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4《发达的古代农业》历史材料与解析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神农氏与农业的出现〔材料一〕神农氏作,斫①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②之利,以教天下。──《易·系辞下》〔材料二〕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③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④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材料三〕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东汉〕班固《白虎通》卷一【解读】我国的农业起源很早。在古文献中,多将我国农业的起源,托之于神农氏等传说人物。以上三条材料是有关神农氏与农业起源的传说。《易》亦称《周易》或《易经》,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旧传孔子作,据近人研究,可能是战国或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纂而成,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又采阴阳五行之说,并入儒、墨、法、名等家,一般认为是杂家著作。《白虎通》亦称《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东汉班固等编撰记录汉章帝时在白虎观讨论经学的结果。该书将谶纬学说与今文经学混合在一起,使经学进一步神学化。这三条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是:神农氏发明了耒耜等农具,教民农耕,种植五谷;神农氏还教人民辨别土地好坏,品尝百草滋味、水泉甘苦,解决了人民的生活问题。关于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表明,是中国人自己的祖先发明了农业,而不是由外界传入的、学来的。在考古学上,属于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等文化遗址都发现了我国早期农业的情况。【注释】①斫:砍削。②耨:除草。③蠃蠬:蠃通“螺”,蠬通“蚌”。④墝同“硗”,土地坚硬而瘠薄。2.黄帝、后稷与农业的出现〔材料一〕(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①鸟兽虫蛾②。──〔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材料二〕周后稷,名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③,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④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⑤百谷。”──〔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解读】《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著作,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史书。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农业的发明,时代最早的是神农氏,还有黄帝和后稷等人。这两条材料显示了黄帝和后稷也与农业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农业的出现,是长期人类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果,并非神农一人之功。【注释】①淳化:驯养。②虫蛾:指蚕。传说黄帝的正妃嫘祖教民养蚕、缫丝、织帛。③菽:豆类。④稼穑:种植和收获。种植称稼,收获称穑。⑤播时:播种,种植。时,通“莳”,栽种。3.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我国早期农业〔材料一〕裴李岗遗址出土数量较多、种类比较齐全的农业生产劳动工具,说明我国黄河流域8000年前就开始了农业生产,数量众多的收割工具石镰和谷物加工工具磨盘,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已有一定的水平,出土不少的猪、牛、羊骨骼,以及发现的陶塑猪、羊原始艺术品,说明当时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家畜的饲养也出现了。──《光明日报》1979年1月10日《河南省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材料二〕(大何庄)有一座墓的随葬陶罐中,还保存着少许的粟粒皮壳……这里的石刀、石铲、粟粒以及家畜遗骨等的发现,也反映齐家文化的农业和畜牧业都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粟粒的发现,说明了它已经是当时人们的一种主要粮食。──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临夏大何庄、秦魏家两处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3年第3期〔材料三〕稻穗纹陶盆……外壁刻有对称的稻穗纹和猪纹(残)图像。1株穗居中,直立向上,另外两束,沉甸甸的谷粒向两边下垂。旁边刻有1只猪纹……这一图像,反映了猪与农业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解读】考古发掘中,在不少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早期农业的证据。1.这三个文化遗址的地点分别是:河南、甘肃、浙江,说明我国从北到南,远古居民的经济生活均以农业为主。2.北方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而南方则主要是稻。经鉴定,河姆渡发现的稻谷是人工培植的籼稻,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稻谷。3.随着农业的发展,畜牧业兴起。在与裴李岗文化遗址年代相当的磁山文化遗址,第一文化层发现的157个长方形灰坑中,其中有62个发现有粮食堆积;在第二文化层发现的188个长方形灰坑中,其中18个有粮食堆积,出土时部分颗粒清晰可见,不久即风化成灰。堆积的厚度一般在0.3—2米不等。有10个窖穴的堆积厚度在2米以上。经灰像鉴定,这些窖穴中贮存的粮食是粟,其总储量约13万余斤。可见当时粮食生产的规模已相当可观。4.商周的生产工具以石器、骨器为主〔材料一〕(1957年在河北邯郸龟台早商遗址)出土的石器非常丰富,仅灰坑66、67、81,就出土115件,其中铲和镰占65%以上,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铲以长形为多,也有不少肩石铲,其中一部分可能为锄。石镰有的较窄,有的较宽而直刃。──北京大学、河北省文化局邯郸考古发掘队《1957年邯郸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10期〔材料二〕(1960年在河南陕县七里岗商代遗址出土)石器──完整者77件,其中以刀、斧、镰、铲最多,锛、镞次之。各种石器多为磨制的,但仍有少数只经打制的。蚌器──发现亦有一定数量,但多为碎片,在郑州商代遗址亦有少量发现。蚌器自龙山文化开始盛行,到了商代继续使用,尤其在商代早期的遗址中,出土的蚌器的种类似乎比晚期要多,表现在生产工具方面颇为明显。蚌刀多于蚌镰。骨器──骨铲、骨锥、骨针、骨镞……等共74件。制作有的比较精细,式样也较多。──黄河水库考古队河南分队《河南陕县七里岗商代遗址的发掘》,《考古》1960年第1期〔材料三〕(1955~1957年在陕西长安沣西张家坡西周遗址出土)石制生产工具,有砍伐用的斧、锛,挖土用的铲,收割谷物用的刀、镰,石斧大都是砾石打制成的,只在刃部略加修磨。扁平的磨光石斧不多。石刀一般都比较宽厚,穿孔多在刀身中部或接近刀背处。骨角的生产工具,有铲、凿、锥、针和镞。西周的骨铲器形很固定,所采用的骨料主要是牛、马等大家畜的肩胛骨和下颌骨,在客省庄的地层中也有发现。用下颌骨做骨铲是西周时期的特点,其他时代很少发现。骨角镞数量很多,发现300多件。蚌制的生产工具很多,种类有刀、镰和铲,形状和石刀等相似。──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55~1957年陕西长安沣西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10期【解读】以上三条材料,说明了在商周时期生产工具以石器、骨器为主。在生产工具中,数量较多的是斧、锛、铲和镰等,远古时期的人们用这些工具砍伐森林、挖掘土地,开辟耕地,收获庄稼,是人们劳动中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早期的石斧直接用手使用,称为手斧,后来装柄使用,提高了功效。石锛一般安装在木柄上使用。石锛既可砍伐树木,也可用来掘土翻地。斧的功用是劈,锛的功用是斫。铲是一种直插式的整地农具,与耜是同类工具。一般将器身较宽而扁平、刃部平直或微成弧形的称为铲,而将器身较长,刃部较尖锐的称为耜。最早的铲是木制的,河姆渡遗址就曾出土过木铲,各地出土较多的是石铲及少量的骨铲。商周时,出现了用于中耕除草的小型铲。铲又称钱,《诗经·臣工》:“命我众人,痔乃钱镈。”镈也是除草工具,《诗经·良耜》:“其镈斯赵,以薅荼蓼。”5.商周的青铜工具〔材料一〕(河南新乡潞王坟商代遗址出土)残铜刀2件,青铜铸造。一件,剖面呈楔形,残长7.5厘米,另一件,柄端圆形,两侧铸有2行6个长方形纹,其旁又有许多小圆点饰物,残长7.5厘米。──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新乡潞王坟商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1期〔材料二〕(陕西扶风云塘西周遗址出土)铜刀3件,皆残。其中两件身短柄长,刀尖上翘。柄扁平,上有3条凸起的直线,末部有一长方形的孔,残长10.1厘米。──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云塘西周墓》,《文物》1980年第4期【解读】关于商周的青铜器农业工具,目前出土的数量还不多,以上两条材料,从考古发掘角度证明了商周时期已出现了青铜农具。目前,考古发掘出土与传世的青铜农具共有60多件。有锸、铲、镰、犁铧、耒、耜、铚等。出土青铜农具的地域分布,有河北、陕西、山东、湖北、安徽、江西、河南等省。其中以河南、江西最为集中。河南省有明确出土地点的22件,仅安阳小屯殷墟出土达16件。商周的青铜冶炼业很发达,制造水平很高,为什么青铜农具数量很少呢其原因可能是,第一,西周的贵族阶级不从事农业生产,认为农业劳动是下层人的事,农具不是享受器,贵族死后自然不会把农具作为随葬品。第二,铜器在古代是贵重的“美金”,青铜农具用坏,可以回炉改铸,与石质农具不同,因而墓葬中不见青铜农具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三,春秋战国时通行的货币有铜铲布、铜刀币,这类货币是从实用的农具互相交换发展而来的,这也可以间接证明西周时期曾盛行过青铜农具。(参阅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版)6.商周的农业灌溉〔材料一〕汤旱,伊尹①教民田头凿井以溉田。──《世本》〔材料二〕惟②曰:“若籍田③,既勤敷菑④,惟其陈修⑤,为厥疆畎⑥。”──《尚书·梓材》〔材料三〕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方百里为同,同间广二寻、深二仞,谓之浍。专达于川,各载其名。──《考工记·匠人》〔材料四〕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周礼·地官·遂人》【解读】《世本》是先秦史官编修的宗谱,记载了自黄帝至秦(一说春秋)帝王公侯卿大夫的世袭及事迹,也称“世”或“世系”,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这部书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以及政治论文的选编,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资料。《考工记》是春秋战国之际齐人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是我国古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周礼》为战国人总括西周至春秋间周王室及鲁、郑、卫礼制及职官系统,并杂入部分战国制度的礼书。这几条材料显示了商周农田灌溉的情况。材料一说的是商代已有凿井灌溉。材料二说明周代对农田灌溉的重视。材料三、四反映了周代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农田灌溉系统。《考工记》和《周礼》均为战国成书,书中的内容未必是西周时期的原始情况,但人们把遂、沟、洫、浍等大小水渠贯通起来,达于川,保证农田灌溉,并在水渠堤岸修筑道路,即畛、涂、道、路,是可能的。至于凿井灌溉,早在龙山文化中就已出现。在河北邯郸龙山文化中发现两口水井,井口与沟渠相通,据推测,这是用于灌溉的水井。【注释】①伊尹:商朝大臣,名伊,尹是官名。曾帮助汤攻灭夏桀,商初,辅佐卜丙、仲壬二王。②惟:语助词。这是周公对康叔说的话。③籍田:种田。④敷:播种。菑:初耕的田地。⑤陈修:修治。⑥厥:其。畎:田间水渠。这句话的意思是:好比种田,既然辛勤地耕种土地,那就应当统一划分整理土地,并治理水道沟渠。7.商周的农业耕作技术〔材料一〕载芟载柞①,其耕泽泽②。千耦其耘,徂隰③徂畛……有略④其耜,载⑤南亩,播厥百谷。实函⑥斯活。驿驿⑦其达。有厌⑧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⑨。──《诗经·周颂·载芟》〔材料二〕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⑩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若欲其化也,则以水火变之。
──《周礼·秋官》〔材料三〕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礼记·月令》〔材料四〕去其螟,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诗经·小雅·大田》【解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成型于春秋时代,现存305篇,依其性质编为风、雅、颂三部分,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研究周代社会也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商周时代,农业耕作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这几条材料显示了当时的耕作技术。材料一描述的是耕种前的除草活动。材料二、三讲的是沤制绿肥。所谓“以水火变之”即火化和水化。火化是把草堆积起来,用火烧成灰,用以肥田;水化是在夏日溽暑时将草堆积利用湿度、热度加速草的腐化。材料四讲的是人们消灭害虫。“秉畀炎火”说的是除害虫之法。即把害虫投到大火中烧死并埋掉。【注释】①芟:除草。柞:除木。②泽泽:迅速的样子。③徂:往,到。隰:新开垦的田。④略:锋利。⑤俶载:开始。⑥实:种子。函:种子的外壳。⑦驿驿:长势旺盛。⑧厌:美好貌。⑨麃:耘地。⑩绳:草结子。螟螣:吃稻心的害虫。蟊贼:吃禾苗的害虫。稚:幼小。秉畀:投到。8.西周的土地休耕制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周礼·大司徒》【解读】西周时对耕种的田地,依据地力不同有不同的耕作方式。“不易之地”指肥沃的土地,可以连续耕作。“一易”、“再易”之地指贫瘠的土地,在休耕一两年后可再行耕作。9.春秋战国铁器的使用〔材料一〕驷孔阜①,六辔②在手。──《诗经·秦风·驷》〔材料二〕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夷、斤、,试诸壤土。──〔春秋〕左丘明《国语·齐语》〔材料三〕晋赵鞅、荀寅帅师城③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铸范宣子所为刑书焉。──〔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材料四〕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管子·海王》〔材料五〕目前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的铁器有以下几处:1.甘肃灵台景家庄铜柄铁剑12.陕西凤翔秦公墓铁铲33.青岛崂山东古镇铁带钩14.临淄郎家庄1号墓铁削15.江苏六合程桥1号墓铁丸(生铁)16.江苏六合程桥2号墓铁条17.九江磨盘墩铁器38.河南新郑唐户残铁器19.长沙龙坡涧52.826号墓铁削110.长沙识字岭314号墓铁锄111.长沙杨家山65号墓钢剑112.长沙杨家山65号墓铁鼎形器113.长沙杨家山65号墓铁削114.长沙杨家山15号墓铁鼎115.洛阳水泥制品厂铁116.洛阳水泥制品厂铁锛117.陕西宝鸡市益门村小墓金柄铁剑20余──周自强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下)》经济日报出版社【解读】《国语》相传春秋时左丘明著,以记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之一。该书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实编次成书,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管子》是战国齐国稷下学者的著作总集,稷下是齐国的学术中心。《管子》一书包含了各家思想。以上五条材料显示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情况。材料一是用铁的颜色形容马的颜色。这是先秦典籍中所见最早的“铁”字。《驷》为秦襄公(前778年~前766年)时诗,正当两周之交,可知西周末年铁制工具已开始使用。材料二中“美金”指青铜,“恶金”指铁器,因其形制较青铜器粗糙,故称。材料三指昭公二十九年(前513年)晋国的赵鞅、荀寅带领军队在汝水旁边筑城,借此向“国(国都)”征收军赋“一鼓铁”。“鼓”,有人认为是“鼓铸”之意;也有人认为“鼓”是一种量器单位,《孔子家语·正论》记载此事,注曰:“三十斤谓之钟,钟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对“鼓”的解释虽有不同,但春秋已经开始铸铁当是事实。材料四讲妇女、农民和行人所必备的物品,说明战国铁器的普遍使用。材料五通过考古发掘的数字统计说明春秋战国铁器使用的普遍。在战国铁器中,生产工具是其主要门类;生产工具中,铁器又是其主要门类。而铁农具在铁器中所占比重之大,说明铁制农具已在农业生产中居主导地位。【注释】①孔:大。阜:肥大。②辔:缰绳。③城:筑城。10.牛耕的推广〔材料一〕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令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①为畎亩之劳。──〔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材料二〕使五尺竖子引其②,而牛恣③所以之,顺也。──〔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重己》【解读】《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黄老道学,兼采诸家学说,史称“杂家”。1.春秋晚期,原来用作祭祀的牛,开始用于田间耕作。2.战国时称牛鼻环为“棬”。说明牛被牵引从事劳动。20世纪20年代在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的一件春秋时期牛尊,牛鼻穿有鼻环,是牛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证。牛耕的推广,促进了耕作技术的进步。在河南辉县固围村和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铁犁铧皆为V形,前端尖锐,后端宽阔,锐端有直棱,能加强刺土力,说明只有牛才能拉动这样的犁。【注释】①牺:色纯。②棬:牛鼻环。③恣:听任。11.战国水利灌溉〔材料一〕自是之後,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菑济之间。于蜀,蜀守冰凿离碓①,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②,百姓飨③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④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⑤之水,溉泽卤⑥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二九《河渠书》〔材料二〕(芍)陂周一百二十里,在寿春县南八十里,言楚相孙叔敖所造……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西北为香门。陂北流经孙叔敖祠下,谓之芍陂渎。──〔北魏〕郦道元《水经·肥水注》【解读】《水经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著作。作者郦道元广泛搜集文献,并进行实地考察,为《水经》作注,大大扩充了原书记叙的范围和内容。水是农业的命脉。战国时期各国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材料一描述了各地的水利工程。其中有:①鸿沟。战国魏国兴修的水利工程,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水系。②西门豹领导修建的引漳水灌邺工程。《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在西门豹主持下,“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③郑国渠。这是战国末年秦国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引泾水东注洛水,不仅解决了关中地区的干旱问题,而且改良了土壤。材料二显示的是淮水流域水利工程芍陂。芍陂在安徽寿县南,它利用天然湖泊,在其周围低处筑堤,形成大型陂塘,使这一带成为著名的产粮区。在战国的水利工程中,最著名的是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工程。该工程采用分流的办法,将岷江水引入川西平原,浇灌大量农田,使之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经过不断的维修、扩建,至今仍发挥巨大的作用。【注释】①碓:即堆。②溉浸:滋润灌溉。③飨:享。④罢:同疲。⑤阏:同淤。⑥泽卤:低洼盐碱地。12.个体小农经济〔材料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材料二〕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①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战国〕墨翟《墨子·非命下》〔材料三〕今一夫挟②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什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材料四〕晁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③者矣。”──〔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解读】《墨子》是记载战国墨家思想的著作,对研究战国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①小农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要年景不太坏,国家服役不太沉重,农民能够维持基本生活。《荀子·大略》也说:“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务夺其时,所以富之也。”②小农经济是个体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又承担较重的赋税,他们常常生活在困苦之中。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由于劳动分散,生产工具简单,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具有易于破产的特点,因而农民必须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才能维持基本生活。正如材料二所说,他们“早出暮入”,“不敢怠倦”。在封建政府的重压下,小农劳动强度大,生活极其艰辛,正如《汉书·食货志》说:“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注释】①菽:豆类。②挟:拥有。③责:同“债”。13.明清农业专业化区域的出现海上①官、民、军、灶②,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尝考③宋绍兴④中,松郡⑤税粮十八万石耳⑥,今平米⑦九十七万石,会计加编⑧,征收耗、剩、起解、铺垫,诸色役费⑨,当复称是⑩。是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共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五《蚕桑广类·木棉》【解读】《农政全书》,明末杰出科学家徐光启撰。徐光启在天文、水利、数学、农学诸方面皆有研究和贡献。所著《农政全书》六十卷,分十二项,辑录古代和当时农业文献229种,加以评注,是我国古代农学领域中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1.明代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越来越广泛,经济作物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如本处史料所载明松江府地区,全部垦田面积中超过50%的土地用来种植棉花,已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的农作物配置结构和棉花专业化经营区域。2.据徐光启的统计,松江地区从宋代到明代所承担的各种赋税额不断增加,至明代后期已为宋代的10倍。在土地、粮食并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当地人民光靠粮食收入是不可能在几百年中承担如此重税的,他们还需仰赖新兴的棉纺织业的支持。不仅松江如此,长江三角洲地区亦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这说明在明代经济生活、国家赋税构成中,植棉业和相关的纺织等手工业已成为重要支柱。农业生产摆脱了单一经营的格局,进一步向着多种经营的方式迈进。【注释】①海上:指明代松江府一带。②灶:指明代的灶户,是以熬制食盐、缴纳盐课的方式为朝廷服役的户籍,他们可以开垦明朝廷拨给他们的土地作为服盐役的生活保证。③尝考:曾经考察。④绍兴:宋高宗的年号(1131~1162年)。⑤松郡:松江府。⑥耳:助词,表示限制。税粮十八万石耳:税粮不过十八万石罢了。⑦平米:未加其他附加税额的单纯平均粮税。⑧会计加编:统计附加的各种编派赋税。⑨耗、剩……诸色役费:附加的各种赋税费用名目。⑩当复称是:应当(在九十七万税额上)翻番。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农田粮食的收入,不可能超过其他地区。繇:通徭,泛指徭赋。视息:只能眼看鼻息,勉强生存之意。一机一杼:古代以“机杼”指织布机,这里泛指纺织业。苏、杭、常、镇:苏州、杭州、常州、镇江。币帛:古代用作礼物的丝织品。枲纻:麻织品。嘉、湖:嘉兴、湖州。纩:丝棉。女红:女子从事的针织、刺绣等手工业活动。共:通“供”。俯仰:生活起居应酬。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14.垄作法〔材料一〕大田①多稼,既种既戒②,既备乃事。以我覃③耜,载④南亩,播厥⑤百谷。──《诗经·小雅·大田》〔材料二〕信⑥彼南山,维禹甸⑦之。⑧原隰⑨,曾孙田之。我疆⑩我理,南东其亩。──《诗经·小雅·信南山》〔材料三〕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任地》【解读】垄作法是我国古代先进的耕作方法。1.西周时垄作法就出现了。垄是田地中高出地面的畦畴,也就是亩。2.材料中所说“俶载南亩”、“南东其亩”,即农民把庄稼种在垄上。南亩,泛指农田。《诗经》中还有“有略其耜,俶载南亩”、“畟畟良耜,俶载南亩”等。实行垄作,可以加深耕土层,提高地温,便于条播,增加通风透光,利于中耕除草,增加抗旱防涝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随着垄作法广泛采用,亩逐渐趋向规格化,一般以宽六尺,长六百尺为为一亩。春秋战国时,在垄作法的基础上形成更为完备的“畎亩法”。畎是沟,亩是垄,即将田地耕翻成一条条沟垄,根据土地状况,因地制宜进行耕种。材料三所说“上田弃亩,下田弃畎”就是这种耕作法。这句话的的意思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畎内,有利于抗旱保墒;在地势低洼的田地里要将农作物种在田垄上,有利于排水防涝。材料三还指出精耕细作的方法,即播种之前耕五次,播种之后锄五次,一定要做得仔细彻底。耕种的深度,以见到湿土为限,这样,杂草不生,又无害虫,今年种谷子,明年种麦子,定能获得丰收。【注释】①大田:即公田、井田。②戒:农具。③覃:锋利。④俶载:开始。⑤厥:其。⑥信通“伸”,伸展。此句形容南山原野远又长。⑦禹:夏禹。甸:治理。⑧畇畇:平坦整齐。形容已开垦的土地。⑨原隰:广平低湿之地。⑩疆:划分界限。上田:地势高的田地。弃亩:不要把庄稼种在亩上。亩,高的田垄。下田:地势低洼的田地。弃畎:不把庄稼种在垄沟里,而是种在田垅上,这样可以避湿。耨:锄地。审:仔细。尽:彻底。殖:种植。度:标准。阴土:湿土。大草不生,经过多次翻耕,杂草都腐烂了,不会再生出来。螟:食苗心的害虫。蜮:食苗叶的害虫。15.耧车的发明〔材料一〕(赵过)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①犹赖其利。今辽东犁耕,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犁,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东汉〕崔寔《政论》〔材料二〕皇辅隆为敦煌太守,民不晓作耧犁,用功甚费。隆乃教作耧犁,省力过半。──〔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卷一六《仓慈传》注引《魏略》〔材料三〕耧车,下种器也……耧种之制不一,有独脚、两脚、三脚之异。今燕、赵、齐、鲁之间,多两脚耧,关以西有四角耧,但添一牛,功又速也。夫耧,中土皆用之,他方或未经见,恐难成造。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垅,横桄四匝②,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旁一人执耧,且行且播,种乃自下。──〔元〕王祯《农书》卷十二【解读】《政论》是东汉崔寔的评述东汉社会政治的作品,对了解东汉社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农书》是元代关于农业的书,二十二卷,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事,是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赵过在汉武帝时任搜粟都尉,他改进农具,发明了耧车。1.耧犁轻便,播种均匀,劳动效率高,每日播种面积可达到一顷,比起人工撒播,效率明显提高。2.耧犁在西汉定型,主要应用于三辅地区,后来向周边地区传播,东汉时传到辽东,三国时敦煌地区开始使用。后世长期沿用。耧犁是一种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的农业机械。这一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多年,18世纪传到欧洲,对西方农业机械的改革起了推动作用。【注释】①三辅:指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辖地,包括西汉长安及其附近地区。②匝:环绕一周。16.代田法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后稷始甽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尺曰甽,长终亩。一亩三甽,一夫三百畎,而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①其土以附苗根。故其《诗》曰:“或芸或,黍稷②”芸,除草也,,附根也。言苗稍壮,每耨辄附根。比盛暑,陇尽而根深,能③风与旱,故而盛也。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亩五顷,用耦犁④,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⑤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使教田太常、三辅,大农置工巧奴⑥与从事,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⑦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⑧,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⑨挽犁。率多人者田日三十亩,少者十三亩,以故田多垦辟。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地⑩,课得谷皆多旁田亩一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辅公田,又教边郡及居延城。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解读】汉武帝时,赵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先进的耕作方法──代田法。代田法是甽亩法和轮作法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材料显示了代田法的耕作过程。先在一亩田上挖深宽皆为一尺的甽(沟),甽旁堆土成高广各一尺的垄,然后将种子播在甽(沟)中,幼苗出土后,除草时再把苗旁的垄土逐次锄下,培植苗根。到盛夏时,垄土用尽,甽垄培平,农作物的根部入土很深,增加了抗风旱的能力。第二年则把原来垄的地方改为沟,沟改做垄,甽垄每年互换,轮流耕种。这样整块土地的休耕就不必要了,避免了土地利用的浪费。“代田法”先在长安附近试行,粮食产量明显增加。亩产可比缦田增加一斛以上,后推广到各地,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代田法”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改革。【注释】①:推下。②“或芸或芓,黍稷儗儗”:见《诗经·小雅·甫田》。芸与耘通。芓与籽通。儗儗:草木茂盛。③能:通“耐”。④耦犁:二牛一犁。⑤缦田:不分甽的田。⑥工巧奴:有技巧的奴隶。⑦力田:西汉选举科目之一,以力田选出的人,都是对农事有经验的。⑧趋:及时。泽:雨泽。⑨相与庸:换工共作。⑩宫壖地:宫内墙以外,外墙以内的地方。家田:汉代列侯称家,家田即列侯的田地。17.区田法〔材料一〕《汜胜之书》“区田法”曰: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比须良田也。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①及丘城②上,皆可为区田。区田不耕旁地,庶尽地力。凡区种,不先治地,便荒地为之。……区种,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上农夫区,方深各六寸,间相去九寸。一亩三千七百区。一日作千区,区种粟二十粒;美粪一升,合土和之,亩用种二升。秋收,区别三升粟,亩收百斛。丁男长女治十亩,十亩收千石,岁食三十六石,支二十六年。中农夫区,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二尺。一亩千二十七区。用种一升。收粟五十一石。一日作三百区。下农夫区,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三尺。一亩五百六十七区。用种半升。收二十八石。一日作二百区。──〔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一〔材料二〕郡国以牛疫水旱,垦田多减,故诏敕区种,增进顷亩,以为民也。──〔南朝宋〕范烨《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材料三〕洛阳陷,(郭文)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区种菽麦。──〔唐〕房玄龄《晋书》卷六四《郭文传》【解读】在“代田法”之后,汉代又出现了一种精耕细作的旱地农业生产技术──区田法。区田法最早记载于《汜胜之书》。汜胜之在汉称帝时曾任议郎,由于他在三辅地区教导农业有功绩,后升任御史。他的《汜胜之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原书后来散失,现有辑本。以上材料显示:区田法简便易行,不择地点,主要适用于干旱的平原地区,也可在高坡、贫瘠之地耕作。这有利于贫苦农民利用小块土地耕种,扩大耕地面积,解决农民生计问题。依据《汜胜之书》,作区田首先要整好土地,深挖作区,区的大小、深度、区与区之间的距离因栽培的作物不同和土地的肥瘠程度不同而异,其行株距或穴距都排成整齐的行列。其次,在穴中填加“美粪”(上好的肥料),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播种前,要将种子浸渍在用兽骨煮成并掺以动物粪便的汁水里,使之具有耐蝗虫、耐旱的作用,然后将种子点种密植到区内。播种后注意中耕灌溉,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尤其注重中耕锄草,做到有草即锄。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使庄稼稳健成长,增加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总之,区种法的要点在于深挖重肥,点种密植和中耕灌溉等环节。同时,对不同农作物播种的深、浅、疏、密也有不同的要求。由于区种法能有效提高粮食产量,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政府往往推行区田法,如材料二所引,东汉明帝时,因郡国遭遇牛疫水旱,特下诏推行区田法。材料三显示,西晋时还有人用区田法种地。1956年,河南辉县石泉农业试验站曾用区田法试种粟一亩,取得了高于一般耕田的收获,科学家由此得出了“区田对旱年有利”结论。(参见张履鹏:《古代相传的作物区田法》,《农业考古》第8卷第1期,1957年2月)【注释】①倾阪:山坡。②丘城:废墟。18.绿肥种植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①种,七、八月犁掩杀②之,为春谷田③(春季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④、熟粪同。──〔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一【解读】《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农书。该书内容丰富,反映出当时我国农业的世界先进水平。
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了绿肥种植法。关于绿肥,在晋人郭义恭所著《广志》中说“苕草,色青黄,紫华(花)。十二月稻下种之,殷盛,可以美田。”这是关于栽培绿肥的最早记载。南北朝时,北方已广泛利用培植绿肥以提高地力。该材料显示了培植绿肥的方法。绿豆最好,小豆、胡麻为次。每年五六月间播撒种子,七八月间用犁将它们翻耕埋在土里。这些田用作春季种稻谷,每亩可收获十石。其肥效和蚕屎、熟粪一样。《齐民要术》还记载了踏粪法。农民在秋收耕田后,秫秸秆、残叶等集中存放到一起,每天撒布到牛脚下,约三寸厚,每天早晨起来又收集起来堆成堆,又像以前一样铺一层,过一夜又堆积起来。这样过一冬天,“一具牛,踏成三十车粪。至十二月、正月之间,即载粪粪地。”这种经过牛踩踏而形成的绿肥,对于提高地力,增加粮食产量很有好处。【注释】①穊:稠密。②掩杀:遮盖。③春谷田:春季谷田。④矢:通“屎”。19.江南的开发〔材料一〕时海内大乱,而蜀独无事,故归之者相寻。(李)雄乃兴学校,置史官,听览之暇,手不释卷。其赋男丁岁谷三斛,女丁半之,户调绢不过数丈,绵数两。事少役稀,百姓富贵,闾门不闭,无相侵盗。──〔唐〕房玄龄《晋书》卷一二一《李雄载记》〔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自义熙十一年(415年)……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至大明①之季,年逾六纪,民户繁育,将曩时②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③,则数郡忘饥。会土④(指会稽,东晋南朝重要的经济区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⑤一金,鄠、杜⑥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⑦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梁〕沈约《宋书》卷五四《孔季恭传》【解读】《宋书》记载了南朝刘宋(420—479年)的历史,该书保存史料较多,尤其八志,内容上溯三代秦汉,对中国古代史研究颇有参考价值。1.西晋末年,北方大乱,今四川地区相对安定,在此建立“大成”政权的李雄推行宽松统治,社会安定,经济发展。2.材料二是《宋书》的作者沈约对江南经济发展的评论。自汉末以来,由于北方的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得到了开发。其中长江中游的荆州和下游的扬州发展尤为显著,成为南方经济的重心所在。在荆、扬二州中,又以扬州最为发达,而扬州境内的三吴(吴郡、吴兴、会稽)地区农业水平最高,是东晋南朝最重要的基地,东晋南朝政府的各种支出,主要依靠三吴。所谓“三吴奥区,地惟河、辅,百度所资,罕不自出。”(《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江南的开发,为隋唐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注释】①大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的年号(457—464年)。②曩时:以往,从前。③稔:庄稼成熟。④会土:指会稽,东晋南朝经济发达的地区。⑤直:通“值”。⑥鄠、杜:鄠,今陕西户县北;杜,今西安东南。鄠、杜两县是西汉时期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⑦杞、梓:两种好木材。20.隋唐江东地区曲辕犁的使用耒耜①,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②犁。冶金而为之者③曰犁镵④,曰犁壁⑤;斫木而为之者⑥曰犁底⑦,曰压镵⑧,曰策额⑨,曰犁箭⑩,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槃。木与金凡十有一事。耕之土曰,犹块也。起其者,镵也;覆其者,壁也。草之生必布于,不覆之则无以绝其本根。故镵引而居下,壁偃而居上。镵表上利,壁形下圆。负镵者曰底,底初实于镵中,工谓之鳖肉。底之次曰压镵,背有二孔,系于压镵之两旁。镵之次曰策额,言其可以其壁也,皆然相载。自策额达于犁底,纵而贯之曰箭。前如而者曰辕;后如柄而乔者曰梢。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卑,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以其上下类激射,故曰箭;以其浅深类可否,故曰评。评之上曲而衡之者曰建。建,犍也,所以其辕与评。无是,则二物跃而出,箭不能止。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辕取车之胸,梢取舟之尾,止于此乎……犁之终始丈有二……江东之田器尽于是。──〔唐〕陆龟蒙《耒耜经》【解读】《耒耜经》,唐陆龟蒙撰。陆龟蒙,苏州人,字鲁望,号甫里先生,是晚唐著名作家、诗人。陆龟蒙留意民生,所作《耒耜经》是专门论述古代农具的著作,其中对唐代曲辕犁的描写是关于这种中国古代基本耕犁的最全面的原始记述。1.曲辕犁是由铁质犁镵、犁壁和木质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槃十一个部件构成的。其中除犁镵、犁壁外,均为木制。全长一丈二尺(唐尺)。2.和前代的犁相比,曲辕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变长辕为短辕,旧式犁长前及牛肩;曲辕犁长只到牛后的犁槃处。犁辕缩短以后,旧式犁那种修长的犁轭也就淘汰了。这样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使曲辕犁具有轻便的特点,因而也就节省了畜力,只用一头牛牵引就可以了,这就改变了古老笨重的二牛抬杠的犁耕方式;二是由直辕改曲辕,即犁辕的前边大部分向下曲,并增加了犁辕前可转动的犁槃,使犁辕通过犁槃两端系以绳索与牛轭相连结,便于耕畜牵引时犁身自由摆动,或改变方向,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操作起来更为灵活自如,尤便于转弯;三是增加了犁箭、犁评和犁建几个部件,可以自由升降,调节耕地的深浅;四是可以通过犁梢的摆动幅度调节破土断面的窄宽。3.曲辕犁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江东(长江下游地区),所以又称为江东犁。曲辕犁特别适合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同时,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北方旱地耕作。明清时期的耕犁基本上仍采用了曲辕犁的形制。曲辕犁的出现,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又一次新的突破,在我国犁耕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犁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注释】①耒耜:古时指犁形农具。一般称木把为耒,犁头为耜。②民之习,通谓之:民众一般习惯的说法。③冶金而为之者:由金属(当时为铸铁)制成的。④犁镵:即犁铧,也可称犁铲。铁制,呈锋利的等腰三角形,用于犁切土块和草根。⑤犁壁:铁制,略呈椭圆形,安在犁镵上方,用于将犁起的土翻转在一边,并将杂草和植物残株埋压土下。⑥斫木而为之者:砍削木头制成的。⑦犁底:即犁床。木制,用以稳定犁体并将犁镵固定其上。⑧压镵:即压铲。木制,其前端扣压犁镵于犁底,其两旁用绳扣缚犁壁背后的两孔,固定犁壁位置。⑨策额:木制,在压镵背后,前端抵住犁壁,固定犁壁的位置并防止犁壁的摆动。⑩犁箭:即犁柱。木制,下段贯穿在策额、压镵、犁底的孔中,并把它们固结在一起;上端贯穿犁辕并把犁辕的位置固定下来。犁辕:木制,是一根有适当弯曲度的长木杠,后端和犁梢相连,前面适当距离处凿孔,套在犁箭上,最前端与犁槃相连。犁梢:即犁柄,装在犁底后端的一根略向后倾斜的木棒,中凿一孔与犁辕后端的榫头相接。耕者手扶犁梢以掌握犁身前进的方向,以犁梢使犁身倾斜或端正来控制犁耕土块的宽窄。犁评:木制,中凿长槽,套在犁箭向上延伸的部分之上,可以调节耕地深浅。犁建:一根弯曲的木插销,用于使犁辕和犁评不会从犁箭上端滑脱。犁槃:一根略呈弯曲的木棒,中间的一点与犁辕的前梢系连,可以转动。犁槃的两端系着和牛轭相连的绳索。木与金凡十有一事:木制和铁制(的零件)共11种。墢:耕地时犁所翻起来的土。块:土块。覆:翻转覆盖。草之生必布于墢:野草必定分布在土块中生长。镵引而居下:犁镵起导引作用而安置在下。壁偃而居上:偃:向后仰。犁壁向后倾斜着安置在犁镵之上。镵表上利:犁镵外部边沿锐利。壁形下圆:犁壁下半部圆滑地和犁镵相接。负镵者曰底:负担犁镵的叫犁底。底初:犁底的前端。实于镵中:牢实地嵌入犁镵中。工谓之鳖肉:工匠称(犁底的前端嵌入犁镵的部分)为鳖肉。底之次:紧靠犁底的第二位零件。背有二孔,系于压镵之两旁:此处“背”指犁壁的背,犁壁背上有两孔,两孔系有绳子,绳子系在压镵的两边。镵之次:紧靠压镵的第二位零件。扞其壁:支撑犁壁。然相载:“”,依次重叠。然相载指依次相互关联、重叠。桯:木杠。樛:弯曲。乔:高而弯曲。越:此处读huó(音活),意为“孔”。加箭:在犁辕孔中穿入犁箭。可弛张:犁辕的孔顺着犁箭滑动,犹如弓的弛与张。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犁辕上面还有一个带槽的、和犁箭(的功用)相似的、刻有不同梯级(的零件)。卑:低。所以进退:因此可以进,也可以退。以其上下类激射:因为它上下移动好似射动的箭。以其浅深类可否:利用它来评定可否浅耕或深耕。曲而衡:衡:古代用以固冠冕而插戴于头发上的针形首饰簪的别称。曲而衡:弯曲而像簪。犍:通“楗”,做名词指“门闩”,作动词有“闭塞”、“限制”之意。柅:遏止,刹紧。无是:没有这个(犁建)。则二物跃而出,箭不能止:则二物(犁评和犁辕)(会从犁箭上)滑脱而出,犁箭无法控制。横于辕之前末曰槃:横的安装于犁辕前端的叫(犁)槃。左右系:左右两端系有绳索。樫:通“摼”,意为“牵”、“相连”。轭: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中在手:(犁梢)握在手中。取:比作。止于此乎:(犁的结构)就到此吧。犁之终始丈有二:犁从头到尾一丈二尺。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江东的田间农具都在这里了。21.宋代稻麦复种制的推广〔材料一〕(宋太宗时)言者谓①江北之民杂植诸谷,江南专种粳稻,虽土风②各有所宜,至于参植以防水旱,亦古之制③。于是诏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④,劝民益⑤种诸谷,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江北诸州,亦令就⑥水广种粳稻,并免其租。──〔元〕脱脱等《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材料二〕(宋神宗时)吴中⑦地沃而物夥⑧,其原隰⑨之所育,湖海之所出,不可得而殚名⑩也。其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稻有早晚,其名品甚繁。农夫随其力之所及,择其土之所宜,以此种焉。──〔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物产》〔材料三〕(宋高宗时)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宋〕秘书省修、〔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一一七【解读】《吴郡图经续记》,北宋朱长文撰,记述吴郡(苏州)及附近地区的城市、户口、人物、学校、物产、山水、园林、寺院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之一。《宋会要》,宋代官修政书,但当时未刊行,后被明《永乐大典》分类收入,清人徐松将其辑出为《宋会要辑稿》,内中包括许多《宋史》及其他史料所未收的内容,是研究宋史的重要资料。1.本处三段史料,第一段显示了北宋前期朝廷推广不同作物复种的政策措施。北宋前期主要是提倡江南和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要求各地官吏大力宣传,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粟、麦、黍、豆种子,北方种稻免其租等优惠政策。宋太宗的诏令是出于增税的目的,但其顺应了农作物种植发展的需要和趋势,使南北各地得以广泛交流各种作物,扩大了各种作物的面积,也必然提高全社会粮食的总产量。2.第二、三段显示了北宋中期和南宋初苏中、淮南等地稻麦复种制的情况。伴随着不同作物种植交流的活跃,各地的作物品种日益多样化,一块土地上稻麦两作复种制在许多地方出现。这种现象在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南方表现更为明显。3.在一些地区实行稻麦复种制,不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地力,而且有些地方开荒复种,收租只收一作(如稻),另一作(如麦)的收成全归佃农,这也有利于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注释】①言者谓:有人(上奏)说。②土风:地方上的风俗习惯。③至于参植以防水旱,亦古之制:但为防水旱灾情而混合复种不同作物,也是古来就有的制度。④诸州长吏:诸州地方官。⑤益:增加。⑥就:利用。⑦吴中:狭义指今苏州吴县,广义指吴郡及周边地区。⑧地沃而物夥:土地肥沃而物产众多。⑨原隰:高平为原,低湿为隰。原隰即广阔平坦和低湿之地。⑩不可得而殚名:“殚”;竭尽。“不可得而殚名”意为:(吴中原隰湖海所出之丰富物产)无法历数尽知。刈麦种禾:“刈”:收割。“禾”稻子。“刈麦种禾”即收了麦子种稻子。一岁再熟:一年两熟。早晚:早稻与晚稻。诸色:各种。归官庄者:收归官府管辖的田庄的土地。谷:此处指稻谷。理:管理,此处当指收租税。其麦佃户得收:麦子的收入归佃户所有。22.太湖流域粮食产量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材料一〕方①朝廷在故都②时,实仰③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④。语⑤曰:“苏、常熟,天下足。”──〔宋〕陆游《陆游集·渭南文集》卷二〇《常州奔牛闸记》〔材料二〕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五〇《杂志》〔材料三〕吴中厥⑥壤沃,厥田腴,稻一岁再熟,蚕一年八育……吴中之民,开荒垦洼,种粳稻,又种菜、麦、麻、豆,耕无废圩,刈无遗陇……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勤所致也。──〔宋〕吴泳《鹤林集》卷三九《隆兴府劝农文》【解读】《陆游集》,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文集。《吴郡志》,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撰,是关于吴郡地区的一部有价值的古代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汽车智能座舱投融资研究白皮书
- 福建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6月模拟英语试题
- 收购某供水特许经营项目SPV公司股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甲流防控知识培训课件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1月)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
- 春分饮食养生法
- 二零二五年度快递代收代派业务委托协议2篇
-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合同3篇
- 心肺复苏术课件2024新版
- 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 锦鲤中国风鲤鱼吉祥好运通用大气PPT模板
- 燃气业务代办授权书模板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基本原则
- 与齿轮相关的英语词汇总结
- 单层钢结构工业厂房纵向定位轴线的定位
- 粉体工程第六章粉碎过程及设备
-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
- ap系列火焰光度计说明书
- GMW系列往复式给料机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