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1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2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3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学习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3.会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解决相关问题.重点: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有意义的条件.难点:利用二次根式的有意义的条件及其非负性解题.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什么叫作平方根?2.什么叫作算术平方根?什么数有算术平方根?二、新知预习1.用带根号的式子填空:(1)如图=1\*GB3①的海报为正方形,若面积为2m2,则边长为m;若面积为Sm2,则边长为______m.图图图如图=2\*GB3②的海报为长方形,若长是宽的2倍,面积为6m2,则它的宽为_____m.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单位:s)与开始落下的高度h(单位:m)满足关系h=5t2,如果用含有h的式子表示t,那么t为_____.2.自主归纳:(1)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形如的式子叫作二次根式.“____”称为二次根号.(2)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________数,二次根式的值为_________数.三、自学自测1.下列各式中是二次根式的是()A.B.C.D.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二次根式的意义及有意义的条件问题1分别表示什么意义?问题2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要点归纳:一般地,我们把形如的式子叫作二次根式.“”称为_______.典例精析例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方法总结:判断二次根式是,抓住二次根式两个必备特征:①外貌特征:含有“”;②内在特征:被开方数a≥0.例2(教材P2例1变式题)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方法总结: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即需满足被开方数≥0,列不等式求解即可.若二次根式为分母或二次根式为分式的分母时,应同时考虑分母不为零.【变式题】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方法总结:被开方数是多项式时,需要对组成多项式的项进行恰当分组凑成含完全平方的形式,再进行分析讨论.针对训练下列各式:一定是二次根式的个数有()A.3个B.4个C.5个D.6个(1)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2)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探究点2: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问题1: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呢?问题2: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它本身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要点归纳:二次根式的实质是表示一个非负数(或式)的算术平方根.对于任意一个二次根式,我们知道:(1)a为被开方数,为保证其有意义,可知a____0;(2)表示一个数或式的算术平方根,可知_____0.典例精析例3若,求a-b+c的值.方法总结:多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可得每个非负数均为零.初中阶段学过的非负数主要有绝对值、偶次幂及二次根式.例4已知y=,求3x+2y的算术平方根.【变式题】已知a,b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且a,b满足,求此三角形的周长.方法总结:若,则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可得a=0.针对训练已知|3x-y-1|和互为相反数,求x+4y的平方根.二、课堂小结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形如的式子叫作___________.“”称为二次根号,根指数为_____,可省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式)为_________,即有意义a≥0.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双重非负性:当堂检测当堂检测下列式子中,不属于二次根式的是()式子有意义的条件是()x>2B.x≥2C.x<2D.x≤23.当x=____时,二次根式取最小值,其最小值为______.4.当a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1)若二次根式有意义,求m的取值范围.无论x取任何实数,代数式都有意义,求m的取值范围.6.若x,y是实数,且y<,求的值.拓展提升7.先阅读,后回答问题:当x为何值时,有意义?解:由题意得x(x-1)≥0,由乘法法则得解得x≥1或x≤0.即当x≥1或x≤0时,有意义.体会解题思想后,试着解答:当x为何值时,有意义?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1二次根式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性质学习目标:1.经历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发现过程,体验归纳、猜想的思想方法;2.会运用二次根式的两个性质进行化简计算.重点:掌握二次根式的两个性质:.难点:会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解题.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二次根式的概念是什么?我们上节课学了它的哪些性质?2.使式子有意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的性质活动1如图是一块具有民族风的正方形方巾,面积为a,求它的边长,并用所求得的边长表示出面积,你发现了什么?活动2为了验证活动1的结论是否具有广泛性,下面根据算术平方根及平方的意义填空,你又发现了什么?0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0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两者有什么关系?要点归纳:一般地,(a____0),即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_________.典例精析例1(教材P3例2变式题)计算:例2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方法总结:本题逆用了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时,原来在有理数范围内分解因式的方法和公式仍然适用.针对训练计算:探究点2:的性质议一议:下面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你有什么发现?1.计算:;;;.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2.计算:;;;.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3.计算:;当.要点归纳:将上面得到的结论综合起来,得到二次根式的又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即任意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绝对值.典例精析例3(教材P4例3变式题)化简:方法总结:利用化简求值时,先应确定a的正负,再化简.例4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请你化简:【变式题】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方法总结:利用数轴和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关键是要要根据a,b的大小讨论绝对值内式子的符号.例5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三边长均为正数,a+b三边长均为正数,a+b>c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c-a>0,c-b-a<0针对训练计算:2.请同学们快速分辨下列各题的对错:探究点3:代数式的定义用基本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_______或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代数式.典例精析例6(1)一条河的水流速度是2.5km/h,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vkm/h,用代数式表示船在这条河中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时的速度;(2)如图,小语要制作一个长与宽之比为5:3的长方形贺卡,若面积为S,用代数式表示出它的长.方法总结:列代数式的要点:①要抓住关键词语,明确它们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和、差、积、商及大、小、多、少、倍、分、倒数、相反数等;②理清语句层次明确运算顺序;③牢记一些概念和公式.针对训练1.在下列各式中,不是代数式的是()A.7B.3>2C.D.如图是一圆形挂钟,正面面积为S,用代数式表示出钟的半径为__________.二、课堂小结二次根式的性质内容性质1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它_______.即性质2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的______.即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化简得()A.±4B.±2C.4D.-42.当1<x<3时,的值为()A.3B.-3C.1D.-13.下列式子是代数式的有()①a2+b2;②;③13;④x=2;⑤3×(4-5);⑥x-1≤0;⑦10x+5y=15;⑧A.3个B.4个C.5个D.6个4.化简:(1)=_______;(2)=_______;(3);(4).5.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的结果是_________.6.利用a=(a≥0),把下列非负数分别写成一个非负数的平方的形式:(1)9;(2)5;(3)2.5;(4)0.25;(5);(6)0.能力提升7.(1)已知a为实数,求代数式的值.(2)已知a为实数,求代数式的值.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乘法学习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2.会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简单运算.重点:理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难点:会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解题.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二次根式的概念是什么?我们上节课学了它的哪些性质?2.使式子有意义的条件是_________.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二次根式的乘法算一算计算下列各式,并观察三组式子的结果: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字母表示你所发现的规律吗?猜测,你能证明这个猜测吗?要点归纳:一般地,二次根式相乘,_________不变,________相乘.语言表述: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各个被开方数积的算术平方根.典例精析例1(教材P6例1变式题)计算:方法总结:二次根式乘法法则同样适合三个及三个以上的二次根式相乘,即例2计算:方法总结:当二次根式根号外的因数不为1时,可类比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计算,即例3比较大小(一题多解):方法总结:比较两个二次根式大小的方法:可转化为比较两个被开方数的大小,即将根号外的正数平方后移到根号内,计算出被开方数后,再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被开方数大的,其算术平方根也大.也可以采用平方法.针对训练1.计算的结果是()A.B.4C.D.22.下面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B.C.D.3.计算:_________.探究点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一般的,反过来可写为要点归纳: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各个被开方数积的算术平方根.典例精析例4(教材P7例2变式题)化简:(1);(2).方法总结:当二次根式内的因数或因式可以化成含平方差或完全平方的积的形式,此时运用乘法公式可以简化运算.针对训练1.计算:2.下面是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世界名画,若长为,宽为,求出它的面积.二、课堂小结二次根式的乘法内容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各个被开方数积的算术平方根.即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即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拓展多个二次根式相乘时此法则也适用,即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若,则()x≥6B.x≥0C.0≤x≤6D.x为一切实数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B.C.D.3.计算:4.比较下列两组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或“=”):计算:6.设长方形的面积为S,相邻两边分别为a,b.(1)已知,,求S;(2)已知,,求S.能力提升7.已知试着用a,b表示.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除法学习目标:1.了解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会运用除法法则及商的算术平方根进行简单运算;能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重点:理解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能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难点:会运用除法法则及商的算术平方根进行简单运算.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二次根式有哪些性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什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二次根式的除法算一算计算下列各式,并观察三组式子的结果: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字母表示你所发现的规律吗?猜测.要点归纳:(1)算术平方根的商等于被开方数商的算术平方根.(2)当二次根式根号外的因数(式)不为1时,可类比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易得典例精析例1(教材P8例4变式题)化简:方法总结:类似(2)中被开方数中含有带分数,应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运用二次根式除法法则进行运算.探究点2: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要点归纳:把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反过来,就得到二次根式的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语言表述: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商.例2(教材P8例5变式题)计算:针对训练1.能使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x≠2B..x≥0C..x>2D..x≥22.化简:探究点3:最简二次根式思考前面我们学习了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你会去掉这样的式子分母的根号吗?要点归纳:(1)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使分母变成有理数的这个过程就叫做分母有理化.(2)我们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例3在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对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进行化简.探究点4:二次根式除法的应用例4(教材P9例7变式题)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据报道:一个30g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以使人当场死亡.据研究从高空抛物时间t和高度h近似的满足公式.从100米高空抛物到落地所需时间t2是从50米高空抛物到落地所需时间t1的多少倍?二、课堂小结二次根式的除法内容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各个被开方数积的算术平方根.即.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商.即.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化简的结果是()A.9B.3C.D.2.下列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3.若使等式成立,则实数k取值范围是()A.k≥1B.k≥2C.1<k≤2D.1≤k≤24.化下列各式的计算中,结果为的是()A.B.C.D.5.化简:6.在物理学中有公式W=I2Rt,其中W表示电功(单位:焦耳),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R表示电阻(单位:欧姆),t表示时间(单位:秒),如果已知W、R、t,求I,则有.若W=2400焦耳,R=100欧姆,t=15秒.试求电流I.能力提升7.自习课上,张玉看见同桌刘敏在练习本上写的题目是“求二次根式中实数a的取值范围”,她告诉刘敏说:你把题目抄错了,不是“”,而是“”刘敏说:哎呀,真抄错了,好在不影响结果,反正a和a-3都在根号内.试问:刘敏说得对吗?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加减学习目标:1.了解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2.会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重点:了解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难点:会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满足什么条件的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2.化简下列两组二次根式,每组化简后有什么共同特点?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中可以合并的二次根式类比探究在七年级我们就已经学过单项式加单项式的法则.观察下图并思考:(1)由左图,易得2a+3a=;(2)当a=时,分别代入左、右得;(3)当a=时,分别代入左、右得;......(4)根据右图,你能否直接得出当a=,b=时,2a+3b的值?结果能进行化简吗?.要点归纳:(1)判断几个二次根式是否可以合并(加减运算),一定都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判断.(2)合并的方法与合并同类项类似,把根号外的因数(式)相加,根指数和被开方数(式)不变.如:典例精析例1若最简根式与可以合并,求的值.方法总结:确定可以合并的二次根式中字母取值的方法:利用被开方数相同,指数都为2列关于待定字母的方程求解即可.【变式题】如果最简二次根式与可以合并,那么要使式子有意义,求x的取值范围.针对训练1.下列各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B.C.D.2.与最简二次根式能合并,则m=_____.3.下列二次根式,不能与合并的是________(填序号).探究点2:二次根式的加减及其应用思考现有一块长7.5dm、宽5dm的木板,能否采用如图的方式,在这块木板上截出两个分别是8dm2和18dm2的正方形木板?问题1怎样列式求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和?问题2所列算式能直接进行加减运算吗?如果不能,把式中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再试一试(说出每步运算的依据).要点归纳: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一般地,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加减法的运算步骤:(1)化——将非最简二次根式的二次根式化简;(2)找——找出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并——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合并.典例精析例2(教材P13例2变式题)计算:例3已知a,b,c满足.(1)求a,b,c的值;(2)以a,b,c为三边长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求出其周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分析:(1)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几个非负数必须为零;(2)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判断.【变式题】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求其周长.二次根式的加减与等腰三角形的综合运用,关键是要分类讨论及会比较两个二次根式的大小.针对训练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2.已知一个矩形的长为,宽为,则其周长为________.二、课堂小结二次根式的加减内容法则一般地,二次根式的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注意(1)与实数的运算顺序一样;(2)实数的运算律仍然适用;(3)结果要化成最简形式.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二次根式:中,与能进行合并的是()A.B.C.D.2.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A.B.C.D.3.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4.计算:5.计算:6.下图是某土楼的平面剖面图,它是由两个相同圆心的圆构成.已知大圆和小圆的面积分别为763.02m2和150.72m2,求圆环的宽度d(π取3.14).能力提升7.已知a,b都是有理数,现定义新运算:a*b=,求(2*3)-(27*32)的值.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2.会运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有关的运算.重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难点:运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有关的运算.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是什么?2.怎样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3.填空:m(a+b+c)=;(m+n)(a+b)=;(ma+mb+mc)÷m=.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及应用算一算:若把字母a,b,c,m都用二次根式代替(每个同学任选一组),然后对比归纳,你们发现了什么?要点归纳: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与整式运算一样,体现在:运算律、运算顺序、乘法法则仍然适用.典例精析例1(教材P14例3变式题)计算:方法总结:有绝对值符号的,同括号一样,先去绝对值,注意去掉绝对值后,得到的数应该为正数.例2甲、乙两个城市间计划修建一条城际铁路,其中有一段路基的横断面设计为上底宽,下底宽,高的梯形,这段路基长500m,那么这段路基的土石方(即路基的体积,其中路基的体积=路基横断面面积×路基的长度)为多少立方米呢?针对训练计算:探究点2:利用乘法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问题1整式乘法运算中的乘法公式有哪些?问题2整式的乘法公式对于二次根式的运算也适用吗?典例精析例3(教材P14例4变式题)计算:方法总结: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时,一般先将二次根式转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根据题目的特点确定合适的运算方法,同时要灵活运用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等来简化运算.【变式题】计算:针对训练计算:探究点3:求代数式的值例4已知试求x2+2xy+y2的值.【变式题】已知,求x3y+xy3.方法总结: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值的方法:求关于x,y的对称式(即交换任意两个字母的位置后,代数式不变)的值,一般先求x+y,xy,x-y,等的值,然后将所求代数式适当变形成知含x+y,xy,x-y,等式子,再代入求值.例5计算:方法总结:分母形如的式子,分子、分母同乘以的式子,构成平方差公式,可以使分母不含根号.【变式题】已知,求.二、课堂小结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内容运算顺序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与整式运算一样,体现在:运算律、运算顺序、乘法法则仍然适用.(注意乘法公式的运用)化简求值先将代数式化简,再代入求值,结果要是最简形式.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2.计算3.设则ab(填“>”“<”或“=”).4.计算:在一个边长为cm的正方形内部,挖去一个边长为cm的正方形,求剩余部分的面积.6.(1)已知,求的值;(2)已知,求的值.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在进行类似于二次根式的运算时,通常有如下两种方法将其进一步化简:方法一:方法二:(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化简:(2)化简: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第1课时勾股定理学习目标:1.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了解关于勾股定理的一些文化历史背景,会用面积法来证明勾股定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用面积法来证明勾股定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难点: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单位1,你能数出图中的正方形A、B的面积吗?你又能想到什么方法算出正方形C的面积呢?方法1:补形法(把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补成各边都在网格线上的正方形):方法1:补形法(把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补成各边都在网格线上的正方形):左图:S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图:S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2:分割法(把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分割成易求出面积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方法2:分割法(把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分割成易求出面积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左图:S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图:S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勾股定理的认识及验证想一想1.2500年前,毕达哥拉斯去老朋友家做客,看到他朋友家用等腰三角形砖铺成的地面,联想到了正方形A,B和C面积之间的关系,你能想到是什么关系吗?2.右图中正方形A、B、C所围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3.在网格中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以它的三边为边长的三个正方形A、B、C是否也有类似的面积关系?(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单位1)4.正方形A、B、C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怎样的特殊关系?思考你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什么规律?你能结合字母表示出来吗?猜测: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________.活动2接下来让我们跟着以前的数学家们用拼图法来证明活动1的猜想.证法利用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的“赵爽弦图”证明:∵S证明:∵S大正方形=________,S小正方形=________,S大正方形=___·S三角形+S小正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归纳: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公式变形:探究点2: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典例精析例1如图,在Rt△ABC中,∠C=90°.若a=b=5,求c;若a=1,c=2,求b.变式题1在Rt△ABC中,∠C=90°.若a:b=1:2,c=5,求a;若b=15,∠A=30°,求a,c.方法总结: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关系和第三边的长求未知两边时,要运用方程思想设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变式题2在Rt△ABC中,AB=4,AC=3,求BC的长.方法总结:当直角三角形中所给的两条边没有指明是斜边或直角边时,其中一较长边可能是直角边,也可能是斜边,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进行分类讨论,否则容易丢解.例2已知∠ACB=90°,CD⊥AB,AC=3,BC=4.求CD的长.方法总结: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可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积,它常与勾股定理联合使用.针对训练求下列图中未知数x、y的值:二、课堂小结内容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注意1.在直角三角形中2.看清哪个角是直角3.已知两边没有指明是直角边还是斜边时一定要分类讨论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则a2+b2=c2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C.在Rt△ABC中,∠C=90°,所以a2+b2=c2D.在Rt△ABC中,∠B=90°,所以a2+b2=c2右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3.在△ABC中,∠C=90°.(1)若a=15,b=8,则c=_______.(2)若c=13,b=12,则a=_______.4.若直角三角形中,有两边长是5和7,则第三边长的平方为_________.5.求斜边长17cm、一条直角边长15cm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6.如图,在△ABC中,AD⊥BC,∠B=45°,∠C=30°,AD=1,求△ABC的周长.能力提升:7.如图,以Rt△ABC的三边长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3,求△ABE及阴影部分的面积.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第2课时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会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这一几何模型,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已知边与未知边长度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求出未知边长.重点: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这一几何模型,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已知边与未知边长度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求出未知边长.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你能补全以下勾股定理的内容吗?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____________.勾股定理公式的变形: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在Rt△ABC中,∠C=90°.(1)若a=3,b=4,则c=_________;(2)若a=5,c=13,则b=_________.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勾股定理的简单实际应用典例精析例1在一次台风的袭击中,小明家房前的一棵大树在离地面6米处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树根底部8米处.你能告诉小明这棵树折断之前有多高吗?方法总结: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读懂题意,分析已知、未知间的关系;(2)构造直角三角形;(3)利用勾股定理等列方程;(4)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训练湖的两端有A、B两点,从与BA方向成直角的BC方向上的点C测得CA=130米,CB=120米,则AB为()A.50米B.120米C.100米D.130米2.如图,学校教学楼前有一块长方形长为4米,宽为3米的草坪,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草坪内走出了一条“径路”,却踩伤了花草.(1)求这条“径路”的长;(2)他们仅仅少走了几步(假设2步为1米)?探究点2:利用勾股定理求两点距离及验证“HL”思考: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曾经通过画图得到结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学习了勾股定理后,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证明:如图,在Rt△ABC和Rt△A’B’C’中,∠C=∠C’=90°,AB=A’B’,AC=A’C’.求证:△ABC≌△A’B’C’.证明:在Rt△ABC和Rt△A’B’C’中,∠C=∠C’=90°,根据勾股定理得BC=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_.∵AB=A’B’,AC=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精析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3,5),B(1,2)求A,B两点间的距离.方法总结: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一般地,设平面上任意两点探究点3: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距离想一想:1.在一个圆柱石凳上,若小明在吃东西时留下一点食物在B处,恰好一只在A处的蚂蚁捕捉到这一信息,于是它想从A处爬向B处,蚂蚁怎么走最近(在以下四条路线中选择一条)?2.若已知圆柱体高为12cm,底面半径为3cm,π取3,请求出最短路线的长度.要点归纳:立体图形中求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一般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连接两点,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定最短路线.典例精析例3有一个圆柱形油罐,要以A点环绕油罐建梯子,正好建在A点的正上方点B处,问梯子最短需多少米(已知油罐的底面半径是2m,高AB是5m,π取3)?变式题小明拿出牛奶盒,把小蚂蚁放在了点A处,并在点B处放上了点儿火腿肠粒,你能帮小蚂蚁找到完成任务的最短路程么?例4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的A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的西8km北7km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方法总结:求直线同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的最短路径的方法:先找到其中一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另一点的线段就是最短路径长,以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的线段为斜边,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再运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径.针对训练1.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体硬纸盒,现在A处有一只蚂蚁,想沿着正方体的外表面到达B处吃食物,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二、课堂小结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解决“HL”判定方法证全等的正确性问题用勾股定理解决点的距离及路径最短问题用勾股定理解决点的距离及路径最短问题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从电杆上离地面5m的C处向地面拉一条长为7m的钢缆,则地面钢缆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是()A.24mB.12mC.mD.cm第1题图第2题图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一支铅笔放在圆柱体笔筒中,笔筒的内部底面直径是9cm,内壁高12cm,则这只铅笔的长度可能是()A.9cmB.12cmC.15cmD.18cm3.已知点(2,5),(-4,-3),则这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4.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米,另一棵2米,两棵对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多少?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等于55cm,10cm和6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这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最短线路是多少?能力提升6.为筹备迎接新生晚会,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圆筒形灯罩,底色漆成白色,然后缠绕红色油纸,如图.已知圆筒的高为108cm,其横截面周长为36cm,如果在表面均匀缠绕油纸4圈,应裁剪多长的油纸?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第3课时利用勾股定理作图或计算学习目标:1.会运用勾股定理确定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及解决网格问题;2.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并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应的折叠问题.重点:会运用勾股定理确定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及解决网格问题.难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并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应的折叠问题.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能在数轴上分别画出表示3,-2.5的点吗?2.求下列三角形的各边长.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勾股定理与数轴想一想1.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的点吗?呢?(提示: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作出边长为无理数的边,就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该无理数的点.)2.长为的线段能是这样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吗,即是直角边的长都为正整数?3.以下是在数轴上表示出的点的作图过程,请你把它补充完整.(1)在数轴上找到点A,使OA=______;(2)作直线l____OA,在l上取一点B,使AB=_____;(3)以原点O为圆心,以______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交于C点,则点C即为表示______的点.要点归纳:利用勾股定理表示无理数的方法:(1)利用勾股定理把一个无理数表示成直角边是两个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2)以原点为圆心,以无理数斜边长为半径画弧与数轴存在交点,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是负无理数,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是正无理数.类似地,利用勾股定理可以作出长为线段,形成如图所示的数学海螺.典例精析例1如图,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求a的值.易错点拨:求点表示的数时注意画弧的起点不从原点起,因而所表示的数不是斜边长.针对训练1.如图,点A表示的实数是()第1题图第2题图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矩形ABCD中,AB=3,AD=1,AB在数轴上,若以点A为圆心,对角线A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表示的数为()3.你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吗?探究点2:勾股定理与网格综合求线段长典例精析例2在如图所示的6×8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写出格点△ABC各顶点的坐标,并求出此三角形的周长.方法总结:勾股定理与网格的综合求线段长时,通常是把线段放在与网格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其长度.例3如图,在2×2的方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点A、B、C都在格点上,求AB边上的高.方法总结:此类网格中求格点三角形的高的题,常用方法是利用网格求面积,再用面积法求高.针对训练1.如图是由4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构成的田字格,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在这个田字格中最多可以作出多少条长度为的线段?如图,在5×5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画出一个三角形的长分别为.探究点3:勾股定理与图形的计算典例精析例4如图,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F点处,若AB=8cm,BC=10cm,求EC的长.方法总结:折叠问题中结合勾股定理求线段长的方法:(1)设一条未知线段的长为x(一般设所求线段的长为x);(2)用已知线数或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其他线段长;(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应用勾股定理列出一个关于x的方程;(4)解这个方程,从而求出所求线段长.变式题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的B′处,点A的对应点为A′,且B′C=3,求AM的长.针对训练1.如图,四边形ABCD中∠A=60°,∠B=∠D=90°,AB=2,CD=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二、课堂小结在数轴上表示出无理数的点在数轴上表示出无理数的点通常与网格求线段长或面积结合起来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网格中的问题利用勾股定理作图或计算通常与网格求线段长或面积结合起来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网格中的问题利用勾股定理作图或计算通常用到方程思想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及其他图形的计算通常用到方程思想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及其他图形的计算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的长度为()A.5B.6C.7D.25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2.小明学了利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作一个无理数后,于是在数轴上的2个单位长度的位置找一个点D,然后点D做一条垂直于数轴的线段CD,CD为3个单位长度,以原点为圆心,以到点C的距离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一点,则该点位置大致在数轴上()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3.如图,网格中的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AB边上的高为_______.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8cm,∠A=60°,∠ADC=150°,已知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2cm,求△BCD的面积.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点D′处,求重叠部分△AFC的面积.能力提升6.问题背景: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辉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求△ABC的面积;若△ABC三边的长分别为(a>0),请利用图②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画出相应的△ABC,并求出它的面积.图①图②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1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习目标:1.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概念并理解互逆命题、定理的概念、关系及勾股数;2.能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重点: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概念并理解互逆命题、定理的概念、关系及勾股数.难点:能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求以线段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c的长:①a=3,b=4;②a=2.5,b=6;③a=4,b=7.5.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量一量有以下三组数,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长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①5,12,13;②7,24,25;③8,15,17.算一算这三组数在数量关系上有什么相同点?思考据此你有什么猜想呢?猜测: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___________,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三角形.活动2为了验证活动1的猜测,下面我们根据全等进行证明.证一证已知:如图,△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证明:作Rt△A′B′C′,使∠C′=90°,A′C′=b,B′C′=a,则A′B′2=_______+________。∵a2+b2=c2,∴A′B′=_______.在△ABC和△A′B′C′中,A′C′=AC,B′C′=BC,∴△ABC____△A′B′C′(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C′_____90°,即△ABC是__________三角形.要点归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特别说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满足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判断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应的角为直角.典例精析例1(教材P32例1变式题)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c=3:4:5,是判断△ABC的形状.方法总结:已知三角形三边的比例关系判断三角形形状:先设出参数,表示出三条边的长,再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其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此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中有两个相同的数,那么该三角形还是等腰三角形.例2(1)若△ABC的三边a,b,c,且a+b=4,ab=1,c=,试说明△ABC是直角三角形.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2+b2+c2+50=6a+8b+10c.试判断△ABC的形状.例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F是CD的中点,E为BC上一点,且CE=CB,试判断AF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针对训练1.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2,3,4B.3,4,6C.5,12,13D.4,6,7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是3,4,5,则该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A.4B.3C.2.5D.2.43.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a2+b2-c2)=0,则△AB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2:勾股数要点归纳:勾股数: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3,4,5;5,12,13;6,8,10;7,24,25;8,15,17;9,40,41;10,24,26等等.勾股数拓展性质:一组勾股数,都扩大相同倍数k(k为正整数),得到一组新数,这组数同样是勾股数.典例精析例4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A.6,8,10B.7,8,9C.0.3,0.4,0.5D.52,122,132方法总结:根据勾股数的定义,勾股数必须为正整数,先排除小数,再计算最长边的平方是否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即可.探究点3: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想一想1.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命题,分别为:命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命题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2.两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有何联系?要点归纳:原命题、逆命题与互逆命题: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互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我们称这两个定理互为逆定理.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为互逆定理.针对训练1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逆命题成立吗?(1)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二、课堂小结内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作用从三边数量关系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形三角形.注意最长边不一定是c,∠C也不一定是直角.勾股数一定是正整数.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A.3,4,7B.5,12,13C.1.5,2,2.5D.1,3,5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扩大同样的倍数,则得到的三角形()A.是直角三角形B.可能是锐角三角形C.可能是钝角三角形D.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3.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a,b,c.①若∠C-∠B=∠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②若c2=b2-a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③若(c+a)(c-a)=b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④若∠A:∠B:∠C=5: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以上命题中的假命题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4.已知a、b、c是△ABC三边的长,且满足关系式,则△ABC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5.(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cm,20cm,25cm,则该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______cm;(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逆定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已知△ABC,AB=n2-1,BC=2n,AC=n2+1(n为大于1的正整数).问△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若是,哪一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请说明理由.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8,BC=6,AC=10,AD=CD=,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2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学习目标: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的数学问题.重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的数学问题.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你能说出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内容吗?快速填一填:(1)已知△ABC中,BC=41,AC=40,AB=9,则此三角形为_______三角形,_________是最大角;(2)等腰△ABC中,AB=AC=10cm,BC=12cm,则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_cm.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典例精析例1如图,某港口P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分别位于点Q,R处,且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分析:题目已知“远航”号的航向、两艘船的一个半小时后的航程及距离,实质是要求出两艘船航向所成角,由此容易联想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方法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构建几何模型(从整体到局部);标注有用信息,明确已知和所求;应用数学知识求解.变式题如图,南北方向PQ以东为我国领海,以西为公海,晚上10时28分,我边防反偷渡巡逻101号艇在A处发现其正西方向的C处有一艘可疑船只正向我沿海靠近,便立即通知在PQ上B处巡逻的103号艇注意其动向,经检测,AC=10海里,BC=8海里,AB=6海里,若该船只的速度为12.8海里/时,则可疑船只最早何时进入我领海?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可得△ABC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PD,然后再利用勾股定理便可求CD.例2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的尺寸如图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针对训练1.A、B、C三地的两两距离如图所示,A地在B地的正东方向,C在B地的什么方向?2.如图,是一农民建房时挖地基的平面图,按标准应为长方形,他在挖完后测量了一下,发现AB=DC=8m,AD=BC=6m,AC=9m,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他检验一下挖的是否合格?探究点2: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综合应用典例精析例3如图,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析:连接AC,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先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ACD是直角三角形.方法总结:四边形问题对角线是常用的辅助线,它把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两个三角形的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时,它与勾股定理是“黄金搭挡”,经常配套使用.变式题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已知AD=3cm,AB=4cm,CD=12cm,BC=13cm,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变式题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DC,△ADC的面积为30cm2,DC=12cm,AB=3cm,BC=4cm,求△ABC的面积.针对训练1.如图,△ABC中,AB=AC,D是AC边上的一点,CD=1,BC=5,BD=2.(1)求证:△BCD是直角三角形;(2)求△ABC的面积.与勾股定理结合解决不规则图形等问题二、课堂小结与勾股定理结合解决不规则图形等问题应用应用航海问题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航海问题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认真审题,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来解决问题方法认真审题,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来解决问题方法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医院、公园和超市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超市在医院的南偏东25°的方向,且到医院的距离为300m,公园到医院的距离为400m.若公园到超市的距离为500m,则公园在医院的北偏东______的方向.2.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摆放方法正确的是()ABCD如图,某探险队的A组由驻地O点出发,以12km/h的速度前进,同时,B组也由驻地O出发,以9km/h的速度向另一个方向前进,2h后同时停下来,这时A,B两组相距30km.此时,A,B两组行进的方向成直角吗?请说明理由.如图,在△ABC中,AB=17,BC=16,BC边上的中线AD=15,试说明:AB=AC.在寻找某坠毁飞机的过程中,两艘搜救艇接到消息,在海面上有疑似漂浮目标A、B.于是,一艘搜救艇以16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O(如图)沿北偏东40°的方向向目标A的前进,同时,另一艘搜救艇也从港口O出发,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向着目标B出发,1.5小时后,他们同时分别到达目标A、B.此时,他们相距30海里,请问第二艘搜救艇的航行方向是北偏西多少度?如图,在△ABC中,AB:BC:CA=3:4:5且周长为36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沿CB边向点B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则过3秒时,求PQ的长.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特征学习目标: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两条性质;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经历“实验—猜想—验证—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两条性质.难点: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表示一个平行四边形?2.如图,DC∥GH∥AB,DA∥EF∥CB,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多少个?将它们表示出来.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特征量一量1.画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用尺子等工具度量它的四条边,并记录下数据,你能发现AB与DC,A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吗?2.再用量角器等工具度量它的四个角,并记录下数据,你能发现∠A与∠C,∠B与∠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证一证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求证:AD=BC,AB=CD,∠BAD=∠BCD,∠ABC=∠ADC.证明:如图,连接A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___BC,AB___CD,∴∠1___∠2,∠3___∠4.又∵AC是△ABC和△CDA的公共边,∴△ABC____△CDA,∴AD___BC,AB___CD,∠ABC___∠ADC.∵∠BAD=∠1+∠4,∠BCD=∠2+∠3,∴∠BAD___∠BCD.思考不添加辅助线,你能否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证明其对角相等?要点归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______;平行四边形的对角___________.典例精析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32°,求其余三个角的度数.连接AC,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等于20cm,AC=7cm,求△ABC的周长.变式题(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3,求各角的度数.(2)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8cm,AB:BC=3:4,求各边的长度.方法总结:已知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比例关系求其他边角时,常会用到方程思想,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列方程.例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并且AE=CF,求证:BE=DF.针对训练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1)若∠A=130°,则∠B=______,∠C=______,∠D=______.(2)若AB=3,BC=5,则它的周长=______.(3)若∠A+∠C=200°,则∠A=_____,∠B=______.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E平分∠DAB,AB=5cm,AD=9cm,则EC=_________.3.剪两张对边平行的纸条随意交叉叠放在一起,重合部分构成了一个四边形,转动其中一张纸条,线段AD和BC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探究点2:平行线间的距离想一想:如图,若m//n,作AB//CD//EF,分别交m于A、C、E,交n于B、D、F.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知四边形ABCD,CDEF均为__________________.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B______CD_______EF.填一填: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是E,F.求证:DE=BF.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_____∠C,AD______CB.又∠AED=∠CFB=90°,∴△ADE____△CBF(_____),∴AE_____CF.要点归纳: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任何平行线段都__________.2.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_________.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__________.典例精析例3如图,AB∥CD,BC⊥AB,若AB=4cm,S△ABC=12cm2,求△ABD中AB边上的高.二、课堂小结平行四边形内容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性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邻角互补其它结论1.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2.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也相等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填“√”,错的填“×”):(1)四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都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个内角的和等于180°()(4)如果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长分别是2cm和3cm,那么周长是10cm()(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果∠A=42°,那么∠B=48°()(6)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果∠A=35°,那么∠C=145°()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若∠A=135°,则∠MCD的度数是()A.45°B.55°C.65°D.75°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3.如图,D、E、F分别在△ABC的边AB、BC、AC上,且DE∥AC,DF∥BC,EF∥AB,则图中有_____个平行四边形.4.如图,直线AE//BD,点C在BD上,若AE=5,BD=8,△ABD的面积为16,则△ACE的面积为____________.5.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E平分∠ADC,BF平分∠ABC.求证:AE=CF.6.有一块形状如图所示的玻璃,不小心把EDF部分打碎了,现在只测得AE=60cm,BC=80cm,∠B=60°且AE∥BC、AB∥CF,你能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DE的长度和∠D的度数吗?7.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点M,E,F分别是AB,AD,AC上的点,四边形BEFM是平行四边形.求证:AF=BM.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2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特征学习目标:1.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2.经历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猜想与证明的过程,渗透转化思想,体会图形性质探究的一般思路.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难点:经历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猜想与证明的过程,渗透转化思想,体会图形性质探究的一般思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边、角的特征吗?平行四边形对边互相___________;平行四边形对边__________;平行四边形对角__________.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猜一猜如图,在□ABCD中,连接AC,BD,并设它们相交于点O.OA与OC,OB与OD有什么关系?证一证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证:OA=OC,OB=OD.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___BC,AD___BC,∴∠1___∠2,∠3___∠4,∴△AOD___△COB(______),∴OA____OC,OB____OD.要点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_________.应用格式:∵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典例精析例1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60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的周长比△DOA的周长长5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方法总结:平行四边形被对角线分成四个小三角形,相邻两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差等于邻边边长之差.变式题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100cm,△AOB与△BOC的周长的和是122cm,且AC:DB=2:1,求AC和BD的长.例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O作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求证:OE=OF.变式题请判断下列图中,OE=OF还成立么?方法总结:过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