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货币政策理论发展综述胡海1302305003摘要:上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发表《通论》为标志,现代意义的货币政策诞生了。五、六十年代,在凯恩斯提出的货币政策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继承发展及其与货币学派的激烈论战,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并形成了完整的现代货币政策理论体系。七八十年代,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货币政策规范的优劣和改进方面。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各派经济理论的相互融合,如何做到“单一规则”和“相机抉择”的最佳结合成为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重点。研究的一般结论是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关键词:货币政策理论综述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数量和货币价格,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理论是关于货币政策的目标、操作工具、中介指标、作用、传导机制、操作规则以及有效性等方面的理论,是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是各种货币理论。1金本位制及其以前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情况1.1金本位制以前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情况“通货论争”。通货主义者认为,发行银行券必须有十足的黄金做准备,银行券对黄金贴水的原因在于发行数量过多和停止兑现。银行主义者认为,银行券是在商业票据的基础上发行的,是社会所需要的,不兑现也不会过多;银行券的发行不一定有十足的黄金准备,也不必在银行券和金准备之间保持一个固定的比例。1.2金本位时期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发展对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经济理论方面,这一时期的主导经济理论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后来被称为传统经济学)。在货币理论方面,一方面,萨伊的货币面纱论受到人们的信奉和推崇,其核心思想是“货币是中性的”,认为货币仅仅是实体经济的一层“面纱”,它完全不影响实际的变量:投资、产出、就业。另一方面,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向处于主导地位的货币面纱论提出挑战。在货币政策理论方面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威克塞尔在累积过程理论中关于调整货币供应量可以影响实体经济运行的理论。二是“休谟机制”及对休谟机制的批判。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2.1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既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理论,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实践,对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是在一战以后才真正开始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段时期,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金融动荡的时期。极其复杂的各国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金本位制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各国中央银行在管理愈益复杂的货币流通和汇率波动、协调国债发行和货币发行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操作。这些操作尽管很不成熟且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但却为其后的货币金融理论,尤其是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2凯恩斯的货币政策理论以《通论》出版为标志,凯恩斯首先提出了现代意义的货币政策理论。凯恩斯的货币政策理论包含了四个方面:1、货币政策目标;2、货币政策实施的限度;3、货币政策的有效性;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从货币政策目标上看,凯恩斯的货币政策目标服从于其有效需求管理理论的总目标——消除非自愿失业,也就是说以充分就业为目标。货币政策实施的限度来看,凯恩斯以“半通货膨胀理论”为依据,提出货币政策的实施以达到充分就业为限,在达到充分就业前不会发生真正的通货膨胀;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来看,凯恩斯认为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私人部门投资的利率弹性不足以及资本边际效率的不稳定,货币政策的作用要小于财政政策;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来看,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心环节是利率,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有效需求,最后影响就业。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货币政策理论研究取得进展3.1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进入到新的格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世界性的组织纷纷成立,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也为货币政策的实践与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凯恩斯的货币政策理论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扩展和深化。与此同时,信奉自由主义的货币学派以对抗“凯恩斯革命”的立场开始兴起。3.2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货币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两大流派———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通称为凯恩斯主义者)分别发展了自己的货币理论,作为其货币政策理论的基础。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创始人美国的汉森(ALVINH·HANSON),主要代表人物麻省理工学院萨缪尔森(PAOLSAMUELSON)、索洛(ROBERTSOLOW)和耶鲁大学的托宾(JAMESTOBIN)等。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琼·罗宾逊(JoanRobinson)、卡尔多(NichohasKaldor)、斯拉法(PieroSraffa)、帕西内蒂(T·Pasinetti)。由于这些主要代表人物都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而他们的理论又叛离了以马歇尔为首的老一代剑桥学派的传统理论,因此被称为新剑桥学派。3.2.1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一)货币理论的发展在货币供给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凯恩斯主义者否定了凯恩斯本人的外生货币供应论,认为货币供应量是由经济运行过程中诸多变量决定的内生变量,根据存款创造乘数公式,货币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都可以影响到货币的供给。在货币需求方面,新古典综合派则通过惠伦模型和鲍莫尔模型证明了预防性货币需求和交易性货币需求同样具有利率弹性,从而证明了所有类别的货币需求都具有利率弹性,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认识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则证明了不仅当前的利率高低,而且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同样会影响货币的投机需求,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模式中加入了预期因素,从而增加了货币需求的弹性;利率理论,新古典综合派批判地吸收了凯恩斯货币供求决定论和新剑桥学派的借贷资金论,又加入了国民收入这一因素,把国民收入放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上,提出了著名的IS-LM曲线分析模型,从总体上说明利率是由储蓄、投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在国民收入的配合下决定的,精致、朴素的IS-LM模型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占支配地位的利率决定理论。(二)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提出了多重目标论,利率中介指标论和货币政策资产传导论。多重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包括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难以同时实现,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或者统筹兼顾,力求协调;或者视经济形势的需要突出重点,权衡主次,这便是相机抉择。利率中介指标论,新古典综合派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也可以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因为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器,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纽带,是衡量经济态势的最佳指标。利率是把实物领域和金融领域连接起来的中介环节,是联接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桥梁,利率的变动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状况的综合表现,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未来的预期都可以及时、灵敏、全面地反映出来。利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盯住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托宾提出了货币政策的资产传导论,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从资产的价值与结构变动的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应传导过程如下: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现金存款增加,出现超额准备→商行增加放款或投资来消除多余的超额准备→引起存款货币供给的增加→非银行部门的资产结构中出现多余的货币余额→(在贷款需求和债券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银行增加贷款或投资将导致利率下降和债券价格上涨)→非银行部门用过多的货币余额去购买相对便宜的股权资产→股权资产价格上涨而其收益率降低→剌激企业增加股权资产的发行以扩大其投资额→投资品价格上涨、就业量增加、国民收入增加→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吸收一部分超额货币供给,并使整个经济社会的资产结构回复到均衡状态。3.2.2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一)、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新剑桥学派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仅\o"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o"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预防动机和\o"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投机动机等三种动机不能说明全部现实状况,应该予以扩展。英国经济学家悉得尼·文特劳布(S·Weintrarub)提出了货币需求七动机说,认为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需求的动机可以扩展为七个:=1\*GB3①、产出流量动机,相当于交易动机;=2\*GB3②、货币—工资动机,物价上涨带动工资的增长;=3\*GB3③、金融流量动机,高档商品购买需要积蓄货币的过程;=4\*GB3④、预防和投机动机,超过交易需求的货币;=5\*GB3⑤、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为保持信誉或信用等级,进行资本融资,偿还债券、支付利息等保持的货币量;=6\*GB3⑥、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为弥补货币贬值的缺口,必须持有更多的货币;=7\*GB3⑦、政府需求扩张动机,政府赤字支出的需要。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说与凯恩斯的三动机学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主要表现在它是在凯恩斯三动机说的坚持上发展而成的,并包括了凯恩斯的三个货币需求动机,在分析方法上也采用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分析方法,对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的不同动机分别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再将相近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它们不同的特征以及影响所在。其区别主要在于一是论述的角度不同,文特劳布的七动机说从现实经济中经常存在的现象入手进行分析,更为关注货币需求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关系;二是货币需求七动机说提出了一个凯恩斯没有分析过的动机,即政府的货币需求动机,这个动机的提出与分析对于解释当代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不同程度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变动及其影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二)新剑桥学派货币供给理论:新剑桥学派不完全赞成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他们认为中央银行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往往只能被动地适应公众的货币需求,难以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在货币供给的控制上,他们认为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给量,但是,其效果却没有凯恩斯所说的那样好。因为银行体系会规避中央银行的控制;中央银行的控制存在着漏洞;还有它增加货币供给的能力比减少货币供给强。(三)新剑桥学派的借贷资金利率决定理论新剑桥学派没有完全遵循凯恩斯的路线,而是在传统利率理论和凯恩斯利率理论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借贷资金理论。认为传统理论把利率的决定因素局限于实物市场,而认为利率高低与货币无关的观点是不对的,凯恩斯否定市场因素的观点也是片面的,所以要将实物因素,货币因素,存量流量结合起来,分析利率的决定与变动。虽然利率不是由货币供求决定而是由借贷资金的供求所决定,但中央银行还是能够对利率进行控制的。这种控制的力度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且这种控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是通过对借贷资金的影响来实现的。在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利率的问题上,他们认为控制利率不是单纯地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这一条途径,而是通过多条渠道实施的,主要有:制定官方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债券的业务操作;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国家债务的数量、形式和期限,调节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借贷资金的数量和结构,从而调控市场利率的结构。3.3货币学派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的管理政策,虽然在刺激生产发展、延缓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同时却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相标榜,向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出挑战。他在1956年发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文,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作了新的论述,为货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日益剧烈,特别是1973~1974年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剧烈的物价上涨与高额的失业同时并存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理论无法作出解释,更难提出对付这一进退维谷处境的对策。于是货币主义开始流行起来,并对美英等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货币理论研究有:货币供给方面,不同于新凯恩斯主义者所认为的货币内生论,货币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则根据实证研究,重新提出了外生货币供应论的主张,认为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在货币需求方面,基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建立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1、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从而将货币理论纳入了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框架,摒弃了古典学派视货币为纯交易工具的狭隘理念。2、在一般均衡的资产组合理论中,特别强调货币量在经济中的枢纽作用,纠正了凯恩斯学派忽视货币量的偏颇3、在货币需求函数中,首先设置了预期物价变动率这一独立变量,确定了预期因素在货币理论中的地位4、严格地将名义量和实际量加以区分。5、特别强调实证研究的重要性,改正了以往学者们在经济理论,尤其是在货币理论中只顾抽象演绎的缺陷,使货币理论更向可操作的货币政策靠拢了。在货币的中性、非中性方面,凯恩斯主义者坚持凯恩斯的货币非中性思想,而弗里德曼则提出了货币的长期中性和短期非中性的思想,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在短期内可以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而在长期内则只对物价产生影响,从而为其“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实施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方面,与凯恩斯极其重视财政政策,觉得货币政策的效用不足观点不同,弗里德曼则根据自己对货币理论的研究,提出了“货币最重要”的命题,认为货币政策是所有宏观调控政策中最重要的经济政策。在货币政策的操作规则方面,弗里德曼则竭力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逆经济风向行事”,实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货币当局应按照“单一规则”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并从各个方面分析了“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操作规则的危害。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方面,币学派则主张将稳定通货作为货币政策的惟一目标。在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方面,货币学派则主张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弗里德曼的货币传导机制分析大致可表示为:
M→E→P(i)→I→YM表示货币供应量;E表示公众支出;P为非货币资产价格,i为利率;I为投资,Y为名义收人。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可能会对经济的实际产出发生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价格的适应性预期存在着时滞,并且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合同短期内也来不及调整的缘故。但随着投资支出的扩大,借贷资本需求的增加,名义利率就会回升,投资和产量随之下降,商品供给减少,价格却进一步提高,直到人们新增的货币量被价格上涨全部吸收为止。因此,从长期看,货币量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化而不影响实际产出。弗里德曼的这一论点又被概括为货币的长期中性和短期非中性论。420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这个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各国货币与美元的联系固定汇率瓦解,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不再受到固定汇率的牵制,这为各国的货币政策实践提供了巨大空间。同时,主要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地出现“滞涨”,经典的凯恩斯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矛盾的现象,更无力为走出经济“滞涨”困境提供有效的经济政策,客观形势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指导各国的宏观调控。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学派受到人们的重视。4.1货币理论研究属于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合理预期学派在这一时期兴起,合理预期学派认为,在短期内由于公众的合理预期和预防性对策,被预期到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只有当货币供应量突然增加时,才能使人们的预期出现误差,从而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但公众会迅速调整预期,消除这种影响;从长远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即便是突然的,其效应也是一次性的。这样,合理预期学派以个人的合理预期为出发点,得出了货币中性和货币政策无效性的结论。由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对经济“滞涨”局面的失灵,凯恩斯理论逐渐失去“官方经济学”的地位。但是以Q.A.阿克罗夫、J.耶伦、G.曼奎、B.伯纳克等人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在坚持凯恩斯主义基本思想基础上,如坚持政府干预经济、市场非出清状态,为整个宏观经济理论搭建可靠微观基础,他们提出工会作用说、隐性工资合同和效率工资说来论述工资的粘性,并从生产能力闲置论、需求非对称论、厂商信誉论、状态依赖规则和时间依赖规则等方面说明名义价格粘性和实际价格粘性,修改了凯恩斯的工资和价格刚性理论,构建了货币短期非中性的微观理论基础,从而使得整个理论更具说服力。新凯恩斯主义者还根据局内人—局外人理论等证明了货币的长期非中性,从而构建了货币长期非中性的微观理论基础。这些都为通过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运行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4.2货币政策研究的新进展首先,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方面,新凯恩斯主义者改变了凯恩斯本人和现代凯恩斯主义者将利率作为惟一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做法,而是主张将利率和信贷配给量的增长率结合起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新凯恩斯主义者还论述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及相应的政策主张。其次,合理预期学派发展了货币学派的“单一规则”主张。货币学派认为,按照与经济增长率大体一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提供的货币量才是最优的货币量。而合理预期学派则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究竟是多少并不重要,惟一重要的是确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要符合社会公众的预期,并且一经确定,永不变更。最后,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构建了货币非中性的微观理论基础,从而论证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合理预期学派则构建了货币中性的微观理论基础,得出了著名的“货币政策无效论”。5、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货币政策研究趋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逐步走向了综合化,各个经济学派在研究中彼此借鉴了其他经济学派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因此,在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方面,经济学派的色彩越来越淡。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研究表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则不能在防范意料之外的不利冲击方面发挥作用。这样二十世纪年代中期以后,对“单一规则”和“相机抉择”相结合的研究就成为货币政策研究的重点。人们试图通过研究寻找到一种既能消除通货膨胀倾向又能应付突发性经济波动的新的货币政策规范。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其最优制度安排的角度进行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研究表明,中央银行之所以应当处于独立的地位,原因在于非此无法摒弃货币政策的内在通货膨胀倾向。为此,1985年罗戈夫提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展览代理合同范例
- 十五人合同范例
- 工程专用设备买卖合同范例
- 基金补充合同范例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电工与电子技术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家具结构与工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标牌工程合同范例
-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保障国际比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煤碳批发销售合同范例
- 鞋店会员转让合同范例
- GB/T 18266.3-2017体育场所等级的划分第3部分:游泳场馆星级划分及评定
- 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1.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苏教版(含答案)1
- GB 5009.22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的测定
- 反有组织犯罪法学习PPT
- 悬梁刺股-图文
- 公司组织结构图Word模板
- CYYF城镇污水厂全过程除臭工艺课件
- 课件:第三章 社会工作项目的策划(《社会工作项目策划与评估》课程)
- 国产保健食品灵芝孢子粉胶囊工艺(GMP使用)
- 新历史小说1课件
- 2023年大连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