时的ⅡⅡ级(单单线)电电气化铁铁路。起起点位于于贵阳市市修文县县久长镇镇,从既既有川黔黔线久长长站重庆庆端引出出,沿东东北方向向前行,,在终点点开阳县县永温工工业园区区设永温温车站。。全线桥梁工程数量量:新建桥梁9754.62m/31座,约占占线路总总长的27.29%,其中中特大桥桥3863.17m/5座,大桥桥5232.86m/19座;中小小桥658.59m/7座。久永铁路路墩身高高度大于于50m的均为薄薄壁、空空心、变变截面矩矩形墩。。高墩桥桥多位于于山岭地地区,技技术要求求高,施施工难度度大。目目前进行行高墩施施工的方方法有搭搭设钢管管支架使使用大块块钢模翻翻模施工工和使用用液压提提升系统统的滑模模施工,,但是,,翻模施施工存在在安全隐隐患而且且需要耗耗费大量量的材料料;液压压滑模施施工虽然然安全性性好、砼砼的外观观质量易易于控制制但设备备复杂,,不易操操作,施施工效率率低。新新型施工工技术悬悬臂梁模模板恰恰恰结合了了翻模和和液压滑滑模各项项有点,,操作简简便,施施工机具具、材料料投入少少,安全全质量可可控性高高。二、悬臂臂模板简简介臂模板由由面板及及支架两两大部分分组成,,面板系系统由木木工字字梁桁架架与21mm胶木板组组成;悬悬臂模板板支架系系统由挑挑架、斜斜撑、主主梁三角角架、吊吊平台等等组成。。面板高4.68m,一次支支立而成成,有效效浇注高高度为4.5m。模板制制作精度度如下::尺寸误误差小于于2mm,倾斜角角偏差小小于1.5mm,孔位误误差小于于1mm。悬臂模板板较传统统翻模具具有如下下特点::1.支架、、模板及及施工荷荷载全部部由预埋埋件总成成承担,,不需另另搭脚手手架,适适于高空空作业。。2.模板部部分可整整体后移移600mm。3.利用锚锚固装置置使模板板与混凝凝土墙面面贴紧,防止漏浆浆及错台台。4.借助调调节螺杆杆机构,,模板可可相对支支架作上上下调节节,使用用灵活。。5.悬臂支支架设有有斜撑,,可方便便地调整整模板的的垂直度度,后倾倾最大角角度能达达到30°。6.各连接接件标准准化,通通用性强强。7.模板下下部设吊吊平台,,可用于于埋件的的拆除及及混凝土土表面处处理。序号名称样图规格单位1墩身外模H=4.68m㎡2悬臂支架PJ200套序号名称样图规格单位3挑架套4埋件支座件序号名称样图规格单位5爬锥M30/D15件6受力螺栓M30X110件序号名称样图规格单位7安装螺栓M30X50件8对拉螺杆D20米序号名称样图规格单位9阳角斜拉杆D20
L=1000根10蝶形螺母D20件序号名称样图规格单位11阳角斜拉座
件12垫片120X120件序号名称样图规格单位13锥形接头D20件14主背楞连接器
套序号名称样图规格单位15插销
件16高强螺杆D15/300件三、悬臂臂模板施施工工艺艺施工工艺艺流程图图材料采集.机具准备墩身定位钢筋制作原材料检验
模板.钢筋安装
模板设计制作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模板.钢筋检查砼搅拌运输浇注混凝土现场取样.做试件脱模.养护模板整修砼质量评定安装顺序示意图说明第一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时,用对拉螺栓加固模板。悬臂模板板安装顺顺序及浇浇筑过程程安装顺序示意图说明埋件组装埋件板、高强螺杆和爬锥为螺纹连接,注意高强螺杆上的警示线应旋入爬锥和埋件板内,保证螺纹连接长度。安装顺序示意图说明埋件在面板上的定位第一次浇筑前,埋件通过M30的定位螺栓固定在面板上。浇筑完成后,根据定位螺栓的位置在面板上打孔。第二次及以后的浇筑,埋件通过M30的安装螺栓与面板固定在一起。浇筑前爬锥上需均匀涂脱模剂,防止爬锥拆卸困难。
安装顺序示意图说明拆模及卸下受力螺栓混凝土浇筑后,卸下M30定位螺栓或安装螺栓,将模板调离位置,将埋件支座、受力螺栓安装在爬锥上。安装顺序示意图说明支架的安装将模板吊装就位,安装三脚架,架体卡在支座上,插上安全销。安装顺序示意图说明第一次提升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后,拆除模板及架体;清理模板表面杂物;吊装爬架,按设计图纸将爬架挂在相应的埋件点上;通过可调斜撑调整模板的垂直度;通过后移装置将模板下沿与上次浇筑完的混凝土结构表面顶紧,确保不漏浆,不错台。安装顺序示意图说明第二次及以后的提升在第一次爬升的爬架下安装吊平台以便拆除可周转的埋件,清除模板表面杂物,按设计图纸把爬架吊装就位,拆除前一次可周转的预埋件,以备后用。安装顺序示意图说明埋件的取出操作人员在吊平台上用套筒扳手和爬锥卸具将受力螺栓和爬锥取出,以便重复利用,同时用砂浆抹平由爬锥留下孔。施工过程程中,外外模在该该段砼达达到5MPa后就可以以拆除,,拆外模模时利用用悬臂模模板上的的后移装装置,将将外模向向外平移移脱模,,安装定定位螺栓栓,利用用塔吊将将悬臂模模板及工工作平台台同时向向上吊起起,到达达定位螺螺栓处,,并固定定在定位位螺栓处处,完成成外模板板提升工工作。外外模上下下、左右右调整使使用外模模上自带带的微调调螺栓进进行。内模采用用组合钢钢模,高高度为1.2×1.5m,内外模模间设带带内纹的的对拉螺螺栓,以以便利于于拆模和和避免墩墩身砼内内形成孔孔洞。墩墩身内腔腔每隔一一定高度度便预设设型钢作作支撑梁梁,上面面搭设碗碗扣脚手手架作为为装拆内内模和浇浇筑砼工工作平台台之用。。通过对拉拉螺杆使使对角模模板相互互紧贴通过斜拉拉螺杆使使模板下下口与混混凝土紧紧贴钢筋施工工工艺钢筋加工:墩身竖向向钢筋(主筋))为φ25及φ20,全部采用用机械连连接,为为保障连连接质量量,在钢筋加工厂统一制制作,将钢筋筋端部做做记号,,长度为为连接器器长度的的0.5倍,杜绝绝了连接接器安装装时的前前后两端端连接长长度不相相等,保保障了连连接的质质量。钢筋安装装:高墩施工工的钢筋筋定位涉涉及到结结构保护护层尺寸寸和结构构受力问问题,特增加钢筋筋定位骨骨架,骨骨架利用用角钢焊焊接而成成,角钢钢外侧设设置钢筋筋定位卡卡具,既既保证钢钢筋安装装质量,,又可以以保证高高空施工工,保证钢筋安装装的施工工安全性性。混凝土采采用泵送送混凝土土。(1)混凝土土在拌和和站搅拌拌,搅拌拌时必须须严格按按配合比比上料。。每次拌拌和前均均应对拌拌和设备备进行检检验、检检修,保保证混凝凝土标号号的正确确性和混混凝土施施工的正正常进行行。(2)混凝土土浇筑应应分层连连续进行行,每层层厚度30cm,以插入入式振捣捣器振捣捣为主。。(3)混凝土土振捣应应有专人人负责,,严格按按有关规规定操作作,确保保砼全面面捣实,,振捣密密实的标标志是混混凝土不不再下沉沉,停止止冒气泡泡,表面面呈现平平坦、泛泛浆。(4)砼灌注完成成后,其表面面用薄膜养护护。当气温低低于+5℃时,不准向向混凝土洒水水。混凝土施工工工艺五、施工注意意事项(1)同一单元块的的两榀桁架之之间应用Φ48钢管连接接紧固,平台台搭设安全可可靠。(2)埋件系统预埋埋的位置要求求准确,在浇浇筑混凝土前前必须由专人人再次复核其其位置,确保保误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备战2025年高考政治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含解析
- 中国移动支付中的网络安全问题与对策
- 陪诊师考试步骤详解及试题及答案
- 冀教版英语七上Unit 6《Lesson 36 Lets Go to the Movie Theatre》(单元整体+课时教学设计)
- 人体工程学办公椅设计原理
- 2025至2030年中国三极插头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三座标测量机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三四辊粗清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一氧化氮治疗仪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VOIP电话网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001
- 医院品管圈(QCC)活动成果报告书-基于QFD 润心服务改善 ICU 患者及家属就医体验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HCCDP 云迁移认证理论题库
- DIN - ISO - 2768-MK-E的公差标准(德国)中文翻译
- GB/T 467-2010阴极铜
-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新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3单元 机械好帮手 复习课件-粤教版(共39张PPT)
- 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合一体系程序文件
- 学唱虫儿飞(含歌词、曲谱)
- 天津科技大学教师公寓租赁管理办法
- 第七章--展示的版面和色彩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