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ARTONE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ARTON1【时空坐标】【时空坐标】2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者:?都城:?建立初的社会状况:?措施:?措施内容:?影响:?文帝、景帝时文景之治内容:?什么样的局面:?基础;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哪几个方面巩固了大一统?意义:?顶峰;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公元9年新朝公元25年东汉建立者:?都城:?建立初的社会状况:?措施:?影响:?延续;班超出使西域:中期?末期?科技:文化: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者:?文帝、景帝时文景之治内容:?汉武3【课时主题】

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一些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响。继之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巩固了大一统王朝,国力达到鼎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张骞通西域后,逐渐形成丝绸之路,同时政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东汉的版图大致与西汉相当,但政局较为混乱。此时,改进了造纸术,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中医学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治疗方法,道教和佛教逐渐在中国兴起。【课时主题】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4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刘邦(汉高祖)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2.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识图学史】汉高祖像长安轻徭薄赋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道西5考点知识回扣3.“文景之治”(1)内容: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___________,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____________,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2)概况: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特别提示】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盛世局面。以农为本“以德化民”考点知识回扣3.“文景之治”【特别提示】文景之治是我国封以6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识图学史】汉武帝像西汉时期的金缕玉衣,它反映的历史信息(

)A、诸侯王势力强大B、推恩令的推行C、刺史制度的建立D、政府盐铁专卖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知道汉武7考点知识回扣太学儒学五铢钱考点知识回扣太学儒学五铢钱8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1.光武中兴: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___________在25年称帝,定都_________,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其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五东汉的兴亡刘秀洛阳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刘秀在25年称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段材料描述的史实是()A、西汉建立B、光武中兴C、宦官专权D、东汉灭亡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考点知9考点知识回扣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3.黄巾起义:184年,_________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爆发。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特别提示】外戚、宦官权力的此消彼长是东汉后期政治的一大特点。他们的专权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最终导致王朝覆灭。【特别提示】太平道虽然在黄巾起义后瓦解,但是对后世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利用道教组织动员群众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突出特点。张角考点知识回扣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外戚10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六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1.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_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交流。【识图学史】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六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通11考点知识回扣2.丝绸之路的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3.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____________,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西域都护在一张地图上看到“长安”,“玉门关”“河西走廊”“西域“西亚”“欧洲”等地名,这张地图反映的史实是()A、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C、海上丝绸之路D、甘英出使大秦考点知识回扣2.丝绸之路的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12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七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1.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_________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_________的流传。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蔡伦典籍考古学家在陕西省、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发现了西汉时期的纸,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东汉时.........在此基础上改进工艺,扩大造纸原料,使纸的质量和产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西汉时,我国已发名了造纸术B、我国最早的纸产生于东汉C、图中的纸说明当时的造纸术高度发达D、东汉时,纸作为书写材料已经在我国普及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七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道司马迁和13考点知识回扣2.张仲景和华佗(1)张仲景:

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有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2)华佗:他发明了_______________和创造了“五禽戏”。【识图学史】张仲景像《伤寒杂病论》“麻沸散”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广泛搜集民间药房,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文中的他是()A、张仲景B、华佗C、司马迁D、张角考点知识回扣2.张仲景和华佗【识图学史】张仲景像《伤寒杂14对上图文化成果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出自《伤寒杂病论》B、由名医华佗创编C、是道教强身健体的方法D、反映了佛教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对上图文化成果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15考点知识回扣3.历史巨著《史记》:史学家_________所著。《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_______,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这本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4.道教和佛教(1)道教:_________创立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2)佛教: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司马迁纪传体通史张角“书中记载了帝王相争的历史运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作者公正记事,爱憎分明。该书文笔优美,在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地位,该书是()A、《论语》B、《道德经》C、《伤寒杂病论》D、《史记》考点知识回扣3.历史巨著《史记》:史学家______16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ARTONE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ARTON17【时空坐标】【时空坐标】18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者:?都城:?建立初的社会状况:?措施:?措施内容:?影响:?文帝、景帝时文景之治内容:?什么样的局面:?基础;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哪几个方面巩固了大一统?意义:?顶峰;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公元9年新朝公元25年东汉建立者:?都城:?建立初的社会状况:?措施:?影响:?延续;班超出使西域:中期?末期?科技:文化: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者:?文帝、景帝时文景之治内容:?汉武19【课时主题】

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一些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响。继之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巩固了大一统王朝,国力达到鼎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张骞通西域后,逐渐形成丝绸之路,同时政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东汉的版图大致与西汉相当,但政局较为混乱。此时,改进了造纸术,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中医学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治疗方法,道教和佛教逐渐在中国兴起。【课时主题】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20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刘邦(汉高祖)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2.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识图学史】汉高祖像长安轻徭薄赋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道西21考点知识回扣3.“文景之治”(1)内容: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___________,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____________,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2)概况: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特别提示】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盛世局面。以农为本“以德化民”考点知识回扣3.“文景之治”【特别提示】文景之治是我国封以22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识图学史】汉武帝像西汉时期的金缕玉衣,它反映的历史信息(

)A、诸侯王势力强大B、推恩令的推行C、刺史制度的建立D、政府盐铁专卖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知道汉武23考点知识回扣太学儒学五铢钱考点知识回扣太学儒学五铢钱24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1.光武中兴: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___________在25年称帝,定都_________,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其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五东汉的兴亡刘秀洛阳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刘秀在25年称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段材料描述的史实是()A、西汉建立B、光武中兴C、宦官专权D、东汉灭亡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考点知25考点知识回扣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3.黄巾起义:184年,_________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爆发。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特别提示】外戚、宦官权力的此消彼长是东汉后期政治的一大特点。他们的专权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最终导致王朝覆灭。【特别提示】太平道虽然在黄巾起义后瓦解,但是对后世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利用道教组织动员群众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突出特点。张角考点知识回扣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外戚26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六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1.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_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交流。【识图学史】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六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通27考点知识回扣2.丝绸之路的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3.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____________,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西域都护在一张地图上看到“长安”,“玉门关”“河西走廊”“西域“西亚”“欧洲”等地名,这张地图反映的史实是()A、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C、海上丝绸之路D、甘英出使大秦考点知识回扣2.丝绸之路的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28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七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1.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_________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_________的流传。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蔡伦典籍考古学家在陕西省、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发现了西汉时期的纸,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东汉时.........在此基础上改进工艺,扩大造纸原料,使纸的质量和产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西汉时,我国已发名了造纸术B、我国最早的纸产生于东汉C、图中的纸说明当时的造纸术高度发达D、东汉时,纸作为书写材料已经在我国普及考点知识回扣【课标内容】考点七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道司马迁和29考点知识回扣2.张仲景和华佗(1)张仲景:

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有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