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标准课件_第1页
《六国论》 标准课件_第2页
《六国论》 标准课件_第3页
《六国论》 标准课件_第4页
《六国论》 标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国论六国论11.了解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积累、梳理并归纳本课文言知识。2.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3.学习本文运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了解本文论证严密和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4.探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深度,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素养目标1.了解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积累、梳理并归纳本课文言知2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27岁始发奋读书,考进士、茂才等,皆不中。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赏识,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给了宋仁宗,名声大噪。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3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犀利,言必中时之过,对北宋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挞;但在剖析问题严重性的过程中又会巧妙地折转笔锋,淡化笔势,改变文章节奏,缓和文章语气,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与委婉,多体现于针砭时弊的文章中。主要作品有《嘉祐集》。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4题目解说“六国”指战国时代除秦国以外的燕、赵、韩、魏、齐、楚六个诸侯国。“论”是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就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意思。题目解说“六国”指战国时代除秦国以外的燕、赵、韩、魏、齐、楚5文学常识论“论”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用于发表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鉴。本文即史论。文学常识论6写作背景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辽、西夏的威胁与袭扰,北宋朝廷不敢正面抵抗,而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逐年向契丹和西夏缴纳绢匹银两,换取暂时的安宁喘息。以贿求和,对内加重了人民负担,损伤了自己的力量;对外则不断刺激敌人的胃口,使得他们贪得无厌。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举贤任能,团结一致,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于是写下了这篇《六国论》。写作背景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辽、西夏的威7

课文探究1.文章第一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第一段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并从“赂”与“不赂”两方面加以简要论证,提出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正面申说赂秦必亡。第二个分论点以问答的形式加以申说,指出“不赂者”因“赂者”而亡。为全篇论述举纲张目。课文探究1.文章第一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第一段提出“六国破8先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秦受贿所得的土地比战胜所得的要多许多,六国行贿所失的土地比战败所失的要多许多,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打下基础。接下来以先人“暴霜露,斩荆棘”辟疆土之艰辛和后人“如弃草芥”割地之轻率相对比,用传统的孝道来谴责这些国君。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出赂者是怎样“奉之弥繁”;“秦兵又至矣”,写出秦步步紧逼、必欲亡之而后快的状态。2.第2段是如何论证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先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秦受贿所得的土地比战胜所得的要多许9然后用“然则”一转,由摆事实过渡到讲道理。用“有限”与“无厌”、“弥繁”与“愈急”,道尽暴秦无厌之欲、诸侯赂秦之失,并明确提出赂秦的最终结果是亡国。最后引用古人的话,用比喻准确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错误。既对上文的论证进行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地收束上文,通俗易懂,增强了说服力。然后用“然则”一转,由摆事实过渡到讲道理。用“有限”与“无厌10文中作了以下假设:韩、魏、楚三国不割地赂秦,齐不亲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赵国良将还活着。用假设推理的方式,将“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说明只有用武力抵抗才能救亡图存。3.第三段怎样用假设推理的方法论证“弊在赂秦”这一观点的?本段将北宋与六国相比,劝告北宋统治者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可一味乞求苟安,资敌自亡。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这是在中心论点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结论;从写作目的来看,这恰恰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4.谈谈结尾段在全文论述中的作用。文中作了以下假设:韩、魏、楚三国不割地赂秦,齐11主题归纳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契丹、西夏的袭扰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主题归纳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不赂者以赂者12深入探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但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古论今。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以“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吗?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深入探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13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的实力,加上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劝谏北宋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辽、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14①举例论证。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通过列举具体史实,充分论述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②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③对比论证。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六国与北宋对比。作者通过运用对比论证,说明北宋如果赂敌而求安,实在是下策。这样对比,孰舍孰取,非常鲜明。2.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①举例论证。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15开头第一句话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后提出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主要是用举例子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第4段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3.这篇史论论证严密,请简析本文的论证结构。开头第一句话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16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络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74.作者在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说说作者对齐和燕、赵的态度各是怎样的。“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韩、魏三国放在一起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基本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结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这三国从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为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所以作者分开来叙述,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燕、赵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智力孤危”。4.作者在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说185.作者注重语言的锤炼和变化,试赏析本文在语言上突出的特色。①语言生动,气势充沛。本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语言生动形象。如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用古人“薪不尽,火不灭”的名言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②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如用“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叹词。就是在夹叙夹议中,也流露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③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富于变化,纵横恣肆,起伏跌宕,富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5.作者注重语言的锤炼和变化,试赏析本文在语言上突出的特色。19文言知识梳理

1.重要字音。①赂()秦

②城邑()

③思厥()先祖父④暴()霜露

⑤荆()棘()

⑥草芥()⑦殆()尽

⑧与()嬴()⑨洎()牧以谗()诛lùyìYíngpùjuéchándàijīngjìjièjíyǔ文言知识梳理1.重要字音202.通假释义。①暴秦之欲无厌()②当与秦相较()“厌”同“餍”,满足“当”同“倘”,如果2.通假释义。①暴秦之欲无厌(213.古今异义。①其实百倍②思厥先祖父③可谓智力孤危古义:那实际上。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3.古今异义。①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上。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22④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⑤后秦击赵者再⑥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古义:两次,表示行为重复。今义:第二次。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④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234.一词多义。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斯用兵之效也()兵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武力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得动词,得到,获得形容词,适宜、得当助动词,能够助动词,应当4.一词多义。非兵不利(24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与动词,亲附、结交介词,跟连词,和,同动词,等待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良将犹在()犹动词,如同副词,还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速祸焉()始名词,起初副词,才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与动词25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于介词,和,同至丹以荆卿为计()邯郸为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前一个“为”,动词,“治理”;后一个“为”,介词,与后面的“所”共同表示被动)为动词,作为动词,成为前一个“为”,动词,“治理”;后一个“为”,介词,与后面的“所”共同表示被动介词,对介词,向介词,比赵尝五战于秦()于介26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以有尺寸之地()举以予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介词,因为,由于介词,用、凭连词,才连词,来介词,用连词,表结果,以致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或未易量()或代词,有人副词,或许不赂者以赂者丧(275.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弊在赂秦()强弱胜负已判矣()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思厥先祖父()名词,弊病动词,断定动词,胁迫,挟持动词,跟随代词,相当于“其”5.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弊在赂秦(28率赂秦耶()固不在战矣()五国既丧()终继五国迁灭()诚不得已()苟以天下之大()副词,全都,一概副词,本来副词,已经副词,终于副词,实在连词,如果率赂秦耶(296.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理固宜然()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按道理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6.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名词作状语,按道理时间名词作状30(2)动词的活用李牧连却之()(3)形容词的活用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始速祸焉()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形容词用作动词,完整地保存,保全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最终形容词用作动词,招致(2)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形容词用作动词,完317.文言句式。(1)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斯用兵之效也()(2)被动句洎牧以谗诛()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省略句暴霜露()“也”表示判断诛,被诛“为……所”表被动“非”表示否定判断“也”表示判断省略介词“于”,应为“暴于霜露”7.文言句式。(1)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诛,被诛“为……所”3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

)(5)定语后置句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举”后省略代词“之”,代指土地“奉”前省略主语“诸侯”,“侵”前省略主语“秦”“与”前省略主语“齐”正常语序应为“赵尝于秦五战”正常语序应为“其势于秦弱”“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338.文化知识。(1)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人、先祖、先烈。(2)邑

①国都。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作邑于丰。”②城镇。本文中就是此义。③封邑。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赏邑万家,金百镒。”④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又指人聚居的地方。如《荀子·大略》:“过十室之邑必下。”8.文化知识。(1)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人、先祖、先34(3)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或用于君对臣的称谓,或用于朋友、夫妻之间的爱称。如《汉书·孟喜传》:“父号孟卿,善为《礼》《春秋》。”(4)郡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如《左传·哀公二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3)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或用于君对臣的称谓,或用于朋友、35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_____________

(2)思厥先祖父

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暴秦之欲无厌

厌:_____________

(4)奉之弥繁

弥:_____________

(5)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全都,一概指示代词,相当于“其”满足更加断定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课后作业全都,一概指示代词,相当于36(6)此言得之

得:_____________

(7)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_____________

(8)始速祸焉

速:_____________

(9)洎牧以谗诛

洎:_____________

(10)胜负之数

数:_____________

适宜,正确亲附、亲近招致及,等到天数、命运(6)此言得之 得:_____________372.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赂者以赂者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子孙视之不甚惜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D.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答案:C

解析:A项,介词,因为/介词,用;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指诸侯的土地;C项,用在动词性结构前,跟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D项,名词,起初/副词,才。2.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答案:C38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思厥先祖父

B.子孙视之不甚惜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答案:B

解析:A项,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B项,子孙,古今义都是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C项,颠覆,古义:指灭亡。今义:指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D项,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情况。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答案:B39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B.苟以天下之大(宾语前置句)C.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D.洎牧以谗诛(被动句)答案:B

解析:B项为定语后置句。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405.下列对相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是北宋著名散文家,与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称于世,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文章见解精辟,雄奇遒劲,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B.“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中的“故事”即此义。C.“嘉祐”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汉武帝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D.“思厥先祖父”中的“先”表示已死的,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答案:B

解析:B项,《六国论》中的“故事”是“旧事”的意思。5.下列对相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4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B.在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时,作者主要用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了论证。C.文章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好了准备。D.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进行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增强了说服力。答案:

D

解析:应为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42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灭亡,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作战不得法,弊端在于贿赂秦国。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况且燕国与赵国处在秦国逐渐征伐(天下)将近结束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单了,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六国灭亡,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438.根据意思,填写名句。(1)《六国论》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自己的观点“弊在赂秦”进行了解释。(2)《六国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说明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3)苏洵在《六国论》中列举齐、赵等国破灭的史实并对此加以分析,作者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赵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六国子孙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用武而不终也举以予人如弃草芥8.根据意思,填写名句。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地事秦犹抱薪救441.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势不两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语境是“学好汉语就得弱化英语”,这不是敌对的双方,也不是“不能同时存在”,而是人们对这两者的学习方面存在严重分歧,故选“针锋相对”较好。2.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语段中所举的钱钟书、林语堂和胡适的事例都是说明“他们的国学功底异常深厚,他们的英语水准堪称世界一流”,而非单纯指他们的学问大,故选“学贯中西”更合适。3.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指自身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标完全相反,是指某人的做法和应遵循的大众化的目标相反。语境是“与时代的发展”相反,据此应该选“背道而驰”。4、合作学习的培养。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未来社会的人没有合作的态度是不行的。这节课我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5.分小组讨论是合作,表演课本剧更是合作的高级形式,在短短的时间内,同学们要把课文内容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没有合作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演课本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里有导演、演员的分工,道具的使用,等等。6.因为文中说,白兔原本是快乐的,自从拥有了月亮以后,她便产生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所以她放弃了,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7.文章的结尾还说,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言外之意是肯定白兔的做法,希望人类也像白兔一样要学会放弃。

8.这是这堂课最精彩的部分,不论学生的质疑,还是探究,都热情高涨,高潮迭起。由于课堂气氛宽松、和谐,教学双方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所以能全身心地投入。9.特别是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常常迸射智慧的火花,出现精彩的对答。在这一环节中,教者的点拨、引导,学生的质疑与解疑,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语言的交流,课文内容与表达形式的交融无不令人赏心悦目。10教者在其中并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当主角,根据课文脉络层层推进,剥茧式的教学提升了学生要洞悉底细的情绪。在不断探究研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11.课文小结所以说我们认识和评价一个人应该一分为二,华歆不专心读书,追求富贵,但也有可取之处,就像我们今天所学文中他救人救到底的态度十分令人敬佩。12.而我们的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也应该是一分为二的,纪要学习文化知识,也要学习做人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做到重诺守信,言行必果!1.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45六国论六国论461.了解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积累、梳理并归纳本课文言知识。2.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3.学习本文运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了解本文论证严密和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4.探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深度,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素养目标1.了解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积累、梳理并归纳本课文言知47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27岁始发奋读书,考进士、茂才等,皆不中。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赏识,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给了宋仁宗,名声大噪。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48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犀利,言必中时之过,对北宋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挞;但在剖析问题严重性的过程中又会巧妙地折转笔锋,淡化笔势,改变文章节奏,缓和文章语气,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与委婉,多体现于针砭时弊的文章中。主要作品有《嘉祐集》。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49题目解说“六国”指战国时代除秦国以外的燕、赵、韩、魏、齐、楚六个诸侯国。“论”是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就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意思。题目解说“六国”指战国时代除秦国以外的燕、赵、韩、魏、齐、楚50文学常识论“论”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用于发表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鉴。本文即史论。文学常识论51写作背景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辽、西夏的威胁与袭扰,北宋朝廷不敢正面抵抗,而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逐年向契丹和西夏缴纳绢匹银两,换取暂时的安宁喘息。以贿求和,对内加重了人民负担,损伤了自己的力量;对外则不断刺激敌人的胃口,使得他们贪得无厌。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举贤任能,团结一致,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于是写下了这篇《六国论》。写作背景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辽、西夏的威52

课文探究1.文章第一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第一段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并从“赂”与“不赂”两方面加以简要论证,提出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正面申说赂秦必亡。第二个分论点以问答的形式加以申说,指出“不赂者”因“赂者”而亡。为全篇论述举纲张目。课文探究1.文章第一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第一段提出“六国破53先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秦受贿所得的土地比战胜所得的要多许多,六国行贿所失的土地比战败所失的要多许多,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打下基础。接下来以先人“暴霜露,斩荆棘”辟疆土之艰辛和后人“如弃草芥”割地之轻率相对比,用传统的孝道来谴责这些国君。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出赂者是怎样“奉之弥繁”;“秦兵又至矣”,写出秦步步紧逼、必欲亡之而后快的状态。2.第2段是如何论证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先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秦受贿所得的土地比战胜所得的要多许54然后用“然则”一转,由摆事实过渡到讲道理。用“有限”与“无厌”、“弥繁”与“愈急”,道尽暴秦无厌之欲、诸侯赂秦之失,并明确提出赂秦的最终结果是亡国。最后引用古人的话,用比喻准确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错误。既对上文的论证进行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地收束上文,通俗易懂,增强了说服力。然后用“然则”一转,由摆事实过渡到讲道理。用“有限”与“无厌55文中作了以下假设:韩、魏、楚三国不割地赂秦,齐不亲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赵国良将还活着。用假设推理的方式,将“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说明只有用武力抵抗才能救亡图存。3.第三段怎样用假设推理的方法论证“弊在赂秦”这一观点的?本段将北宋与六国相比,劝告北宋统治者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可一味乞求苟安,资敌自亡。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这是在中心论点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结论;从写作目的来看,这恰恰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4.谈谈结尾段在全文论述中的作用。文中作了以下假设:韩、魏、楚三国不割地赂秦,齐56主题归纳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契丹、西夏的袭扰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主题归纳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不赂者以赂者57深入探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但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古论今。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以“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吗?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深入探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58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的实力,加上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劝谏北宋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辽、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59①举例论证。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通过列举具体史实,充分论述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②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③对比论证。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六国与北宋对比。作者通过运用对比论证,说明北宋如果赂敌而求安,实在是下策。这样对比,孰舍孰取,非常鲜明。2.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①举例论证。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60开头第一句话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后提出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主要是用举例子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第4段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3.这篇史论论证严密,请简析本文的论证结构。开头第一句话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61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络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624.作者在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说说作者对齐和燕、赵的态度各是怎样的。“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韩、魏三国放在一起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基本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结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这三国从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为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所以作者分开来叙述,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燕、赵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智力孤危”。4.作者在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说635.作者注重语言的锤炼和变化,试赏析本文在语言上突出的特色。①语言生动,气势充沛。本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语言生动形象。如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用古人“薪不尽,火不灭”的名言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②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如用“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叹词。就是在夹叙夹议中,也流露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③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富于变化,纵横恣肆,起伏跌宕,富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5.作者注重语言的锤炼和变化,试赏析本文在语言上突出的特色。64文言知识梳理

1.重要字音。①赂()秦

②城邑()

③思厥()先祖父④暴()霜露

⑤荆()棘()

⑥草芥()⑦殆()尽

⑧与()嬴()⑨洎()牧以谗()诛lùyìYíngpùjuéchándàijīngjìjièjíyǔ文言知识梳理1.重要字音652.通假释义。①暴秦之欲无厌()②当与秦相较()“厌”同“餍”,满足“当”同“倘”,如果2.通假释义。①暴秦之欲无厌(663.古今异义。①其实百倍②思厥先祖父③可谓智力孤危古义:那实际上。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3.古今异义。①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上。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67④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⑤后秦击赵者再⑥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古义:两次,表示行为重复。今义:第二次。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④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684.一词多义。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斯用兵之效也()兵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武力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得动词,得到,获得形容词,适宜、得当助动词,能够助动词,应当4.一词多义。非兵不利(69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与动词,亲附、结交介词,跟连词,和,同动词,等待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良将犹在()犹动词,如同副词,还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速祸焉()始名词,起初副词,才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与动词70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于介词,和,同至丹以荆卿为计()邯郸为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前一个“为”,动词,“治理”;后一个“为”,介词,与后面的“所”共同表示被动)为动词,作为动词,成为前一个“为”,动词,“治理”;后一个“为”,介词,与后面的“所”共同表示被动介词,对介词,向介词,比赵尝五战于秦()于介71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以有尺寸之地()举以予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介词,因为,由于介词,用、凭连词,才连词,来介词,用连词,表结果,以致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或未易量()或代词,有人副词,或许不赂者以赂者丧(725.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弊在赂秦()强弱胜负已判矣()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思厥先祖父()名词,弊病动词,断定动词,胁迫,挟持动词,跟随代词,相当于“其”5.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弊在赂秦(73率赂秦耶()固不在战矣()五国既丧()终继五国迁灭()诚不得已()苟以天下之大()副词,全都,一概副词,本来副词,已经副词,终于副词,实在连词,如果率赂秦耶(746.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理固宜然()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按道理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6.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名词作状语,按道理时间名词作状75(2)动词的活用李牧连却之()(3)形容词的活用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始速祸焉()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形容词用作动词,完整地保存,保全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最终形容词用作动词,招致(2)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形容词用作动词,完767.文言句式。(1)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斯用兵之效也()(2)被动句洎牧以谗诛()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省略句暴霜露()“也”表示判断诛,被诛“为……所”表被动“非”表示否定判断“也”表示判断省略介词“于”,应为“暴于霜露”7.文言句式。(1)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诛,被诛“为……所”77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

)(5)定语后置句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举”后省略代词“之”,代指土地“奉”前省略主语“诸侯”,“侵”前省略主语“秦”“与”前省略主语“齐”正常语序应为“赵尝于秦五战”正常语序应为“其势于秦弱”“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788.文化知识。(1)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人、先祖、先烈。(2)邑

①国都。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作邑于丰。”②城镇。本文中就是此义。③封邑。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赏邑万家,金百镒。”④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又指人聚居的地方。如《荀子·大略》:“过十室之邑必下。”8.文化知识。(1)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人、先祖、先79(3)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或用于君对臣的称谓,或用于朋友、夫妻之间的爱称。如《汉书·孟喜传》:“父号孟卿,善为《礼》《春秋》。”(4)郡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如《左传·哀公二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3)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或用于君对臣的称谓,或用于朋友、80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_____________

(2)思厥先祖父

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暴秦之欲无厌

厌:_____________

(4)奉之弥繁

弥:_____________

(5)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全都,一概指示代词,相当于“其”满足更加断定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课后作业全都,一概指示代词,相当于81(6)此言得之

得:_____________

(7)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_____________

(8)始速祸焉

速:_____________

(9)洎牧以谗诛

洎:_____________

(10)胜负之数

数:_____________

适宜,正确亲附、亲近招致及,等到天数、命运(6)此言得之 得:_____________822.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赂者以赂者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子孙视之不甚惜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D.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答案:C

解析:A项,介词,因为/介词,用;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指诸侯的土地;C项,用在动词性结构前,跟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D项,名词,起初/副词,才。2.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答案:C83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思厥先祖父

B.子孙视之不甚惜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答案:B

解析:A项,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B项,子孙,古今义都是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C项,颠覆,古义:指灭亡。今义:指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D项,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情况。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答案:B84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B.苟以天下之大(宾语前置句)C.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D.洎牧以谗诛(被动句)答案:B

解析:B项为定语后置句。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855.下列对相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是北宋著名散文家,与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称于世,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文章见解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