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应急预案_第1页
电石应急预案_第2页
电石应急预案_第3页
电石应急预案_第4页
电石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电极硬断一、现象1、电流突然下降后回升,但不会上升至原位。2、炉气温度突然上升。3、电炉产生的电弧声异常。二、原因1、电极糊保管不当,灰分增高,粘结性差。2、停炉时期电极冷却率大。3、导电接触元件以上的电极糊过热,固体物沉淀,造成电极分层。4、由于电极进入炉料部分稍带锥形,当电极降低时,电极与硬壳及炉料产生极大的机械力。5、长时间停电后,负载增加过快。三、处理方法1、立即停电。2、断头小,即所断电极在料面以下,残留电极长度可以工作,可将断头压入炉内继续送电。3、电极断头大,即所断电极在料面以上,工作端不能工作,须将断头用炸药爆破后取出,适当压放电极尽量用提高压放率而不用长距离的压放来增加电极工作端。4、对所断电极进行单相电极焙烧。四、预防措施1、把好电极糊进厂质量关,确保电极糊质量符合要求;妥善保管电极糊,防止灰尘进入。2、尽量避免连续3小时以上的停炉,防止电极氧化。3、保持电极糊高度在接触元件以上4.5米,让电极糊连续性焙烧,防止过热。4、停炉期间应适时上下移动电极,防止电极与炉料粘结;尽量避免大幅度提升电极,防止塌料堵塞电极下降位置,增大电极下降的阻力。5、长时间停电后,负载增加要缓慢,严格执行开车操作规程。6、注意与塌料相区别,防止误判断。电极软断一、现象1、电流突然上升,电极对炉底电压降至“0”。2、炉气出口温度与H2含量增高。3、电极筒大量冒黑烟。4、炉气压力突然增大,防爆孔打开。二、原因1、电极糊的质量差,油份、挥发份多,软化点高。2、电极自动下滑或过量下放电极。3、电极糊块大,添加无规律,棚住或架空。4、电极筒焊接质量差。三、处理方法1、立即停电。2、迅速下降电极,使断头相接后压实炉料,减少电极糊外流,并扒掉外流的电极糊。3、若软断严重,电极糊全部外流,一定要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迅速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4、重新装入电极糊后(加入电极筒内的高度应达到接触元件顶部以上4500mm。)对所断电极进行单相电极焙烧。四、预防措施 1、把好电极糊进厂质量关,确保电极糊质量符合要求。2、严格控制压放周期及时间,使电极的消耗、压放及焙烧速度趋于或保持平衡。尽量避免一次性长距离压放,若一次性压放量大于100mm,则应开启电加热器进行辅助加热焙烧电极。3、有规律的添加电极糊,保持电极糊高度在接触元件以上4.5米,让电极糊连续性焙烧,防止电极欠焙烧。4、检查和维护好电极夹紧装置、电极肋片保持清洁无润滑脂或油类等,防止电极自动下滑。5、电极糊粒度控制在100mm以下,添加时应少量缓慢加入,防止电极糊棚住或架空。巡检人员加强检查(每班最低检查三次),发现电极糊棚住或架空应用长竹竿或绳绑住大电极糊将其捣实。6、对电极壳的制造、焊接质量严格检查,确保完好。7、注意与翻电石相区别,防止误操作。导电接触元件与电极筒间刺火一、现象1、接触面与电极筒处发红或有明显的刺火。2、压放电极时,接触装置不易滑动。3、保护套处常伴有冒黑烟。二、原因1、由于弹簧组件上的压力过低。2、电极筒或肋板表面有毛刺或不清洁。三、处理方法1、立即停电。2、更换打火的接触元件,检查其他弹簧的螺母及压力。3、电极筒肋板损坏,将损坏部分下送,直至接触元件与未损坏部分接触。4、根据电极下放长度开启电加热器进行辅助加热焙烧电极或单相电极焙烧。四、预防措施1、调节好接触元件两块螺栓的间距及弹簧组件的夹紧力使之符合要求。2、利用每次检修时机对接触元件进行清理使之保持清洁。3、把好电极壳的制造、焊接质量关,确保电极筒或肋板表面无毛刺、无泄漏。一氧化碳中毒1、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引起燃烧、爆炸,在18~19℃时其爆炸极限为12.5~74.2%。在65.2℃时与空气接触会自动着火。2、一氧化碳的危害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在0.16~0.2%(16000~20000PPM)时,人在1~1.5小时后会中毒死亡,而浓度增加到0.5%以上时人15分钟后就会中毒死亡。只有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在0.01%以下时才能确保人身安全。3、一氧化碳易泄漏的场所及泄漏点电石炉二楼:炉盖之间、炉门、检修盖、下料管与炉盖连接处、防爆孔、闭料孔、密封套与炉盖或护套间隙、护套与电极间隙等。三层半:闭料孔、料管接头、大套上沿与电极筒间隙、加热风机等。四楼:环形加料机料仓进口4、预防措施4.1精心操作控制炉压在微正压0~10Pa。4.2二楼:炉盖之间、下料管与炉盖连接处、检修盖等用耐火水泥浇筑料密封好;炉门、密封套与炉盖或护套间隙、护套与电极间隙等用耐火岩棉密封好;各防爆孔盖严密,防爆盖周围用少量岩棉充填;闭料孔处泄漏要防止料管内料空,尽量减少单纯的三层半闭料,同时料管内充入氮气进行密封,其压力为98Pa。4.3三层半:闭料孔处泄漏要防止料管内料空,当料仓空料位时料管内须充入氮气进行密封,其压力为98Pa;料管接头安装时用密封圈紧固好;大套上沿与电极筒间隙用耐火绝缘材料密封;加热风机防止跳闸、运行风量不足。4.4环形加料机料仓进口:防止料管内料空,当料仓空料位时料管内须充入氮气进行密封,其压力为98Pa。4.5一氧化碳易泄漏的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加强通风,增设通风设备,必要时将通风设备全部打开。4.6在各一氧化碳易泄漏的场所设置报警装置,检查保证报警装置工作正常,测定电炉周围的CO含量,当CO含量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找出原因并处理后方可继续工作。4.7巡视检查时,应携带便携式CO气体检测仪,检测工作场所CO气体是否超标;巡检时要求二人或二人以上,一前一后相隔1.5米行进,以防种种原因造成CO中毒。4.8在各楼设置事故应急柜,放置防毒面罩等。4.9若发现有CO中毒者应立即将其送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呼吸困难时给予输氧,呼吸停止、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经现场抢救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治疗。4.10CO大量泄漏引起燃烧、爆炸应立即停炉并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或撤离,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火灾、爆炸1、电石生产中易引发火灾、爆炸的物质:炭材、一氧化碳气体、高温状态下的电石、电石遇水后生成的乙炔气体、油泄漏等。2、炭材火灾的易发地点及防范灭火措施2.1回转干燥器内炭材燃烧:严格控制回转干燥器的进口温度(600℃~800℃)及出口温度(350℃~450℃),一旦炭材燃烧迅速对回转干燥器内充入氮气进行密封,阻碍空气进入回转干燥器内达到灭火的目的。2.2炭材干燥出来后在L-104(4#胶带机)上燃烧:迅速停运其皮带,用水、沙、干粉灭火器等进行灭火。2.3炭材在日料仓内燃烧:检查并保证日料仓密封完好,避免大量空气进入。一旦炭材燃烧迅速对其充入氮气进行密封,阻碍空气进入达到灭火的目的。3、一氧化碳气体易泄漏的场所、泄漏点及防范、灭火措施3.1一氧化碳气体燃烧、爆炸的易发地点3.1.1电石炉二楼:炉盖之间、炉门、检修盖、下料管与炉盖连接处、防爆孔、闭料孔、密封套与炉盖或护套间隙、护套与电极间隙等。3.1.2三层半:闭料孔、料管接头、大套上沿与电极筒间隙、加热风机等。3.1.3四楼:环形加料机料仓进口。3.2防泄漏措施见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措施中防泄漏条款。3.3在易泄漏场所严禁烟火;检修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好动火作业票证,制定落实好防范措施。3.4一旦发生CO气体燃烧首要任务是切断气源;其次迅速用CO2灭火器等进行灭火,不得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若燃烧地点在三层半或四楼应同时打开现场的氮气阀门进行隔离。3.5若CO大量泄漏而引起爆炸则在紧急停炉的基础上迅速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4、高温状态下电石的防火措施4.1高温状态下的电石主要存在于出炉、拖锅、冷却过程中,因而在此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高温电石炸裂、散落损坏钢丝绳、周围物品及烧、烫伤人员。5、电石遇水后生成乙炔气体的场所及防火、防爆措施5.1电石炉内设备大量漏水进入熔池生成乙炔气体发生爆炸,防范措施详见《电石炉内设备漏水事故》。5.2出炉工作场所炉嘴、炉门、护屏等出炉冷却水系统若漏水、潮湿或者人为导致水与出炉的高温电石接触发生反应发生爆炸。5.2.1发现漏水要及时停水并联系维修,严重时必须改变出炉口。5.2.2保持出炉工作场所干燥、无积水。5.2.3严禁用电石烧水、煮面等。5.2.4遇大量液态电石流到地面上时,严禁喷水降温,须待自然冷却后方可清理。5.2.5保持所有出炉工具干燥,堵眼用泥球必须准备充分,泥球湿度要适中,严禁使用过湿、过软或冻结的泥球堵眼。5.2.6严禁液态电石与水接触;禁止使用带油、带水的铁管和输氧管,使用前应先试通气,防止管内有水或不通而产生事故,;禁止使用带油的手套操作。5.2.7出炉过程中遇有硅铁大量流出确认有烧穿炉嘴、炉门等设备漏水的危险时应迅速关闭进水阀门,以防引起爆炸伤人。5.2.8若出炉时遇炉嘴等设备漏水,须迅速关闭相对应的水阀门,同时须堵住炉眼;若因爆炸等情况暂无法堵住炉眼,须联系中控紧急停炉。5.2.9若发生爆炸,现场人员应迅速缺断后继水源并撤离至安全地带。5.3冷却过程中高温电石遇水、受潮发生爆炸。5.3.1保持冷却工作场所干燥、无积水。5.3.2严禁在进行冷却的电石坨上烧水、煮面等。5.3.3冷却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加强通风,防止电石受潮后生成的乙炔气体在房间内聚集达到爆炸极限后发生爆炸。5.3.4冷却场所一旦发生爆炸现场所有人员要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6、油系统泄漏遇火燃烧6.1油系统易发生火灾的地点:油压站、三层半油路管道、油缸等。6.2油压站防火措施6.2.1防止油压站内油泵、油箱、阀门、油管路等设备泄漏。6.2.2杜绝火源。6.2.3每个油压站配备4瓶干粉灭火器、砂箱一个。6.2.4检修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好动火作业票证,制定落实好防范措施。6.3油压站灭火措施6.3.1迅速停炉,切断油压站电源。6.3.2用砂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6.4三层半油路管道、油缸等防火措施6.4.1加强油管路、油缸等设备的巡检、维护,防止油泄漏。6.4.2三层半地面钢平台做防火隔热材料。6.4.3配备4瓶干粉灭火器。6.4.4检修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好动火作业票证,制定落实好防范措施。6.5三层半油路管道、油缸等灭火措施6.5.1迅速停炉,切断油路。6.3.2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烧伤、烫伤1、电石生产中最易发生烧、烫伤的是在二楼炉盖近处巡检、处理料面、出炉、拉锅、吊坨及发生火灾、爆炸等过程中。2、二楼炉盖近处巡检防烧伤、烫伤措施2.1中控工应精心操作控制炉压在微正压0~10Pa,防止炉压超高CO漏出燃烧。2.2巡检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齐全本岗位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2.3巡检时与炉盖保持一定距离,精力集中,随时做好躲避的准备。3、处理料面防烧伤、烫伤措施3.1必须按规定佩带齐全本岗位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3.2中控工按正常步骤停车(详见正常停车方案),并打开主烟道蝶阀,保证炉内处于负压状态。3.3处理料面人员须待电极完全停止动作后方可打开离烟道最远的炉门,不能先打开离烟道最近的炉门,防止炉气燃烧或热料喷出发生烧伤事故。打开炉门时人员不能正对炉门,应站在炉门后顺开。3.4若处理料面时发现炉内有漏水导致的湿料,此时切记不能移动电极,须先处理好设备漏水,扒出湿料后再处理料面。3.5处理料面时人员精力一定要高度机集中,防止塌料引起热料喷出、扒出的高温粉料、烧红的工具烧伤、烫伤人员。4、出炉、拉锅、吊坨防烧伤、烫伤措施4.1必须按规定佩带齐全本岗位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禁止使用潮湿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如手套、工作鞋、工作服等)。4.2出炉过程防火灾、爆炸的措施同样适用于防烧伤、烫伤。4.3吹氧、出炉时操作人员应站在炉眼两侧,避免身体正对炉口,操作者身后不得站人。4.4输氧管与钢管连接处必须紧固,防护屏操作孔要加防护板后再进行吹眼,以防液体电石或火焰喷出伤人。4.5出炉时,严禁因任何原因进入防护屏内作任何工作;堵眼后也严禁进入护屏内炉嘴正下方作业(防跑眼)。4.6拉锅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小车的平稳,不允许采用点动方式拉锅。4.7电石锅不得装得过满,装得过满时须待表面凝结后牵引。4.8遇有液态电石锅落道时,禁止勉强或冒险牵引,必须有可靠措施谨慎操作,周围禁止人员停留,防止液态电石落地爆炸伤人。4.9液态电石在锅内冷却时间必须在四小时以上才准吊坨出锅;置于地面上冷却的锅插板要在60分钟以后才能取下。4.10热电石砣吊出时,应挂好抱钳后起吊,操作人员迅速离开5m以外。在吊锅、吊电石热坨过程中防止将其吊翻、掉后高温电石飞溅伤人。4.11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集中精力,做好自我防护。皮运机皮带断或撕裂一、原因1、皮带扣坏;2、皮带跑边;3、长时间运行皮带磨损严重;4、挡板对皮带的损伤。二、处理方法1、迅速联系维修工对断或撕裂的皮带进行抢修,影响的时间越短越好。2、各日料仓及配料仓日常应保证备仓满料,使用仓在高料位。3、若配料仓前的皮带坏,所对应的配料仓物料较充足,供电石炉使用的时间能满足皮带检修的时间则正常生产;若不能满足须降负荷生产,甚至停炉(在空料位时停炉)。4、若配料仓后的任一批带坏则通过相关联的皮带倒换分料挡板进行加料,详见以下几种情况。★1A坏(3#、4#炉加料不变)1、1B 2A3A 4A 5A 1#炉1B2A3A 5B 2#炉2、1B 2B 3B4B 5A1#炉1B2B3B 5B 2#炉★1B坏(1#、2#炉加料不变)1、1A 2B6B 8A 3#炉1A2B6B 7B 8B 4#炉2、1A 2A 6A8A 3#炉1A2A6A 7A 8B 4#炉★2A坏(3#、4#炉加料不变)1B 2B 3B4B 5A1#炉1B2B3B 5B 2#炉★2B坏(1#、2#炉加料不变)1A 2A 6A8A 3#炉1A2A6A 7A 8B 4#炉★3A、4A、6B、7B任一皮带坏1B 2B 3B4B 5A1#炉1B2B3B 5B 2#炉1A 2A 6A8A 3#炉1A2A6A 7A 8B 4#炉★若5A、5B、8A、8B任一皮带坏,迅速进行检修,同时皮带供料所对应的炉减量运行直至停炉。★若1A、1B同时坏或者2A、2B同时坏,在迅速进行检修的同时四台炉都必须减量运行直至停炉。★2B、3A同时坏迅速进行检修,同时1#、2#炉减量运行直至停炉;若2A、6B同时坏迅速进行检修,同时3#、4#炉减量运行直至停炉。电石炉内设备漏水事故事故现象1、炉气中的H2含量曾高。2、炉内电阻可能增大,单相电极电流可能下降。3、炉气出口温度不断降低。4、炉气压力逐渐增大。5、回水温度不断升高、流量减小。6、操作时漏水所在位置的单相电极塌料频繁。二、事故原因1、炉子绝缘不好,产生刺火现象。2、电石硬壳与设备产生刺火。3、炉内温度过高。4、冷却软水质量差。5、炉壳制造质量差三、事故处理方法1、发现漏水后立即停电处理,防止爆炸事故发生。2、平时操作细致观察各仪表的变化。3、电极不能上下移动,防止热料喷出或爆炸。4、料层表面的湿料要清除。四、事故预防措施1、加强水路系统的巡检及维护。2、严禁明弧操作,确保料面温度3、确保炉子绝缘性,防止刺火现象发生4、加强原材料管理,防止杂质高温产生硬壳与设备产生刺火5、水处理系统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禁使用不合格冷却水破坏炉体。6、严格物质验收,保证炉壳质量电石炉内翻电石一、事故现象1、一相或两相电极的电流不稳波动大,电极位置高。2、出炉量小,出炉时一相或两相电极的电流下降很小或不下降,反而上升。3、炉内温度升高,炉气量波动大。4、长时间打不开眼,无法出炉。二、事故原因1、电极不能深插,炉底温度低,坩锅狭小。2、操作不当,炉温低,三相不通。3、长时间出炉量小,炉内电极积存过多。4、配比过高出炉困难三、事故处理方法1、立即停电处理。2、长时间停炉后,负载增加要慢。3、提高单相电极电流或单相电极间歇加料。4、适当调整炉料配比。5、降低电压四、事故预防措施1、原材料采购严格,确保质量要求,防止杂质过多在高温下产生硬壳和支路电流,使电极不能深插造成炉温低。2、严格执行出炉时间要求,防止炉内电石积存过多。3、操作工精心操作,严禁违反工艺指标;配料工配比要准确无误;防止三相不通和电石质量过高而无法出炉。电极自动下滑事故一、事故现象1、电流突然上升,对地电压下降。2、观察电极距离标志变化,电极把持器位置不断下降。二、事故原因1、液压系统、电器系统故障2、机械设备控制失灵三、事故处理方法1、切断电磁阀电源,锁定电磁阀2、用木块垫住压放平台3、紧急停电四、事故预防措施1、定期效验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保证液压、电气系统正常工作。2、保持电磁阀的卫生,防止灰尘进入电磁阀无法动作。3、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定期更换液压油和清洗过滤器,保证液压油质量防止卡缸等事故。4、在压放平台处准备充分的木块,以便无法控制时用木块垫住大力缸。电极糊外漏一、事故现象1、电极护屏出有冒黄烟现象2、导电接触元件通水电缆出水温度变高二、事故原因1、接触面与电极筒处发红或有明显的刺火现象2、电极筒或肋板表面有毛刺或不清洁3、由于弹簧组件上的压力过低造成刺火4、电极筒焊接质量差,打磨不光滑三、事故处理方法1、立即停电2、拆开护屏检查,上部漏糊焊接处理,下部漏糊用盐棉堵住一次性压放至底环以下四、事故预防措施1、加强电极导电接触元件出水温度检的测,温度变高时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2、严格检查电极筒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