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_第1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_第2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_第3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_第4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夜上受降城闻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夜上受降城闻笛1

同题材或者同主题诗歌的比较阅读是阅读、积累古诗的重要方法。同题材或者同主题诗歌的比较阅读是阅读、积累古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比较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比较阅读3任务一:

大声朗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争取读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和“忆”的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诗后的赏析文字,完成下面表格。任务一:4作品诗人处境时代背景诗中表达情感的词句诗人情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品诗人时代背景诗中表达情感的词句诗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作品诗人处境时代背景诗中表达情感的词句诗人情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年十七”,独自漂泊在外,远离故乡。盛唐时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孤独思念亲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行军途中,遥想战乱中的故园长安。安史之乱中,“未收长安”。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思念故乡,同情百姓,渴望和平。作品诗人处境时代背景诗中表达情感的词句诗人情感《九月九日忆山6思考:

都是重阳节思乡,两位诗人的情感及情感表达的方式有何不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远离故乡的少年诗人王维表达的是身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因为故乡处于战乱之中,诗人岑参对故乡的思念里饱含了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深切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强烈渴望,诗中的情感更复杂,也更深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远离故乡的少年诗人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是直抒胸臆,通过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表达了自己身在异乡的孤独,通过“倍思亲”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浓浓思念,情感质朴动人。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诗人通过想象故园菊花盛开的画面来表达乡愁。“怜”的是“故园菊”,更是故园人,是在战争中饱受摧残的乡亲,诗中流露的是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情感深沉蕴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9梳理了这两首诗抒情方式的不同之处,我们也来看一看,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是否也有相同之处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都通过想象场景来表达思念。梳理了这两首诗抒情方式的不同之处,我们也来看10“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11小结

九九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唐代有三大活动:登高宴饮,佩茱萸,赏菊花。这三件事都非常风雅,容易引发诗兴,所以形成了许多名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遥想兄弟们“登高”“插茱萸”却“少一人”的欢聚和遗憾,流露出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小结九九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唐代有三大活动12小结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诗人通过写“强欲登高”和“无人送酒”的兴味索然,写出战争夺走了人们庆祝节日的欢乐。登高和饮酒都不能尽兴,赏菊也只能在想象中进行,诗人身在行军路上,心已飞回故园长安。可故园菊花盛开的旁侧,却是战火纷飞。画面触目惊心,诗人情感的表达也水到渠成。小结《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诗人通过写“强欲登高13

重要的节日会触发诗人的乡愁,一些特定的声响、画面也会激荡诗人的情感。重要的节日会触发诗人的乡愁,一些特定的声响、14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比较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比较阅读15任务二:

两位诗人在夜里听到笛声生发了什么情感?这种情感又是如何表达的?

朗读或默读这两首诗,并结合注释和诗后的赏析文字,完成下面表格。任务二:16作品描写笛声写景词句表达情感的词句情感《春夜洛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作品描写笛声写景词句表达情感的词句情感《春夜洛城闻笛》

《夜17作品描写笛声写景词句表达情感的词句情感《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沙似雪月如霜一夜征人尽望乡思乡作品描写笛声写景表达情感的词句情感《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18

这两首诗都有明确表达情感的句子,《春夜洛城闻笛》中,“何人不起故园情”,用反问句表达了思乡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一夜征人尽望乡”,通过“望乡”这个举动,并以“尽”来修饰,征人的思乡之情也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外,笛声在诗人的笔下都是不知从何处传来,也不知是何人吹响。笛声丝丝缕缕而来,淡淡的愁绪便开始在诗中弥漫。这两首诗都有明确表达情感的句子,《春夜洛城闻19

《春夜洛城闻笛》在描绘笛声的过程中,有“玉笛”“春风”这些温润美丽的意象,所以诗中所表达的思乡之情,是悠远而轻柔的。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诗人在描绘笛声之外,还描绘了征人身处的环境——“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大漠如雪月如霜,写出了征人所处之境的苍凉旷远,他们在这种处境下因听到悠悠笛声而生发的思乡之情是沉重而哀伤的。《春夜洛城闻笛》在描绘笛声的过程中,有“玉笛20小结

通过这组比较阅读,我们发现,同样是因听到笛声而生发乡愁,诗人的处境不同、性情不同,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及诗歌所创设的意境也都会有所不同。小结通过这组比较阅读,我们发现,同样是因听到21小结提升

闻笛而生乡愁,是古人常有的经历。引发乡愁的笛曲,最有名的应当是《折杨柳》,表达送别时的哀怨情感。“折杨柳”的名字也是由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而来。

所以,在我们阅读古诗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积累“杨柳”、“芦管”“玉笛”等意象的文化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这样,我们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会越来越精准。小结提升闻笛而生乡愁,是古人常有的经历。引发22小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我们进行的两组诗歌的比较阅读,同学们可以发现,通过比较阅读相同主题或题材的诗歌,我们对诗人的情感内涵,及其情感表达方式,都会有更细致深入的探讨,收获也会更多。小结提升通过这节课我们进行的两组诗歌的比较阅23课外诵读欣赏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巩固并积累了一些阅读古诗常见常用的方法——把握抒情文字、分析情景关系、知人论世、分析意象、比较阅读。希望同学们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诗歌的特点灵活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相信一定会收获满满。课外诵读欣赏小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巩固24作业

我们诵读古诗词的时候,可以通过配乐、配图等方式帮助理解和记忆。课后请同学们在以下四个题目中任选或组合,至少完成其中一项。1.为《峨眉山月歌》选曲或谱曲配乐,力求用音乐准确传达诗人的情感。并配乐诗朗诵。2.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景物描写配图,力求准确传达诗人在景物描写中寄予的情感。作业我们诵读古诗词的时候,可以通过配乐、配图25作业3.假如你是杜甫,在江南与李龟年相逢时是怎样的情景?李龟年当时正在做什么?你如何与他相认?又会与他谈些什么?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小文。4.假如你是受降城戍守的征人,听到芦管的那晚,是怎样的情形?听到芦管响起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些什么?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小文。作业3.假如你是杜甫,在江南与李龟年相逢时是2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夜上受降城闻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夜上受降城闻笛27

同题材或者同主题诗歌的比较阅读是阅读、积累古诗的重要方法。同题材或者同主题诗歌的比较阅读是阅读、积累古2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比较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比较阅读29任务一:

大声朗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争取读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和“忆”的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诗后的赏析文字,完成下面表格。任务一:30作品诗人处境时代背景诗中表达情感的词句诗人情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品诗人时代背景诗中表达情感的词句诗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1作品诗人处境时代背景诗中表达情感的词句诗人情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年十七”,独自漂泊在外,远离故乡。盛唐时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孤独思念亲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行军途中,遥想战乱中的故园长安。安史之乱中,“未收长安”。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思念故乡,同情百姓,渴望和平。作品诗人处境时代背景诗中表达情感的词句诗人情感《九月九日忆山32思考:

都是重阳节思乡,两位诗人的情感及情感表达的方式有何不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3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远离故乡的少年诗人王维表达的是身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因为故乡处于战乱之中,诗人岑参对故乡的思念里饱含了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深切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强烈渴望,诗中的情感更复杂,也更深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远离故乡的少年诗人3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是直抒胸臆,通过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表达了自己身在异乡的孤独,通过“倍思亲”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浓浓思念,情感质朴动人。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诗人通过想象故园菊花盛开的画面来表达乡愁。“怜”的是“故园菊”,更是故园人,是在战争中饱受摧残的乡亲,诗中流露的是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情感深沉蕴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35梳理了这两首诗抒情方式的不同之处,我们也来看一看,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是否也有相同之处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都通过想象场景来表达思念。梳理了这两首诗抒情方式的不同之处,我们也来看36“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37小结

九九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唐代有三大活动:登高宴饮,佩茱萸,赏菊花。这三件事都非常风雅,容易引发诗兴,所以形成了许多名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遥想兄弟们“登高”“插茱萸”却“少一人”的欢聚和遗憾,流露出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小结九九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唐代有三大活动38小结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诗人通过写“强欲登高”和“无人送酒”的兴味索然,写出战争夺走了人们庆祝节日的欢乐。登高和饮酒都不能尽兴,赏菊也只能在想象中进行,诗人身在行军路上,心已飞回故园长安。可故园菊花盛开的旁侧,却是战火纷飞。画面触目惊心,诗人情感的表达也水到渠成。小结《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诗人通过写“强欲登高39

重要的节日会触发诗人的乡愁,一些特定的声响、画面也会激荡诗人的情感。重要的节日会触发诗人的乡愁,一些特定的声响、40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比较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比较阅读41任务二:

两位诗人在夜里听到笛声生发了什么情感?这种情感又是如何表达的?

朗读或默读这两首诗,并结合注释和诗后的赏析文字,完成下面表格。任务二:42作品描写笛声写景词句表达情感的词句情感《春夜洛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作品描写笛声写景词句表达情感的词句情感《春夜洛城闻笛》

《夜43作品描写笛声写景词句表达情感的词句情感《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沙似雪月如霜一夜征人尽望乡思乡作品描写笛声写景表达情感的词句情感《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44

这两首诗都有明确表达情感的句子,《春夜洛城闻笛》中,“何人不起故园情”,用反问句表达了思乡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一夜征人尽望乡”,通过“望乡”这个举动,并以“尽”来修饰,征人的思乡之情也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外,笛声在诗人的笔下都是不知从何处传来,也不知是何人吹响。笛声丝丝缕缕而来,淡淡的愁绪便开始在诗中弥漫。这两首诗都有明确表达情感的句子,《春夜洛城闻45

《春夜洛城闻笛》在描绘笛声的过程中,有“玉笛”“春风”这些温润美丽的意象,所以诗中所表达的思乡之情,是悠远而轻柔的。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诗人在描绘笛声之外,还描绘了征人身处的环境——“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大漠如雪月如霜,写出了征人所处之境的苍凉旷远,他们在这种处境下因听到悠悠笛声而生发的思乡之情是沉重而哀伤的。《春夜洛城闻笛》在描绘笛声的过程中,有“玉笛46小结

通过这组比较阅读,我们发现,同样是因听到笛声而生发乡愁,诗人的处境不同、性情不同,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及诗歌所创设的意境也都会有所不同。小结通过这组比较阅读,我们发现,同样是因听到47小结提升

闻笛而生乡愁,是古人常有的经历。引发乡愁的笛曲,最有名的应当是《折杨柳》,表达送别时的哀怨情感。“折杨柳”的名字也是由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而来。

所以,在我们阅读古诗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积累“杨柳”、“芦管”“玉笛”等意象的文化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