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锡良古代汉语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郭锡良古代汉语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郭锡良古代汉语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郭锡良古代汉语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郭锡良古代汉语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第1页第一章绪论第2页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1.含义:广义地说,就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汉族语言。

2.汉语发展分期

(1)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2)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3)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4)当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第3页

3.古代书面语分为两个系统

(1)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以后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语言。

(2)古白话:六朝以后以北方话口语为基础而形成近古书面语。

二、学习古代汉语目标对师范院校汉字系学生而言,学习目应该包含两个方面:

1.培养阅读古书能力。

2.培养对古代汉语初步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前一个目标与普通高校古代汉语课教学目标相同,后一个目标则反应了师范教育特殊要求。第4页

三、古代汉语教学内容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由文选、常识和惯用词三部分组成。

1.文选——古代汉语语言材料

2.常识——学习古代汉语要求掌握相关知识和理论

3.惯用词——学习古代汉语必须积累古代词义材料

四、为何要学习古代汉语

1.有利于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2.有利于提升了解与利用当代汉语能力。

3.有利于观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

4.有利于掌握与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能力。

第5页

五、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1.传统方法——死记硬背

2.科学方法——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感性认识指阅读文言作品(文选);理性认识指学习古汉语各种知识与理论(通论)。

(1)多读(古代作品)——学好古汉语基础

(2)多记(惯用词)——学好古汉语关键

(3)勤练(利用)——培养独立处理问题能力主要步骤

(4)勤查(工具书)——阅读古书主要基本功第6页第二章惯用工具书第7页

一、工具书特征及其功用

1.什么是工具书工具书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以特定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类快速提供某方面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特定类型图书。

2.工具书特征查考性概括性易检性

3.工具书功用(1)工具书是读书治学工具(2)工具书是传输思想和文化工具(3)工具书是教育工作者做好教学工作工具。第8页

二、工具书种类

1.字典、词典

字典—解释字形、音、义及其使用方法工具书。词典—解释词语概念、意义及其使用方法工具书。

2.类书、政书

类书—辑录古书中史实典故、诗赋文章、俪词骈语等,按类或韵编排方便寻检和征引工具书。如《艺文类聚》、《册府元龟》。政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工具书。如《政典》、《通典》。

第9页3.年鉴、手册

年鉴—汇辑一年内重大时事文件和统计资料并按年度出版连续性出版物。如《中国经济年鉴》、《中国教育年鉴》。手册—聚集某首先经常需要查考文件资料,以供读者随时翻检一个工具书。如《文学手册》、《旅游指南》。

4.目录、索引

书目—图书目录简称。如《艺文志》、《经籍志》。索引—是把一个或各种书刊里详细内容,或主题、书名、篇名、人名、地名等摘录下来,加以编排并注明出处方便查阅工具书。如《十三经索引》、《春秋经传引得》。

第10页

5.表谱、图录

表谱—包含年表、历表和其它历史表谱,是供查年月日、历史大事、人物生卒以及职官、地理之沿革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年表》、《历代名人年表》。图录—包含地图、历史图谱、文物和人物图录,是一个以图形揭示历史文物和事物形象工具书。如《郑和航海图》、《历代舆地图》。第11页

三、汉语字典汉字排列法

1.音序法——按读音次序排列汉字优点:检字速度快缺点:不知或读不准音则不能检字

2.部首法——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优点:不会读也能够检字缺点:检字速度较慢

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数字号码排列汉字(四角号码)

优点:检字速度快缺点:难于掌握第12页

四、几个惯用工具书

1.查检字音、字义

(1)《说文解字》

编排体例:按部首不一样分为540部,每部之内所属字大致上是以义为序,依义相聚。说解体例:先释义,后解形,再注音。以秦汉通行篆书为对象进行,间或举出古文和籀文,为后人认识和研究古代汉字提供了一定条件。缺点和局限:对一些字解释有历史唯心主义和封建思想;对一些字形解释不正确,失于穿凿。

第13页

(2)《尔雅》

我国古代最早一部词典。作者说法不一。全书共3卷,20篇。编排体例:按所释词内容分为19类讲解体例:对词采取同义归类、总括解释方法。局限:对总括性解释往往流于粗疏简略。

(3)《康熙字典》

编排体例:用214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将各部首分别归入以十二地支命名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普通引古书为证。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不足:错误较多。

(4)《汉语大字典》

字形:反应字形演变过程,列出有代表性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形体。字音:用汉语拼音注音,并收录中古反切,还标明上古韵部等。字义:释义详尽,并收有语言例证。

第14页2.查检词语、典故《辞源》、《辞海》3.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1)《助字辨略》(清刘淇著,17出版)体例: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内容: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含经传、诸子、史书、小说等。缺点:对虚词分类标准不统一,内部体例欠严密。(2)《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18出版)体例:按古声母排列,共分为试卷。内容:以经传虚词为主,以子书与其它书材料为辅,东汉后一概不录。缺点:收字太少。(3)《词诠》(杨树达著,1928年出版)体例:按注音字母次序排列。解释虚词是先标明词类,后释义,再列举例句。缺点:分类过于琐细。第15页第三章汉字结构第16页

一、“六书”概说

1.“六书”起源、称名、次第

“六书”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代记述“六书”细目标有三家,三家说法有异:

班固《汉书·艺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周礼解诂》: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清代以后,普通采取许慎称名、班固次第。

第17页

2.“六书”例析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特点第一、是独体字。第二、由象形符号组成,字形近于图画,所画即为字义所表示事物轮廓或含有特征部位;部分象形字中有饰画。

分类第一、独体象形。即经过描摹事物轮廓以表示该事物,如甲骨文日、月、鸟、鱼、鹿、羊等字。第二、合体象形。即借助于主体事物来帮助表义,不然就不知道所象何物。如眉、果、牟、瓜等字,用在目上,表示是眉;用在木上,表示是果,用在牛头上,表示牛角;用吊在藤蔓上,表示是瓜。第18页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特点

第一、是独体字。第二、有抽象指示性符号,用以指示字义。

分类第一、纯符号性,如:上、下、一、二、三、亖、五。第二、在象形字基础上加指事性符号表示意义所在。如:本、末、亦、刃、甘、寸等字,分别表示树根、树梢、腋窝、刀刃、香甜和寸口等意义。

第19页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特点

第一、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偏旁组合而成。偏旁都是形符,即都表义。第二、字义是组成偏旁意义会合,统计了一个新词。

分类第一、同体会意。即用相同形体结构新字,如:步、林、从、比等字。第二、异体会意。即用不一样形体结构新字,如:逐、莫、牧、取、休等字。

第20页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如杞、问、物、江、裏、风、年等。

特点第一、是合体字。第二、偏旁有表义形符,有表音声符。

结构

左形右声——江、梅、祈、维右形左声——放、期、都、颁上形下声——宇、芳、霖、箕下形上声——育、柴、照、怒外形内声——阁、衰、衔,圃内形外声——哀、辨、向、闽声占一角——旗、徒、寐、宝形占一角——疆、腾、荆、佞第21页

(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许慎定义过于简略,能够从各种角度去了解,故迄今对转注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依据许慎定义,转注字应有两个条件:第一、有同一部首。第二、字义相同或相近,能够相互注释。

(6)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后人认为,许慎关于假借定义已经表述清楚了,但“令”、“长”两个字例却不切合。第22页

3.“六书说”局限与对它新探索

局限

(1)“指事”、“转注”界说不清。

(2)“假借”、“会意”定义与例字相抵牾。

(3)缺乏语言与文字关系科学观念,就字论字,割裂字和词、汉字和汉语关系,没有认识汉字写词这一本质属性。

新探索

(1)唐兰——“三书”说

(2)孙常叙——写词说第23页

二、汉字形体演变

1.字形体态演变汉字形体演变,总来说可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古文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古文字是指甲骨文、金文、大篆(即简帛文字或战国文字)和小篆;狭义古文字不包含小篆在内。今文字,普通指隶书和楷书两个阶段。

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其内容大多是关于占卜,所以又叫甲骨卜辞。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文字,数量有四千来个,迄今已认识大约近二千个左右。甲骨文基本特点,一是象形意味很浓,写字就象是画画,但也已经线条化。二是笔画较纤细,且圆笔少而直笔多。三是异体较多,同一个字往往有几个乃至各种写法,但直接表现字义基本部分是不可少。第24页

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文字。因为秦汉以前人把铜叫做金,所以铸在青铜器上文字就叫做金文。古人又把铜称为吉金,所以金文又称为吉金文。因为商周时期青铜器以钟和鼎居多,所以金文又叫钟鼎文。商周时期钟鼎,是宗庙里祭奠用,古代称为彝器,故金文又称为彝器文字。青铜器上金文文辞习惯上称为铭文。西周时最长铭文是毛公鼎铭文,有四百九十七个字。金文也有四千来个。早期金文象形意味很浓,商代晚期开始线条化,西周以后则完全线条化。金文异体字很多。笔画多笔锋和捺笔,字体结构潇洒大方,雄浑有力,且有圆弧笔。第25页

简帛文字:简,指竹简;帛,指布帛,都是古代主要书写材料。简帛文字,就是指书写在竹简和布帛上文字。从春秋战国直至秦,普遍使用,也叫六国古文。简帛文字普通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通行文字。经过整理,已发掘简帛文字大约有一千九百多个。简帛文字书体很是不一,有些近似小篆,有些篆法近于奇古。第26页

小篆:小篆是相对于大篆而言,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丞相李斯提议对当初所谓六国文字进行整理和规范后文字。小篆是在大篆基础上进行整理规范,淘汰异体,使文字结构定型,简化了一些字结构和笔画,规范了偏旁写法,并使之固定下来。小篆字数,据许慎《说文解字》所收,有九千三百五十三个。

第27页

隶书:隶书是在小篆基础上经过改进而形成一个字体。隶书经过两个阶段演进,才成为一个正式字体。

(1)古隶,也叫秦隶。古隶是把篆文圆弧笔写成平直,把篆体长方体写成扁平,字体笔画更趋于简易,但还没有完全脱离篆文体式。因而后世称之为古隶,又叫秦隶。

(2)今隶,又叫汉隶。今隶是西汉以后在古隶基础上深入简省,改变某些偏旁书写样式,注意字体波势笔画而形成。这就是所谓今隶,又叫汉隶。第28页

楷书楷书又叫真书,由汉隶直接演变而来。在字结构方面与隶书没有大区分。在用笔方面,楷书把隶书波势挑法,笔画平直方整,深入固定下来并略有改进。楷书笔画不象隶书那么柔绵,而显得坚挺硬朗。楷书又叫今文字,或当代汉字。汉字自从魏晋时期形成楷体以后,迄今近,再也没有发生根本改变。2.汉字形体结构演变规律汉字形体演变,总来说,分为字形体态改变和字形结构改变。汉字字形体态改变,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走向、展现状态,即普通所说字体格调,或书体。字形结构改变,则表现为结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第29页第四章古书中用字第30页

一、古今字

1.什么是古今字

同一个词在不一样时代用不一样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叫“古字”,在后叫“今字”。

2.古今字意义关系

(1)今字负担古字本义

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以后借用表示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来表示本义。

(2)今字负担古字引申义

解,本义是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以后就造“懈”来负担松懈这个引申义。

(3)今字负担古字假借义

辟,本指法制,假借来统计“躲避”“避”这个词。以后造了“避”字。“避”负担是“辟”假借义。第31页

二、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读音(包含古音和今音)和意义(包含本义和引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一样字,就是异体字。

2.异体字形体类别

(1)文字结构类型不一样:往往是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如:

泪,从水,从目;涙,从水,戾声。

(2)构字部件不一样:变换形符;变换声符;变换形符和声符。如:

睹,从目,者声;覩,从见,者声。溪,从水,奚声;谿,从谷,奚声。

綫,从糸,戔声;線,从糸,泉声。粮,从米,良声;糧,从米,量声。

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一样。如:和——咊;群——羣;鞍——鞌;雜——襍第32页

三、繁简字

1.什么是繁简字简化字与其所对应繁体字合称繁简字。这里所说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简化字。

2.学习繁简字必须注意几个情况

(1)同形字

臘(là),本义指国君在年底用猎品祭奠祖先鬼神,即臘祭。

腊(xī),本义为小动物整体干肉。臘(là)简化为“腊”后,就和“腊”(xī)混同为一个字了。

(2)同音替换字

“後”意思为先后;“后”意思为君主,也表示君主妻子。简化字“后”兼有“後”和“后”两个字功效。

(3)两个以上字共简为一形

“钟”对应“鍾”(一个容器)、“鐘”(钟鼓)两个繁体字。第33页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第34页

一、古代汉语词组成

1.从语音角度分:单音词、复音词

2.从语素角度分:单纯词——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合成词——复合词、加缀复词

3.从词义角度分:单义词、多义词

4.从语法功效角度分: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据统计,《庄子·逍遥游》全文用单字1465个,复音词只占80多个;《离骚》用字2470个,复音词只有140多个。《诗经》中单音词占总量90.8%,《左传》中占89%,《史记》、《尔雅》中占80%。第35页

三、古汉语复音词古代汉语复音词依据词组合方式分为单纯词与复合词。

1.单纯词

(1)叠音词(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概念:重合两个相同音节,只有一个语素词。如:翩翩渺渺漠漠纷纷类型:拟声叠音词、仿物叠音词特点:音节重合,意义灵活

(2)连绵词(联绵词、联绵字、连语、链语)概念:由两个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整体意义,只含一个语素词。

类型:双声:好像参差伶俐玲珑踊跃叠韵:彷徨徘徊逍遥窈窕婵娟混沌双声兼叠韵:缤纷优游辗转非双声叠韵:扶摇芙蓉铿锵淡泊翡翠特点:义不分训;字无定写。第36页

2.合成词(复合词)

(1)偏义复词概念:由两个单音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陪衬作用词。原因:音节;修辞

(2)同义复词

(3)其它复合词①联合式

A.名词+名词B.动词+动词C.形容词+形容词②偏正式:

A.名词+名词B.形容词+名词C.动词+名词

D.形容词+动词E.数词+名词③动宾式④重迭式第37页第六章古今词义异同第38页

一、古今词义异同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基本词汇

2.古今词义迥然不一样

抢:古是“碰”、“撞”之义,如《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耳”。今是“抢劫”之义。

绸,古是“缠绕”之义,如《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旗之杆。”今义则指“绸缎”。

3.古今词义现有联络又有差异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意思,但古代强调卖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如《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今则指指卖行为。

睡,古今都有睡意思,不过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今则泛指全部睡觉。第39页

二、古今词义范围差异

1.词义扩大。一个词今义范围比古义大就是“词义扩大”。菜——古:蔬菜。今:与“饭”相对。脸——古:目下颊上。今:面部。皮——古:带毛兽皮。今:物体表层。

2.词义缩小。一个词今义范围比古义小就是“词义缩小”。宫——古:房屋。今:指一些文化娱乐场所。瓦——古:陶器。今:盖屋顶建筑材料。臭——古:气味。今:臭味。

3.词义转移。一个词词义由原来范围转移到新范围中叫做“词义转移”。暂——古:突然。今:时间短。汤——古:热水。今:菜汤、米汤。领——古:脖子。今:领子。

第40页

三、古今词义感情色彩差异

1.褒贬不一样古义褒今义贬:复辟——古:恢复君位。今:开历史倒车。爪牙——古:得力助手。今:坏人帮凶。古义贬今义褒:锻炼——古:玩弄法律进行诬陷。今:经过实践使之提升或变好古义中性今义贬:谤——古:批评议论。今:诽谤。古义中性今义褒:客——古:外地人。今:宾客。

2.轻重不一样古义轻今义重:诛——古:责备。今:诛杀。古义重今义轻:感激——古:愤激。今:感激。饿——古:比“饥”重。今:与“饥”同。病——古:比“疾”重。今:与“疾”同。第41页第七章(到此)词本义和引申义第42页

一、词本义

1.什么是词本义所谓词本义,就是词原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是与词形对应能有文件资料证实词最古意义。如“鄙”:①四鄙之萌人。——“鄙”意思是边邑。②焚符破玺,而民朴鄙。——“鄙”意思是质朴,厚道。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意思是浅陋,庸俗。④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鄙”意思是贪吝。⑤我皆有礼,夫犹鄙我。——“鄙”意思是鄙夷,看不起。以上②③④⑤诸义,都是从①边邑义引申而来。所以,能够确定“鄙”本义是边邑。第43页

2.探求本义路径

(1)分析字形。利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形体;结合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分析汉字形体。

诛,有诛杀、训斥、责求等意义。依据字形,“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相关。能够确定训斥为其本义,其余则是引申义。

(2)考评文件。看看古代文件中是否有这么解释;看看古代文件中是否有这么使用方法。

斃(“毙”繁体字),《说文》作“獘”,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以后写作“斃”,从死,敝声。从文件用例来看,先秦古书里“斃”多表示仆倒义,如《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又如《鞌之战》“射其右,毙于车中。”都能够证实“斃”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第44页

二、词引申义

1.什么是词引申义在多义词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意义叫引申义。

綱,本义是网上总绳,引申出事物总要、国家纲纪等义。

道,本义是道路,引申出路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

2.引申义类型直接由本义引申出来意义为近引申义,也叫直接引申义;由引申义引申出来意义为远引申义,也叫间接引申义。

关,《说文》:“以木横持门户也”。本义是门闩(名词)和闩门(动词)。门上闩则能控制出入,从而引申出“关卡、要塞”义;从“关卡”意义又引申为“关键、枢纽”义。门闩能把门与门或站与墙连在一块,从而可引申出“关连、省及”义。第45页

3.词义引申规律词义引申是经过由此及彼联想实现。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内容范围或概念特点来看,词义引申基本规律是:

(1)从个别到普通

“江”、“河”原来专指长江、黄河,以后引申泛指河流。“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都是由个别到普通引申。

(2)从详细到抽象

“術”、“道”均由道路引申为路径、方法。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都是从详细到抽象引申。第46页本义乐曲终了

4.词义引申方式

(1)并列式引申(放射型、辐射式)以本义为中心,并列地引申出多个意义,即是说,这种方式多个引申义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出来。

竟:本义是乐曲终了,由本义引申出完成义,如《汉书·谢安传》:“看书既竟。”又引申出停顿,结束义,如《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又引申出终于、终究义,如《史记·屈原列传》:“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又引申出穷尽义,如《庄子·齐物论》:“忘年忘义,振于无竟。”“竟”这几个引申义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出来。

终于,终究完成

穷尽停顿,结束第47页成绩、功效

(2)连环式引申(链条式、连锁式、串连式、延展式)从本义引申出甲义,再由甲义引申出乙义,由乙义引出丙义,接连引申,一环套一环。如:

功:本义是工作、事情,如“上入执宫功”(《诗经·七月》);从工作结果引申出成绩和功效义,如“故事半古之人,而功必信之”(《孟子·公孙丑上》);从成绩大小、成效高低引申出成就、功业、事业,如“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平”(《孟子·公孙丑上》);再由此引申出功劳,功勋,如“劳苦而功如此”(《史记·项羽本纪》)。功这些引申义是一个接一个引申出来。本义工作、事情成就、功业功劳、功勋第48页

(3)综合式引申词义引申两种基本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许多词义在引申过程中往往是这两种方式结合。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或混合式引申。比如:

朝,《说文》:“朝,旦也,”本义是早晨,古时君臣在早晨会见,从而引申出朝见义;朝见时君臣彼此朝向对方,从而引申出朝向义;朝见地方叫朝廷,又是朝一个引申义。朝见时,群臣必须下拜。又从朝廷引申出王朝义,由王朝引申出朝代义。朝这些引申义产生方式,由早晨、朝见、朝廷、王朝、朝代组成连环引申,而朝见又分别引申出朝廷、朝拜、朝向等义,则是并列式引申。本义早晨朝见朝拜朝向朝庭王朝朝代第49页

5.引申义读音和书写形式词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一个字来表示,读音也相同。但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比如:

说(shuō)由陈说、讲解引申为劝说、说服,改读(shuì)

语(yǔ)由言语、说话引申为告诉,改读(yù)。有以后还为引申义另外造了新字。比如:

解(jiě)由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懈怠,改读(xiè),并造了“懈”字。

弟(dì)由弟弟引申为尊敬、顺从兄长,改读(tì),以后造了“悌”字。第50页

6.引申义和本义联络方式

(1)相同: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对象有某种相同之处。

斗,本义为酌酒器,因形貌性状相同而引申为斗星。如《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能够挹酒浆。”

關,本指门闩,因为功效作用相同而引申为关卡。如《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2)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对象或所表示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齿,本指门牙或牙齿,牙齿生长情况标志着幼少壮老,由此引申为年纪。

年,本指稻谷成熟,有收成。收获标志着农业生产一个周期,古代每年只收获一次或一季,由此“年”引申为时间单位“年”。

(3)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含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经过推导实现引申。

虚,本义为大丘,大则空阔,所以引申为空虚意思。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陡而高则易倾倒,所以引申为不稳定,再引申为危急、危险。第51页第八章同义词及其辨析第52页

一.什么是同义词

从词义关系方面考查,同义词可分为三类:

1.意义完全相同同义词(称为等义词)犬——狗;黎民——黔首;余——我;寡人——不谷

2.在某一点上意义相同即部分相同同义词(相对同义词)

[诛——戮]在“杀”义上相同,但“诛”还有“训斥”义,“戮”还有“欺侮”和“并力”义。

[遇——逢——遭]在“遇见”义上相同,但“遇”还有“对待”、“待遇”义;“逢”还有“迎接”、“迎合”义;“遭”还有“遭受”义,又可作动量词。

3.意义近似同义词(近义词)延——席;往——逝;危——急;告——诉因为古汉语中大量词是多义词,所以,所谓同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词。即指上述三种情况中后两种情况。第53页

二、同义词类型

1.本义和本义相同同义词

[树——艺]上古同义,本义都是种植。《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

《诗经·唐风·鸨羽》“不能艺黍稷。”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树、艺”能够连用。

2.本义和引申义相同同义词

[封——疆]“疆”本义是疆界、界限。“封”本义是用手培土种植树木。因边界往往要聚土植树为标志,“封”就引申指疆界,《左传·僖公十三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杜注:“封,疆也。”

《战国策·燕策》“国之有封疆,犹家之有垣墙。”“封疆”同义连用。

3.引申义和引申义相同同义词

[治——理]“治”本义是治水,“理”本义是雕琢、加工玉石,《韩非子·和氏》“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经过词义引申发展,由个别到普通,两个词都有治理、管理义,也就形成了一组同义词。第54页

三、辩析同义词方法

1.从词义差异上辩析

(1)所指事物形状、用途、质地不一样。

[府——库]都是藏财物地方,但“府”指收藏文书、财宝库房。《说文》:

“府,文书所藏也。”“库”是藏兵器、战车库房。《说文》:“库,兵车所藏也。”二者用途有别。

[型——范——模]都是指制造器物模型,但质地不一样,土做叫型,木头做叫模,用金属做叫范(一说用竹子做叫范)。

(2)所指物体部位不一样。

[股——肱]都是身体一部分,股指大腿,肱指手臂。

[身——体]都可泛指人身体,但“身”指从颈到股部分;“体”指两手两脚。

第55页

(3)动作行为方式与情态不一样。

[商——贾]都指做生意人。“商”指运货贩卖生意人,“贾”指囤积营利生意人,所以有“行商坐贾”说法。

[提——携]都指用手握物运物,但方式不一样,“携则相并,提则有高低”(段玉裁语),所以“提拨”、“携手”中“提”“携”是不能交换。

(4)词义范围大小不一样。

[法——律]都有法律,法令意思,但所指范围不一样,法指法则,制度,范围大;律,范围小,多指详细刑法条文。

[告——诉]都有“通知”意思,但“告”是普通通知,而“诉”特指所说痛苦或者说冤屈,范围小。

(5)词义轻重、程度不一样。

[饥——饿]普通情况下是相通。对言时有别:饥指普通饿;饿指一点东西都没吃,严重饥饿,。

[盟——誓]都有“誓”意思,但词义轻重不一样,《周礼》郑玄注:“大事曰盟,小事曰誓”。

第56页

2.从语法功效上辩析

[之——其]都能做第三人称代词,与当代汉语“他”或“它”相当。但“之”只能用作宾语,“其”只用作定语或主谓词组中主语。

[耻——辱]用作名词时是同义词,但当他们用作及物动词时,意义不一样;“耻”

用作意动,表示“以……为耻”;辱,作动词时,普通是使动使用方法。

3.从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辩析

[妻、妾——后、妃]普通人称“妻”称“妾”,皇帝就称“后”称“妃”。

[征——伐——侵]皆有军事进攻之意,但各有其特点。《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可知“征”指上伐下,有道伐无道,带有褒义;“伐”指公开宣战,不论双方是非,是中性词;“侵”则指不宣而战,带有贬义。第57页第九章词类活用第58页

一、古代汉语词类划分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过文言文词类划分基本上与当代汉语是一致,先秦汉语词类能够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在文言文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这是先秦古汉语同当代汉语词类划分主要不一样之处。

二、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1.什么是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能够按照一定语言习惯灵活利用,在句子中暂时改变它基本功效而充当别词类。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2)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起义》)例中“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意思;“坚”与“锐”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是“坚硬铠甲”、“锐利武器”意思。第59页

2.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现象区分词类活用是指某个词暂时活用作别类词,而词兼类是指某个词含有两种词性或两种以上词性。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起义》——知:动词“知道”。

(2)草木有生而无知。——知:知觉。

“知”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属兼类词。有兼词兼有三种或三种以上词性:

(3)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益:动词,涨水。

(4)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益:动词,增加。

(5)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益:形容词,富裕。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益:名词,好处,利益。

词兼类现象,词义有显著改变,是词义引申必定结果。第60页

三、古汉语使动使用方法使动使用方法是指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意思。也就是主语所代表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人物发出这个动作。

1.动词使动使用方法

(1)不及物动词使动使用方法

《史记·

项羽本纪》:“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之”,活用为使动使用方法,即“使之活”意思。

(2)及物动词使动使用方法

《汉书·苏武传》:“会论虞常,欲所以时降武。”——“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强迫苏武投降,即“使……降”意思。

2.形容词词使动使用方法

《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秦”即“使秦国弱”。

3.名词使动使用方法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肉骨”即“使白骨生肉”第61页四、古汉语意动使用方法意动使用方法是指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成什么”意思。

1.形容词意动使用方法

《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异之”即“认为之奇异”。

2.名词意动使用方法

《封建论》:“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君君”即“认为国君是国君”。

分析:使动使用方法与意动使用方法有何异同?相同处:①句法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关系。②两种使用方法均能够由名词与形容词活用形成。不一样处:①所表示含义不一样。使动使用方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或者能够实现,而意动使用方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看法,客观不一定如此。②出现范围不一样。意动使用方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活用,动词只有使动使用方法,而无意动使用方法。第62页五、古汉语为动使用方法为动使用方法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是为了宾语而发出,即“为宾语而动”意思。

1.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翻译格式为:主语+给(替)+宾语+动词

(1)文嬴请三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请三帅”是“替三个元帅请求。”

(2)提弥明死之。《晋灵公不君》——“死之”即“为之(赵盾)而死”。

2.表示目标或原因。翻译格式为:主语+为了(因为)+宾语+动词

(3)吾非悲刖也,《韩非子·和氏》——“悲刖”即因为受了刖刑而悲伤。

(4)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死国”即“为国家而死”。

3.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翻译格式:主语+向(对)+宾语+动词

(5)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泣臣”是对着我哭泣。

(6)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诸葛亮传“解之”是向他们解释。第63页六、名词活用作普通动词

普通名词活用为普通动词。

(1)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张衡传》——目:用眼睛瞪。

(2)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说苑·贵德》——“风人”,即吹拂人。“雨人”即滋润人。

(3)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用蹄子踢。

方位名词也能够活用为动词。

(4)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商君列传》——前:往前挪。

(5)日渐暮,遂前其足。——前:方位名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向前。

名词性词组也能够活用为动词。

(6)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冠带衣履:把“冠带衣履”等生活用具供给给天下人。第64页

七、名词用作状语

1.表示方位和处所。(“向……”/“在、到、从……”)

(1)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西”:向西。

(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在朝廷上。

2.表示工具和依据。(用……/依靠、依据、按照)

(3)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书:用书信。

(4)失期,法当斩。《陈涉起义》法:按照法律。

3.表示对人态度。(象对待……一样(来对待)/把……看成……(来对待))

(5)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虏:象对待奴隶一样地。

(6)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4.表示比喻。(象……一样。)

(7)螋蛇行匍匐。《战国策·秦策》蛇行:象蛇一样爬行。

(8)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儿啼:象小孩一样,象儿童一样。

第65页

八、词类活用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假如不是并列或偏正关系,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后面,活用为动词。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5.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前面,活用为及物动词。

6.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7.名词用“而”连接时,组成并列结构,活用为动词。第66页第十章词序第67页

一、词序是汉语表示意义主要语法伎俩汉语词序从古到今没有太大改变,即基此次序为:主语——谓语——宾语

二、宾语前置类型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宾语而前置。

(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宾语而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普通要前置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代词“尔”、“我”充当动词“诈”、“虞”宾语而前置。

3.用代词“之”和“是”复指宾语前置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代词“之”、“是”复指前置宾语“亡”、“群臣”。在前置宾语前加上语气副词“惟”,组成“惟+宾语+是(之)+动词”格式。

“惟余马首是瞻。”——等于说“惟瞻余马首。”第68页

4.代词“是”作宾语时有时不需要复指就能够置于动词之前。

5.介词“以”宾语有时不需要条件就能够前置。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为介词“以”前置宾语。

三、古代汉语行为数量表示法当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普通是把数词与动量词组成数量词组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如“看两遍”、“踢三脚”。而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方法是:

1.普通方法: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不用动量词。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文公十六年》)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2.强调方法:在表示动作词语后加“者”,将数词置于句尾作谓语。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赵策》)

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第69页第十一章判断句第70页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差异当代汉语判断句普通用判断词“是”,古汉语判断句则不用判断词“是”,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语义关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示判断语气,帮助判断。当代汉语否定判断句用“不”,古汉语否定判断句用“非”。

二、古汉语判断句形式依据是否用“者”、“也”,古代汉语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主语,谓语。(“兵,凶器。”)第71页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是”词性与作用古汉语判断句中“是”是指示代词,惯用来作判断句主语。

(1)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

(2)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同上)可见,“是”同“此”。“是”在古汉语判断句中作主语,常是复指上文出现内容。

“是”作判断词,汉代就有了。如: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1972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帛书彗星图,说明“是”在当初既用作代词,也用为判断词。如:是是帚慧。是是苦慧。第72页

四、判断句中“为”、“维(惟)”、“乃”、“即”词性与作用

1.为——“为”是普通动词,有“作为”、“成为”、“算是”等义,不是判断词。即使在判断句中可了解为“是”,也是普通动词在判断句中利用,不是判断词。余为伯鲦,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2.维(惟)——“维(惟)”在上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在判断句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是判断词,实际上它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作用。尔惟旧人。(《尚书·大诰》)

3.乃——“乃”经惯用在判断句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判断词,实际上它是放在谓语之前副词,起加强必定语气作用,与当代汉语中“就”完全相同。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4.即——“即”经惯用在判断句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判断词,实际上它是放在谓语之前副词,起加强必定语气作用,与当代汉语中“就”完全相同。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第73页五、古汉语判断句活用古今汉语中,都有一些句子采取判断句形式,但其主语与谓语之间并不是普通判断关系,而是其它关系,我们称之为“判断句活用”。

1.表示比喻内容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2.表示条件、目标等内容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3.表示因果关系良庖岁更刀,割也。(《庄子·养生主》)第74页第十二章被动句第75页

一、概念上表被动句子(意念被动句)在形式上跟主动句没有区分,但在意义上又表示被动句子。

(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焉》)有名词直接加在动词谓语前面,也是概念上表被动句子。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产生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中,没有发觉被动句。

西周金文中已经发觉了被动句,但数量极少。春秋战国时代,被动句就用得比较普遍了。而且有各种形式。比如:

(1)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

(2)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仇人役。(《荀子·促尼》)

(3)比干见刳箕子累。(《荀子·成相》)

《荀子》中有“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几个形式。战国时代,除以上三种被动句式外,还有“为……所”式、“见……于”式、被字句被动句式。第76页

二、古汉语常见被动句式

1.“于”字句

(1)在动词谓语后面,用介词“于”引进主动者,使主语有了显著被动性质。郤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2)去“于”则变成主动句。古人常采取这种方式,组成主动和被动对比句子。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3)古汉语“于”字句式:受事主语+谓语动词+于+行为主动者当代汉语“被”字句式:受事主语+被+行为主动者+谓语动词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

——走投无路人经常被他人支配。

(4)“于”字被动句,其形式结构跟表处所、时间“于”字句完全相同,故以后被“被”字句所取代。孙嘉聘于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第77页

2.为字句

(1)用介词“为”引进主动者,使主语有了显著被动性质。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2)为字句受事主语往往能够省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3)“为”字后面所引进行为主动者能够省略,直接把“为”字放在动作前面。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为”字直接用在动词之前,不能认为是省略了行为主动者,而应看作“为”字表被动另一个形式。引进行为主动者“为”是介词,不引进行为主动者“为”是表被动助动词。

“为”字同“于”字一样,本身没有表被动意思,只是引进行为主动者,且还有很多别用途,易产生歧义,故以后被“……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第78页

3.见字句

(1)助动词“见”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帮助表示被动。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2)“见”字用在动词前普通表示被动,不过,汉代以后也有不表示被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4.为……所……

(1)用“为”引进动作行为发出者,用“所”帮助表示被动。楚虽减弱,为秦所轻。《战国策·秦策》

(2)有时,“为……所”式中动作行为主动者能够不出现。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5.见……于

“见……于”式被动句是将“见”字和“于”字结合起来利用,用“见”字表示被动,用“于”字引进行为主动者。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第79页

5.被字句被字句在战国未期出现,汉代用得较为普遍,但还是不能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只是一个帮助表示被动助动词。

(1)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贾生列传》)

(3)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被’字原是动词“遭受、蒙受”意思,如例(1)“被攻”,其动词性很强,能够不看成被动句;例(2)“被谤”与“见疑”对举,其被动意义显著一些;例(3)中“被”字意思虚化得多,更应看成表被动助动词。

汉末,“被”字可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被”是介词。

(4)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魏晋以后,用‘被’字引进行为主动者例子越来越多,口语里完全取代了其它被动句式,就是在仿古文言文中,“被”字句也经常被使用。第80页第十三章习惯句式第81页

一、若何、怎样、奈何(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一组古汉语中最常见固定句式。其中“如、若、何”都是动词。“怎样”也能够说成“若何”、“奈何”,其中“若”、“奈”依然含有动词性,但凝固后与“怎样”含义相同。

“如、若、奈”作为动词,都含有“办理、处置、对付、安置”含义,“何”是疑问代词,表示“怎么,怎么样”,二者连用表示问询方法或原因。

问询方法

(1)于是项羽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史记·项羽本纪》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问询原因,用在动词前,含有“怎么,为何”意思。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4)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如之何勿思!《诗经·君子于役》第82页二、何……为(何以/必/乃/足以……为,奚/奚以/奚用/用……为)

这组习惯句式有两种使用方法:

1.表示问询。何……为中何疑问代词,问询原因,相当于“为何”,句末“为”加强问询语气。长信侯曰:“王何以臣为?”(《战国策·魏策三》)

2.表示反问。用反问形式表示否定。惯用“何以……为”形式。“以”是动词,有用意思,译为“哪里用得着……呢”、“为何……呢”。“何以伐为”,就是“为何要进攻它呢?”意为无须进攻。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1.不亦……乎表示委婉反问,“亦”有时写作“已”,可译成“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无乃……乎表示委婉商榷口气,对相关情况加以测度,可译为“恐怕……吧?”。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得无……乎表示对情况推测,可译为“恐怕/莫非……吧?”、“能够没有……吗?”。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第83页

四、熟与、与……熟、熟若表示比较和选择句式,其中“孰”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当代汉语中谁,可译为“跟……比,哪个……?”。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2)吾与徐公孰美?(同上)其中“孰若”、“与其……孰若”经过选择有舍前取后意思,可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3)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第84页第十四章副词第85页一、副词性质副词是一个半实半虚词。二、副词分类依据副词意义和使用方法分成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和表敬六类。

1.程度副词

[少]古代汉语“少”作副词,表“稍微、略微”意思,相当于当代“稍”;而古代“稍”则是时间副词,是“逐步”意思。比如:

(1)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颇]颇,在古代有两种意义:一是“很、甚”;另一个是“稍、略”。比如:

(3)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4)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86页

2.范围副词

[仅]表示“只、才、刚够”意思时,古今是一致。比如:

(1)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史记·乐毅列传)但在唐代诗文中,“仅”还能够表示“几乎、快要、差不多到达”意思。普通只用在数目字前面,读去声。

(2)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3.时间副词

[曾]一表时间,相当当代汉语“曾经”;一表情态,相当于当代汉语“竟然、竟”。

(1)孟尝君曾待客夜食。(史记·孟尝君列传)

(2)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

[尝]相当于当代汉语“曾经”。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第87页

4.情态副词

[且]作副词表示情态,有“姑且、尚且”意思。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固]作为情态副词是“原来、当然”意思,和当代汉语“当然”意思完全不一样。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孟子·许行)

5.否定副词

[不、弗]都是表示普通否定。“不”既能够否定动词,又能够否定形容词。

(1)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

(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在秦汉以前,“弗”字后面动词只能是及物动词,但动词后面却不带宾语。这是和“不”使用方法显著不一样。

(3)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墨子·兼爱上)

第88页

[毋(无)、勿]经惯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意思是“不要”或“别”。这是和“不、弗”主要区分。

(1)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起义)

(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有时“毋”和“勿”用于陈说句,则表示普通否定。这种使用方法频率较低。

(3)欲无获民,将焉避之。(左传·晏婴论季氏)

(4)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吕氏春秋·为欲)

[未]表示对还未实施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否定。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有时,“未”字只表示普通否定,和“不”意义比较靠近。

(2)君未知战。(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第89页

[非、否]

“非”和“否”是特殊否定副词。“非”所否定不止是动词,而是后面整个谓语。

(1)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1)否定谓语和主语关系,(2)否定叙述句谓语,表示对某一事实否定。

“否”和表必定应答之词“然”对立,相当于“不”或“不是”。

(3)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许行)

“否”用在必定否定迭用句子里,表示否定一面。

(4)吾得见是否,在此岁也。(左传·襄公30年)

(5)不问可否,不论曲直。(李斯·谏逐客书)

6.表敬副词古代汉语特有一类副词,普通是从动词虚化而来,分两类。

(1)尊人:请、幸、谨、敬、惠、辱等。

(2)自谦:窃、忝、猥等。第90页第十五章代词第91页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另外,“朕”在先秦可作普通人自称。

(1)“吾”在魏晋以前极少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作宾语(否定句中能够);

(2)“朕”在秦以后成为封建帝王专称。

2.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乃”。

“而、乃”普通只作宾语。

3.第三人称: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用指示代词“彼”、“之”、“其”来兼职。“彼”仍带有指示性,并有轻蔑意味。“之”只作宾语。“其”只作定语。“他”字上古含义是“其它”、“别”,唐代才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

4.古汉语人称复数表示法

(1)用单数人称表示人称复数。

(2)在人称代词后用“侪、属、曹”等字表示人称复数。

5.谦称与尊称谦称有“寡人、臣、妾、仆、愚”等;尊称有“子、君、先生、足下、大王”等。另外,古人自称名是谦称,称他人字是尊称。第92页

二、指示代词

1.近指与远指:古汉语近指代词有“此”、“是”、“斯”、“兹”等,可译为“这”;远指代词主要有“彼”,可译为“那”。

2.泛指与特指:“之”、“其”

“之”既能够翻译为“这”,也能够翻译“那”,是泛指代词,经常作宾语,偶然作定语。“其”只代是特定人或事物,相当于当代汉语中“那个”、“那种”,是特指代词,经惯用作定语。

3.特殊指示代词:“然”、“尔”、“焉”、“诸”

“然”、“尔”作指示代词用,其特点是作谓语,等于当代汉语中“这么”、“那样”;“焉”特点是兼有指示代词与语气词两种词特征,能指代一定范围与方面,同时还能够表示句末停顿语气,可了解为“在这里呀”、“在这其中啊”等。“诸”特点是合音而成,用于句中是“之于”,用于句尾是“之乎”。第93页

三、疑问代词

1.指人疑问代词:“孰”

“孰”用于疑问句中,主要用来指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