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2a1f9555701b4ca3c0a9caa4c9df7d/e62a1f9555701b4ca3c0a9caa4c9df7d1.gif)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2a1f9555701b4ca3c0a9caa4c9df7d/e62a1f9555701b4ca3c0a9caa4c9df7d2.gif)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2a1f9555701b4ca3c0a9caa4c9df7d/e62a1f9555701b4ca3c0a9caa4c9df7d3.gif)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2a1f9555701b4ca3c0a9caa4c9df7d/e62a1f9555701b4ca3c0a9caa4c9df7d4.gif)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2a1f9555701b4ca3c0a9caa4c9df7d/e62a1f9555701b4ca3c0a9caa4c9df7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2022沁园春长沙
1925.911/2/2022沁园春长沙1【学习目标】1.品读本词的意象运用特色以及炼字上的精妙,并由此进一步掌握写景抒情词的情景关系。2.掌握写景的一般角度3.掌握写景抒情词的一般章法结构。4.感受青年毛泽东的壮志豪情。【学习目标】2材料一: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达了17岁的少年的宏大抱负。材料二: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经常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社会和人生问题,常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自己,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同学约定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材料三:在长沙求学时,毛泽东经常与同窗好友去湘江游泳,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五四时期”毛泽东组织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在全国反响极大。相关资料材料一:相关资料311/5/2022写作背景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地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11/2/2022写作背景411/5/2022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11/2/2022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5
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还有人称之为“乐府诗”。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关于词的常识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6
词的分类
1、字数: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8~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2、片段: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
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词的分类
1、字数:7预习检查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沁园春()百舸(峥嵘()
寥廓()挥斥方遒()浪遏飞舟()
qìngězhēngróngliáokuòqiúè橘子洲()j
ú预习检查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沁园春(8三整体感知
朗读,要注意节奏。感情,要热情奔放,慷慨激昂。三整体感知朗读,要注意节奏。感情,要热情奔放,慷9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0思考以下问题:1、词的一般结构是怎样的?本文可概括为哪五幅画面?2、词的上片写景部分写了哪些意象(景物)?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
3、诗人为什么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5、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5、结尾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思考以下问题:11万山红遍:写出山势之绵延。11/5/2022万山红遍:写出山势之绵延。11/2/202212层林尽染:写树木之深茂11/5/2022层林尽染:写树木之深茂11/2/202213漫江碧透:写河水之充盈。11/5/2022漫江碧透:写河水之充盈。11/2/202214百舸争流:写船只之众多。11/5/2022百舸争流:写船只之众多。11/2/202215鹰击长空:写秋天天空之开阔。11/5/2022鹰击长空:写秋天天空之开阔。11/2/202216鱼翔浅底:写江水之明澈。11/5/2022鱼翔浅底:写江水之明澈。11/2/202217万类霜天竞自由11/5/2022万类霜天竞自由11/2/202218写景抒情词再探——写景的角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思考:角度包括哪些?视角:远、近、俯、仰动静:动(形/声);静(形/声)感官:视、听、味、嗅、触正侧: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仰俯静动绚丽多姿生机盎然写景抒情词再探——写景的角度万山红遍思考:角度包括哪些?远近19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1/5/2022怅寥廓,11/2/2022204、诗人为什么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提示:由自然万物的绚丽多姿和生机蓬勃联想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命运与未来。《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当时的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农民运动也势如破竹,迅猛异常。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各派政治势力对革命领导权的争夺更为激烈。国民党的右派分子和共产党右倾分子之间的斗争尤甚。这首词正是作者要离开长沙去广州前,重游橘子洲时写的,而作者此行去广州的任务正是要发动民众,开办讲习所。4、诗人为什么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提示:由自然万物的215、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下片主要回忆自己在长沙求学与革命时的豪情壮志。①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②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③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④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⑤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⑥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5、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22表明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肩负国家兴旺,充满主宰国家命运的壮志豪情。5、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6、结尾的特点
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表明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肩负国家兴旺,充满主宰国家命运的壮志23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恰“同学少年”是怎样一群人?青春年少才华横溢意气风发胸怀天下心灵崇高同学少年恰“同学少年”是怎样一群人?24内容小结:“看”(写景)山上树(远)江中船(近)天空鹰(仰)水底鱼(俯)“问”:谁主沉浮(述怀)“忆”(言事)“记”:浪遏飞舟(抒情)上阕下阕
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粪土万户侯中流击水绚丽多彩生机盎然慷慨激昂以天下为己任11/5/2022内容小结:“看”(写景)山上树(远)25四、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诗句(提问:比较本词中的秋景,看看在感情色彩上有何不同?)①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③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④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四、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诗句(提问:比较本词中的秋景,看看在263、概括情感、理想、追求等。1、这首诗描绘了(特征+时间+地点)的画面。国民党的右派分子和共产党右倾分子之间的斗争尤甚。写景抒情词再探——写景的角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江中船(近)“问”:谁主沉浮(述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提示:由自然万物的绚丽多姿和生机蓬勃联想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命运与未来。形象———特征———意义(情感)③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5、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③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5、结尾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①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三整体感知“指点江山”对“激扬文字”。《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四、合作探究2、在深秋季节里,作品为什么没有充满萧杀、伤感的情调,而是如此的色彩绚丽,生机勃勃?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作者不是普通的一介书生,而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杰出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又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歌充满豪情壮志。(知人论世)3、概括情感、理想、追求等。四、合作探究2、在深秋季节里,作273、试以上片为例,找出你认为最精妙、传神的词语,并加以分析。合作探究品读·炼字3、试以上片为例,找出你认为最精妙、传神的词语,并加以分析。28妙在哪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遍、尽】:红得彻底【透】绿得透彻【争】:千帆竞发【击】:矫健有力【翔】:轻快自由品读·炼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突出事物特点豪情壮志昂扬向上表达情感妙在哪里?万山红遍品读·炼字万山红遍突出事物特点表达情感2911/5/2022写法赏析(1)写景抒情。本词选择了秋山的红叶和秋水的绿波来加以描写,正因为这些景色可以寄托革命的激情。又选择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来加以描写,反映了人民要求解放的愿望。“怅寥廓”以下,由写景转入写情:“怅”不是真的惆怅,“问”不是真问,只是说得含蓄一些,但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已经溢于言表。(2)灵活用典。古人说“峥嵘岁月”表示一种感伤情绪,词中运用了这一个典故。这里的“峥嵘”语意双关:既表示了岁月峥嵘,又表示了头角峥嵘,与下文“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相呼应。“挥斥”一词出自《庄子》。“中流击水”出自“中流击楫”。11/2/2022写法赏析30(3)对仗手法。“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对“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对“鱼翔浅底”;“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对“激扬文字”。其中有对得很工整的,也有对得比较灵活的。对仗可以形成整齐的美。(4)对比手法。词中含有多种形式的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3)对仗手法。“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对“漫江碧透,百舸争3111/5/2022(5)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贯串上下阕。这首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追忆往事,而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把上下阕贯串起来。从上阕的“谁主沉浮”引出了下阕的“粪土当年万户侯”和“到中流击水”的豪情壮志,突出了同学少年的峥嵘岁月,这就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是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的热血青年来肩负主宰大地的重任。11/2/2022(5)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贯串上下阕3211/5/2022这首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11/2/2022这首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331、这首词上片主要是写景,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绘景有什么特色?2、古人非常讲究练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拈断几茎须”,《沁园春·长沙》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象?3、请概括下片的人物形象。
风华正茂热情奔放关心国家激浊扬清才华横溢蔑视权贵无惧无畏勇于斗争链接高考题型1、这首词上片主要是写景,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绘景有什么特色34
题型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景象)?(3)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题型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35风华正茂热情奔放关心国家激浊扬清5、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中流击水”出自“中流击楫”。3、概括情感、理想、追求等。下片主要回忆自己在长沙求学与革命时的豪情壮志。“闹”字用得好。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沁园春长沙①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层林尽染:写树木之深茂木兰花宋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结构作用(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等)描写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这首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追忆往事,而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把上下阕贯串起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作者不是普通的一介书生,而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杰出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又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歌充满豪情壮志。考生应抓住意象及其特征,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答题范式】
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答题套路】1、这首诗描绘了(特征+时间+地点)的画面。(盖帽,1分)2、描绘图景(结合诗句具体展开,2分)3、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2分)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风华正茂热情奔放关心国家激浊扬清【答题范式】36【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意象及其特征,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步骤】37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8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一)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一)迟日江山丽39炼字题型答题模式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字面义和深层义。(释义)有表现手法时点出。(点手法)(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分析其具体表现。(描景)
1、或描绘了某人、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第三步:作用
2、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结构作用(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等)
炼字题型答题模式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字面义和深层40高考题举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hú)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高考题举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41“闹”字用得好。“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运用拟人和通感的手法生动形象传神地刻画了杏花怒放的春天景色。(点手法)(步骤一)花开本没有声音,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描摹得有了声音,展现出春意盎然、杏花闹春的景象,使人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突出了春天美丽而有生气的特征。(步骤二)表现了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步骤三)
“闹”字用得好。“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42高考提问方式: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2、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高考提问方式:43答题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特征+身份)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艺术手法展开)3、概括情感、理想、追求等。解题步骤:形象———特征———意义(情感)
古诗中常见的形象
游子、隐士、英雄、将军、战士、思妇、少女、孩童、老翁、樵夫……答题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特征+身份)44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写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写照。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江雪描写了一个不怕天寒45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1)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3)通过分析周围环境、景物等的烘托,运用想象,感知形象。(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侧面描写)(4)注意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1)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4611/5/2022沁园春长沙
1925.911/2/2022沁园春长沙47【学习目标】1.品读本词的意象运用特色以及炼字上的精妙,并由此进一步掌握写景抒情词的情景关系。2.掌握写景的一般角度3.掌握写景抒情词的一般章法结构。4.感受青年毛泽东的壮志豪情。【学习目标】48材料一: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达了17岁的少年的宏大抱负。材料二: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经常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社会和人生问题,常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自己,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同学约定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材料三:在长沙求学时,毛泽东经常与同窗好友去湘江游泳,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五四时期”毛泽东组织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在全国反响极大。相关资料材料一:相关资料4911/5/2022写作背景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地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11/2/2022写作背景5011/5/2022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11/2/2022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51
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还有人称之为“乐府诗”。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关于词的常识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52
词的分类
1、字数: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8~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2、片段: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
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词的分类
1、字数:53预习检查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沁园春()百舸(峥嵘()
寥廓()挥斥方遒()浪遏飞舟()
qìngězhēngróngliáokuòqiúè橘子洲()j
ú预习检查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沁园春(54三整体感知
朗读,要注意节奏。感情,要热情奔放,慷慨激昂。三整体感知朗读,要注意节奏。感情,要热情奔放,慷55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56思考以下问题:1、词的一般结构是怎样的?本文可概括为哪五幅画面?2、词的上片写景部分写了哪些意象(景物)?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
3、诗人为什么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5、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5、结尾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思考以下问题:57万山红遍:写出山势之绵延。11/5/2022万山红遍:写出山势之绵延。11/2/202258层林尽染:写树木之深茂11/5/2022层林尽染:写树木之深茂11/2/202259漫江碧透:写河水之充盈。11/5/2022漫江碧透:写河水之充盈。11/2/202260百舸争流:写船只之众多。11/5/2022百舸争流:写船只之众多。11/2/202261鹰击长空:写秋天天空之开阔。11/5/2022鹰击长空:写秋天天空之开阔。11/2/202262鱼翔浅底:写江水之明澈。11/5/2022鱼翔浅底:写江水之明澈。11/2/202263万类霜天竞自由11/5/2022万类霜天竞自由11/2/202264写景抒情词再探——写景的角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思考:角度包括哪些?视角:远、近、俯、仰动静:动(形/声);静(形/声)感官:视、听、味、嗅、触正侧: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仰俯静动绚丽多姿生机盎然写景抒情词再探——写景的角度万山红遍思考:角度包括哪些?远近65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1/5/2022怅寥廓,11/2/2022664、诗人为什么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提示:由自然万物的绚丽多姿和生机蓬勃联想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命运与未来。《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当时的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农民运动也势如破竹,迅猛异常。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各派政治势力对革命领导权的争夺更为激烈。国民党的右派分子和共产党右倾分子之间的斗争尤甚。这首词正是作者要离开长沙去广州前,重游橘子洲时写的,而作者此行去广州的任务正是要发动民众,开办讲习所。4、诗人为什么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提示:由自然万物的675、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下片主要回忆自己在长沙求学与革命时的豪情壮志。①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②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③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④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⑤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⑥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5、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68表明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肩负国家兴旺,充满主宰国家命运的壮志豪情。5、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6、结尾的特点
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表明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肩负国家兴旺,充满主宰国家命运的壮志69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恰“同学少年”是怎样一群人?青春年少才华横溢意气风发胸怀天下心灵崇高同学少年恰“同学少年”是怎样一群人?70内容小结:“看”(写景)山上树(远)江中船(近)天空鹰(仰)水底鱼(俯)“问”:谁主沉浮(述怀)“忆”(言事)“记”:浪遏飞舟(抒情)上阕下阕
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粪土万户侯中流击水绚丽多彩生机盎然慷慨激昂以天下为己任11/5/2022内容小结:“看”(写景)山上树(远)71四、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诗句(提问:比较本词中的秋景,看看在感情色彩上有何不同?)①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③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④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四、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诗句(提问:比较本词中的秋景,看看在723、概括情感、理想、追求等。1、这首诗描绘了(特征+时间+地点)的画面。国民党的右派分子和共产党右倾分子之间的斗争尤甚。写景抒情词再探——写景的角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江中船(近)“问”:谁主沉浮(述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提示:由自然万物的绚丽多姿和生机蓬勃联想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命运与未来。形象———特征———意义(情感)③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5、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③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5、结尾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①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三整体感知“指点江山”对“激扬文字”。《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四、合作探究2、在深秋季节里,作品为什么没有充满萧杀、伤感的情调,而是如此的色彩绚丽,生机勃勃?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作者不是普通的一介书生,而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杰出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又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歌充满豪情壮志。(知人论世)3、概括情感、理想、追求等。四、合作探究2、在深秋季节里,作733、试以上片为例,找出你认为最精妙、传神的词语,并加以分析。合作探究品读·炼字3、试以上片为例,找出你认为最精妙、传神的词语,并加以分析。74妙在哪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遍、尽】:红得彻底【透】绿得透彻【争】:千帆竞发【击】:矫健有力【翔】:轻快自由品读·炼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突出事物特点豪情壮志昂扬向上表达情感妙在哪里?万山红遍品读·炼字万山红遍突出事物特点表达情感7511/5/2022写法赏析(1)写景抒情。本词选择了秋山的红叶和秋水的绿波来加以描写,正因为这些景色可以寄托革命的激情。又选择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来加以描写,反映了人民要求解放的愿望。“怅寥廓”以下,由写景转入写情:“怅”不是真的惆怅,“问”不是真问,只是说得含蓄一些,但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已经溢于言表。(2)灵活用典。古人说“峥嵘岁月”表示一种感伤情绪,词中运用了这一个典故。这里的“峥嵘”语意双关:既表示了岁月峥嵘,又表示了头角峥嵘,与下文“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相呼应。“挥斥”一词出自《庄子》。“中流击水”出自“中流击楫”。11/2/2022写法赏析76(3)对仗手法。“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对“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对“鱼翔浅底”;“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对“激扬文字”。其中有对得很工整的,也有对得比较灵活的。对仗可以形成整齐的美。(4)对比手法。词中含有多种形式的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3)对仗手法。“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对“漫江碧透,百舸争7711/5/2022(5)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贯串上下阕。这首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追忆往事,而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把上下阕贯串起来。从上阕的“谁主沉浮”引出了下阕的“粪土当年万户侯”和“到中流击水”的豪情壮志,突出了同学少年的峥嵘岁月,这就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是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的热血青年来肩负主宰大地的重任。11/2/2022(5)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贯串上下阕7811/5/2022这首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11/2/2022这首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791、这首词上片主要是写景,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绘景有什么特色?2、古人非常讲究练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拈断几茎须”,《沁园春·长沙》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象?3、请概括下片的人物形象。
风华正茂热情奔放关心国家激浊扬清才华横溢蔑视权贵无惧无畏勇于斗争链接高考题型1、这首词上片主要是写景,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绘景有什么特色80
题型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景象)?(3)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题型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81风华正茂热情奔放关心国家激浊扬清5、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中流击水”出自“中流击楫”。3、概括情感、理想、追求等。下片主要回忆自己在长沙求学与革命时的豪情壮志。“闹”字用得好。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沁园春长沙①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层林尽染:写树木之深茂木兰花宋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结构作用(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等)描写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这首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追忆往事,而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把上下阕贯串起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作者不是普通的一介书生,而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杰出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又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歌充满豪情壮志。考生应抓住意象及其特征,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答题范式】
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答题套路】1、这首诗描绘了(特征+时间+地点)的画面。(盖帽,1分)2、描绘图景(结合诗句具体展开,2分)3、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2分)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风华正茂热情奔放关心国家激浊扬清【答题范式】82【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意象及其特征,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炭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羧甲淀粉钠项目建议书
- 实施均衡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
- 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供求信息真实性
- 公司内部事务处理方案
- 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协议
- 电杆运输合同
- 2025年雕刻雕铣设备控制系统项目建议书
- 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及流程
- 房屋租赁提前终止合同协议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省重点高中提前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 《不同血流限制训练方案对膝关节损伤运动员下肢功能的影响》
- 弱电智能化劳务分包合同
- 药品经营企业(批发和零售)面临的风险点和应对措施
-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设备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 课件 项目1任务1 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平台组装调试
- 甲状腺乳腺外科ERAS实施流程(模板)
- 中国通 用技术集团招聘笔试题库
- 自动化部门的发展规划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