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小品的写作-课件完整版_第1页
谈科学小品的写作-课件完整版_第2页
谈科学小品的写作-课件完整版_第3页
谈科学小品的写作-课件完整版_第4页
谈科学小品的写作-课件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写作抓住动物特点说明准确生动

——谈科学小品的写作一、了解科学小品的特点科学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是采用了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通常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对话、故事等形式)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寓知识于形象之中,描写与说明兼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具有较多的文学色彩。二、科学小品如何做到“准确生动”(一)“准确”性因素教学建议:以课文内容为例,将其作为一个语言点进行分析,并与本册书中“词类”语法教学相结合。1、用词的准确。例:“大多数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爪钩着树枝,露出很满足的样子。”

——使用动词准确,准确生动地说明了金龟子的动作形态。“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使用形容词准确,准确形象地说明了松鼠四肢富有活力的特点。“松鼠要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

——使用副词准确,表明松鼠并非都在高处活动。2、资料数据准确。例:“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

——“有人说”,表明所引资料仅是听说而已,体现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

——所用的数据真实、准确。(二)“生动”性因素教学建议:在讲授课文《松鼠》时,用一篇介绍松鼠的材料与原文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对科学小品的语言特点进行归纳,从而达到认识科学小品语言“准确而生动”特点的目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科学小品语言生动的成因。1、人格化的描写。例:“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等。2、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例:“它们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3、准确使用动、形、副词等,使说明更形象。(同前“用词的准确”)三、如何抓住动物特点(一)明确动物的特点是什么。教学建议:对三篇说明文所说明的内容进行结构图式的整理,在对三篇文章内容的比较中,引导学生归纳出说明一个动物,应当说明的一般内容。

外形特点:漂亮

生活习性:驯良松鼠

动作特征:乖巧

与人类关系: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经济价值

外形特点:仪表堂堂、流苏的作用。

生活习性:夏至露面,傍晚上树,婚恋生活。松树金龟子种属特征:唱歌、发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与人类关系:有些品种造成大害;“别打扰它吧!”

外形特点(1—7段):可爱、珍贵。大熊猫生活习性(8—15):生活环境、习性及濒危处境。

与人类关系:“活化石”

——珍贵的科研价值。我们介绍一个动物,一般情况下应当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外形特点。2、动作特征。(猴子总爱抓耳挠腮,跳来跳去;鸭子走路总是左右摇摆)3、生活习性与种属特征(如老鼠习惯于夜晚活动;狗有灵敏的嗅觉与听觉;兔子则有非凡的奔跑能力)。4、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利与弊、敌与友、亲与疏、作用与用途等)。(二)如何了解动物的特点1、观察——通过对其外形、行动的观察,了解动物的部分特征。2、资料——通过收集其相关的资料,了解动物的比较全面特征。例文简析

燕子说到燕子垒窝,那可太有意思了。首先,它们把那些大概是从屋后小树林衔来的干树枝一一平放在那两枚并排的长铁钉上-----那是外婆夏天挂饭篮的,现在却被它们利用上了。排完后,又飞进飞出衔来湿润的泥土,一点一点地铺在干树枝上。这是最难的了,因为一不小心,树枝就会掉下去,再说,靠着它们惟一的运载工具----嘴,要铺上厚厚的一层土,真不知要飞上多少回呢。垒窝边用的是那略带黄色、拌着干草的稀泥。这回,我可再也说不上它们是从哪儿弄来的了。窝边的垒法也很讲究,两侧高,中间低,而且两边是厚厚的,中间稍窄些。垒完了,还得费好大一番工程,将它里里外外抹得光光的。不过这一夜,两位建筑师还得在屋外小天井里住上一宿,因为他们的新居还没干呢!

草鱼食草青草浮在水面。在它的下面,一个模糊的黑影在蠕动。渐渐地可辨出:椭圆形的脑门,厚厚的脊背,青黑青黑的。宽大的尾巴,左右慢慢摆着;两只船桨似的的胸鳍,一上一下地划动,悄悄地浮上水面来。原来是一条草鱼。轻轻地将身子成30°角前冲,上颌高高翘起,正对着一根青草,迅速地双唇一闭,衔着草,慢慢往后下方退去。无奈草被压住了,仅“刺刺”地响了两下,没能拉出。它再次行动。猛一下子把整个头部挺出水面来,几乎与水面垂直,狠狠地咬住一根草,身子忽地180°大转头,猛地一拽,青草丛剧烈地震动,“呼”地一沉,终于抽出了青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