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用分析_第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用分析_第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用分析_第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用分析_第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用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用分析〔〕:

摘要:二〇〇〇年后统编的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在外国作品的选择上有了较大的打破,不仅仅表达在数量的增加,也表达在编排的合理化和科学性,以及选材的多元文化价值取向上。但仍然存在局部选材有明显的文化单一性,个别选材不能充分考虑到城市与农村学生的认知差异的现象。因此,淡化选文的说教性,进一步增强选文的多元化,充分考虑到城市与农村学生的认知差异,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国文学作品成为在选材中最应考虑到的问题。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

本文引用格式:张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22,6〔75〕:267-268+271.

一教材中所选用的外国文学作品概况

〔一〕外国文学作品所占教材篇幅分类统计情况

据统计,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用情况如下:小学一年级上册课文总量为20篇,外国文学作品数量为零,所占比例为0%;小学一年级下册课文总量为39篇,其中含选读课文5篇,外国文学作品数量为一篇,所占比例为2.56%;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总量为40篇,外国文学作品数量为2篇,所占比例为5%;小学二年级下册课文总量为38篇,外国文学作品数量为5篇,所占比例为13.16%;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文总量为40篇,外国文学作品数量为8篇,所占比例为20%;小学三年级下册课文总量为40篇,外国文学作品数量为8篇,所占比例为20%;小学四年级上册课文总量为40篇,外国文学作品数量为7篇,所占比例为17.5%;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文总量为40篇,外国文学作品数量为12篇,所占比例为30%;小学五年级上册课文总量为36篇,外国文学作品数量为5篇,所占比例为13.89%;小学五年级下册课文总量为36篇,外国文学作品数量为5篇,所占比例为13.89%;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总量为40篇,外国文学作品数量为7篇,所占比例为17.5%;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文总量为40篇,外国文学作品数量为5篇,所占比例为12.5%。此外,按照教学要求,小学一年级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只有一篇精读课文,略读和选读课文为零;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有8篇精读课文,略读和选读课文为零;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有9篇精读课文,4篇略读课文,3篇选读课文;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有9篇精读课文,8篇略读课文,2篇选读课文;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有8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1篇选读课文;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有5篇精读课文,5篇略读课文,2篇选读课文。

从上文所做的统计来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外国文学作品在一年级上册至三年级下册在数量和所占比例上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其中从小学二年级到小学三年级期间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平均每阶段上升大约七个百分点;在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期间,外国文学作品占全书的比例变化呈不规律的起伏状态,其中在四年级下册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到达一个小顶峰,为12篇,占全书的30%,五年级和六年级语文课本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数量和比例变化比拟稳定,趋于平缓。

〔二〕外国文学作品根本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外国文学作品,记叙文体裁占了很大一局部,这些文章有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还有精妙的语言技巧和优美的景物描写,有利于进步小学生作文程度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同时,记叙文还有形象性和典型性等特征,擅长用平本质朴的文字表达事件,使学生可以在平凡的故事中获得切身的感受与体验。教材还大量选用了富于童趣和理趣之美的散文,符合儿童审美感受与才能。这些散文取材范围和表现内容上广泛多样,不但有作家的童年生活,而且包括作家眼中的自然风光,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乃至一种声音,一抹色彩都可能成为它表现的内容。很多儿童散文在进展创作和表达的同时,也将知识与人生的哲理融入其中,作者用充满诗情画意的笔墨对蕴含哲理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展摹写,引发儿童对于自然世界的考虑和对人生的感悟。另外,教材还选用了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充满深化哲理的寓言、充满传奇色彩的神话传说。这些作品的魅力主要来自丰富奇特的梦想,富于创造性的故事情节和大胆奇特的想象给了儿童无尽的想象空间,使儿童可以破除现实常规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活泼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材还选用了一些开阔视野的自然科教文,那些外国作家笔下的自然风光给学生带来了美妙的视觉盛宴。如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蜜蜂?和?蟋蟀的住宅?就以细致入微的描写给同学们带来了来自大自然的智慧。两篇课文都选自法国出色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处处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敬畏。除此之外,还有?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启示?等,也同样给同学们展现了不一样的自然奥秘。

二所选用的外国文学作品在选材和布局方面的优势和缺乏

〔一〕优势

选文的多元化。教材中所选用的外国文学作品包括了散文、小说、诗歌、童话、寓言等,根本上是天文地理、科学文化、道德哲理无所不容。此外,从作品来源国家来说,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教材中,苏俄的作品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英国、法国、美国的作品所占比例有所上升,而且还新增了意大利、日本、波兰、保加利亚、阿拉伯等国的作品,表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学生可以理解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培养他们用国际的目光去对待不同种类的文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多元文化价值取向。选文中的外国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如?灰雀??大自然的启示??自然之道?表现了西方人对于大自然的无比崇敬;?三个儿子??妈妈的账单?和?检阅?以西方人的价值观探寻了人们对于爱的理解;?中彩那天?那么隐含着对人性的考验和对生命尊严的关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和?渔夫的故事?那么向学生们展示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坚不可摧的人的力量;?金钱的魔力?那么折射出了西方人道主义思想。

教材编排的合理化。教材在小学一到五年级都是将外国文学作品与本国作品集成一个单元,形成一个共同的主题,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比照分析各个国家的人们对同一个主题的解读。如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五单元,包含了四篇课文,分别是:

?她是我的朋友??妈妈的账单??可贵的沉默?和?七颗钻石?。这四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最为诚挚美妙的爱。这样的编排形成了强烈的比照,更能加深学生对于该单元的主题的理解。到了小学六年级,教材在编排上进展了一些改变,特别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并且全部都是选自国外的作品。说明编者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随着学生阅读才能的进步,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阅读和理解局部长篇外国文学作品的才能,这也是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发地去阅读其他外国著作的途径。

〔二〕缺乏

局部选材有明显的文化单一性。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某些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中存在明显的文化单一性。从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统计状况来看,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外国文学作品的数量为24篇,其中,苏俄的作品就有10篇之多,而有的国家却一篇未选。

局部选材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和城市学生的认知差异。教材作为一种文化教育的载体,假设不能兼顾这种城乡差异,势必会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外国文学作品为例,文中描写乡村生活的课文有15篇,如?金色的草地??蟋蟀的住宅??麻雀??穷人?等,描写城市生活的课文有7篇,如?小摄影师??中彩那天??凡卡??城市之肺?等,除此之外还有城乡特征不明显的中性课文。从中不难看出,小学阶段描写农村生活内容的文章较多,这就给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增加了阅读难度,如三年级上册的?金色的草地?中描写的长满蒲公英的草地,大片的蒲公英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换着颜色,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但是,城市中的孩子是很少有时机在高楼大厦之间看到大片的蒲公英,也就无法亲自观察它们的颜色变化,只能依靠想象。同时,选文中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文章也给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带来了不少困扰。如四年级下册的?中彩那天?讲述的是典型的城市生活,文中出现的"中了彩";和"奔驰牌汽车";都是典型的城市中的事物,这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所不容易看到和理解的。

三考虑与建议

充分考虑城市与农村学生的认知差异。造成城乡差距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国家经济开展的不平衡性,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开展经济,进步综合国力。针对教育的不平衡性,国家首先应该大力扶持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鼓励年轻教师和大学生的支教活动,增加教育支出,完善教育教学根底设施,减少城乡差距。其次,学校应当适量组织校外活动,带着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理论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科技文化馆增长见识。安排教师定期进展职业进修,进步教师的教育教学程度,特别是乡村教师的教学程度的进步。再次,学生应该在认真学习教材中的知识的前提下,主动阅读课外书,进步自主阅读才能,积极参加社会理论活动。最后,小学语文教材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材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城市与农村学生的认知差异,把握其中的平衡。

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国文学作品。随着时代的开展,思想文化的变迁,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随之变化,那些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学作品应当承当起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在后期以欧美文学为主,这是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的表现,但是这些西方的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局部观念不符合我国的时代潮流。这就要求编者在外国文学的选择上要慎重,在汲取外国文学的精华的同时也要反映我国的价值标准和主流意识形态。总之,外国文学作品选入中国语文教材的目的和作用主要还是为了帮助学生在理解和学习优秀的外来文化成果的同时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蔡方洪.关于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研究报告[J].考试周刊,2022(39):12-12.

【2】吴罕砚,张晓帆.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材比照研究[J].文学教育〔上〕,2022(08):13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