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研究进展_第1页
乳腺癌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研究进展_第2页
乳腺癌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研究进展_第3页
乳腺癌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研究进展_第4页
乳腺癌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研究进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癌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研究进展〔〕:

摘要:乳腺癌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对于乳腺癌的整个治疗过程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乳腺癌辩证分型多根据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缺乏客观性,统一性。本文现就当前乳腺癌辨证分型与多普勒彩色超声、钼靶、MRI及分子生物学指标等客观化指标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乳腺癌;辨证分型;客观化指标

0引言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癌症的25.1%【1】。在我国亦占据首位。当今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案也逐渐成熟,一般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等。中医药在乳腺癌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优势在于进步机体免疫力,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响,增加放化疗敏感性,进步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2】。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但中医药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各异,疗效也存在一定差异,究其原因与现今对于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种类繁多,难以统一,且缺乏标准化及客观性指标有一定的关系。本文现就当前乳腺癌辨证分型与多普勒彩色超声、钼靶、MRI及分子生物学指标等客观化指标的研究作一综述。

1乳腺癌辨证分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相关研究

石雪枫等【3】对189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肝郁痰凝证、痰瘀互结证、正虚毒炽证三型,将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根据Adler半定量分级法标准分为四级,经过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肝郁痰凝型的血流分布以Ⅰ~Ⅱ级为主(占86.15%),痰瘀互结型的血流分布以Ⅱ~Ⅲ级为主(占77.53%),正虚毒炽型的血流分布那么以Ⅲ级为主(82.86%),且正虚毒炽型血流明显多于肝郁痰凝型。有相关研究[4,5,6]将乳腺癌患者分为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及正虚毒炽型,研究其与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上升斜率及强化强度指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按照乳腺癌中医学疾病开展规律,由肝郁气滞型及冲任失调型向正虚毒炽型的进展显示乳腺癌肿块的峰值时间依次减少;峰值强度、上升斜率以及强化强度指数渐次增高。

2乳腺癌辨证分型与钼靶、MRI的相关研究

乳腺癌在钼靶X线主要表达为肿块与钙化【7】,朱红等[8]对7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肝郁气滞证、冲任失调型及正虚毒结证,分别与钼靶X线影像表现作统计分析结果示毛刺状肿块、异常钙化灶在乳腺癌中出现率最高。其次为周围不规那么透亮环。肝郁气滞证中边缘光滑肿块、分叶状肿块的出现率较冲任失调证高;而冲任失调证中表现为异常钙化灶、异常血管象;漏斗征出现率以正虚毒结证为主。

MRI能根据病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反映肿瘤的微循环[9],相关研究报道[6,10,11],乳腺癌中医证型与MRI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均存在一定关系。大局部正虚毒炽型乳腺癌患者的肿块都呈分叶状或不规那么状,而毛刺征也以正虚毒炽型中多见,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正虚毒炽型的T2SI曲线图以Ⅱ型(平台型)、Ⅲ型(冲刷型)强化曲线所占比率较高,其中以正虚毒炽型患者Ⅲ型强化曲线所占比率最高,转移率也较高。

3乳腺癌辨证分型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研究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各分子生物学指标与乳腺癌辨证分型之间也存在着联络,但是研究结果却众说纷纭,不能确定。毕晶晶等[12]将122例乳腺癌患者辨证分型后讨论分别与ER、PR及HER-2受体表达关系,得出冲任失调证患者ER阳性率最高,为80.33%(98/122),脾虚痰湿证患ER阳性率最低,为26.23%(32/122);血瘀证患者HER-2阳性率最高,为81.15%(99/122),肝郁气滞证患者HER-2阳性率最低,为11.48%(14/122);气阴两虚证患者PR阳性率最高,为62.30%(76/122),脾虚痰湿证患者PR阳性率最低,为36.89%(45/122)。还有学者[13-15]指出肝郁痰凝型ER和〔或〕PR表达程度高于冲任失调型及正虚毒炽型,且预后良好。而C-erbB-2的表达与中医证型那么无明显相关性[13,14,16,17]。而另有学者[18]却认为中医乳腺癌证型与C-erbB-2表达之间存在联络,肝郁痰凝型C-erbB-2蛋白阳性率低而正虚毒炽型C-erbB-2蛋白阳性率高,同时也提示正虚毒炽型预后差。

宋爱莉等[19]通过对160例乳腺癌患者进展研究发现中医辨证与Ki-67表达、肿瘤增殖因子DNA倍体、S期细胞比例存在相关性,数据显示正虚毒炽组出现Ki-67阳性和DNA异倍体的几率最高,冲任失调组次之,肝郁痰凝组最低,并且正虚毒炽组s期细胞比例为高度的几率也明显高于冲任失调和肝郁痰凝组。傅春燕等[20]关于Ki-67表达的研究也与之结果一样。武瑞仙等[21]研究还发现正虚毒炽证p53阳性率也高于肝郁痰凝证和冲任失调证。

刘起胜等[22,23]研究还发现中医辨证与肿瘤BCRP表达、GSTpi;表达有相关性,并指出血瘀证者BCRP表达及GSTpi;表达的阳性率最高,预后差。另外还有研究提出乳腺癌辨证分型还与细胞、体液免疫功能指标、瘦素等因素具有相关性。

4乳腺癌辨证分型与肿瘤微血管生成的相关研究

乳腺癌作为血管依赖性病变的典型,其微血管的生成在肿瘤的生成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家族成员是促进恶性过程中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的重要因子[24]。朴明姬[25]将90例患者分为痰瘀互结型、冲任失调型和肝郁气滞型,研究发现VEGF、bFGF均在乳腺癌痰瘀互结型患者中阳性表达最多,其次为冲任失调型和肝郁气滞型,MVD值研究结果与之一样。早期王奇等[26]对96例患者辨证分型后讨论其与乳腺癌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时也得出了一样结论。

5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乳腺癌辨证分型与多普勒彩色超声、钼靶、MRI及分子生物学指标、肿瘤微血管生成等客观化指标都存在着亲密相关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开展,生物统计学应用的成熟及分子生物学的广泛研究,都促使乳腺癌的辨证分型更趋向于客观化、标准化量化的研究。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选取样本的数量及局限性,使数据片面性,缺乏真实代表性;当今对于相关乳腺癌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只是择取其一或一局部进展分析,缺乏系统全面的综合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仍然使研究结果纷繁复杂,甚至存在争议等等。但是就现今研究来看,乳腺癌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仍然是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为乳腺癌中医药辨证论治提供了更好的理论根据,更好的效劳于临床。

参考文献

【1】GhonchehM,PournamdarZ.IncidenceandMortalityandEpidemiologyofBreastCancerintheWorld[J].AsianPacificjournalofcancerprevention:APJCP,2022,17(S3):43-46.

【2】林毅,陈前军,刘鹏熙.乳腺癌分期辨证标准化一个中医乳房病学与时俱进的重要课题[J].中西医结合学报,2022(05):447-450.

【3】石雪枫,刘林.乳腺癌中医证型与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的相关分析[J].广西中医药,2022,39(02):29-30.

【4】蔡丽珊,张建兴,沈嫱,等.围手术期术前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2,30(06):1404-1406.

【5】刘琛,赵红佳,吴黎雅,等.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医分型与超声造影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22,31(04):23-25.

【6】唐镔镔,蒋樱,张喜平,等.乳腺癌中医微观辨证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32(07):1714-1716.

【7】ZhangY,MaAD.Correlationbetweenmolybdenumtargetmammographysignsandpathologicalprognosticfactorsofbreastcancer[J].Journalofbiologicalregulatorsandhomeostaticagents,2022,30(1):219-225.

[8]朱红,黄德健.钼靶X线征象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面的分析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22,28(19):99-100.

[9]SchnallMD,BlumeJ,BluemkeDA,etal.DiagnosticarchitecturalanddynamicfeaturesatbreastMRimaging:multicenterstudy[J].Radiology,2022,238:42-53.

[10]刘悦,刘汀,赵天佐,等.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MRI征象及志,2022,15(06):694-696.

[11]黄勇,张延伟,李健萍,等.乳腺癌MR征象与中医证型关系观察[J].新中医,2022(08):21-22+8.

[12]毕晶晶,李娟,张晶.乳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疾病预后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医药,2022,11(17):138-139.

[13]陈杨,王成华,余晓琪,等.乳腺癌辨证分型与临床分期及分子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J].新中医,2022,44(09):47-49.

[14]易维真,汪晓明,张福忠,等.乳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及分子标志物关系[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22,28(05):23-25.

[15]顾群浩,蔡照弟,张胜华.乳腺癌辨证分型与雌孕激素受体的相关性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22(06):463-464.

[16]刘映.ddPCR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与病理特征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22.

[17]冯文龙.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22.

[18]胡作为,杨航.乳腺癌术前中医证型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医药,2022,32(04):62-64.

[19]宋爱莉,殷玉琨.乳腺癌术前中医辨证与肿瘤增殖因子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05):907-909.

[20]傅春燕,陈述政,潘颖,等.乳腺癌中医证候分型与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27(04):502-504.

[21]武瑞仙,梁晨,裴晓华,等.乳腺癌中医证型与生物学指标相关性研究[J].中医学报,2022,32(08):1391-1393.

[22]刘起胜,徐筱红,刘怀,等,曾治中.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