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算法、穷举法、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概念。〔2让学生知道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语言的描述,特别是类似程序设计语言的自然语言描述。〔3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作用。2、方法与过程〔1培养学生发现旧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步骤,并把它运用到新知识中去的能力。〔2培养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观摩、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韩信点兵"这个富有生动情节的实例和探究、讲授、观摩、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体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二、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上机调试程序等步骤。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也是本节的难点。三、教学环境1、教材处理教学内容选用中华人民XX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XX4月版中信息技术部分的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的第一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选用《XX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建议"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在高中一年级下学期或高中二年级开设。根据20XX4月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阐述,"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选修模块之1,它的前导课程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里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了启动程序、窗口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利用上述的基础知识,用于本节课的启动VisualBa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运行程序等操作。本节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第一节课,上好这节课是使学生能否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的关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后续课程如模块化程序设计、各种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基础。让学生在人工解题中发现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等步骤,并把它应用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去,这是构建主义中知识迁移的方法。本节课还采用了探究、讲授、观摩、交流、阅读材料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的方法。2、预备知识本节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中鼠标、键盘操作,启动、关闭程序,窗口、菜单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还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等知识。3、硬件要求可以进行屏幕广播的多媒体电脑室。教师自行设计制作的课件。准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4、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5、所需课时2课时〔100分钟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踪影,感受到计算机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然而,在惊叹计算机的神奇和享受的欢乐的时候,你是否了解计算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有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呢?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古典的问题:"学生观看约1分钟的电视剧《汉刘邦》片断,内容大致如下:"韩信是我国西汉初著名的军事家,刘邦得天下,军事上全依靠他。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仅如此,还能经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与楚军决战时韩信指挥诸侯联军,在垓下十面埋伏,击败楚军,楚霸王项羽因此自杀。"片断结束时屏幕出现"韩信点兵"问题:"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你呢?"〔二问题教师:"下面我们先助刘邦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展示题目:"韩信点兵"问题1:求整除3余1、整除5余2、整除7余4的最小自然数。〔三探究把全班分成1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讨论问题。利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找出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和写出求解问题的解题步骤。并填写《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中的"探究问题记录表"。如下:探究问题记录表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解题步骤结果
给5分钟学生讨论,教师在这过程中到各学习小组中,引导个别学习小组分析问题、写出解题步骤。教师提问2~3个同学,从中逐渐引导出类似如下的分析问题和解题步骤,并给出算法的概念。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解题步骤
设所求的数为X,则X应满足:X整除3余1X整除5余2X整除7余41、令X为1。2、如果X整除3余1,X整除5余2,
X整除7余4,这就是题目要求的数,则记下这个X。3、令X为X+1〔为算下一个作准备。4、如果算出,则结束;否则跳转2。5、写出答案。教师解释第3步"另X为X+1"并指出它与数学中的区别,并从上面的解题步骤中总结出穷举的算法。教师:"刚才有些同学把题目解出来了,答案是67,韩信作为大将军,统率士兵当然不止67人,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数据量稍大的问题。"展示题目:"韩信点兵"问题2:求整除3余1、整除5余2、整除7余4、整除13余6、整除17余8的最小自然数。给2分钟学生分析上述问题并写出算法,不用计算。学生有了第1题的经验,很快会写出和第一题类似的算法。如下: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解题步骤
设所求的数为X,则X应满足:X整除3余1X整除5余2X整除7余4X整除13余6X整除17余81、令X为1。2、如果X整除3余1,
X整除5余2,
X整除7余4,X整除13余6,X整除17余8,则记下这个X。3、令X为X+1。4、如果算出,则结束;否则跳转2。5、写出答案。教师:"上面的结果超过1万,人工计算要很长时间,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你想到什么?"〔用计算机解题〔四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教师:"计算机怎么样解决问题?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同样要经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两步骤。"在讲授过程中展示人工解题中分析问题和设计算法这两个步骤。教师:"用计算机解题,是不是输入上面的算法?上面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计算机不懂,必须翻译成计算机的语言,这就是程序设计语言。"教师展示与用VisualBasic语言编写的程序作对照。简单解释变Y的作用,并提示学生程序设计语言是我们以后学习的重点。本例用VisualBasic语言编写的程序请看教材如下: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XAsInteger,YAsIntegerX=1:Y=0DoIfXMod3=1ThenIfXMod5=2ThenIfXMod7=4ThenIfXMod13=6ThenIfXMod17=8ThenY=XEndIfEndIfEndIfEndIfX=X+1LoopUntilY>0Print"韩信统御士兵数:";YEndSub教师:"程序编好以后,通过键盘输入计算机,并运行程序查看结果这个过程叫调试程序。"〔五观摩根据前面编制的程序,启动VisualBa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进行调试,最后得到运行的结果。具体操作步骤请看教材〔第4、5页。要求同组内先完成的同学帮助还未完成的同学。帮助的时候不能代劳,只能动口不动手。。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上机调试程序,教师作个别指导,时间是10分钟。操作时有些学生很快完成,有些学生则很慢,解决案是布置操作快的同学阅读教材并完成《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中的填空题。较慢的同学在他们调试了约8分钟后告诉他们可以通过网上邻居下载程序。以便能在10分钟内调试出程序。〔六交流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和人工解有什么关系呢?同一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探讨人工求解问题和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异同,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的"讨论记录"表中。如下:关于求解问题的方式讨论记录求解问题的方式相同点不同点人工求解问题
用计算机求解问题
教师提问2~3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引导出大致如下的形式结果:求解问题的方式相同点不同点人工求解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得出结果、验算结果等对题目进行解答、运算速度慢、不需要计算机等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运算速度快等五、课外拓展相关资源技术课程标准介绍:XX中学信息技术网: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网:1-2节算法和算法的描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法的定义及其表达方法;〔2认知流程图的六种基本符号;〔3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2、方法与过程〔1理解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描述算法的优缺点;〔2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简单的算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算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二、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算法的定义;2、
算法的三种表达方法;3、
流程图的六种基本符号;4、
用流程图描述简单的算法。〔二教学难点5、算法的描述〔三种;6、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三、教学环境1、教材处理通过物理学中的实例了解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描述方法掌握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用多媒体教学网开展教学;用"先自主探究,后教学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学。2、预备知识学生已掌握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了计算机运用基础。3、硬件要求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成,最好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为拓展学习,学生机应允许上互联网。4、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5、所需课时:2课时〔100分钟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预期目标新课内容:一、对算法的初步了解1.一个简单的物理问题:书中例6-1-1:求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在物理课中学过的知识,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方法:方法一:a>
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b>
将测量所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c>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计算出加速度ad>
输出所得的结果方法二:a>
测量出物体从静止开始移动的距离s、时间tb>
将测量所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c>
利用公式:s=a*t*t/2计算出加速度ad>
输出所得的结果2.算法的定义这种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确定的有限的步骤称为算法。二、算法的描述要把解决问题的步骤表达出来,有多种方法可以表达算法。1.用自然语言表达用自然语言表达算法,就是把算法的各个步骤,依次用人们熟悉的自然语言表示出来。优点:容易理解缺点:书写较烦、不确定性、对复杂的问题难以表达准确、不能被计算机识别和执行2.用图形符号表达用图形符号表达算法必须要有一组规定统一、含义确定的专用符号。常用的"流程图"所用的基本符号图形符号符号名称说明流线起始、终止框表示算法的开始或结束起始框:
一流出线终止框:一流入线
输入、输出框框中标明输入、输出的内容只有一流入线和一流出线
处理框框中标明进行什么处理只有一流入线和一流出线
判定框框中标明判定条件并在框外标明判定后的两种结果的流向一流入线两流出线
〔T和F
但同时只能一流出线起作用
流线表示从某一框到另一框的流向
连接圈表示算法流向出口或入口连接点一条流线优点:直观、形象缺点:不能被计算机识别和执行开始
M=m
开始
M=m
F1=F
F2=f
a=〔F1-F2/M
输出a
结束
3.用程序实现算法用计算机能理解和执行的程序设计语言把算法表示出来,然后把程序输入到计算机并执行,计算机才能按照预定的算法去解决问题。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指令和语言不尽相同,即使对同一种计算机语言,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对该语言的解释程序也有差异。因此,用程序表示算法时,必须按照程序设计语言适用某类计算机的具体规定来进行。例:用Pascal语言表示"从键盘输入一组数据并求该组数据的平均值"的程序如下:Programex_averVarI:integer;x,av:real;Begin
Av:=0;I:=0;
Dowhilenoteof<>Begin
Readln<x>;av:=av+x;
I:=I+1;End
av:=av/I;
Writenln<"Theaveragevalueis:",av>;End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使用计算机解决一个问题,一般包括四个过程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包括需要输入什么数据,要得到什么结果,最后应输出什么。"需求分析"就是确定要计算机"做什么"。2.设计算法弄清楚要计算机"做什么"后,就要设计计算法,明确要计算机"怎么做"解决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算法。例如,数学题常常有"一题多解"。这就是说,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可能不止一种。这是,应该通过分析、比较、挑选一种最优的算法。3.编写程序计算机只能接受并执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当我们为解决一个问题确定了算法后,还必须将该算法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这个过程成为"编码"或"编程"。4.上机调试与维护编写完成的程序,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还必须在计算机上运行这个程序,排除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才能得到结果。这个过程称为"上机调试"。即使是经过调试的程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会被发现错误或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对程序做进一步的修改,使之更加完善。这个过程称为"维护"。在实际解决问题时,上述四个步骤可能会根据不同的问题有所侧重。
引入物理学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算法的概念
引导出算法的概念
介绍三种算法的表达方式,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优缺点。
给出流程图的基本符号,对其功能和使用情况加以说明,以便今后在具体运用中的正确使用。
给出流程图的作法,通过详细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初步掌握流程图的使用和基本画法。
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为今后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五、课外拓展1、相关资源XX中学信息技术网: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网:2、课外练习小明是小学一年级学生,请你为他设计一个小程序,专门用来练习加法运算。具体讲就是让计算机产生两个整数并组成加法竖式,再从键盘输入一个结果数,最后让计算机来判断结果是否正确。1-3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源代码,并理解算法、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关系,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及种类。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体验编程乐趣,了解如何编辑程序、编译程序和连接程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领会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中的地位,体会编写出程序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二、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代码所包含的算法思想;〔2难点:计算机是如何编辑程序、编译程序和连接程序的。三、教学环境1、教材处理上一节课学习了三种描述算法的方法,但这三种算法计算机无法识别,必须编写程序代码,方可实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本节课将学习用VB编写"韩信点兵"问题的算法,然后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认识一下VB程序设计方面的知识。2、预备知识学生已掌握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对算法及其作用有初步的认识。3、硬件要求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成,最好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为拓展学习,学生机应允许上互联网。4、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5、所需课时2课时〔100分钟四、教学过程正课讲解〔一尝试用VB编写程序1、么是VB?——VB是一种基本BASIC语言的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2、编写程序⑴从桌面上启动VB,弹出"新建工程"对话框,从"新建"页面中选"标准EXE",然后"打开"按钮,建立"标准EXE工程。注:为了避免打开时总是出现"新建工程"对话框,在首次启动时,勾选"不再显示这个对话框"。⑵单击工具箱"CommandButton"的按钮,在Form1窗体中拖出一个"Command1"按钮。Command1是命令按钮,它有6个属性、2个事件和4个方法。属性Caption标题Default决定窗体的默认命令按钮Enabled决定对象是否响应用户生成事件Style控件的外观Visible决定对象是否可见Picture显示的图形事件方法Click单击Drag拖动Refresh刷新KeyPress字符键被单击Move移动SetFocus设置焦点,将当前焦点强制设置到文本框对象上⑶选中此按钮,从属性窗口中将Caption改为"韩信点兵"。⑷给按钮添加代码,在PrivateSubCommand1_Click〔和EndSub之间添加代码:DimNAsInteger‘声明N为整型N=1‘赋初始值Do<Nmod3=2>and<Nmod5=3>and<Nmod7=2>Then‘满足条件打印N,不满足继续循环PrintN
ExitdoEndifN=N+1Loop⑸从"运行"菜单中"单击"启动命令,运行程序。运行后,单击"韩信点兵"按钮。注:运行时,不能修改程序代码。实践题:从"调试"菜单中点击"逐语句"命令〔F8,然后按F8键试着单步运行程序,观察代码是如何运行的,程序执行注释部分吗?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用鼠标指向变量N,看看它的值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二算法、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关系⑴算法提出问题:什么是算法?算法有哪些特征?⑵程序设计——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其实现步骤写成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的过程。⑶程序设计语言——泛指一切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算法是程序设计的前提,它包含方法和步骤;程序是实现算法中的思想的过程;程序设计语言把算法转化为计算机认识的语言。〔三认识程序设计语言1、发展过程机器语言:由一串"0"和"1"构成二进制代码。汇编语言:是一种符号化〔英文助记符的机器语言。高级语言:如Basic、C/C++、Fortran、Pascal、Cobol、Java等。2、分类〔按转换方式不同分类编译型语言解释型语言编写的源程序需要用编译程序先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然后再由连接装配程序进行连接装配,生成可执行程序,这样才能被计算机执行。源程序输入计算机后,运行源程序,相应的解释程序会逐条分析源程序中的语句,每解释一句由计算机执行一句。C/C++、VB、Pascal、CobolQbasic、Lisp3、编辑程序、编译程序和连接程序⑴编辑程序包含内容:一是将源程序逐个字符输入到计算机内存,二是修改源程序,三将修改好的源程序保存在磁盘文件中。⑵编译程序:将已编辑好的源程序〔已存储在磁盘文件中翻译成二进制的目标代码。二进制代码在UNIX下后缀为".o"的文件,在DOS下是后缀为".obj"文件。⑶连接:将各模块的二进制目标代码与系统标准模块经连接处理后,得到具有有绝对地址的可执行文件,它是计算机直接执行的文件。在UNIX下它以".out"为后缀,在MS-DOS以下".exe"为后缀。执行过程:五、课外拓展1、相关资源XX中学信息技术网: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网:2、课外练习写出"求10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的算法,并试编写程序。VB语言及程序开发环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VB定义的常用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的定义方法,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的描述。熟悉VB程序设计语言的开发环境,能调试简单的VB程序。2、方法与过程本节涉及到基础知识较多,所以要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从一个简单的求圆的面积的程序入手,从中分析VB程序一般包括的四部分,基本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而且结合练习来加强对这些新知识的巩固。通过介绍VB程序的开发环境中的菜单、常用工具和常用窗口等,再通过上机操作运行一个程序,让学生更容易上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节是学习VB程序的重要的入门课,授课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思路,逐个问题解决,不可一蹴而就。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VB常用的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2VB程序的开发环境2、教学难点把本节的内容加以运用三、教学环境1、教材处理教材选自《XX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一节,教材的内容编排合理,导入的方式也很好,而且能结合练习,所以直接使用教材的内容,不作修改。练习的题量可以适当地增加。2、预备知识学生已掌握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3、硬件要求: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成,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4、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5、所需课时:2课时〔100分钟四、教学过程导入:以下是一个"求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的程序,请你注意观察程序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并思考如下的问题:〔1程序有多少行,每一行的作用是什么?〔2如果按语句的作用区分,这个程序包含几个部分?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定义名为command1_click<>的事件过程
Constpiassingle=3.14
‘说明程序中pi是常量∏
Dimrassingle,sassingle
‘定义半径r和面积s为单精度实型
r=inputbox<"r=","请输入半径">
‘输入r的值
s=pi*r*r
‘把表达式pi*r*r的值赋给s
print"圆的面积s=";s
‘把s的值输出到当前的窗体上Endsub
‘过程结束考察上述程序,我们容易看到:程序共有代码7行,每一行都是VB的一个语句,VB的程序就是由这样的一组语句组成。每一个语句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书写的。总结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VB程序的一般包括如下部分:〔1数据类型说明部分〔2数据的输入部分〔3数据的处理部分〔4数据的输出部分一、基本数据类型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符以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加工处理的集合称为数据。数据既是计算机程序处理的对象,也是运算产生的结果。为了更好地处理各种数据,VB定义了多种数据的类型。基本数据类型是系统预先定义的数据类型,表2-1中列出了VB定义的常用的基本数据类型。例如在上述的程序中,既有单精度实型数的数据〔如3.14等,也有字符类型的数据,如"输入半径"、"圆的面积S="。二、常量与变量〔1常量常量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常量、字符串等。例如在上述的程序中,3.14、"r="、"输入半径"等都是常量。在程序设计中,以于一些经常使用的常量,可以用常量说明语句来定义。这样可以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常量说明语句的格式是:Const常量名As类型=表达式在上述程序中,第2行就是一个常量说明语句,说明程序中需要使用的常量。〔2变量在程序处理数据时,对于输入的数据、参加运算的数据、运行结果等临时数据,通常把它们暂时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中。变量就是命名的内存单元位置。在VB中,变量名必须是由英文字母开头,后面则可以由字母、数字或其它符号组成;变量的名称最好与它所表示的内容意义相同的英文单词来确定。〔3变量说明使用变量前,一般应先说明变量名及其类型,以使系统为其分配存储单元,变量说明语句格式如下:Dim变量As类型如Dimrassingle,定义半径r为单精度实型三、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1运算符运算符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描述各种不同运算的符号称为运算符,参与运算的数据称为操作数。在VB中,常用的运算符有算术运算符、字符串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等。①算术运算符有:运算符号+-*/^\MOD含义加号减号乘号除号乘方整除取余数算术运算符的运算规则和数学中相同,如果意义不明确时,可以加上括号使其看起来更明白。VB中只使用一种括号"〔",它可以多次嵌套。
②字符串运算符有:&VB中的字符串运算符是"&",该运算符主要用于连接两个或更多的字符串,例如:""abcd"&"efg""连接后结果为"abcdefg"。〔2函数在VB中有两类函数,分别是内部函数和自定义函数转换函数。常用的内部函数有数值函数、字符函数、时间/日期函数和其它函数等,如表2-2所示,自定义函数是由程序员根据需要定义的函数。在程序中要使用一个函数时,只需要给出函数名和一个或多个参数,就能得到函数值。调用函数的格式如下:函数名〔参数表〔3表达式表达式是指某个求值规则,它由运算符和配对的圆括号将变量、常量、函数等操作数以合理的形式连接起来的式子。例如在上述的程序中,式子pi*r*r是合法的表达式。四、练习〔1下列数据属于字符串常量的是〔A.bcdaB."kfjf"C.’fksj’
D."j_hjh"〔2在VB语言中,下列数据中合法的长整型常量是〔A.09BB.2738940〔3在VB语言中,下列变量中合法的变量是〔A.b90B.abc=9C.printD.8888F1〔4在VB语言中,下列表达式中合法的表达式是〔A.a+b*|c|B.bct÷9C.4-2*∏
D.pi*r*r五、可视化程序的开发环境前面的学习使我们知道,要较快地学会运行调试VB程序,首先需要熟悉VB程序设计语言的开发环境。VB程序设计语言的开发环境的界面如下图:VB程序设计语言的开发环境中,控件工具箱、代码窗口、窗体设计器窗口、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属性窗口是一些常用的程序设计与调试工具,这些工具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如果熟练、合理地使用会大大地减少应用程序的开发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五、课外拓展在了解、熟悉了VB程序设计语言的开发环境以后,你肯定跃跃欲试,一显身手。好吧,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VB程序的运行调试吧!求s=1×2×3×…×n问题的VB程序:privatesubform_load<>n=inputbox<"请输入n的值:","输入">s=1fori=1tons=s*InextImsgbox"s="+str<s>,0,"计算结果"endsub当N=22时,运行的结果是:程序的顺序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程序顺序结构的执行流程,掌握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能够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的程序,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计算问题。2、方法与过程本节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如求圆的面积,让学生初步掌握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的使用方法及其功能。进而转入较为复杂的问题,如编写程序使从键盘上输入一个三位数,然后反方向输出,并且运用到上一章所学的运算符、表达式等,对知识进行巩固,课程安排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空间。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程序设计选取的题目与高一所学的数学、物理中学到的新知识有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追求和向往。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的使用〔2程序顺序结构的执行流程〔3能编写程序解决简单的应用题2、教学难点根据题目写出正确的程序三、教学环境1、教材处理教材选自《XX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原教材的第一个程序例子有关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计算,题目很简单,学生也能理解,但是涉及到的条件较多,写程序时多次使用同样的语句和函数,整个程序看起来长,而且是简单的重复。所以上课时,把教材的内容作了的简单的处理,以求圆的面积这个程序作为导入,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而且这个例子也符合一般程序包括数据类型说明、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四个部分,让刚入门的学生有规可依,进而觉得程序也不是太难学,从易到难进行过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预备知识:学生已掌握算法的概念及描述方法,定义常量与变量的方法,程序设计的四个步骤——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3、硬件要求: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成,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4、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5、所需课时:2课时〔100分钟四、教学过程导入:演示求圆的面积这道题的程序,让学生明白通过程序可以解决数学中的问题,也给学生展示完整的程序代码,这道程序的功能就是靠这些代码来控制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一、演示上述的程序,并把程序代码中的各行代码的作用解释一遍,顺便把程序的执行流程说明一下,编写的程序与设计的算法是一致的。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定义名为command1_click<>的事件过程
Constpiassingle=3.14
‘说明程序中pi是常量∏
Dimrassingle,sassingle
‘定义半径r和面积s为单精度实型
r=inputbox<"r=","请输入半径">
‘输入r的值
s=pi*r*r
‘把表达式pi*r*r的值赋给s
print"圆的面积s=";s
‘把s的值输出到当前的窗体上Endsub
‘过程结束二、赋值语句在上述的程序中,r=inputbox<"r=","请输入半径">,s=pi*r*r的含义分别是将赋值号右边的函数inputbox<"r=","请输入半径">的值赋给变量r,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pi*r*r的值赋给变量s。它们的作用都是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这种语句称为赋值语句。赋值语句的基本格式是:变量=表达式这里的"="是赋值符号,它的含义是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观察下列赋值语句的作用:〔1A=B,它是将变量B的值赋给变量A,但B的值并未改变。〔2A=123表示将数值123赋给变量A。〔3A=A+10表示将变量A的值加10后,再赋给变量A。如果原来A的值为30,则执行此语句后,A的值为40。〔4如果A=30,B=40,则依次执行语句T=A,A=B,B=T后,A、B两个变量的值发生交换A=40,B=30。三、输入数据的函数Inputbox<>是提供从键盘输入数据的函数,利用它可产生一个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数据并单击命令按钮。该函数返回值是字符类型。利用这个函数,上述程序中的r=inputbox<"r=","请输入半径">,所以在程序运行时,从键盘上输入数据赋值给变量r。Inputbox<>的语法格式为:Inputbox<提示信息,标题,默认值,位置>其中:提示信息:指对输入数据的提示,显示在对话框中,不能省略。标题:指运行此函数后弹出的对话框的标题。默认值:指默认的输入数据值。位置:指运行此函数后弹出的对话框的左上角在屏幕上的位置与提示信息和标题是用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例如:执行下面的程序运行情况: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A=InputBox<"A=","输入",12,100,20>EndSub运行该程序,屏幕上窗口的左上角将位于坐标为〔100,20的位置,标题为"输入",窗口的提示信息为"A=",而在输入栏内会出现默认的数据12。如下图所示:四、输出数据的方法Print是输出数据、文本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求圆的面积程序中,print"圆的面积s=";s就是利用Print方法将计算出来的圆的面积s的值输出到窗体上。Print方法输出数据的基本格式是:Print输出内容在这里,输出内容可以是数、变量、表达式,也可以是用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说明:〔1如果输出的内容是数、变量、表达式,则输出的是数、变量、表达式的值。如果是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则原样输出。例如:语句Print3的结果为3语句Print2+2的结果为4语句Print"你好"的结果为你好〔2输出内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如果是多个输出内容,则各输出内容之间可以用逗号或分号分隔;如果用分号,则后面一个输出内容紧跟前一个输出;如果是逗号,则按照分区格式输出。例如:A=5,B=3Print"A=";A,"B=";B输出结果为:A=5B=3A=5,B=3Print"A=";A;"B=";B输出结果为:A=5B=3〔3如果输出内容后面没有符号,则表示下一个Print换行输出;如果Print中没有输出内容,则表达输出一个空行。例如:A=5,B=3Print"A=";APrint"B=";B五、练习问题1: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编写一个程序,求长方体的全面积和体积。〔1分析问题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由于长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两两对应相等,所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S=2*〔A*B+A*C+B*C,体积为:V=A*B*C。〔2设计算法①输入A、B、C的值②计算S=2*〔A*B+A*C+B*C③计算V=A*B*C④输出S,V的值〔3编写程序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Aassingle,Bassingle,Cassingle,Sassingle,VassingleA=Inputbox<"A=","输入">B=Inputbox<"B=","输入">C=Inputbox<"C=","输入">S=2*〔A*B+A*C+B*CV=A*B*CPrint"全面积S=";S,"体积V=";V〔4调式程序六、小结在以上的程序中,执行时按语句出现的顺序执。即当执行第一条语句后,必然从第二条语句继续,顺序执行所有的语句,直到执行完最后一条语句为止。像这样的控制结构称为程序的顺序结构。顺序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在这个结构内按由上到下的的书写顺序执行,它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这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结构。如图五、课外拓展试编写程序从键盘上输入一个三位数,然后将它反方向输出。例如输入456,输出应为654。程序的选择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程序选择结构中的条件选择语句的执行流程,掌握条件选择语句和多种选择语句的使用方法,能够编写简单的选择结构的程序,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计算问题。2、方法与过程本节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通过一道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题目,让学生明白条件选取择语句的执行流程及使用方法。通过一道输入学生分数,判断该分数是属于哪种等级的题目,让学生初步接触多种选择语句的使用。进而再做类似的练习,加强学生的理解,课程安排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程序设计选取的题目都是生活中遇到的例子,加强学生利用本学科解决日学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条件选择语句和多重选择语句的使用〔2程序条件选择结构的执行流程〔3会使用条件语句和多重选择语句编写程序解决简单的应用题2、教学难点:根据题目写出正确的程序三、教学环境1、教材处理教材选自《XX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原教材的第一个程序例子有关矩形的计算,涉及到解二元一次方程,使用的表达式也较为复杂,授课过程中可能花的时间太多。所以上课时,把教材的导入例子作了的简单的处理,以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作为导入,学生更易理解条件语句的执行。至于多种选择语句,教材选用一道求恩格尔系数,从而判断生活水平的高低的题目,授新课前,就简单说明一下,再用另一道根据学生分数判断该成绩是属于哪一个等级的题目作为实践,从而与学生的学习更有联系,提高学习兴趣。2、预备知识:学生已掌握算法的概念及描述方法,定义常量与变量的方法,程序设计的四个步骤——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3、硬件要求: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成,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4、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5、所需课时:2课时〔100分钟四、教学过程导入:演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这道题的程序,让学生明白通过程序可以解决数学中的问题,也给学生展示完整的程序代码,这道程序的功能就是靠这些代码来控制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一、演示上述的程序,并把程序代码中的各行代码的作用解释一遍,顺便把程序的执行流程说明一下,编写的程序与设计的算法是一致的。程序2-3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定义名为command1_click<>的事件过程
DimAassingle
‘定义求绝对值的数A为单精度实型
A=inputbox<"r=","请输入半径">
‘输入A的值
IfA>=0then
‘如果A>=0Print"Y=";A
‘输出A的值ElsePrint"Y=";-A
‘输出-A的值Endif
Endsub
‘过程结束二、条件语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事物进行判断和选择,如上题中,求一个数A的绝对值,如果A>=0,则这个数的绝对值为A,否则为-A。在程序设计中,如何实现判断和选择呢?在上述代码中,有一个用if开头的语句,这就是条件语句。〔一条件语句的基本格式是:if条件then语句组1else语句组2或if条件then语句组1else语句组2endif其中,条件是一个逻辑表达式,语句组是一组VB的语句。〔二条件执行语句的执行过程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是:当条件成立时,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组1,否则执行语句组2,条件语句的执行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在条件语句的基本格式中有时可以省略else和语句组2,这时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是当条件成立时,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组1,否则退出条件语句,执行下面的语句。〔三关系表达式在程序2-3中,程序的第三行是一个条件语句,其中的条件A>=0表达式,一般称为关系表达式,关系表达式是用关系运算符连接起来的式子。关系运算符号有:运算符号=>>=<<=<>含义等于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不等于当关系表式成立时其值为真〔Ture,当表达式不成立时其值则为假〔False;关系表达式的值既不是数值型量,也不是字符型量,而是一种新的数量类型——逻辑型。逻辑型只有两个可能的值:假〔False和真〔Ture。关系表达式的值定义如下:〔1对数值型的数据比较,是按照数值的大小来进行比较。如13>6的值为真。〔2对其它类型数据的比较,则按照其序号进行比较。如"D">"B"其值为假。2<X<〔四逻辑表达式在实际问题中,对于一些复杂的条件,还需要几个关系表达式组合起来才能表示。例如,条件2<X<9就需要用2<X和X<9这两个表达式来表示.将多个关系表达式用逻辑运算符连接起来的式子称为逻辑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的运算值为逻辑型。逻辑运算符有:Not〔非取操作数相反的值。即当操作数为假时,结果为真;当操作数为真时,结果为假。And〔与当两个操作数都为真时,结果才为真。Or〔或当两个操作数都为假时,结果才为假。〔五逻辑运算的顺序<1>当条件中只有逻辑运算符时,运算的顺序为Not、And、Or<2>当条件中既有算术运算符,又有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时,运算顺序是: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例如:a+b>c+danda>=5ornotc>0ord<0当a=5,b=7,c=2,d=1时,运算结果是真。三、练习四、练习问题1:某商场为了对苹果进行促销,规定购买2千克以上可以在原价每千克1.5的基础上打8折。请设计一个程序计算购买x千克苹果的应付款。〔1分析问题设买苹果的重量为x千克,应付款为y元,如果x>=2,则y=1.5*x*0.8,否则y=1.5*x。〔2设计算法①输入x的值②如果x>=2,则y=1.5*x*0.8③否则y=1.5*x④输出y的值〔3编写程序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xassinglex=Inputbox<"请输入购买苹果的重量">ifx>=2theny=1.5*x*0.8elsey=1.5*xendifPrint"应付款";y;"元"〔4调式程序五、多重选择语句问题2:输入一个成绩,如果90分以上,则输出"优秀";80-89,则输出"良好";70-79,则输出"中等";60-69,则输出"及格";60分以下则输出"不及格",请编写程序。如果这道题使用if语句来编写程序的话,程序如下:程序2-4Privatesubcommand_click<>
X=inputbox<"请输入一个分数">IfX>=90thenprint"优秀"IfX>=80andX<89thenprint"良好"IfX>=70andX<79thenprint"中等"IfX>=60andX<69thenprint"及格"IfX<60thenprint"不及格"Endsub在程序2-4中,使用了5个if语句来处理5种情况。这样的程序在可读性和效率方面都是比较差的,如果再多一些情况,它的缺陷就会暴露得更加明显,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一多重选择语句格式在VB语言中,设置了一个处理多种情况的语句,称为多重选择语句,它的基本格式为:selectcase表达式case表达式列表1语句组1case表达式列表2……caseelse语句组N+1endselect其中〔1表达式和表达式列表可以是数值型或字符型,表达式列表还可以是多个用逗号分开的表达式。〔2表达式列表与表达式的类型必须相同。〔3表达式列表又称值域,它有如下三种形式:①表达式1,表达式2,……②表达式1to表达式2③Is关系表达式〔二多重选择语句的执行过程多重选择语句的执行过程是:当表达式的值为表达式列表1时,执行语句组1;当表达式的值为表达式列表2时,执行语句组2;
……当表达式的值为表达式列表N时,执行语句组N;当表达式的值不是上述值时,执行语句组N+1;有了多重选择语句,对于多种情况的选择问题,就可以利用它来解决。运用多重选择语句编写问题2的程序如下:Privatesubcommand_click<>
X=inputbox<"请输入学生成绩">
SelectcaseX
CaseIs>=90Print"优秀"
Case80to89Print"良好"
Case70to79Print"中等"
Case60to69Print"及格"
CaseelsePrint"不及格"EndselectEndsub〔三练习问题3:我们把字符作如下的分类:大写字母:A…Z;小写字母:a…z;数字:0…9;其它字符。编写程序,根据上述分类的方法,输入一个字符,报告该字符所属的类型。六、小结与顺序结构相比较,选择结构就是程序的执行不再完全按照语句的顺序执行,而是根据某种条件是否成立来决定程序执行的走向,它进一步体现了计算机的智能特点。在VB语言中,选择结构通过if语句和selectcase语句这两个条件语句来实现,运用条件语句的关键是条件的表示,如果能够正确地表达条件,就可以简化程序,在多重选择的情况下,使用selectcase语句,可以使程序更直观,更准确地描述出分支的走向。五、课外拓展问题4:编一个程序,输入三个数,输出其中的最大数。问题5:自已上网查资料,搜集有关气象风级表的资料,比如说0级是属于无风,12级是属于飓风等,试编写程序,输入一个风级,输出相应的概况,名称,速度等。程序的循环结构<for循环结构>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循环结构编程的一般步骤及特点。〔1掌握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2掌握VB语言的循环嵌套的规则。培养和提升学生:〔1学会使用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来实现循环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2初步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2、
方法与过程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经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2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的乐趣。
二、
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来实现循环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三、
教学环境1、
教材处理教材选自《XX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二〔4节,原教材的编排是以问题为线索,层层深入,通过亲身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实践来加深本节知识的理解。以VB编程的基本步骤为线索,通过对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的理解,通过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它既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又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有规可依,使学生在程序设计中得到适度的创新体验。2、
预备知识学生已掌握了程序设计基础的顺序及选择结构。3、
硬件要求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成,最好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为拓展学习,学生机应允许上互联网。4、
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5、
所需课时2课时〔90分钟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意导入
从袁隆平的超级水稻研究的故事入手,又到"输出100以内的所有偶数的算术平方根"的的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拉开了本节教学的序幕。学生边阅读边倾听。提问:有同学试图用以下方法解决:Private
Sub
Command_Click<>Print
Sqr〔2Print
Sqr〔4Print
Sqr〔6……Print
Sqr〔100End
Sub由此老师引入今天的循环问题:即问题中包含有重复执行的处理。新课讲解1.通过组织学生探究"输出100以内的所有偶数的算术平方根"的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Private
Sub
Command_Click<>ForI=2To100
Step
2
Sqr<I>Next
IEnd
Sub让学生感到用VB提供的循环结构语句,能很简便地解决循环问题2.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输出100以内的所有偶数的算术平方根"问题的程序,归纳总结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以及书写的注意事项,归纳总结VB语言的for循环特点。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值
语句组Next循环变量3.老师提出上机实践问题:分别求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要求学生展开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
4、要求学生课堂练习:指出所列程序中的错误,加强知识学习和把握。5、上机练习:〔1P53实践2〔2求1×3×5×……×19的值。6、由问题"已知m个学生进行n个科目的考试,请计算每个同学的平均分。"引出循环嵌套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学会嵌套的技巧与方法:•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DimmAsInteger,nAsInteger,iAsInteger•
DimfenAsSingle,sumAsSingle,averageAsSingle•
m=InputBox<"请输入学生人数:">•
n=InputBox<"考试科目数:">•
Fori=1Tom•
sum=0•
Forj=1Ton•
fen=Val<InputBox<"请输入第"+Str$<i>+"个同学第"+Str$<j>+"科">>•
sum=sum+fen•
Nextj•
average=sum/n•
Print"第";i;"同学平均分:";average•
Nexti•
EndSub通过对以上程序的分析和程序执行过程,使学生能真领会和把握这一编程技巧。1.学生对问题展开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分析、归纳,完成实践任务。
3.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分别求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展开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分析、归纳,完成实践任务。5、要求学生完成上机练习,老师巡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6、要求学生上机练习P56的实践〔1、〔2,老师巡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拓展由图形的输出问题加深学生对循环嵌套的问题的把握,帮助学生分析学会嵌套的技巧与方法:要求学生求的图形。老师巡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小结
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以及for循环嵌套。练习
教师在布置课本的练习:P59〔1、〔2,指导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程求解问题。
五、课外拓展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团建活动方案
- 2025年教学副校长工作方案
- 保险销售方案2025年个人范例
- 安徽省巢湖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验收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贵州理工学院《中外书籍形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西班牙语语音训练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名校全国初三大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北京海淀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理试题(实验班)含答案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化工文献检索与阅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国际文化中心详细勘察报告正文-171229end
-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见》解读
- 全国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大纲重点整理
- 机耕道监理实施细则完整
- 《尚艺发型标准剪裁》PPT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
- 年产万吨碳酸饮料厂的工艺设计
- 浙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件第七章参数估计概率论课件教学教材
- 绿化工程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 金属探测标准操作规程
- T∕CISA 065-2020 高炉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