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红烛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2
红烛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1学习目标今日学习任务:①检查《沁园春.长沙》注释,背诵②预习新课红烛,疏通字词,熟练朗读,了解作者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学习目标今日学习任务: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2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民主战士。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闻一多(1899—1946)3视频展示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视频展示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4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红烛》:1923年9月出版。闻一多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感情更为深厚,在吸收西方诗歌营养的同时,他未曾放弃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研习、摹写。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是能引起闻一多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李商隐的传世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
就被闻一多接受了下来,“红烛”成为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的象征。但是,《红烛》显然又不是李商隐《无题》的现代翻版,诗中到处充满了现实的投影、时代的声音。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红烛》:1923年9月出版5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新诗格律化早期白话诗的作者如胡适、郭沫若等人,他们所写的新诗是不讲究格律的,他们推崇“自由”与“自然”。但后来徐志摩、闻一多等人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即用白话写诗,也讲究诗的韵律。如徐志摩的新诗多以四行一节,且多有押韵。闻一多提出了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建筑美就是要求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句(行)与句(行)之间要均齐。徐志摩、闻一多等是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新诗格律化统编版(2019)6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1.读准字音
蜡炬(làjù)慰藉(wèijiè)耕耘(gēngyún)烧沸(shāofèi)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1.读准字音蜡炬(làj7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2.写对字形3.掌握词语慰藉:安慰。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2.写对字形统编版(20198听音频细感悟
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听音频细感悟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9红
烛【任务一】理解标题1.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何以《红烛》为题?
明确:本文以“红烛”为题,用红色的蜡烛象征诗人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
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红烛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10【任务二】逐节赏析1.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灰”与“泪”2、3、4节——“灰”5、6、7、8——“泪”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任务二】逐节赏析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112.开头“红烛啊”贯穿全诗,这用什么修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明确:反复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
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2.开头“红烛啊”贯穿全诗,这用什么修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123.《红烛》一诗,第2节中说“一误再误”,而第3节却说“不误,不误!”前后是否自相矛盾?点拨:前后并不自相矛盾。“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
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3.《红烛》一诗,第2节中说“一误再误”,而第3节却说“不误134.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点拨: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4.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145.第五至第七节你认为写了“泪”的哪些内容?参考:
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旋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贡献。诗人托物言志,他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带泪的诗行,可以“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5.第五至第七节你认为写了“泪”的哪些内容?统编版(2019156.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点拨: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只有做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耕耘者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6.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统编版(2019)上册16【任务三】分析篇章结构7.《红烛》一诗以什么为线索?请梳理诗人的抒情脉络。点拨:全诗以诗人与“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任务三】分析篇章结构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7【任务四】把握情感,托物言志8.《红烛》你觉得用的什么表现手法?点拨:托物言志像我们学过的《爱莲说》《白杨礼赞》。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任务四】把握情感,托物言志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18思维导图文本研读技法迁移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诗词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比如诗人闻一多在《红烛》一诗中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红烛精神,表达了自己献身祖国、勇于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思维导图文本研读技法迁移托物言志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199.《红烛》一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点拨: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这首诗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心声,他赤诚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拯救世人的灵魂。这表明作者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感。红烛的形象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诗篇闪耀着诗人人格美的光辉。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9.《红烛》一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统编版(2019)20感谢聆听!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感谢聆听!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2
红烛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2
红烛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22学习目标今日学习任务:①检查《沁园春.长沙》注释,背诵②预习新课红烛,疏通字词,熟练朗读,了解作者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学习目标今日学习任务: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23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民主战士。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闻一多(1899—1946)24视频展示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视频展示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25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红烛》:1923年9月出版。闻一多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感情更为深厚,在吸收西方诗歌营养的同时,他未曾放弃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研习、摹写。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是能引起闻一多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李商隐的传世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
就被闻一多接受了下来,“红烛”成为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的象征。但是,《红烛》显然又不是李商隐《无题》的现代翻版,诗中到处充满了现实的投影、时代的声音。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红烛》:1923年9月出版26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新诗格律化早期白话诗的作者如胡适、郭沫若等人,他们所写的新诗是不讲究格律的,他们推崇“自由”与“自然”。但后来徐志摩、闻一多等人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即用白话写诗,也讲究诗的韵律。如徐志摩的新诗多以四行一节,且多有押韵。闻一多提出了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建筑美就是要求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句(行)与句(行)之间要均齐。徐志摩、闻一多等是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新诗格律化统编版(2019)27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1.读准字音
蜡炬(làjù)慰藉(wèijiè)耕耘(gēngyún)烧沸(shāofèi)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1.读准字音蜡炬(làj28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2.写对字形3.掌握词语慰藉:安慰。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2.写对字形统编版(201929听音频细感悟
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听音频细感悟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30红
烛【任务一】理解标题1.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何以《红烛》为题?
明确:本文以“红烛”为题,用红色的蜡烛象征诗人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
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红烛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31【任务二】逐节赏析1.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灰”与“泪”2、3、4节——“灰”5、6、7、8——“泪”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任务二】逐节赏析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322.开头“红烛啊”贯穿全诗,这用什么修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明确:反复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
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2.开头“红烛啊”贯穿全诗,这用什么修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333.《红烛》一诗,第2节中说“一误再误”,而第3节却说“不误,不误!”前后是否自相矛盾?点拨:前后并不自相矛盾。“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
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3.《红烛》一诗,第2节中说“一误再误”,而第3节却说“不误344.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点拨: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4.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355.第五至第七节你认为写了“泪”的哪些内容?参考:
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旋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贡献。诗人托物言志,他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带泪的诗行,可以“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5.第五至第七节你认为写了“泪”的哪些内容?统编版(2019366.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点拨: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只有做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耕耘者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6.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统编版(2019)上册37【任务三】分析篇章结构7.《红烛》一诗以什么为线索?请梳理诗人的抒情脉络。点拨:全诗以诗人与“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统编版(2019)上册《红烛》课件(21张pp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类移动应用的用户行为特征研究报告
- 创新科技驱动下的医疗文创办公设备市场分析
- 健康教育塑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观念
- 从金融到零售探讨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高效运营和增长
- 企业健康管理的新选择远程医疗服务与员工福利
-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作业优化计划
- 2025年中小学素质拓展训练计划
- 2025年度快递公司物流管理计划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计划
- 2025年幼儿园秋季师生互动提升计划
- 广州市2025年居民住宅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 TCPSS 1011-2024 直流散热风扇运行寿命测试方法
- 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四川预赛)试题含答案
- 骨肿瘤放射治疗2025指南
- DB12T 1432-2025 城市道路交通标线设置规范
- 2025年水电项目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合同4篇
- 旅游行业行程变更及退费免责条款
- 2025年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化工厂环保知识培训课件
- 2023托福听力高分笔记
- 2025年杭州市萧山区国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