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复习特训卷第一部分高频考点分层集训第二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练3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_第1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复习特训卷第一部分高频考点分层集训第二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练3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_第2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复习特训卷第一部分高频考点分层集训第二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练3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_第3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复习特训卷第一部分高频考点分层集训第二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练3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_第4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复习特训卷第一部分高频考点分层集训第二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练3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课练3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练eq\a\vs4\al(基)eq\a\vs4\al(础)1.《本草图经》对水银的制备有如下描述:“……朱砂,作炉置砂于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养,则烟飞于上,水银溜于下,其色小白浊。”“朱砂”指的是HgS,文中涉及的物理过程是()A.分解B.蒸馏C.升华D.冷凝2.下列对有关文献的理解错误的是()A.“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过程包括了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B.《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C.“凡研硝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说明KNO3研磨不易分解D.唐代《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者”,描述了黑火药制作过程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个数有()①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属于溶液,烟、雾属于胶体②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后者具有丁达尔效应,而前者无此现象③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FeCl3饱和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④利用过滤的方法能将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⑤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⑥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利用了胶体的电泳现象⑦葡萄糖注射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属于胶体⑧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⑨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树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与胶体的性质有关A.4B.5C.6D.74.某化学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福尔马林、聚苯乙烯、油脂、生铁、铝热剂、肥皂均是混合物②冰和干冰都是酸性氧化物,固体时是分子晶体③小苏打、硬脂酸钠、BaSO4、Al2O3都是强电解质④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烟水晶、雾都是胶体⑤苯酚、纯碱、胆矾和H2O2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碘的升华、石油的分馏B.NH4Cl溶液除铁锈、食盐水导电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蓝色的胆矾在常温下变白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B.C60、液氯是单质,HD、干冰是化合物,NO2是酸性氧化物C.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暖宝宝主要含有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其原理主要是利用铁粉与水反应放热B.飞机播撒碘化银可以实现人工降雨C.港珠澳大桥吊装缆绳全称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属于混合物D.清晨,漫步于公园,枝叶间透过一道道光线,这是由于空气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10-7m之间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②发生了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③电解质溶液导电一定发生化学变化④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一定是化学变化⑤O2和O3的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③④D.全部练eq\a\vs4\al(高)eq\a\vs4\al(考)9.[2021·天津卷]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B.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C.丙炔的键线式:D.H2O分子的球棍模型:10.[2021·浙江1月,5]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甲醛的电子式B.乙烯的球棍模型C.2­甲基戊烷的键线式D.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H3COOCH311.[2021·广东卷,2]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12.[2021·湖南卷,1]下列有关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B.化工企业“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后,进行无害化处理13.[2020·浙江7月,5]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式:B.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C.2­甲基丁烷的键线式:D.甲基的电子式:14.[2020·北京卷,4]已知:33As(砷)与P为同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s原子核外最外层有5个电子B.AsH3的电子式是C.热稳定性:AsH3<PH3D.非金属性:As<Cl15.[2021·广东卷,4]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选项生产活动化学原理A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鲜膜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B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Br-可被氧化、Mg2+可被还原C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D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腐蚀练eq\a\vs4\al(模)eq\a\vs4\al(拟)16.[2022·济宁一模]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离子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17.[2022·临沂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B.Na2O、Fe2O3、Al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18.[2022·昆明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石油的裂解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B.用热的纯碱溶液能清除灶具上的油污C.工厂的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带电的性质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的原理不同19.[2022·赣州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编织渔网的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文房四宝中的砚台,用石材磨制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月饼中的油脂易被氧化,保存时常放入装有硅胶的透气袋20.[2022·天津模拟]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气B.开采可燃冰获取燃料C.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供电D.运载“嫦娥四号”的火箭发射21.[2022·荆州模拟]2020年世界范围内爆发新冠肺炎,许多国家采取封城封镇的措施阻止了冠状病毒蔓延。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因过氧乙酸能灭活病毒,所以在家每天进行醋熏能杀死家里的新冠肺炎病毒B.在空气质量检测中的PM2.5,属于气溶胶C.电解食盐水制取次氯酸钠喷洒房间能杀死新冠肺炎病毒D.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都属于有机物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选项ABCD物质小苏打食用油淀粉“84”消毒液类别碱油脂(酯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混合物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Cl—OB.CH4的球棍模型:C.S2-的结构示意图:D.NH3的电子式:3.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A.酸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没有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C.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D.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4.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A.Ca(HCO3)2的溶解度比CaCO3的大,则NaHCO3的溶解度也比Na2CO3的大B.CO2、SO2是酸性氧化物,则NO2也是酸性氧化物C.pH=1的盐酸稀释100倍后pH=3,则pH=6的CH3COOH稀释100倍后pH=8D.将丙三醇加入新制Cu(OH)2中溶液呈绛蓝色,则将葡萄糖溶液加入新制Cu(OH)2中溶液也呈绛蓝色5.学习化学不是靠一味背诵的,要学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如“类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下列类推不正确的是()A.已知CO2通入Ca(OH)2溶液中先变浑浊后溶解,SO2通入Ba(OH)2溶液中也先变浑浊后溶解B.已知BaCO3能溶于盐酸,溶液变澄清,BaCO3也能溶于硫酸,溶液变澄清C.已知H2O能与Na2O2反应生成NaOH,H2O也能与BaO2反应生成Ba(OH)2D.已知CO2+2NaOH=Na2CO3+H2O,则SiO2+2NaOH=Na2SiO3+H2O6.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D.屠呦呦提取青蒿素加入乙醚萃取,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7.向含有c(FeCl3)=0.2mol·L-1、c(FeCl2)=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黑色分散系为胶体,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B.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黑色分散系中的金属氧化物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也可得到该黑色分散系D.形成该黑色分散系时发生的反应为Fe2++2Fe3++8OH-=Fe3O4(胶体)+4H2O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8.如图表示一些物质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XYZHA分散系胶体溶液烟B电解质酸碱盐C元素周期表的纵列主族副族卤族D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碱9.下列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Feeq\o(→,\s\up7(稀H2SO4))Fe2(SO4)3eq\o(→,\s\up7(NaCl溶液))FeCl3eq\o(→,\s\up7(NaOH溶液))Fe(OH)3B.CuOeq\o(→,\s\up7(稀HCl))CuCl2eq\o(→,\s\up7(Ba(NO3)2溶液))Cu(NO3)2C.SiO2eq\o(→,\s\up7(稀HCl))SiCl4eq\o(→,\s\up11(H2),\s\do4(△))SiD.CaCO3eq\o(→,\s\up7(稀HNO3))CO2eq\o(→,\s\up7(NaOH溶液))NaHCO310.以工业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铵[(NH4)2S2O8]和氧化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一束光照射(NH4)2S2O8溶液,会产生丁达尔效应B.H2、CO2、Fe2O3、FeCO3均属于电解质C.NH4HCO3是酸式盐,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D.室温下,FeSO4溶液、NH4Cl溶液的pH均小于7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11.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的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组中物质除了Cl2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3)D组中的氨水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呈弱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4)由Al3+制备Al(OH)3最好不选择D组中的NaOH溶液,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生石灰;②氢氧化钠固体;③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作指示剂);④五氧化二磷;⑤无水氯化钙;⑥浓硫酸;⑦碱石灰。(1)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A.①②④B.②④⑥C.①②④⑤D.全部(2)上述②④⑤⑥四种干燥剂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酸B.碱C.盐D.氧化物(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l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CoCl2·6H2O,该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下列气体中,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________(填字母)。A.CO2B.HClC.NO2D.NH3E.NO(5)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燥能力,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3.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我国最早冶炼的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其表面有一层“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的,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以下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eq\o(→,\s\up7(①))铜绿eq\o(→,\s\up7(②))Aeq\o(→,\s\up7(③))Cu(OH)2eq\o(→,\s\up7(④))Beq\o(→,\s\up7(⑤))Cu(1)从物质分类标准看,“铜绿”属于________(填字母)。A.酸B.碱C.盐D.氧化物(2)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3)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课练3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狂刷小题夯基础[练基础]1.DHgS受热分解,生成Hg和S,其中S与O2反应生成SO2,分解为化学过程,分解生成的Hg为气态,气态Hg冷凝为液体流下,得到液态Hg,故涉及的物理过程是冷凝。2.B文中描述了提纯固体的方法:将固体溶解,通过煎炼蒸发水分,进一步析出晶体,涉及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故A正确;文中“石灰”指的是CaCO3,B错误,C正确;黑火药是由木炭粉(C)、硫磺(S)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文中描述的应为制备黑火药的过程,故D正确。3.B①淀粉溶液属于胶体,错误;②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错误;④胶体与溶液都能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两者,错误;⑤“血液透析”的原理是渗析,正确;⑦葡萄糖是小分子,溶于水形成溶液,错误;⑧胶体本身不带电,只是胶体中胶粒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才带电荷,错误。4.A①福尔马林是甲醛水溶液,聚苯乙烯是苯乙烯的加聚反应产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铝热剂是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等的混合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盐,上述物质均属于混合物,正确;②冰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③小苏打、硬脂酸钠、BaSO4、Al2O3都是强电解质,正确;④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烟水晶、雾都是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⑤纯碱为Na2CO3,属于盐类,苯酚不是酸,属于酚类,H2O2为过氧化物,错误。5.CA项涉及的都是物理变化;B项中涉及的都是化学变化;D项中涉及的都是物理变化。6.CA项,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化学变化;B项,C60、液氯、HD都是单质,NO2不是酸性氧化物;D项,石蜡是多种烃的混合物,与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不反应,故不能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7.A暖宝宝放热是利用原电池原理,铁作负极,最终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A错误;通过一定的手段在云层中播撒催化剂(碘化银)可以达到降雨目的,B正确;聚合物中分子聚合度不同,属于混合物,C正确;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10-9~10-7m)之间,枝叶间透过一道道光线,为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正确。8.B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NaCl固体熔化为液体,破坏了离子键,但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①错误;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②错误;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发生电解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③正确;CuSO4→CuSO4·5H2O属于化学变化,④正确;O2转化成O3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⑤正确。[练高考]9.DF-最外层有8个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故B错误;丙炔的三个碳原子在一条线上,故C错误;H2O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型,所以球棍模型为:,故D正确。10.B题中氧原子周围没有满足8电子结构,A错误;乙烯是平面形分子,分子中2个碳原子均为sp2杂化,B正确;题中键线式表示有机物的名称是3­甲基戊烷,C错误;题中有机物的名称是乙酸甲酯,D错误。11.D剪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A说法正确;茶香四溢说明有香味的分子在空气中扩散,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B说法正确;植物纤维是纤维素,其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说法正确;纯碱水溶液是碳酸钠和水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D说法错误。12.A清理江河淤泥,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化工企业“三废”指的是废水、废气、废渣,“三废”处理是指将有害固体、液体、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微生物降解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垃圾无害化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热处理等方式处理垃圾,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13.B本题考查化学用语,考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B项错误。14.BAs与P为同族元素,为VA族元素,则其原子核外最外层有5个电子,A说法正确;AsH3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与氨气相似,为,B说法不正确;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体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As<P,热稳定性:AsH3<PH3,C说法正确;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小,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As<Cl,D说法正确。15.A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鲜膜与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关系,A符合题意;利用海水制取溴,是将Br-氧化成Br2,利用海水制取镁单质,是将Mg2+还原成Mg,B不符合题意;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是因为氢氟酸可与二氧化硅反应,C不符合题意;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是设置防护涂层,使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从而防止钢铁腐蚀,D不符合题意。[练模拟]16.A将CuSO4溶液熬成胆矾(CuSO4·5H2O)的过程为化合反应,Fe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涉及复分解反应,故A符合题意。17.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溶于水虽然能够导电,但是因为生成的碳酸发生电离,故二氧化碳不是电解质,A错误;氧化铝与强酸、强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B错误;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和臭氧之间的相互转化,虽然有单质参加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丁达尔效应只是胶体具有的性质,不是分类依据,D错误。18.C石油的裂解是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目的的石油加工过程,是深度裂化;煤的干馏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分解的过程,均为化学变化,A正确;纯碱的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且加热水解程度增大,碱性溶液能促进油脂水解而除去,B正确;静电除尘利用的是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胶体总体不显电性,C错误;活性炭使糖浆褪色、臭氧漂白纸浆分别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和臭氧的氧化性,原理不同,D正确。19.C尼龙的成分为合成纤维,是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而纤维素为多糖,故A错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硅胶具有吸水性,不具有还原性,不能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故D错误。20.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从海底开采可燃冰获取燃料,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供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运载“嫦娥四号”的火箭发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发生的是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D不符合题意。21.C醋酸为弱酸,不能杀死新冠肺炎病毒,而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不宜长期熏醋,故A错误;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为1~100nm,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若粒子直径大于100nm,则不能形成胶体,故B错误;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新冠肺炎病毒,故C正确;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都属于无机物,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都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综合测评提能力1.A小苏打是NaHCO3,属于盐,A项符合题意;食用油是油脂,油脂属于酯类,B项不符合题意;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项不符合题意;“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属于混合物,D项不符合题意。2.C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A错误;为甲烷的空间填充模型,不是球棍模型,B错误;硫原子核电核数为16,S2-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结构示意图:,C正确;氨气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D错误。3.B酸性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2CO2+2Na2O2=2Na2CO3+O2,所以能实现,故A不选;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实现,故B选;没有水、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存在,该反应中可能生成弱电解质,如HCl+CH3COONa=CH3COOH+NaCl,所以能实现,故C不选;有单质参加的反应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所以能实现,故D不选。4.D钙盐、钡盐等的碳酸盐溶解度小于碳酸氢盐溶解度,而钠盐相反,所以Ca(HCO3)2的溶解度比CaCO3的大,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故A错误;NO2与水反应产生HNO3和NO,不符合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因此NO2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将pH=6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c(H+)减小,溶液无限接近中性,不可能呈碱性,故C错误;多羟基的醇遇新制Cu(OH)2溶液呈绛蓝色,丙三醇加入新制Cu(OH)2溶液呈绛蓝色,葡萄糖为多羟基的醛,所以遇新制Cu(OH)2溶液呈绛蓝色,故D正确。5.BCO2和SO2都是典型的酸性氧化物,所以化学性质类似,与Ca(OH)2或者Ba(OH)2溶液反应时都是先变浑浊后溶解,A项正确;BaCO3能溶于硫酸,但是会生成新的沉淀BaSO4,溶液依然浑浊,B项错误;Na2O2和BaO2都是过氧化物,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价,所以都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C项正确;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项正确。6.D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铁和硫酸铜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符合置换反应特征,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B正确;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正确;屠呦呦提取青蒿素加入乙醚萃取,此过程利用了相似相溶原理,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是物理方法,D错误。7.D三氧化二铁为红棕色,而本题中得到的是一种黑色分散系,A错误;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B错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C错误;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水和氯化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2Fe3++8OH-=Fe3O4(胶体)+4H2O,D正确。8.B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