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110课件_第1页
医院感染110课件_第2页
医院感染110课件_第3页
医院感染110课件_第4页
医院感染110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控制要求丁幼娥

医院感染前言: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有责任向社会进行人人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宣传。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hospitalinfection,hospital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亦称医院内感染

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由于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医院感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医院感染的广义概念包括所有的发生于医院内的感染。1)、感染必须发生在医院内,包括出院后发病而在医院内感染的疾病,但不包括此感染在入院时处于潜伏期者。(2)、感染与发病是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其顺序是感染-潜伏期-发病。潜伏期是判断感染发生时间与地点的重要依据(3)包括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即患者(住院、门诊)、医院工作人员、陪客和探视者等。

[发展历史]一.细菌学前时代二.细菌学时代

三.抗菌药物时代

细菌学时代

Pasteur(1822-1895)在显微镜下发现空气中有微生物,并采用加热、消毒法来减少其数量,以控制其感染。受Pasteur发现的启示,英国外科医生Lister(1827-1912)首先阐明细菌与感染的关系,并提出消毒的概念,并于1867年发表了著名的有关外科无菌操作技术的论文,其中大部分原则仍沿用至今。Halstead在JohnHopkinks医院工作时,因其未婚妻(手术室护士)对升汞洗手过敏,便请Goodyear公司于1889年制作了两付橡胶手套,从此开创了外科手术时戴手套的新纪元。

抗菌药物时代

自1935年应用百浪多息(prontosil)治疗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产褥热取得显著的临床疗;,1928年英国人Florey发现青霉素,40年代初在美国投入市场使用,开始了抗菌药物时代。此后,高效、长效且副作用少的品种陆续问世,使得临床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不断增多。起初抗菌药物在治疗和预防感染上有特殊效果,以致于造成了轻视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的现象,导致医院感染情况较前更为严重。由于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的原因,使得抗菌药物的作用越来越不如前,人们又不断去研制新的抗菌药物药物。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以后,医院感染的问题愈来愈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960年代美国(CenterofDiseaseControl,CDC)组织8家医院参加医院感染的监测。我国有关医院感染的研究及控制工作起步较晚。1986年国家卫生部组织“医院感染管理研讨会”;1987年国家卫生部组织“全国医院感染学术会议”,并创办<<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自身感染。外源性感染指由环境他人处带来的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包括:交叉感染

在医院内或他人处(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它物品)造成的感染。如由于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等。病原体种类绝大多数为细菌,以需氧菌为主,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略占优势

细菌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真菌

病毒病毒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体。

其他

伤口感染包括外科手术

及外伤性事件中的伤口感染,手术伤口的分类清洁伤口1%-5%清洁-污染伤口3%-11%污染伤口10%-17%污秽或感染口伤>27%手术伤口感染分为切口感染

深部感染

判断伤口感染

看伤口及附近组织有无炎性反应或出现脓液,更确切是细菌培养下列任何一项均属外科切口感染:(1)切口部位筋膜层以上组织有脓性分泌物,无论有无实验室证据;(2)从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到病原体;(3)外科切开的伤口至少有下列表现之一者:疼痛、压痛、红肿、发热;(4)由临床医生诊断为切口感染。下列任何一项均属外科切口深部感染:(1)筋膜层以下组织中流出脓性分泌物;(2)伤口自然裂开或外科医生打开,同时至少有下述症状或体征之一:发热>38℃,局部疼痛;(3)有脓肿或通过检查、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感染;(4)由外科医生证实的感染。

客观因素:

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

使用可抑制免疫的治疗方法

大量抗生素的开发和

易感病人增加

环境污染严重

对探视者未进行必要的限制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因素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医院环境中的任何物体都可以是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健康带菌者、患者家属、医院工作人员、污染的环境、设置和空气等。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主要是以接触方式传播,其次是经血传播空气和器械传播相对较少见。直接接触传播是指患者或带菌者直接传播给其接触者间接接触传播方式中,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频繁接触通过污染的手在患者之间传播感染,此为最重的间接接触传播方式。流行病学

易感因素

易感人群包括(1)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缺陷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低于0.5109/L;(2)新生儿、婴幼儿和老年人(≤1岁或≥65岁者)(3)有严重基础病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肝病、肾病、结缔组织比病、慢性阻塞性支气管肺疾患和血液病等);(4)烧伤或创伤产生组织坏死者。容易诱发医院感染的创伤性诊疗措施有(1)静脉导管、器官切开或插管、心导管、导尿管、T管引流、人工呼吸器、腹膜或血液透析、腰穿、脑脊液分流术等操作;(2)异物的植入如人工心脏瓣膜或人工关节;(3)器官移植或血管移植;(4)污染的手术。一般而言,在综合性医院中,婴儿室、ICU、烧伤病房、血液病房、血透病房、移植病房等处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地区。

发病机理

宿主防御功能减退

局部防御屏障受损

免疫系统功能缺陷

手术静脉穿刺导管置入

留置导尿管内镜检查机械通气

为病原体侵袭提供了机会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广谱抗菌药可抑制人体各部的正常菌群,

有利于毒力强的细菌定植。

对抗菌素敏感的菌株被抑制,使多种对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大量繁殖,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细菌的传播和引起患者发病。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一、二、三级医院分别≤7%、8%、10%;抗生素使用率≤50%。医院感染漏报率≤20%;使用抗生素者的药敏试验率≥7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医院感染病例病原体检出率>30%;医疗用品的灭菌合格率100%。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

但只要加强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将近2/3的医院感染是可预防的。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传染科(感染科)主任

内、外、妇、儿等科主任

医院感染管理

检验科主任

委员会药剂科主任

委员

医医护手术室主任、护士长

办公室

务院务理

供应室护士长(办公室主任由医院

感处部

总务科长

感染管理科科长兼)院

染主主

生活科长

管任任

长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改进医院建筑与布局(符合控制医院感染要求比如:新生儿室、血透室、重症监护室、妇产科、手术室、传染病房、供应室)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注射、换药、手术、导尿、运送灭菌物品、运送污染物品、使用后器械和布类处理)采取合理的诊断治疗方法(尽量不用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做好消毒与灭菌处理(器械的正规处理程序与方法、侵入性操作时手术野的消毒、不同的器械选择不同的清洗和灭菌方法)及时控制感染的流行(标准预防、营养和接种保护病人)

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继续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空气监测、物体表面监测、灭菌和消毒效果监测、病人监测、)

改善工作人员的卫生与健康条件(洗手条件、防护措施、工作环境、健康体检)加强清洁卫生工作(医疗废物的处理、环境卫生、病人卫生、洗衣房管理)

总之控制医院感染是所有医务人员的共同职责。

注射、换药、手术、导尿、无菌技术操作是根本运送灭菌物品保护好防止污染运送污染物品防止泄露和传播使用后器械和布类处理器械处理:及时预处理(清洗并保湿)防止污渍干枯损伤器械。一次性器械使用后应及时放入医疗垃圾桶内集中由医院处理。布类处理:应及时预处理(清洗并保湿)重复使用的布类要保证一用一洗。标准预防定义: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综合,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方法。(手套、护目镜、面罩、口罩、防护服、洗手、环境控制、被服清点、职业健康安全:取针头和针头使用后的处理、隔离室)

特殊措施

洗手严格掌握各种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操作的适应证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室内紫外线照射可减少清洁手术的感染率终末消毒

医院感染的治疗

鉴于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原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因此除应用有效的针对病原菌的抗菌药物外,尚应注意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如经常性应用新鲜全血、血浆、人血白蛋白、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胸腺肽等,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并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可以加强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对防治医院感染大有裨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6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以下为摘要)医疗卫生机构废物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分类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内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并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第三条:医疗卫生机构收治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理。第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第十四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和买卖医疗废物。十七条: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储存的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36号

2003年10月15日(以下为摘要)第十一条: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隔离的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