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_第1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_第2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_第3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_第4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秦汉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回首汉陵和楚庙,一般潇洒月明中。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qú劳,落得一场谈笑。说秦汉临江仙[明]杨慎1

西江月(杨慎)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知识目标:

诵读课文,感受豪放词风。

能力目标:把握“景、史、情”结合的写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作者旷达豪放的胸襟,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诵读课文,感受豪放词风。学习目标4古诗词鉴赏方法1、从题目入手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

4、从表现手法入手

下一页

古诗词鉴赏方法1、从题目入手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51、从题目入手

念奴娇:词牌名。

怀古诗: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对象上多写古人、古事、古迹,手法上多用借景抒情、典故、对比、衬托等手法,内容上或评价人物或事件,或表达对先贤的敬仰或惋惜之情,或渴望像古贤人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或壮志难酬,或借古抒发昔盛今衰、盛衰兴亡、物是人非之慨,或借古讽今,借古之得失兴亡劝诫当朝莫走老路,或表达对国家如今国运衰微的哀伤、担忧。

悼念一个国,一座城,

一隅山河,一处亭台,一方楼阁……

1、从题目入手念奴娇:词牌名。

6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才华横溢的苏轼散文——“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诗——“苏黄”苏轼黄庭坚词——“苏辛”北宋词人苏轼、南宋词人辛弃疾

书——“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才华横溢的苏轼7

苏轼的坎坷一生1.1069年-1078年: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请求外调,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2、1079年~1084年: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乌台诗案)下狱,44岁时谪往黄州※(1085~1093)神宗死,哲宗立。太后高氏执政,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3、1094年~1096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58岁谪往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

4、1097年~1100年:61岁谪往海南儋州。※宋徽宗即位,太后陈氏执政,召苏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苏轼的坎坷一生8

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9北宋版图眉山杭州黄州凤翔汴京惠州儋州密州北宋版图眉山杭州黄州凤翔汴京惠州儋州密州10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11

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外儒内道,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超脱出世;佛家的四大皆空。既积极进取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

“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苏轼苏轼12

他的生命似乎有无穷的可能性,达到了最远的广度和最深的深度。他的乐观和豁达让他从来没有被命运打倒,他一生的主题并不是报效朝廷,而是与命运抗争。他的生命似乎有无穷的可能性,达到了最远的广度和13初读文本,整体感知体会作品意境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4《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15《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16豪迈奔放

字词乱穿惊拍卷雪特点山崖险怪山峰高峭巨浪汹涌怒涛力度狂澜奔腾水色纯白角度形色声形修辞夸张

比拟

比喻

基调赤壁壮美如画豪字词特点角度声形修辞夸张比拟比喻基调赤壁壮美如画17遥想公瑾当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

想象虚写小乔初嫁了(婚姻)侧面烘托:→美人衬英雄少年得志风流倜傥。作战正面描写

雄姿英发,写其英俊潇洒羽扇纶巾,写其儒雅从容谈笑···烟灭,写其足智多谋、镇定自若遥想公瑾当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18早生华发团练副使功业未就屡遭不幸雄姿英发东吴都督功名成就幸福美满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

时运不济壮志难酬(怀古)(伤己)34岁47岁早生华发雄姿英发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19《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0《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表现的三个方面:

1、描绘壮丽之景。

2、刻画豪迈之人。

3、抒发壮志豪情。(豪放中略见苍凉。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表现的三个方面:21他,一人一笔,走遍天涯海角;他,壮志难酬,唯有寄情于文字。他把苦难研成墨,他把贬谪当成笔,挥毫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词章。他让我们领悟到:面对生活坎坷所应有的乐观态度,面对人生浮沉所应有的强劲风度。他,一人一笔,走遍天涯海角;22《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3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刘瑜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24说秦汉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回首汉陵和楚庙,一般潇洒月明中。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qú劳,落得一场谈笑。说秦汉临江仙[明]杨慎25

西江月(杨慎)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26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7

知识目标:

诵读课文,感受豪放词风。

能力目标:把握“景、史、情”结合的写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作者旷达豪放的胸襟,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诵读课文,感受豪放词风。学习目标28古诗词鉴赏方法1、从题目入手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

4、从表现手法入手

下一页

古诗词鉴赏方法1、从题目入手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291、从题目入手

念奴娇:词牌名。

怀古诗: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对象上多写古人、古事、古迹,手法上多用借景抒情、典故、对比、衬托等手法,内容上或评价人物或事件,或表达对先贤的敬仰或惋惜之情,或渴望像古贤人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或壮志难酬,或借古抒发昔盛今衰、盛衰兴亡、物是人非之慨,或借古讽今,借古之得失兴亡劝诫当朝莫走老路,或表达对国家如今国运衰微的哀伤、担忧。

悼念一个国,一座城,

一隅山河,一处亭台,一方楼阁……

1、从题目入手念奴娇:词牌名。

30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才华横溢的苏轼散文——“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诗——“苏黄”苏轼黄庭坚词——“苏辛”北宋词人苏轼、南宋词人辛弃疾

书——“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才华横溢的苏轼31

苏轼的坎坷一生1.1069年-1078年: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请求外调,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2、1079年~1084年: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乌台诗案)下狱,44岁时谪往黄州※(1085~1093)神宗死,哲宗立。太后高氏执政,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3、1094年~1096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58岁谪往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

4、1097年~1100年:61岁谪往海南儋州。※宋徽宗即位,太后陈氏执政,召苏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苏轼的坎坷一生32

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33北宋版图眉山杭州黄州凤翔汴京惠州儋州密州北宋版图眉山杭州黄州凤翔汴京惠州儋州密州34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35

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外儒内道,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超脱出世;佛家的四大皆空。既积极进取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

“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苏轼苏轼36

他的生命似乎有无穷的可能性,达到了最远的广度和最深的深度。他的乐观和豁达让他从来没有被命运打倒,他一生的主题并不是报效朝廷,而是与命运抗争。他的生命似乎有无穷的可能性,达到了最远的广度和37初读文本,整体感知体会作品意境初读文本,整体感知38《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39《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40豪迈奔放

字词乱穿惊拍卷雪特点山崖险怪山峰高峭巨浪汹涌怒涛力度狂澜奔腾水色纯白角度形色声形修辞夸张

比拟

比喻

基调赤壁壮美如画豪字词特点角度声形修辞夸张比拟比喻基调赤壁壮美如画41遥想公瑾当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

想象虚写小乔初嫁了(婚姻)侧面烘托:→美人衬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