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学习资料-建筑基础课件_第1页
消防学习资料-建筑基础课件_第2页
消防学习资料-建筑基础课件_第3页
消防学习资料-建筑基础课件_第4页
消防学习资料-建筑基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培训十一月22第六章建筑消防基础知识概述本章共分为七个小节,主要介绍建筑消防的基础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建筑物如何从平面布局、建筑构造、建筑构件材料选取等环节阻止火灾蔓延扩大。第一部分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构筑物按建筑物内是否有人员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分类如住宅、学校、影剧院等如水塔、烟囱、堤坝等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按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分类如住宅、学校、商业等如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等如粮仓、禽、畜饲养场等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木结构建筑:承重构件全部用木材建造的建筑砖木结构建筑:砖石承重,木材做楼板、屋架砖混结构建筑: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建造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承重构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建筑:全部用钢柱、钢屋架建造的建筑按建筑结构分类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按建筑高度分类单层、多层建筑: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

建筑高度不超过24m(或已超过24m但为单层)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高层建筑:

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网点的住宅);

建筑高度超过24m且为2层以上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m的2层及2层以上的厂房,库房等高层工业建筑。□□□□□地下建筑:

在地下通过开挖、修筑而成的建筑空间,其外部由岩石或土层包围,只有内部空间,无外部空间。重庆目前投入使用的高楼有1.1万栋,超过100米的有93栋、超过50米的5023栋,高楼数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按建筑高度分类单层、多层建筑: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

建筑高度不超过24m(或已超过24m但为单层)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高层建筑:

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网点的住宅);

建筑高度超过24m且为2层以上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m的2层及2层以上的厂房,库房等高层工业建筑。□□□□□地下建筑:

在地下通过开挖、修筑而成的建筑空间,其外部由岩石或土层包围,只有内部空间,无外部空间。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亚洲最高的单层工业建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93.5米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高层民用建筑按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分类一类高层居住建筑:

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二类高层居住建筑

10层及18层的住宅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医院、高级旅馆、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24米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等。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除一类以外的公共建筑,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等。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高层住宅(底层商业网点)居住建筑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高层商住楼(底层商场)公共建筑高层展览中心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分类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分为甲、乙、丙、丁、戊类五种类别:

甲、乙类为易燃易爆

丙类为可燃

丁类为难燃

戊类为不燃汽油、液化石油气、一氧化碳、氧气润滑油、沥青纸张、棉、毛、丝、麻酚醛泡沫塑料及其制品、水泥刨花板钢材、铝材、玻璃、石膏、水泥及其制品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构造屋顶门窗楼地层楼梯及楼梯间墙体或柱基础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安全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旋转门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楼梯:楼房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组成:楼梯段、平台、栏杆和扶手按材料:木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梯和钢楼梯等;按设置的位置: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按楼层间梯段数量及其平面布置形式:单跑楼梯、双跑楼梯、三跑楼梯和剪刀楼梯等。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剪刀楼梯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楼梯间:是用楼梯间墙体将楼梯与走道和其他房间隔开的单独空间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敞开楼梯间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防烟楼梯间第二部分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

建筑火灾发展过程有其客观规律,一定的原因下发生,一定的条件下发展,一定的程度开始衰减。火灾初起通常是局部、缓慢的,但随着热量聚集而愈烧愈烈,当达到最大值时,在某种作用下又逐渐衰落,甚至熄灭。了解火灾的发展与蔓延规律,掌握其内在规律,有助于我们理解各种建筑防火措施,采取相应的消防对策,保障建筑消防安全。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一、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根据室内火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将火灾发展分为初起、成长发展、猛烈、衰减四个阶段。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火灾初起阶段:火灾燃烧面积不大,限于起火点附近,室内温差大,平均温度不高,发展速度缓慢,此阶段一般在5-20分钟之间。

此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及早发现,可以控制和消灭火灾,因此配备适当数量的灭火器很有必要。同时,人员应在这一阶段尽快疏散出房间。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火灾成长发展阶段:火灾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室内温度不断升高,整个房间所有可燃物全部卷入火灾之中,发生轰燃,燃烧猛烈,温度升高快。

此时,火灾已经发展到不可控制的阶段,人员如果在轰燃之前未从室内逃出,将有生命危险。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火灾猛烈阶段:室内所有可燃物猛烈燃烧,房间内温度升高快,持续性高温,最高温度可达1100℃。火焰、高温烟气从房间的开口大量喷出,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坍塌。火灾衰减阶段:室内可燃物燃尽,温度逐渐下降,火场的余热维持一段时间高温,大约在200-300℃,燃烧趋于熄灭。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二、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和途径

蔓延方式

热传导:热量通过导热性能好的建筑构件或建筑设备传导。

热辐射:是相邻建筑之间和起火房间内部燃烧蔓延的主要方式之一。

热对流:是火灾区域的高温燃烧产物与火灾区域外的冷空气发生强烈流动,将高温燃烧产物流传到较远处。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蔓延途径

1、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

(1)未设防火分区

(2)洞口分隔不完善

(3)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

(4)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蔓延途径

2、火灾通过竖井蔓延

(1)楼梯间

(2)电梯井

(3)其他竖井——管道井、电缆井、垃圾井3、火灾由窗口向上层蔓延4、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

第三部分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指各类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结构材料和各种装饰装修材料。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当材料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A1、A2、B、C、D、E、F七个级别。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第四部分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筑构件:指构成建筑物的基础、墙体或柱、楼板、楼梯、门窗、屋顶等。燃烧性能分类

不燃烧体:砖墙体、钢屋架难燃烧体:木质防火门、水泥刨花板燃烧体:木柱、木屋架、木梁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的和

是判定建筑构件承受火灾能力的两个基本要素。燃烧性能耐火极限第五部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含义指建筑物耐火程度或耐火性能划分依据以楼板作为建筑物耐火极限的基准,分为一、二、三、四级。如何选择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及其在使用中的火灾危害性。性质重要、人员密集、发生火灾后损失大、影响大、伤亡大的公共建筑物应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甲、乙类生产厂房只允许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构件名称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墙防火墙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3.00承重墙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不燃烧体2.00难燃烧体0.50非承重外墙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0.50燃烧体楼梯间的电梯井的墙住宅单元之间的墙住宅分户墙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1..50难燃烧体0..50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难燃烧体0.25房间隔墙不燃烧体0.75不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柱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不燃烧体2.00难燃烧体0.50梁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难燃烧体1.00楼板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0.50燃烧体屋顶承重构件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燃烧体1.00燃烧体疏散楼梯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0.50燃烧体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构件名称结构厚度或截面最小尺寸(mm)耐火极限(h)燃烧性能钢筋混凝土实体承重墙1202.50不燃烧体普通粘土砖不包括抹灰(非承重墙)1203.00不燃烧体无保护层的钢梁、屋架——0.25不燃烧体彩色钢板岩棉夹芯板——0.5不燃烧体普通纸面石膏板990.52不燃烧体钢筋混凝土柱300*3003.00不燃烧体木吊顶格栅(钉纸面石膏板厚9.5mm)——0.25难燃烧体防火门(木质门扇内填充岩棉)450.60难燃烧体第六部分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

建筑总平面布局是建筑防火需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生产经营规模、建筑高度、建筑体积及火灾危险性、所处的环境、地形、风向等因素,合理确定其建筑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

一、建筑选址

周围环境选择

地势条件选择

考虑主导风向

划分功能区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

二、防火间距

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可以防止火灾蔓延,为消防扑救创造条件。现行国家标准对各类建(构)筑物、堆场、储罐等之间的防火间距均作了具体规定。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

三、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面

消防车道:确保火灾发生时,消防车能畅通无阻,迅速到达火场,及时扑灭火灾。

消防扑救面:登高消防车能靠近高层主体建筑,便于消防车作业和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救人和灭火的建筑立面。第七部分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建筑防火分区的含义

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称为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它是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元。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

划分目的

将火势控制在局部区域内,避免向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其它部位蔓延扩大,以便于人员安全疏散,降低火灾损失。

划分应根据建筑物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以及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物规模、室内容纳人员和可燃物的数量、人员疏散难易程度及建设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建筑防火分区的类型

水平防火分区在同一个水平面内,采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防火分隔物(如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将该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为若干个防火区域、防火单元。

垂直防火分区在建筑上、下层用一定耐火性能的楼板和窗间墙等构件进行分隔。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划分原则

分区的划分必须与使用功能的布置相统一;

分区应保证安全疏散的正常和优先;

分隔物应首先选用固定分隔物;

越重要、越危险的区域防火分区面积越小;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要求增加一倍。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建筑防烟分区的含义

在建筑屋顶或顶棚、吊顶下采用具有档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称为防烟分区。划分目的

控制烟气——排烟系统排出室外——防止蔓延——人员安全疏散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划分构件

挡烟隔墙、挡烟梁、挡烟垂壁挡烟梁挡烟隔墙挡烟垂壁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划分原则

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每个防烟分区一般控制在500m2以内,建筑物顶棚在3米以上时允许适当扩大,但最大不超过1000m2;

净空高度超过6米的房间,不划分防烟分区。第七章建筑消防设施基础知识概述本章共分为十个小节,主要介绍各类建筑消防设施,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消防设施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筑消防设施

建筑消防设施

建筑消防设施是指建、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人员疏散、防火分隔、灭火救援行动等设施的总称。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防火分隔、安全疏散设施等。第一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一种设置在建、构筑物中,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早期火灾探测、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的自动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及时通知人员疏散并进行灭火,以及预防和减少人员伤亡、控制火灾损失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主要由触发器件(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组成。

工作原理: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探测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通过感温、感烟或感光等火灾探测器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经比较确认着火,输出两回路信号。建筑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一回路指令声光报警显示装置动作,显示火灾地址,记录火灾发生时间,启动警报装置发出音响报警。

另一回路指令消防控制设备,自动启动相应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开启自动消防设施控制和扑灭火灾。建筑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复合式感温感烟探测器建筑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建筑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建筑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警铃声光报警器应急广播第二部分防排烟系统建筑消防设施——防排烟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是以一氧化碳为主,烟气造成人员的死亡率可达到50-70%以上。如果火灾时不迅速地排除烟气,会很快威胁人的生命。因此在建筑中设置防排烟系统,可以为安全疏散、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排除烟气和热量,控制火势蔓延。建筑消防设施——防排烟系统防排烟系统

分为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防烟系统是指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烟气进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的系统。排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控制建筑内的有烟区域保持一定能见度的系统。建筑消防设施——防排烟系统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组成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防烟部位(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和风机控制柜等组成。工作原理在疏散通道等需要防烟的部位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使其维持高于建筑物其他部位的压力,从而把着火区域所产生的烟气堵截于防烟部位之外。加压送风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建筑消防设施——防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组成挡烟构件(活动式或固定式挡烟垂壁、挡烟隔墙、挡烟梁)、排烟口、防火排烟阀门、排烟道、排烟风机、排烟出口及防排烟控制器等组成。建筑消防设施——防排烟系统第三部分消火栓给水系统建筑消防设施——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分为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和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通过室外消火栓为消防车等消防设施提供火场消防用水,或通过进户管为室内消防给水设备提供消防用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是供火灾现场人员使用消火栓箱内的消防水喉或水枪扑救建筑物初期火灾。建筑消防设施——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水源、取水设施、水处理设施、给水设备、给水管网和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建筑消防设施——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水源、供水设备、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室内消火栓设备、控制设备等。室内消火栓箱建筑消防设施——消火栓给水系统带有消防卷盘的室内消火栓箱建筑消防设施——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示意图第四部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建筑消防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组成: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管道、供水设施。快速响应喷头边墙型喷头隐蔽性喷头下垂型喷头直立型喷头

类型: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雨淋系统、水幕系统建筑消防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湿式系统

建筑消防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五部分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

水喷雾灭火系统是利用水雾喷头在较高的水压力作用下,将水流分离成0.2-2mm甚至更小的细小水雾滴,喷向保护对象,通过表面冷却、窒息或冲击乳化、稀释等作用,达到灭火或防护冷却的目的。

建筑消防设施——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

组成:水雾喷头、管网、过滤器、雨淋阀组、给水设备、消防水源以及火灾自动探测控制设备。

适用范围:可用于扑救固体火灾,闪点高于60℃的液体火灾和电气火灾。一般用于高层建筑内的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充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室、自备发电机房和燃油、燃气锅炉房。

建筑消防设施——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

细水雾灭火系统

是在水喷雾灭火系统基础上开发的新型灭火系统,利用细水雾喷头,通过高压喷水产生直径非常小的水雾滴,雾化程度好,灭火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工作压力不同可以分为:低压细水雾系统、中压细水雾系统和高压细水雾系统。建筑消防设施——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第六部分消防炮灭火系统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炮灭火系统消防炮灭火系统

消防炮灭火系统由水源、消防泵组、管道、阀门、水炮、动力源和控制装置组成。

具有流量大、射程远、灭火能力强、可自动控制等特点,特别适合展览馆、体育馆等大空间场合的消防保护。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炮灭火系统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

设置场所:单、多层建筑内建筑面积较大且无法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场所、飞机库、石油天然气工程。

按控制方式分远控消防炮、手动消防炮按安装形式分固定式系统炮、移动炮系统按喷射介质分水炮、泡沫炮、干粉炮分类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炮灭火系统智能消防炮灭火系统

设置场所:凡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类别为A类,但空间高度较高,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难以有效探测、扑灭及控制火灾的大空间场所。寻的式智能消防炮扫射式智能消防炮分类测试消防水炮的灭火功能时,水柱从屋顶直达火点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炮灭火系统第七部分气体灭火系统建筑消防设施——气体灭火系统是指平时灭火剂以液体、液化气体或气体状态存贮于压力容器内,灭火时以气体(包括蒸汽、气雾)状态喷射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由于系统本身造价较高和其特有的性能特点,一般应用于比较危险的重要场合。气体灭火系统建筑消防设施——气体灭火系统七氟丙烷IG541混合气体(氮气、氩气、二氧化碳)

二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