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5世纪末,在英国逐渐诞生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新贵族。他们主要“新”在A.生产方式 B.生活方式 C.社会地位 D.宗教信仰2.“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这段话高度评价了A.伏尔泰和其反封建学说 B.卢梭和其社会契约学说C.达尔文和其进化论学说 D.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3.1933年斯大林指出:“党似乎在鞭策国家,使它加速向前奔跑”,“必须催赶国家,因为它落后了一百年,落后带来了致命的威胁。”这一观点A.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局面 B.体现了苏联实现工业化的紧迫感C.成为苏联开始工业化的依据 D.严重脱离了苏联经济落后的国情4.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文化的权威不再是宗教宣扬的‘信仰’,而是科学揭示的‘自然”’。这一思想新变化A.动摇了封建专制理论基础 B.否定了宗教的社会作用C.导致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 D.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5.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开始制定五年计一划,如一五计划1953—1957,二五计划1958—1962年,三五计划1966—1970年。如图是我国某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示意图(单位:万吨)。结合所学判断在该“五年计划”时期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B.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成效D.“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6.标语、口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发展的特征。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标语、口号,正确的一组是①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③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④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7.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8.下表是近代上海外企变化统计表。据此判断A.世界大战削弱了西欧在上海经济地位 B.世界大战也影响美苏大国在沪的投资C.在沪外企变化反映列国在华势力消长 D.从在沪外企变化中可看到民企的发展9.五四运动前夕,鲁迅曾描述道:“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抑制人道主义,……都摩肩挨背的存在。”(鲁迅《随感录》)这段文字揭示出()A.西方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之主流B.二十世纪初中国境内文化冲撞较激烈C.开展新文化运动以清除各种陈腐文化D.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时代绊脚石10.汉朝的重要商品名号往往提示地名,如纺织领域形成“鲁缟”、“齐纨”、“蜀锦”等著名品牌,这反映A.区域生产优势形成 B.地方品牌商品密集出现C.区域经济分工明显 D.丝织品的生产技术高超11.1979一1983年间,中央采取了建立经济特区、在税收和进口关税给予外资优惠、允许地方政府洽谈外国投资事宜等一系列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措施。这些措施A.根除了苏联模式中的僵化部分B.巩固了指令性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12.下图为建国初期沿海与内地工业增长速度变化示意图(定基指数:以1950年为100)。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工业增长主要来自重工业领域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C.国民经济建设按比例协调发展D.工业建设布局逐步趋向均衡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战后期,战胜国在讨论分区占领德国时,尽管柏林位于苏占区,但是它作为德国的首都,还是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48年春夏,西方国家分裂德国活动出现了高潮,联邦德国的雏形基本形成。苏联认为,如果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柏林就丧失作为德意志首都的地位",西方国家没有理由再留在西柏林。同年6月24日,苏联全面切断德国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试图把西方国家赶出西柏林,柏林危机由此产生。西方国家不肯搬出西柏林,但也不愿意使用武力打开水陆交通,在比较了各种方案以后,决定利用美国强大的空中力量和经济实力,使用空中走廊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当时苏联也不希望走向武装冲突,因而没有干扰西方国家空运活动,最终于1949年5月达成协议,12月份取消封锁,柏林危机平息。——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柏林危机产生和平息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柏林危机的影响。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城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楺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城。唐宋以后,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纷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榨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还输出到欧洲、美洲、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美国商人到中国来贩运货物,以土布为主,不仅销到美国,还转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19世纪初30年间,从广州运出的土布平均每年在100万匹以上,最多的一年(1819年)曾经达到330多万匹。英国也曾经大量销用中国土布。而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岁进口之纱,至位银1350万两”。1871—1873年洋纱进口3.7万公担,到1909—1911年增长到132万公担。从1894年至1913年的20年中,土布生产中使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据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棉纺织业的变化。(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古代到近代棉花利用的共同价值。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答案解析】
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在此期间,制呢业等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还出现了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牧场和农场。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兴资产阶级成长起来。有些贵族虽然保留了贵族头衔,却也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他们被称为新贵族。故答案为A;BCD不能准确体现“新”的特点,排除。2、D【答案解析】
材料中“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种种弊端,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指导和指明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故选D;AB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与材料“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的信息不符,排除;达尔文和其进化论属于生物学领域的革命,与材料中“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的信息不符,C错误。3、B【答案解析】
材料表明苏联在当时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要想保护革命取得的成果,必须加快工业化步伐。B正确;材料指的是要进行工业化建设,不是加快农业建设,A错误;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的召开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C错误;苏联当时国情决定了苏联要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因此符合国情,D错误。故选B。4、A【答案解析】
18世纪中后期法国用“科学”代替宗教‘信仰’,说明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专制理论基础,A项正确;法国思想界崇尚科学,并没有否定宗教的社会作用,B项错误;第一次科技革命即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而不是法国,C项错误;用科学代替宗教信仰,是近代科学的产生的作用而非原因,D项错误。5、D【答案解析】
据材料数据可知,前三年工业发展比较快,后两年工业发展慢慢下降,农业发展有所增强,结合所学知识,这时期应是1958—1960年由于左倾错误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的困难,从1961到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以后,工业指标有所下降,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故D选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二五计划期间的特征,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故A选项错误;国民经济陷入瘫痪状态应该是在文革时期,故B选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故C选项错误。6、D【答案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赶超英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1950到1953年朝鲜战争时期的口号,“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四件事按时间先后排序为②①③④,D项正确;其他排列顺序均存在错误,ABC三项不符合题意。7、A【答案解析】
据材料“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播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故B排除;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与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故C排除;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故D排除。8、D【答案解析】
战争局势导致上海外企不断减少,由此可以推断出民企的发展,D正确;二战期间在上海的企业,只有瑞士和苏联设厂,而瑞士属于西欧,排除A;一战期间苏联并未在上海投资,这并不是因为世界大战,而是因为苏联解决国内问题,排除B;二战后苏联在华投资超过美国,但是并不能证明苏联在华势力超越美国,排除C。9、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从信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油松片以至电灯”“独轮车以至飞机”等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既存在着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也存在着落后的封建文明,故选B项。A项错在“主流”无法体现;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也与鲁迅的描述不一致。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鲁迅的思想10、A【答案解析】
重要商品提示地名,说明不同地区有各自的生产优势,A正确;B中“密集”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列举的都是纺织业,不存在区域经济分工,排除C;纺织品不等同于丝织品,排除D。11、D【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经济特区的创建、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等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也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故选D;A绝对化,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尚未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错误;21世纪初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错误。12、D【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沿海与内地工业增长速度示意图”的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沿海和内地工业增长速度的比较,未体现工业领域,排除A;我国是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问题,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工业增长速度,并未体现国民经济建设的比例问题,故排除C;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前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内地的工业增长速度高于沿海地区,有利于工业布局趋向均衡,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产生的原因:西方分裂德国,组建联邦德国;苏联对东西柏林交通的封锁。平息的原因:西方经济实力强大;美苏双方不愿使用武力;苏联的退让与妥协。(2)影响:加剧了美苏冷战对抗;导致了德国的分裂;推动了美国对西欧的扶持,加快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复苏。【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柏林危机,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柏林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48年春夏,西方国家分裂德国活动出现了高潮,联邦德国的雏形基本形成”“同年6月24日,苏联全面切断德国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试图把西方国家赶出西柏林,柏林危机由此产生”等信息分析得出。柏林危机平息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西方国家不肯搬出西柏林,但也不愿意使用武力打开水陆交通”“决定利用美国强大的空中力量和经济实力,使用空中走廊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当时苏联也不希望走向武装冲突,因而没有干扰西方国家空运活动”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柏林危机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加剧美苏对抗、导致德国分裂、推动美国扶持西欧和加快西欧国家经济的复苏等方面来回答。14、(1)由国外传入;种植范围从边疆推广到内地;政府积极推动;地位逐渐上升;纺织技术先进。(2)变化:纺织分离;由手工纺织到机器纺织;土布出口量下降,洋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Colours课时5 Let's learn Let's do教案 人教PEP
- 2024商铺租赁期间垃圾处理服务合同
- 2024国际船舶租赁与运营合同
- 2024年北极油气田开发与合作协议
- 2024互联网医疗信息服务合作协议
- 2024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同模板
- 2024年合同相对性在贸易中的应用
- 2024年司机合同:薪酬与福利细节
- 2024年大数据分析服务股权质押担保合同
- 2023年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历史试卷
- 【2024-2025】学年一上语文期中素养测评基础卷一
- 小儿血液透析的护理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
- 2024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创作和营销领域的应用及影响分析报告
-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表
- 《篮球原地运球 行进间运球》教案(共三篇)
-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卷 2套(含答案)
- 生活中的音乐教案
- 辩论赛评分表(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